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走下神坛的智者:诸葛亮成长之谜(选载) >

第8部分

走下神坛的智者:诸葛亮成长之谜(选载)-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

  诸葛亮非名师不拜(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一下,诸葛亮这段话的意思是:考察一个将军的才干要有九条标准。讲究道德观念,懂得礼义廉耻,能够关心属下的冷暖,注意体察部下的功劳辛苦,这样的将军可称之为:仁将。接受命令,不讲条件,不考虑个人利益,以为完成任务牺牲而为荣,没有因为活命而带来耻辱,这是“义将”。不因为富贵而骄横,不因为取得的胜利而自恃为强大,尊重属下的人格,性格刚强却能够忍耐和忍受艰难困苦,这是为“礼将”。行为变化令人难以猜度,兵马出动往往多个方向,遇到灾祸,可以转为幸福,面临危难能够从容以对,取得胜利,这是“智将”。对于令行禁止的部队给予奖励和赏赐,对于临阵脱逃,不能执行命令的属下,严厉惩罚;奖赏做得及时,处罚不考虑贵贱,这是“信将”。足下健步生风,气势逼人,善于巩固阵地,擅长使用刀枪剑戟,这是“步将”。能够攀登高地,涉足险隘,骑马射箭娴熟,冲锋在前,撤退留在最后,这是骑将勇猛顽强,从不畏惧强大的敌人,不屑于小打小闹,总想与强大的对手交手,这是“猛将”。能够礼贤下士,思贤若渴,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胸怀宽广,意志坚强,作战英勇而富有谋略,这是大将。
  诸葛亮侃侃而谈,庞德公仔细倾听,不禁频频点头。庞德公说:“你这九条,讲了为将的才干或者说是本能,但是这九条为将的标准当中,如何分高下呢?”
  诸葛亮答:“将之器,其用大小不同。基乃察其奸,伺其祸,为众所服,此十夫之将。夙兴夜寝,言词密察,此百夫之将。直而有虑,勇而能斗,此千夫之将。外貌堂堂,中情烈烈,知人勤劳,悉人饥寒,此万夫之将。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仁爱洽于下,信义服邻国,上知天文,中察人事,下识地理,四海之内,枧如室家,此天下之将。”
  意思是:选择将领,应当根据能够获取战争胜利的需要。带兵打仗,军官的作用各有不同。能够洞察队伍中间出现的违纪分子,注意到不法分子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危害和不良反应,能够为部下所信服,这样的军官可以带领十名士兵。能够日夜为队伍的兴衰而操劳,察颜观色,善于讲话,此人可以率领百人的队伍。讲话干脆利落,非常直率,富有鼓动性,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英勇善战,此人可以领导千人的队伍。相貌堂堂,仪表出众,富有感情,知人善任,体察下情,此人可以指挥上万军马。能够引进人才,具有吸引能人志士的魅力,处理每一件事务都很严谨,胸怀宽广,讲究诚信,举重若轻,处理复杂情况不过谈笑之间,举手之劳,此人可为十万之将。懂得将仁爱施于天下,威望和信义让邻国宾服,上知天文气象,中知人情世故,下识地理自然,世界的事情,在他眼里,如同家中的事情,这样的人,可称的上天下之将。
  庞德公又问:“为将者所忌讳的弊端有哪些?”
  诸葛亮不假思索,随即答道:“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听得出,诸葛亮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谓深思熟虑。
  庞德公不动声色,又连珠炮似的接连提出几个问题。
  “天有七彩云,地有五色土,人众则形形色色。而人的外表与其内心不一定是相同的,你怎么分辨两面三刀之人?作为领军人物应当注意军队的害群之马,你说说,哪些人应当注意和防范呢?”
  诸葛亮对这两个问题没有准备,一下子张口结舌,不知道如何表述才能圆满。他沉吟很久,还是没有想好如何回答。
  庞德公这时说话了:“这可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呀!你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找到准确的答案。这样吧,你可以在这里思考,也可以回隆中你的家里思考,明日再来回答。”说罢,就离席扬长而去,将诸葛亮晾在了那里。

  诸葛亮非名师不拜(3)

  诸葛亮跪在原地,一动不动,凝神思索。
  庞德公因为内急,匆匆离席而去,出恭时又习惯找一本书籍慢慢地翻阅。当他一个时辰后,踱着方步,缓缓走进书房时,书童告诉他:“诸葛亮还在跪着哪!”庞德公听了,怔了一怔,站住脚,没有任何表示,转身,径自回卧室休息去了。
  天慢慢暗了下来,书童走进课堂,燃亮了蜡烛。见到诸葛亮还愣怔怔的原地跪在那里,便问诸葛亮为什么还不回家?诸葛亮说,还没有想到正确答案呢!
  书童问:“明天再来不行吗?”诸葛亮摇摇头,说:“今天的问题今天一定要解答出来。”说罢,便闭上嘴,继续凝神思索。
  书童悄悄走了进来,看到诸葛亮还跪在原地,就走过去告诉诸葛亮:“亲家爹爹已经睡觉去了,你回家吧!”诸葛亮摇摇头不答话,书童也困了,哈欠连篇。他看到蜡烛已经接近燃尽,便又换上了一根,然后坐在席上,陪伴着诸葛亮。过了一会儿,竟然靠着书案,闭上眼睛,打起瞌睡来。
  夜深人静,烛光暗淡,诸葛亮的眼睛却是越发有神,炯炯发亮。良久,诸葛亮站了起来,活动了一阵手脚,来到书案前,抓起了笔,摊开蔡侯纸,伏案疾书,笔走龙蛇,一挥而就。
  他撂下笔,长舒一口气,拿起书稿,上下审视了一遍,然后轻轻吹起了口哨。他站起身,环视一下四周,唤醒书童,轻手轻脚地走出了课堂,吟着《梁父吟》小调,踏上了回隆中草庐的乡间小路。
  庞德公一觉醒来,抬眼望了望窗外,见月亮已经升上中天,猛然想到诸葛亮的事情,便翻身起床,悄悄走向课堂。烛光摇曳,没有了动静,他探身向里面望去,不见诸葛亮的影子,这让他大失所望。
  他走进课堂,发现书案上诸葛亮留下的答卷。庞德公内心感到宽慰一些,他拿起书稿,开始浏览,读着读着,精神为之一振。他坐下来,细细品味,不禁啧啧有声,最后竟然吟诵起来:
  “夫军国之弊,有五害焉:一曰,结党相连,毁谮贤良;二曰,侈其衣服,异其冠带。三曰,虚夸妖术,诡言神道;四曰,专察是非,私以动众;五曰,伺候得失,阴结敌人。此所谓奸伪悖德之人,可远而不可亲也。”
  寥寥数语,言简意赅,令人耳目一新。庞德公暗暗称赞:“这个孔明,非一孔之明,乃有孔圣人之明见。”他已经感觉到诸葛亮学业功底深厚,见识非同一般。
  第二天,诸葛亮并没有因为昨晚用功而来迟。当庞德公醒来时,诸葛亮已经将老师家的水缸挑满了水,并跪在床头多时了。庞德公微微一笑,招呼跪在面前的诸葛亮站起来说话。他已经决定正式收下这个学生。
  庞德公讲:“孔明啊,你记住,从往今后,凡是要向我问询学问方面的事情,就不要在叫我亲家爹爹。而要称之为老师,或是先生。”
  诸葛亮心领神会,不由满心欢喜,高声应道:“老师在上,受学生跪拜之礼。”说罢,倒头便拜。
  庞德公会心地哈哈大笑,他扶起诸葛亮,语重心长地说 :“要做我的学生,首先得学会做人。做人和做学问一样,是磨练出来的 。”
  而后,诸葛亮便随着庞德公学习用兵之术,后创出“八阵图”。

  诸葛亮从小善辩(1)

  读书小组这个学习形式不知是谁的发明,也没有人申请专利。参加一个读书小组,就相互感兴趣的书籍展开讨论,确实是大有裨益的。诸葛亮不论是在哪个读书阶段,都喜欢与几位学友一道展开讨论、争论和议论。
  在阳都老家时,诸葛家的三个孩子,老大诸葛瑾,堂兄弟诸葛诞,还有诸葛亮经常凑到一起,讨论所读书中的观点。三个人聚在一起,各抒己见,有时就一个看法讨论,大家争执不下,甚至面红耳赤。
  诸葛亮很早就认识到当政者必须要了解老百姓的苦衷,他赞赏“民,神之主也”的说法,认为这才是经世之真谛。他盼望当今朝廷能够“上思利民”,相信“国将兴,必然听于民”才行。
  诸葛瑾则认为:“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诸葛诞讲话直言不讳,言辞激烈,能言善辩,在两位堂兄面前,总是他说得最多,口若悬河,尤其喜欢谈论经国之道。他常常大发感慨,听说哪个州府为当地名人立了一块石碑,他就说什么“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说起成功的诀窍来,他就大讲“因天之时,就地之事,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让诸葛瑾频频点头,佩服之至。
  诸葛亮认为诸葛诞有点夸夸其谈,净玩虚的,总要与之理论一番。诸葛亮坚持:治国之道,无疑应是以民为本,但是必须要讲究“德治仁政”,注重人心向背。他提出“抚百姓,示仪轨,开诚心,布公道”,心系黎庶,勤政爱民。
  诸葛诞则强调:“贵贱无序,何以为国?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
  在执政手段上,诸葛亮崇尚“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他提出:“本者,经常之法,规矩之要”,“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他标榜执政的准则是“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
  兴趣、爱好,或许就是成就天才的动力。儿时酷爱的领域,很可能就是日后大展才华的舞台。
  小哥仨喜爱读书,喜爱辩论,甚至争吵。然而,有谁知道,争吵与辩论正是进步的开始;独到的见解,往往来自见怪不怪的现象当中。
  诸葛瑾是兄长,三个人的学习讨论由他主持。诸葛瑾外表木讷,做事缜密,读书也读得深刻。一天,他问诸葛亮和诸葛诞:“《春秋左传》这部书,你们俩号称读懂了。你们可知道这十八万字当中,记载了多少人,描述了多少次战争吗?”
  诸葛诞一听,本来还想夸夸其谈,自认为对《春秋左传》一书已经精通,无所不晓。不想,这一问让他卡了壳。对于这些细枝末节,他从来没有顾及过。他转向诸葛亮,问:“你知道吗?”
  诸葛亮忽闪着晶亮的大眼睛,想了想,不大肯定地说:“有几百次吧?”
  诸葛瑾不依不饶,追问道:“说具体些,到底是几百次?”
  诸葛亮眨巴着眼睛,《春秋左传》的故事在他脑海飞快地闪过,他想了想,说:“总得有个四五百次吧?”
  诸葛瑾谴责道:“不求甚解。告诉你们,我仔细数过,一共记录战争行动480余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是14次。”
  诸葛亮、诸葛诞连连点头:“佩服兄长,佩服兄长,做学问实在是有独到之处。”
  诸葛亮内心则想:“兄长治学的这个长处,我怕是学不来的。我不可能成为专门一本书的学者,我还是考虑如何将书中所学的知识和治理国家的思想,用到当今的社会中吧!”
  父亲诸葛见他们兄弟三人对《春秋左传》读了进去,很是高兴,嘱咐他们:“重要的是,要从中领会如何做人。你站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有什么样的德行。你作县令就要知道县令要具备哪些品德,你当幕僚,就要明白幕僚应该有哪些作为。”
  诸葛亮认为:“日月之食,何损于明?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对“君子”的做派,以及思想和行为,他认为应当:“施舍不倦,求善不厌”。

  诸葛亮从小善辩(2)

  在诸葛兄弟间,论学问的研究专注,非诸葛瑾莫属。若论口才辩论,诸葛亮和诸葛诞则有一拼。诸葛诞喜欢背诵《春秋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诸葛亮则愿意谈论《吕相绝秦》。
  诸葛诞崇拜烛之武,认为在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他沉着应对,不卑不亢。看起来是摆事实讲道理,实则微妙地利用了秦晋两国之间的纠葛,依情据理,丝丝入扣,终于说服秦国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
  诸葛亮则喜欢《吕相绝秦》,说那是一篇与秦绝交的最后通牒。吕相历举事实,斥责秦国不义;句句铿锵,字字有力,讲得有理有利有节,让秦国没有了反驳之辞。
  诸葛亮谈感受说:像这样纵横捭阖的说辞,实际上已开战国苏(秦)张(仪)游说风气的先例。诸侯之间相互来往,谁也不甘下风,代表一国形象之使臣,如果不善辞令,将会给国家带来屈辱。正如孔夫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
  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和反应能力,诸葛亮有意和诸葛诞找茬,少不了在一起吵架拌嘴,争论不休。俩人争论到最后,还是要找来诸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