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宅斗神烦 >

第57部分

宅斗神烦-第57部分

小说: 宅斗神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瑶想了想,没有带上珍珠和琴雪,带了千寻去了李姨娘的去处。到了地方,君瑶让千寻在门口等着自己,独自进去找李姨娘。
李姨娘和院里的两个小丫鬟见了,都有几分吃惊。李姨娘赶忙向君瑶行礼说:“不知夫人来了,迎接不及,请夫人恕罪。”
君瑶现在心里挂念的都是如何说服她,所以挥了挥手对一旁的丫鬟们说:“你们都下去吧,我有话单独对你们姨娘说。”
那些小丫鬟看了看君瑶,都低头退下了。
李姨娘不知道君瑶要说什么,有些忐忑不安的看着君瑶。
“如果……我说如果。”君瑶直视着李姨娘的双眼试探着说,“反正你已经好久见不到秦寿了,这样的年纪,独守空房岂不可惜。我送你走如何?”
李姨娘猛地瞪大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君瑶。
君瑶见她这幅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解释说:“我不是嫌弃你,我只是——只是不忍心看你这样下去……你还有娘家人,你毕竟是李家的女儿,如果你出了秦府,诚心的向爹娘道过歉,你爹娘肯定会原谅你这个女儿的!既然还有出路,何必将大好的青春耗费在不切实际的空想上呢?”
“贱妾……”李姨娘说着,泪水已经不自觉的涌了出来,她抬头看着君瑶说,“贱妾是良妾,是签了纳妾文书娶进府里来的……夫人您应该知道,良妾是卖不得的!纵然您是正妻,您也不能、您也不能就这样打发了我……”
“我知道……”君瑶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是个痴情的……但是秦寿那人,他那人惯常喜新厌旧,如今已然是厌弃了你。你又没有子女,到老了怎么办呢?你现在还不到三十,又是这样的才貌,就算是回了娘家,也不愁没有出路的……”
“夫人您不要说了!”李姨娘这是头一次,对君瑶这样大声的说话,她流着泪,不断的抽泣着,语气中却透着难以辩驳的坚持,“就算是苦守一生又如何?就算少爷已然忘了和贱妾的情分又如何?贱妾既然选了这条路,就不打算回头了!”
君瑶愣愣地看着她,半晌无话……
面前的女子,柔弱而坚定,她虽然看起来是那么的脆弱,但说起这样的话来,却有一种无法动摇的坚定。
“告诉我,你对秦寿是不是还有情?”君瑶顿了顿,看着李姨娘问道,“如果他抛弃了你,如果他死了,你会如何?”
这句话算得上是明知故问,但君瑶就是要她再说一遍,她要亲口听李姨娘放弃她自己,放弃她生的希望。
李姨娘看着君瑶,慢慢的开口说道:“贱妾不怒不怨,只是自己承担罢了。贱妾对少爷的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若他弃了我,那我只管为他守一辈子;如果他死了,那我跟着他,黄泉路上,他总会看我一眼罢!”
听了这样的话,君瑶已经完全明白了李姨娘的意思,君瑶知道,面前的女子,已经不打算走回头路了。这也是第一次,君瑶觉得面前的女子是这样的可敬可佩。一个能与心爱男子同生共死的女人,无论如何都是值得钦敬的。
再不用劝了,君瑶点了点头,慢慢的转身离开了那里。背后,李姨娘冲她默默地行了个礼。君瑶的双眸悄悄浮上了一丝忧伤。李姨娘,李雪娘,这个女人的未来君瑶已经看到了,一个悲伤的结局,却也不失为一个完美的归宿。
李姨娘过后,是赵姨娘。这一次,君瑶坐在那里,静静的想了许久。她觉得,赵姨娘虽说和李姨娘一样,都是一个执拗的性子,但赵姨娘却有两点与李姨娘不同,第一,赵姨娘对秦寿心中无情,甚至还有几分厌恶;第二,赵姨娘有她的弱点,她有静姐儿,她是一个娘亲。
赵姨娘在自己的住所见到君瑶,十分的吃惊。她匆匆地拉着静姐儿行了个礼,然后安静的垂首立在一旁。
君瑶看着那些丫鬟婆子说:“你们都下去吧,把静姐儿也带走,离得远远的,我有话对赵姨娘说。”
那些丫鬟婆子少见君瑶这幅严肃的神情,都喏喏的带着静姐儿退了下去。赵姨娘脸上划过一丝疑惑,但仍旧恭敬的站在那里,没有先开口说话。
君瑶看着她,轻轻开口问道:“你觉得秦寿为人如何?”
赵姨娘不知为何有此一问,低头答道:“为人妾室,怎可妄议夫君?贱妾没有什么可说的。”
君瑶微微皱眉,起身走到她面前说:“那可是你的夫君,是你同床共枕的男人!”
“夫人莫要如此说,”赵姨娘脸上有一些慌乱,“贱妾要无地自容了!”
君瑶看着她,皱紧了眉头说:“赵姨娘,赵晴安,你既然以贤妇自居,那究竟有没有勇气,像千寻所说的那般,以死谏夫?”
赵姨娘满目的惊愕,抬头看向了君瑶,片刻过后,她马上回答:“为人妾室,自当依附夫君主母,若要谏夫,那也要正妻才有资格……”
君瑶闻言叹了口气说:“死谏死谏,那对秦寿这样的男子又有何用呢?赵晴安,你出自书香门第,对于是非黑白理应看得比寻常女子更清楚些。秦寿是何许人,你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赵姨娘闻言,实在不知道如何作答,只是微微皱起了眉头,有些搞不清君瑶为何而来。
君瑶看着赵姨娘,用无比认真的语调说:“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那褒姒又有何错?只不过是不劝不言笑而不理而已!但不言既是罪,不劝既是罪!赵晴安!你今年已经二十有余,难道比我这十几岁的人更看不透这个道理吗?你在秦寿身边多年,侍奉老太君、抚养幼女虽是本分,但所作所为也不过是为求自保而已,难道你真的无罪吗?”
赵姨娘听了,猛然抬起头,用复杂的眼光看向君瑶。
该说的已经都说了,君瑶知道赵姨娘的心已经有所动摇。她叹了口气说:“我见了你,心里特别的难过。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夫人您……”赵姨娘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君瑶,实在说不出话来,只得摇摇头。
“因为你,根本是自甘堕落!”君瑶不客气的,用了这样一个词,她看着赵姨娘说,“苏丽娘和岳千寻是被秦寿抢来的,是被迫躺在砧板上任人宰割。而你,则是心甘情愿的,成了秦寿的妾室!就算你再守本分又如何,在外人看来,你不过是与秦寿同流合污的一个卑贱女子而已!赵晴安,你忍心让人这样说你,忍心污了你母家的名节吗?”
说起这个,赵姨娘的脸色变得那么苍白,眸光里透着难以掩饰的慌乱。
“李姨娘虽说名声已经差了,但她死不回头,心里面到底有几分甘愿。”君瑶继续说,“但你呢?你又是怎么想的呢?你对秦寿,是真心当他是夫君吗?你从踏进秦府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辱没了你的家风,再怎么守你的本分,又有何用呢?”
“我……我从未如此想过……”赵姨娘有些茫然失措的辩解道,“我只知嫁人侍夫,别的,别的我一概不知……”
“可是你不是一个人……”君瑶叹了口气,看着赵姨娘说,“你将秦府的未来寄托到未来的小公子身上,但秦寿这样的人,行事张扬跋扈,被他戕害的人不可胜数,这秦府又是否能撑得到那一刻呢?我有母家护着我,但你呢?静姐儿呢?到时候,她一辈子担着秦寿之女的名声,又能有什么好前程呢?”
赵姨娘闻言,脸色都变了,她并不是愚钝的女人,听了这话,知道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她再也顾不上许多,连忙跪下说:“贱妾不怕死,只求夫人到时候保住静姐儿!”
“我是想救你,但你也要救得了自己。”君瑶叹口气说,“我知道以你的脾性,是万万不肯再嫁的。只是虽然如此,身为妾室,离开秦府的途径也不止这一个。到时候如果你想好了,我一定会站在你这边的……”
赵姨娘低头沉吟许久,眉眼间已然换了一副神情。君瑶知道,赵晴安她也已然做出了决断,知道该怎么选择了。
君瑶走出赵姨娘住所的时候,忍不住看着天边深深的舒出一口气,她该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事情,就只是等待了。
作者有话要说:要攻略下面的姨娘们了!

、可儿的救命恩人

这日子一旦闲下来,君瑶就有些疲累了。她索性称病在屋里窝了几天,谁找她她都不见。
这期间,香姐儿想她,跑来看君瑶。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君瑶心中内疚,只好抱紧了面前的香姐儿,将她搂在怀里,默默在心里道歉。
香姐儿虽然小,但也知道自己的嫡母在难过。懂事的小丫头用小小的手拍拍君瑶的面颊。君瑶忍不住笑了,心里有了一丝丝温暖。
君瑶窝在屋里的这几日,香姐儿也不常出去玩儿了,几岁的小丫头已经知道在屋里陪着“生病”的君瑶,让君瑶十分感动。
这一天,香姐儿从柜子里翻出了两个可爱的瓷娃娃,喜欢得不得了,小心翼翼的问君瑶能不能给她……
君瑶一见那瓷娃娃,终于记起来了,这是可儿临走时托她捎给香姐儿和静姐儿的。可是后来君瑶忙着处理苏丽娘的事,就没有顾得上这些。
不能直说这是可儿送的,君瑶将一个瓷娃娃给了香姐儿,另一个差人送给了静姐儿。这样一来,君瑶也想起了可儿拜托她的另一件事,当初在湖边救了可儿的,究竟是谁?
无论怎么样,那都是可儿的救命恩人。君瑶想了想,觉得虽然那女子为善不欲人知,但还是找到为好。既然是在湖边救了人,那八成是府中的丫鬟媳妇,君瑶替可儿道个谢,能帮的就帮一把,这是理所应当的。
既然想到,那就要去做。想着可儿临走时说过的话,君瑶起身,十几天来第一次走出了屋子,叫来珍珠、琴雪问询到:“你们知不知道,这府中有没有丫鬟、媳妇身着绿衣,且衣裙上还亮闪闪的?”
可儿说那话的时候,珍珠、琴雪都在身边,听君瑶说起这个,两人都知道君瑶想要找那日救了可儿的人。但两个丫鬟想了许久,只觉得府中穿绿衣裙的年轻女子颇多,实在不知道可儿说的是哪一个。
君瑶想了想说:“去把赵姨娘叫来,我有话要问。”
琴雪跑去叫赵姨娘,珍珠为久居室内的君瑶稍微梳妆了一下,免得待会见了赵姨娘失了身份。
赵姨娘很快就来了,进门先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还没等她开口,君瑶就直截了当的说:“上月初十园里当值的丫鬟、媳妇都有谁?你且列了名单给我,我有用。”
赵姨娘虽然惊讶,但却本分的点了点头。她的效率也确实是高,没用两个时辰,她就亲自送了名单过来。
君瑶看也不看那名单,只是说:“你叫这些人统统到我这里来,我有话要问。”
赵姨娘闻言答应下来,然后叫丫鬟婆子们对着名单叫人。过了一会儿,那些丫鬟、媳妇们都忐忑不安的过来,齐刷刷在屋中跪下。
“你们放心,我不是要挑你们的错儿。”君瑶想起这些人当中可能有可儿的救命恩人,脸上的表情就越发柔和了许多,她笑了笑说,“上月初十,可儿在湖中溺水,你们都有谁看到了?”
丫鬟、媳妇们一惊,全都说自己没有看到。君瑶注意到,有两个丫鬟默默地低了头,脸色似乎有些苍白。
救了人又不是什么坏事,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君瑶微微皱起了眉头,清了清嗓子问道:“那日你们之中可有人身着绿衣衫?有知道的就说出来。”
听了君瑶的话,大家都开始回忆起来,时间有点久,很多人都已经记不清了。君瑶见吵闹半天也没个结果,心里微微有些焦躁。
想了想,君瑶接着问:“那日是谁送可儿过来的?”
这大家还都记得,忙指出是那几位送可儿来的,君瑶点了点头,吩咐都赏下。
这下子大家都松了口气,那些被赏下的人都面露喜色。君瑶见那两个丫鬟也都在其中,但她们的表情似乎不大高兴,甚至有一丝惶恐?
心里有些疑惑,君瑶指着那两个丫鬟说:“你们两个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大家磕头谢恩,君瑶回头对赵姨娘吩咐下赏钱的事情,然后让赵姨娘带着其他人走,只留下这两个丫鬟。
两个小丫鬟明显有些害怕,一直低着头,连看君瑶一眼都不敢。这让君瑶越发奇怪,按理说人命关天,就算为了救人误了什么事,也不会现在苛责于她们,她们这到底是在怕什么?
见这两个小丫鬟也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说起来还是孩子,君瑶也怕吓着她们,用柔和的语气说:“你们不必怕,我只是想知道,那日从水中救下可儿的人是谁罢了。你们若是知道只管说,夫人我只赏不罚。”
谁知道,君瑶这么说完,两个小丫鬟更为惊慌失措了。其中一个小丫鬟,似乎是胆大一点,勉强抬起头说:“夫、夫人……那日是可儿自己爬上岸的,她力已乏了,这才昏了过去。我们到的时、时候,她就已经躺在那儿了……”
如果不是听可儿亲口说过,君瑶只怕也就相信她们的话了,但可儿明确说是有人救她上岸的,君瑶不由得皱眉,难道还有什么隐情不成?
君瑶心中猛地一紧,难道可儿不是意外,是有人害了她?
“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