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神书纪元 >

第54部分

神书纪元-第54部分

小说: 神书纪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了书库,高达十丈的书架让人头晕目眩,不知多少卷书层层摆放,许多太监宫女,在其中整天打扫。

有个书架,专门是整个大殿书的目录,光是目录,就有上百本。

大约是半个时辰之后,刘秀才将目录翻看完毕,没有去寻找书籍,而是闭上了眼睛,思考了起来。

片刻之后,才起身寻找一本书籍。

这本书籍名为《人族历史简述》,翻开了书籍,刘秀仔细翻看了起来。

在无尽大陆上,将历史分为五个阶段,荒古时代、太古时代、远古时代,中古时代,近古时代!

荒古时代,太过久远了,久远的几乎是成为了史诗,神话。那时一个无法纪元,也没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时代,有的只是混乱,有的只是无尽的蛮荒。

太古时代,是三皇时代,有了模糊的记载。其中以龙皇为开端,人皇为终结。人皇是太古时代的终结者,也是远古时代的开辟者。

太古时代,以人皇登基,人族创立为开端。那时,人族只是一个个部落,人口稀少,占据着无尽大陆上很少的区域,多数的区域,被妖族、蛮族、魔族等各个种族占据着。

尤其是人皇消失之后,人族更是压力巨大。

那时人族,没有一个个郡县,一个个州城,有的只是一个个帝都,往往是一城一国。

当年,郢帝乃是大帝修为,实力强大,建立郢都,只是统治着郢都一个城池,以及附属的十个小城池而已,统治区域,疆域人口,不及当今的楚国皇帝十分之一。而这些小城池时常沦陷,郢都时常爆发战争。

那时,蛮族大帝,妖族大帝,数量远远多余人族。

很多人族都城,经常沦陷,无数大帝战死。

太古时代,是人族艰难求生的时代,好几次面临黑暗时代,几次面临着灭族的危机。

无数的人族大帝,与异族大帝交战中,纷纷战死。

而中古时代,人族诞生了一个个圣人,圣人掌控教化,凝聚人族气运,人族气运呈现井喷趋势,强者辈出,高手如云,开始结束了这种拉锯局面,击杀了一个个异族大帝,大规模的清扫,同化各个种族。

这个时代,是人族大兴的时代。

这个时代,人族开始走出了帝都,开始实现大规模的分封制,郡县制,人族的生存区域大范围扩大。

璀璨的时代,随之来临。

而中古结束之后,如今的时代,则是近古时代!

“仙道修炼之法,源于妖族,人族师妖族之长,创立人族修炼之术;武道修炼之法,源于蛮族,人族师蛮族之长,创立了人族修炼之术。唯有文道修炼之法,为人道独创!仙道大兴时代,武道大兴时代,人族皆是不如妖族,蛮族,皆是处于下风,勉强求生。唯有文道大兴时代,人族走出了自己的路,一举之间,击溃了蛮族,妖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万族,皆是截取天道一面,孕育而出。截取天道之灵,为妖族;截取天道之血,为蛮族;截取天道之心,为神族;截取天道之精,为龙族。然而,天道之失控,诞生人族!”

“天地之间,本没有人族。然而,人皇逆转天道气数,扭曲天道,创立人族。人族,为天道之变数。人族,灵魂不及妖族,体魄不如蛮族,修炼速度不如神族,战力不如人族,比之其他各族,人族皆是不如,故而人族又名为最弱种族!”

“然而,人族蕴含变数,蕴含无尽可能,天道难以束缚,唯有人族能修炼道之极致。蛮族要褪去蛮性,化为人族;妖族要褪去妖性,化为人族;龙族要褪去龙性,化为人族;神族要褪去神性,化为人族!”

“各个种族,皆是有着种族优势,然而这又是桎梏。修炼到了极致,皆是要褪去本族优势,化为人族,方能求得道真,修炼到大道的极致!”

“变数,代表着不确定,代表着无限可能,这又让人族成为了最强种族!”

合上了书籍,刘秀闭上了眼睛,思考了起来。 》≠》≠,

睁开眼睛,刘秀心有所悟。

这时,刘秀向一旁看去,只见远方一个女子,正在翻看着书籍,只见十本书籍,好似被无形的大手操控着,自动的展开,哗啦啦响动,快速的阅读着,读书速度极快。

又是向着一方看去,只见一个男子,身前上百本书籍快速翻动着,书籍哗啦啦的响动着,快速的阅读着,汲取着其中的知识。

书库中,一些男女皆是非富即贵,正在翻看着书籍,看书速度极快,往往是同时看着十本,几十本,几百本书籍。

强大修士可一心十用,一心百用,一心千用,同时阅读着几本,几十本,上百本书籍,阅读速度极快,汲取知识速度,远超众人。

只可惜了,他却是没有这等手段,只能是老老实实,翻看着书籍,不断仔细揣摩。

眨眼之间,三天时间过去了,刘秀尽情的看着书,消化着各种知识,化为了智慧之力,见识广博起来,自身的底蕴不断的加强着,夯实着一些基础,根基越发的深厚,含而不发,似乎等待着一个契机,就是勃发而出。

第106章悟阴阳

十天之后,刘秀忽然之间,看到了一个书籍,只见上面写道:

“万物有阴阳,人体也有阴阳,奇经八脉、十二正经,二十万九千六百微脉,为阳脉;阳脉之下,为阴脉。阳脉,清晰可见,可以洞察;阴脉,微不可测,难以观测。阳脉,好似地上河流;阴脉,好似地下河水!”

“世人皆是能开启阳脉,而阴脉,难以开启。唯有神族,开启了阴脉,运转神通,化为神力。故而阴脉,又是名为神脉。后人皇参悟阴阳,创造了开辟神脉之法。至今,此法已经消失了!”

看着这一段话,刘秀心中暗自可惜着。

阴脉、又名为暗脉,神脉。

暗脉,是指好似地下暗河。

神脉,值得是神族独有的开辟之法。

只可惜失传了。

继续看去,只见书籍上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皇曰:一阴一阳,谓之道。明悟阴阳之道,可开启阴脉。悟阴阳对立,可感知阴脉;悟阴阳转化,可开启阴脉;明悟阴阳交替,可激发阴脉;明悟阴阳一体,阴脉小成;明悟阴阳混沌,阴脉大成!”

人皇讲述了开启阴脉之法,明悟阴阳,可开启阴脉。

而又是分为五个阶段,阴阳对立、阴阳交替、阴阳一体、阴阳混沌。

明悟这五个阶段,一步一步成长,可开启阴脉,激发阴脉之威。

或者说,阴脉大成时刻,威力之强,才有神脉之称!

“如何明悟阴阳?人皇,以天地大治为阳,以天地大乱为阴,明悟阴阳之道;寒月女帝,以月盈为阳,以月缺为阴,明悟阴阳之道。太一道尊,以天衍四九为阳,遁去的一为阴,明悟阴阳之道。郢都大帝,以人为阳,以鬼为阴,明悟阴阳之道。世人,所修大道不同,明悟的阴阳亦不容!”

合上了书籍,刘秀再也没有一丝,阅读下去的**。

这一刻,心烦意乱,再也没有惊心读书的**。

“万物皆有阴阳,而我的阴阳是什么?”

刘秀闭上了眼睛,思考了起来。

他是穿越者,穿越者的梦想是什么?

那就是以以一己之力,改造整个世界。

穿越不造反,菊花套电钻!

穿越者,为何要要造反,因为造反之后,才能打破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造着这个世界。若是不造反,依附于一个君王,想要依靠君王之力,改造整个世界,既不安全,也不保险。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

皇帝,没有一个人是好人;好人,当不了皇帝。

正所谓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可能某个猜忌,让整个计划奔溃;可能一个阴谋算计,可能计划奔溃。

将改变世界的希望,寄托在皇帝上,好似建造空中楼阁,看似伟大无比,其实很容易崩塌!

故而,穿越者多是走上了造反之路,不得不造反。

只有走上了造反之路,才能掌控大权,才能免得被老虎吃掉,免得落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结局。

“鼎为阳,革为阴,我以鼎革之道,参悟阴阳造化!”

刘秀睁开眼睛,豁然开朗。

恍惚之间,明白了未来的路,他未在要走一条鼎革之路,改变旧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

哗啦啦!

刘秀感到身上的书气凝聚着,不断的的浓缩在了一起,不断的蜕变着,压缩着,渐渐的汇聚在了头顶上方,似乎要化为一个心脏。

文心!

进阶,大儒的标志!

文心,是文道之心。

文道一脉,极难入门。第一境界,书气诞生灵性,难住了绝大多数读书人;第二境界,书气诞生意志,又是刷下了很多读书人;第三境界,书气诞生了异象,更是难上加难,可能很多饱读之士,皆是难以领悟。

第一境界,书气诞生灵性,写出的文章,带有莫大的灵性,文字好似活了,文章好似活了;第二境界,书气中诞生了意志,写出的文章带有了意志,有着震慑鬼神之能;第三境界,书气诞生异象,惶惶然,带着天地之威。

灵性,代表着书气活了;

意志,代表着书气有了道;

异象,代表着得到了天地认可。

而将三者合一,书气化形而出,凝聚为文心,可成就大儒。

大儒,一言为天地法,一气镇山河,战力之强大,不逊色于元神大修士,鱼龙变武者。

走上文道之路,前三步很难走;可是走出第四步,凝聚出文心,更是难上加难,是之前难度的十倍都不止!

凝聚文心,成就大儒,鲤鱼化龙,一昔蜕变!

哗啦啦!

书气不断的凝聚着,刘秀只感到书气越发的凝练,越发的璀璨!

嗡嗡嗡嗡!

郢帝书库,其中汇聚了海量的书卷,其中更是有无数的文人墨客,汇聚在其中,不断的读书,参悟。长久之下,书库中凝聚了大量的书气。

书气之多,又有那里,比得上这里!

顿时之间,风起云涌,大量的书气好似潮水一般,尽数的汇聚而来,纷纷的汇入了虚幻的文心中。

文心,渐渐的凝练起来,渐渐的充实起来,由开始的虚幻,变得真实了起来。

………………

哗啦啦!

书气在剧烈涌动着!

一些精通望气之术的修士,立刻感到了书气剧烈变化。

“这是什么了,书气在剧烈波动!”

“书气在剧烈波动,这是书气在凝聚,成就大儒的征兆!” ,

“大儒将成,这是国家兴盛的标准!”

在郢都城内,卧虎藏龙,感知着冥冥中天地之间,书起点波动,一些读书人惊呼了起来。

修炼三脉,鱼龙变武者最容易成就,元神大修士有些难度,大儒,最难成就。

鱼龙变武者,只要是资质不是太差,多数能成就;哪怕是资质差一些,也可通过一些丹药弥补;只要是有丹药多数武者,可成就鱼龙变武者;

而元神大修士,却是重在参悟,重在灵魂蜕变,若是不参悟,再多的资源,也是白搭。

而大儒最难成就,全靠心灵的顿悟,没有人任何资源可以辅助,也没有任何名师可指点,全靠自己参悟。

顿时之间,一个个强者,纷纷动身,向着书库方向,前进而去。

第107章还差一丝

“不错,竟然参悟了大儒之道!”

最先发觉异象,正是魏学士。

为这个徒弟,而感到高兴!

这个徒弟,是他辞官之后,归隐之后,收下的徒弟。这个徒弟,没有强大的背景,没有聪明的脑袋,思考一些问题,往往是愚鲁至极,却是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有着智慧之星,有着坚定的理想。

初始接触,好似地上的的尘土,卑微自己;可是再仔细看,地上的泥土很是卑微,却可以补苍天。

他收过诸多的弟子,那些弟子,皆是才智出众,似乎看得很高,很远;可是这个徒弟,往往是着眼于一些小地方,一些微不足道之地,看似微不足道,却是惊天的变革。

比如水泥!

水泥,对于那些仙道修士无用,那些仙道修士挥手之间,就是能积土成山,挥手之间,就是缔造一些神晶,神石;对于皇室也是无用,那些皇室可制作黑铁石,在质量上远远的超过了水泥。

只是仙道的法术,仙道的锻造之术,皇室的秘法锻造等等,距离苍生百姓,太为遥远,太为高大上了,根本不接地气,根本不适合。

可是水泥,却是最适合于苍生百姓,适合那些芸芸众生。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仙道修士,那些武道强者,那些权贵家族,那些圣人世家,那些皇室等等,皆是少数人;芸芸众生,诸多凡人,才是世界的主流,才是人道的主体。适合芸芸众生,适合诸多众生的法子,才是符合天道,符合时代流转。

这个弟子,资质很高,高的离谱,原本以为经历了一场场科举,在科举中不断的吸收文气,不断的凝练文道之路,大约是二十多岁,方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