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奸臣_蓝家三少 >

第175部分

奸臣_蓝家三少-第175部分

小说: 奸臣_蓝家三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无忧刚从正殿过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檀香味,入门的时候一阵风,杨瑾之便嗅到了异样。她回头乍见赵无忧站在门口,当即欣喜的过来握住了赵无忧的手,“今儿不是初九。”

“娘既然知道不是初九,就该知道我这一次是偷偷跑来的。”赵无忧笑了笑,“娘既然那么想我,为何不肯随我回相府呢?”

杨瑾之骤然松了手,面色微白,“你是让我随你回去?”

赵无忧张了张嘴,见着娘亲这般神色,便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随即摇摇头道,“我这次来不是想请娘与我回去的,我只是心里有些烦躁,过来让娘陪我说说话。”

听得这话,杨瑾之才算如释重负,带着赵无忧去了一旁的窗边上坐着,慧灵端了两杯参茶进来,而后悄无声息的退到方外守着。

“合欢,你是不是遇见了什么事儿?”杨瑾之望着女儿的面色,“怎么脸色这样苍白?你昨夜没睡好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娘说说。”

赵无忧敛眸,她知道自己眼下的乌青有多严重,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一觉起来铜镜里头便是一对熊猫眼。她也无可奈何,奈何这肤色太白,稍微有些?眼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犹豫了一下,赵无忧面上有些挂不住,低低的问了一句,“娘,你爱过爹吗?”

杨瑾之眸中掠过一丝悸动,她握着温热的杯盏,定的望着眼前的赵无忧,“你、你说什么?”

“娘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吗?”赵无忧问。

杨瑾之想了想,这种感觉好像已经离开自己很久了。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得越来越淡漠呢?轻叹一声,杨瑾之望着自己的女儿,面色微微泛起少许嫣红之色,“应该爱过吧!”

“那娘能跟我说说你和爹的故事吗?”赵无忧有些期待。

杨瑾之低头一笑,“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些?”

“娘。说说吧!”赵无忧靠在母亲的怀里,略带撒娇的低语。

杨瑾之难得心情不错,女儿突然来看她,自然也愿意说几句。想起了当年的事情,还真是恍如隔世。一眨眼,二十多多年过去了。望着赵无忧年轻的面庞,想着自己逐渐年迈,果然是岁月如梭,半点不留情。

“当年我跟你爹成亲的时候,你爹是个白衣书生,可我一眼就看中了他。那时候他什么都没有,是我拿出我的嫁妆,资助他读书。三年秋试,他得了头名状元。我收到信的时候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当时还是先帝在位。想把小公主许他,但你爹不愿。只说是糟糠之妻不下堂!”说到这儿,杨瑾之的眼里泛起少许泪花。

也许在她漫漫寂寥的岁月里,那句话是最暖心的。

想来每个妻子,都会为这句话而感激涕零。不管你的丈夫是贫穷还是富贵,他对你的最大承诺就是不离不弃,是忠诚。

而赵嵩,的确也做到了忠诚二字。

再后来岁月里,不管赵嵩是曾经的侍郎还是如今丞相,他始终没有停妻再娶,后院空空荡荡连个女人都没有,唯一的女人就是这云安寺里的杨瑾之。

赵无忧静静的听着,“后来呢?”

杨瑾之笑了笑,“后来你爹跟先帝请假回家乡,为的就是能接我上京。这在家一住便是半个月。若不是皇上下令让他回京述职,他可能不会那么着急走,必定会带着我一起走。我收拾了细软准备随他进京,可我发现我自己有了身孕。”

“我与他成亲数年,一直未能成孕,难得有了孩子,我便与他商量在家安心养胎,等到胎像稳定了再上京。京城之路长途跋涉,我一个有孕之人必定是受不住的。”

“他走之后,我便一直在养胎,我想着到时候他会在京城等我,而我们一家人便能永远在一起。可天不从人愿,当时的夏家,还有丞相章家——”

说到这儿,杨瑾之没有再说下去。

这些事。赵无忧是知道的,夏东楼惯来看不起文官,先帝在世时更是嚣张跋扈得厉害。至于丞相章家,因为是开国老臣,更是把持朝政,对于那些新入朝的官员,横挑鼻子竖挑眼。没有战队阵营,就会被清理出局。

而当时赵嵩只是个小官,根基不稳,也毫无建树可言。跟这些人斗,纯粹是以卵击石。覆巢之下无完卵,所以赵嵩多番考虑,还是让杨瑾之在家待产,等到他根基稳固再来京城相会不迟。

“我在家一直等,一直等。”杨瑾之面色微白。“可我想他,真的好想好想一家团聚。但我知道他的难处,他身处朝堂不比咱们市井小民。那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我若是去了京城,难免会成为他的软肋,成为他的威胁。所以我不敢擅作主张,没有他的答复,我只能继续等下去。”

“这一等便等半年多,当时我已经怀了七个多月的身孕,眼见着是要八个月了。你爹来信,说是让我进京相会。我也没有多想,依言收拾了一下,便挺着有孕之身赶去了京城。一路上车夫不敢太快,免得颠着我,所以行程很慢。”杨瑾之轻叹一声,继而望着眼前的赵无忧,“我恨不能肋生双翅飞到他的身边去。”

赵无忧抿唇,“爹不是该派人来接吗?娘一个人上京,他就不担心?”

“怎么没有人接?哼,是有人接了,只不过不是你爹的人,你爹晚了一步。”说到这儿,杨瑾之面色发白的揉着眉心,好像格外难受。

赵无忧担虑的起身,“娘,您怎么了?”

杨瑾之似乎显得有些慌乱,“没什么,只是有些东西想不起来了?”是想不起来还是不敢去想,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就别想了。”赵无忧握住杨瑾之的手,“娘,娘你没事吧?”

杨瑾之有些慌张,一个人开始絮絮叨叨的,“出事了,后来就出事了!合欢!合欢!”她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儿,“合欢,不要走,不要离开娘的身边,娘会保护你会照顾你。”

赵无忧捋着杨瑾之的脊背,低低的宽慰,“娘,你别怕,合欢不会离开娘。娘永远都是合欢最爱的人,是合欢最在乎的亲人,合欢不会离开母亲,会永远陪着娘。”

她是真的没想到。杨瑾之会突然哭了。

娘自从来了这云安寺,真当是很少会哭。与母亲相拥,赵无忧不知道自己怎么触及了母亲的伤心事?那些过往,她也不敢继续往下问,免得娘亲再次失控。

等着宽慰了母亲,赵无忧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瑾之的身子不太好,情绪也是起伏得厉害,赵无忧不知道娘亲的心里头到底在想什么?有时候她并不觉得,母亲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身子,所以这样的郁郁寡欢,情绪失控。

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赵无忧没有头绪,毕竟从她懂事起,娘就已经在云安寺里修佛了。

杨瑾之许是哭得累了,便沉沉的睡去,赵无忧坐在一旁看着睡梦中还紧蹙眉头的母亲,无奈的叹息着。她极力压抑着喉间的瘙痒,快速起身往外走,免得突然咳出声来,扰了娘亲的休息。

可她还没迈开两步,便听得母亲在呓语。

睡梦中,杨瑾之好像在说什么?赵无忧端起一旁的参茶灌了两口,这才喉间舒坦不少。她取了一旁的毯子小心翼翼的靠近母亲,听得那模糊的声音在低低的呢喃,“对不起——对不起!”

赵无忧愣了愣,娘在说什么?跟谁说对不起呢?为何要说对不起?娘亲早前做了什么事儿?

杨瑾之说得断断续续的,也不知做了什么梦,梦里还在流着泪。

轻叹一声,赵无忧为母亲盖好毯子,转身往外走。

蓦地,身后突然传来母亲低哑的轻唤,梦中的呓语,“慕容……”

只这两个字,让赵无忧骇然转身,不敢置信的盯着自己熟睡的母亲。身子不经意的颤了一下,心坎里莫名揪痛。这两个字对赵无忧而言,并不陌生。

温故提起过,有慕容这个人。温故也怀疑过赵无忧或许跟慕容有关,而那个玉佩那个红绳子包括赵无忧身上的蓝色印记,似乎都跟慕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而现在,母亲竟然提及了慕容,这意味着什么呢?

娘她——认识慕容?还是说,娘知道巫族的事情?

可娘分明不认得温故,温故也不认得娘亲?

若说是温故带着皮面的缘故,那温故不认识杨瑾之就有些说不过去。

赵无忧跟娘亲相处的时日虽然不长,可她百分百确定。娘没有戴皮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娘不是慕容也不可能是慕容,可娘为何会认识北疆的女子?

那一句对不起,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赵无忧张了张嘴,又不敢多问,怕母亲的情绪会再次失控。赵无忧?不作声的离开房间,门外的慧灵瞧了一眼面色不佳的赵无忧,微微凝了眉头,“公子怎么了?”

闻言,赵无忧若有所思的盯着慧灵,“随我来。”

“是!”慧灵俯首。

云筝与奚墨对视一眼,只觉得这种状况似乎有些不太对劲。但二人也不敢说什么,只是守在偏殿外头,瞧着赵无忧与慧灵走了进去。

殿门关上的时候,慧灵朝着赵无忧行了礼,“不知公子有何吩咐?”

“慧灵,你跟着我母亲多久了?”赵无忧问。

慧灵敛眸,“奴婢自小就跟着夫人,跟了半辈子了。”

赵无忧坐定,轻咳两声又道,“那你可知道,我母亲到底有什么心事?你别再说告诉我,我是我娘的心病,如果这心结不除,那你也是罪魁祸首。我娘若是有事,我唯你是问。”

闻言,慧灵俯首,“公子,很多事情并非你所想的这么简单,不是奴婢不肯说,实在是奴婢在夫人跟前发过誓。对于往昔之事至死不提。”语罢,慧灵伏跪在地,“请公子恕罪。”

“往昔之事?”赵无忧眉头微挑,一副云淡风轻,了然于胸的姿态,“你是说慕容?”

眉睫陡然扬起,慧灵不敢置信的望着跟前的赵无忧。赵无忧那一副了然于胸的姿态,让慧灵的脸霎时苍白了几分。

低头间,赵无忧便看到慧灵袖中那紧握的双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着青白之色。

可见,自己是对的。

兵不厌诈,古来如是。

见状,赵无忧随手便将袖中的一根红绳丢在慧灵跟前,“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我都有些了解。这根红绳是从我娘的房间里拿出来的,娘说过这东西是我的。我在平临城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巫族之人,那人的手上也带着一根红绳,上头还系着一个哑铃。”

慧灵跪在那里,脸色愈发苍白,仍是没有说话。

“慧灵,你跟着娘那么多年,我相信你的为人也相信你的忠诚。我只想知道,你抵死不肯吐露到底是什么理由?是真的为了我娘好?你不说也可以,给我个足以信服的理由。”赵无忧就坐在那里,等着慧灵的答案。

慧灵跪在那里很久都没有说话,她只是握紧了那根红绳,定定的看着红绳很久很久。赵无忧也抱定了不罢休的决心,静静的等着慧灵。

她有的是时间去等,等慧灵自己开口。

“奴婢不是不说。是不敢说不能说也不可说。”慧灵终是轻叹一声,“奴婢知道夫人想要的是什么,奴婢也知道夫人所在乎珍惜的不过是公子一人罢了!”

望着手中的红绳,慧灵笑得艰涩,“公子可知道,当年夫人生你的时候有多艰难吗?几乎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双生子独独活下你一人,夫人当时的心里有多苦,谁都无法明白。那年梨花树下,一声啼哭,夹杂着多少悲欢离合。”

梨花树下?

赵无忧想起了那场梦,梦里有个站在梨花树下的女人。心下一抽,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脊背窜起,她下意识的抖了抖身子。

慧灵仿佛真当回到了那个年岁,彼时她还年少,哪里有今时今日的老练沉稳。十八年前的她。也不过是个年纪尚轻的女子,何曾经历过生育,不曾看过那鲜血弥漫的一幕。

“梨花树下?”赵无忧自语呢喃。回过神来,她便问道,“我娘说,当初来接你们的并非我爹的人,那是什么人?”

慧灵一愣,“夫人说了?”

“我娘说了,只是说得不太清楚,我很多地方心生怀疑,所以才来问问你。”赵无忧脸不红心不跳,“该说的她都告诉我了,所以你也没必要隐瞒着,很多事情都过去了,说说也只是多个人回忆罢了!有些东西是不可能由着你们带进棺材的。纸包不住火。”

慧灵低头,“夫人不可能说,奴婢知道公子聪慧,知道公子必定能猜到端倪,也能查出不少东西。可是有些东西,公子是不可能查出来的,因为知道那些事的人,除了奴婢和夫人,该死的一个都没剩下的。”

“那你告诉我,我哥哥当年是怎么丢的?”赵无忧凝眉。

慧灵蹙眉,“大公子生下来便断了气,所以——”

赵无忧拍案而起,“你还敢瞒着我,要不要我告诉你,就在我从金陵城回来的时候,一路被人追杀,还险些被人冒名顶替了尚书之位。你可知道京城里有两个赵无忧,这意味着什么吗?”

“什么?”慧灵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