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蓝调城南 >

第20部分

蓝调城南-第20部分

小说: 蓝调城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是后来因原墙体不稳而重新砌上的,顾不上原本灰色调的整体格调了,有些二八月乱穿衣。 
  11号。 
  与9号相连,格局一样,二层小楼,天井式。新盖出地方房子挤压着原来就很窄小的空间,新搭出来的绿色塑料遮阳棚,更是肆意和红门红窗抗衡,进行着色彩之战。木楼梯很老了,顽强地站在那里,上面的铁栏杆生着锈,爬上岁月的风霜。二楼房檐上有漆绘的木棱,那么多年过去了,居然还在,红木檐两角的雀替,居然也还在,真算是奇迹。 
  15号。 
  现朱家胡同旅馆,格局改动很大,楼梯在后院里,窗户全部朝向院子,后院成为了一个小天井。 
  17号。 
  小四合院。双扇木门,一扇坏了,里面有一扇影壁,这是不多见的。 
  5,朱茅胡同 
  朱家胡同原来叫做猪毛胡同。这里的15号是原来的临春室,格局改动很大,水泥楼梯,明显是后装的。9号的聚宝茶室,格局保存完好,来这里参观的人很多,住在这里的主人大多不在,而是把房子租给了外地在这附近做买卖的人,他们对这里的历史一无所知,总是瞪大了眼睛奇怪望着前来参观的人,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对这样破旧拥挤的地方感兴趣。 
  在八大胡同里叫茶室的一般是二等妓院,但这一处茶室分外特别,不知以前别处的茶室有没有比它大更好更别致的,现存的茶室,它是难得的一例标本了。 
  里面是典型的天井式的妓院格局,虽四周有新搭建的房子显得很拥挤,但两侧的木楼梯都还在,房檐上的垂花木楣,涂饰上去的绿颜色也新鲜还在。二楼是一圈跑马围廊,有简单几何图案的绿色铁栏杆,配以红色木窗,还真有些过去绮窗朱栏的那点意思。 
  从外面看,规模不小,四面无窗,两面高楼,每面高楼顶端的西式柱夹中式硬山瓦檐,中西结合,是现存的唯一。两面高楼之间夹着中间的门楼,门楼一下子凹下去了,双峰溪流的感觉,让门显得很局促,突出的是高楼,而不是门。门是券式砖雕拱形,式样是西洋的,门楣上有“福禄”吉祥两字,意思却是完全中国式的,倒也中西合璧。门两侧长方形立柱,顶部和中间隔开四层呈有楞有角四边形,多少有点儿罗马式的意思,和传统的柱子做法不尽相同。两柱之间顶部夹以弧线波浪形的女儿墙装饰,也是和传统做法不尽相同的。匾额在女儿墙和门之间,很大,占有和门一样的宽度,更是和其他妓院的匾额不大一样,显山显水,有些招摇。上书“聚宝茶室”四字,很是清瘦娟秀,不知出自哪位文人之手?想那时二等茶室的匾额都要有个讲究,直感到今日的堕落真的是全方位的堕落。   
  八大胡同新考(5)   
  据说在文革之后这里的居民坚决地要求房管局铲除“聚宝茶室”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妓院的象征,是刺在大家脸上的红字,总觉得不那么好看。可不知为什么,这四个字还是保存了下来,毕竟时代在进步,历史总是无法抹平的。 
  6,小李纱帽胡同 
  据说,以前这条胡同一共21个门牌号码,但妓院就有20家,其密度在八大胡同中绝无仅有。当时胡同北口尚有北京城的老饭庄庆云堂,人来人往,一时鼎盛,曾有竹枝词:每味上来夸不绝,哪知依旧庆云堂。可见当时的热闹,所以,八大胡同有许多版本,几乎所有的版本中都要囊括有它。 
  不过,在八大胡同里,它的档次是最低的,再低的就要低出一般常说的八大胡同之外,比如王皮胡同了。 
  据书中记载的,小李纱帽胡同里,原来有双凤楼、蕊春楼、鑫美楼、天顺楼、泉升楼、连升店、永全院等。我前往实地查询,只查到4家—— 
  3号。 
  原来的泉升楼。二层小楼,我看过前些年的照片,照片上面,它的大门门楣上面的写着“泉升楼”三个字的匾额和匾额上面的门楼还在,里面的二层小楼也还在。这次一看,券式拱形门还在,异常精美的砖雕围拢中的“泉升楼”三个大字也在,字后面铁锈红的底色虽大多脱落,但有些地方还在。“泉升楼”三个楷书写得很是端庄。只是上面的门楼不在了,进得院里,二层已经削去了上面的一层,楼变成了平房,一打听,原来前些年考虑楼体不结实,怕出危险,把整个楼上的一层和大门上的门楼都拆掉,但大家把“泉升楼”的匾额一起拆掉的要求,没有实现,亏得房管局的远见,和“聚宝茶室”一样,保存了下来。 
  小院不大,但很乱,二楼被拦腰斩断,幸亏一层房檐下的垂花木楣保留着,绿色的那种,和八大胡同里所有的垂花木楣一样,成为了逝去岁月的一种象征。 
  5号。 
  前后两个小院,前院有倒座房,后院有正房和厢房,因胡同南北走向,东房为正,住在正房靠南的一间里的,是院子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84岁。我看得出来,对于整条小李纱帽,他什么都知道,但提起这家妓院,他出言谨慎,推说刚刚大病一场,脑子不大好使了。在我一再询问下,他只告诉我他住的这个院子以前是个麻袋庄,做贩卖麻袋生意的,在麻袋庄之前,也是家妓院。我问妓院叫什么名字,他说不清楚了,也许是真的不清楚了。 
  13号和15号。 
  很相似的两个院,都是二层小楼,里面的空间很窄,靠南都没有房子,靠北一侧一溜儿房,每间大约7、8平方米,每排7间,开间都不大,原来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只是在房子前面接盖出房子,包子褶儿似的,拥挤在一堆儿,挤得院子更加窄。楼梯都在靠大门的北侧,楼上的房间和楼下的一般多,只是楼下的走廊齐着房檐都盖出了房子,扩大了居住面积,门道也盖了房子,遮挡住光线进不来,院里越发显得拥挤和幽暗,没有办法,冲街的方向开了一扇窗,独眼龙似的,显得有些怪异。 
  坐在13号门前乘凉的一个老太太告诉我,以前这两个院是一家,叫“连升店”,她刚搬来时候,门上这三个字还在。 
  27号。 
  我到27号门前的那天,好几个人都仰着脑袋看门楣上面匾额,猜那上面的字到底写着的是什么。都是北京人,都是和我一样实地查访的。那上面的字十分模糊不清,但大致还有个轮廓,便越发逗大家的兴趣,像猜谜似的瞎猜。 
  一位老爷子也走了过来,告诉我们是“蕊春楼”三个字。 
  蕊春楼很高,很宽,在整条胡同里显得鹤立鸡群,非常出众,正把着胡同的南口,和大李纱帽胡同相交。外表的造型很像朱茅胡同里的聚宝茶室,但匾额上方多了一层门楼式样的砖檐,好像特意为它遮风挡雨,是在别处没见过的。大门下方被砖砌到拦腰处,露出的上方像是一扇窗户了。另外后盖出的大门,被砖完全砌死,也就是说,整座楼前脸没有了大门,门是开在后面或侧面了。 
  还是那位老爷子,告诉我大门在路口朝向大李纱帽,现在是一家旅馆的锅炉房。 
  7,王皮胡同 
  一般而言,八大胡同里是不会包括王皮胡同和蔡家胡同的,因为这样的胡同里只是麇集着一些等而次之的下等妓院,上不了台面。但是,这两条胡同在这样的胡同里很有代表性,在民国时的《顺天时报丛谈》里特别提到:“在煤市街迤东尚有王皮胡同、蔡家胡同两处,虽为少下等妓寮,然均俗所谓之大街北只娱乐处所。” 在煤市街迤东,从大栅栏往南次第排开,一共有十条胡同,它却只特别提及这两条胡同。 
  王皮胡同原来叫做王八胡同,不雅,后改的名。它的西口在煤市街,紧挨着原来有名的致美斋。所以王皮胡同一度挺有名,到它那里来的人也不少。不过,在民国时期,王皮胡同的妓院一般都是等而次之的,暗门子也多。我小时候常穿过这条胡同到煤市街,然后到大李纱帽胡同的南口新建的新中国电影院看电影。但那时不知道这里解放以前竟然藏着那么多下等妓院。 
  10号。 
  靠东口。二层小楼,水泥墙是后来的,青色的墙面显得很楞。只有一侧的房脊是灰色的砖瓦,是以前的,楼饰尚在,铁栏护窗,据说是当年略上档次的妓院,后改为旅店,现在是大杂院。   
  八大胡同新考(6)   
  18号。 
  外表看来是整条胡同保存最好的一座楼。灰墙磨砖对缝,券式门上匾额上“贻来年”三个字非常清晰,门下有台阶。朝街墙上方有三面拱形窗,是原来的;下方有两扇方形窗,是后来打出的,为了通风和采光。 
  里面靠街的一面是二层楼,楼对面是平房,靠东一侧有楼梯,扶手是木头的,台阶已经改水泥的了。红色的平顶房檐,绿色的垂花檐楣,下坠的桃形花饰依然还在,那么多年了,心也不跳了,面却不改色。 
  26号。 
  门额上只剩下三个白色的色块,字没有了,进去问,谁也不知道,小楼几经易主,住进的都是年头不够长的人,只知道解放前是旅店,解放后也是,后来成了大杂院。再往前倒腾的历史,就是一团模糊的糨糊了。如果仅仅是家旅店,门额上的字就不用费力用白灰遮掩了。我们有时特别愿意遮掩一些什么。 
  8,蔡家胡同 
  对比王皮胡同,走进蔡家胡同,没有那种历史厚重和时光交错的感觉,主要因为老房子不多,旅店倒很多,旅店的大牌子挂得到处都是。都说这里的旅店大多是以前的妓院改造过来的,改得外表已经全无原来的影子了。 
  我去那里时是开春,正好一位中年妇女穿着毛裤走出院子上公共厕所。我向她说了句:这儿的旅店这么多。她说是,旅游的地方嘛。我问他以前就都是旅店吗?她的话证实了我的判断,她连头都没回,说了句:以前是窑子,这是八大胡同。 
  看,她把蔡家胡同也划归在八大胡同的势力范围。住在这里的人们心态有些复杂,以前是羞于承认自己住在八大胡同里面或附近,现在八大胡同成了大栅栏乃至整个北京一个特殊的存在,其意义被重新评估,说起自己现在就住在八大胡同里,不能说是那种住在高档社区的感觉吧,多少有些不那么一般的感觉呢。 
  八大胡同,真的让人一言难尽。我春天和夏天曾经两次去王皮胡同和蔡家胡同,想起第一次在王皮胡同里,在17号院子的大门前,看见栓着一条晾衣绳,绳子上挂着两个洗得干干净净的毛绒玩具。第二次在王皮胡同里,还是这个院子前,看见两个孩子在用彩色的粉笔在墙上画着一个崭新的房子。我想,这大概是孩子们眼中和心里的八大胡同吧,他们和我们大人眼中和心里的八大胡同不一样。 
  2005年9月9日写毕于北京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