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 >

第4部分

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第4部分

小说: 鲁冠球:40年不倒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40%,在两个产品上均占据全美第一大供应商的位置。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10)

此外,成功还源于鲁冠球的战略眼光。他提出办企业一定要有长远打算、战略眼光。经过这次危机,鲁冠球的信心增强了、方向也更加明确了。他认为在今后10年,万向一是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通过金融的杠杆作用加快实业的发展。二是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联合融通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三是坚持发展新能源,把它培育成万向集团最有发展潜力、最有赢利能力的产业。
鲁冠球成功应对了经济危机,而且还决心将“奋斗十年添个零”的目标继续下去。他坦言道:“这一年,金融危机抑制了很多市场需求,危机过去了,需求肯定要重新释放出来。我们制定十年目标,就是为了在新一轮发展中争取先机。”
困难能够打垮一个人,也可以让一个人越来越强大,犹如凤凰涅槃,每一次经历烈火的考验以后,它的羽翼更加丰满,它的啼鸣也会更加动人。企业也一样,每一次经历危机,企业家可以在危机中发现新的商机,从而促使企业不断走向强大。对于这一点鲁冠球深有体会,他曾意味深长地说:“人世间的事物,别人要打倒它很难,怕就怕被自己打倒。历史告诉我们,城堡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要通过市场竞争把它挤垮是很难的,就怕自己站不住。未来的胜利,关键还是靠我们自己,靠强大的精神力量,靠对事业有一种永不满足的态度。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0年,全球经济跌宕起伏,鲁冠球的万向帝国却创造了又一个历史最好成绩,营业收入、利税、出口创汇都实现大幅增长。2011年,虽有通胀压力,但他认为全球经济资源正在向中国聚集,决心通过产业结构的阶段性调整,审时度势,整合各种资源,结合自身优势,把“添零”计划进行下去。
鲁冠球带领着万向不断进取的40年,其实是不断经历危机的40年,也是不断突破创新转危为“机”、持续发展的40年。鲁冠球应对危机的信心,以及在纷繁的经济环境下展现的生存智慧、面对暴利诱惑时所体现的克制精神,无不给当下的企业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王者冠球:熬出来的英雄
从一个铁匠铺掌柜到万向老总,经历了商海40余年的起起伏伏,鲁冠球似一棵大树演绎出了一段不管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精彩传奇,因此,鲁冠球也有了中国民营企业老总中的“不倒翁”的美誉。2009年国庆60周年前夕,鲁冠球又获得了一项新的荣誉:“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
总结鲁冠球的成功经历,我们能够隐隐地感觉到鲁冠球能够成就今天的王者地位,正印证了一句话——伟大是熬出来的。
1。 乡镇企业的现代管理意识
1999年10月26日,坐落在杭州市萧山县的万向集团,迎来一位重要的客人,美国中美总商会的主席——普雷斯科特·布什。
普雷斯科特·布什即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的兄长,前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伯父。普雷斯科特·布什先生及其家族不仅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且几十年来致力于促进中美友好合作与交流。自1983年以来,普雷斯科特·布什先生先后40余次率团访问中国,他所在的中美总商会在帮助美国工商界了解中国,推动两国经贸、投资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11)

这次普雷斯科特·布什来华访问,专程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到杭州,他说一定要去萧山走走看看,一定要去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参观。
布什家族声名显赫,众多家族成员熟知经济。普雷斯科特·布什在华访问期间主动去万向集团参观,说明了万向集团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这也是万向的荣耀。
善于捕捉商业机会的鲁冠球不会放弃这次宣传自己的绝佳机会。陪同普雷斯科特·布什先生参观完自己的工厂以后,鲁冠球在布置讲究的贵宾接待室里,态度诚恳地邀请普雷斯科特·布什担任万向集团的高级顾问。
普雷斯科特·布什兴高采烈地接受了这一职衔,他在万向的留言簿上写道:“非常高兴访问万向集团,我很荣幸接受高级顾问这一称号,并为能有机会与像鲁冠球这样的优秀人才共事感到高兴。”
一个乡镇企业以什么赢得了这位美国人的关注?
普雷斯科特·布什在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就曾经明确谈到,他欣赏鲁冠球提出的海外思想的战略,敬佩他对国际市场的深刻认识,更重要的是鲁冠球一直保持着创业时的热情,这让他钦佩。
确实,鲁冠球带领着万向从一个小铁匠铺成长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万向的业务开始日趋多元化,从最初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到现在涉足金融、保险、农业,控股多家上市公司。没有足够的创业热情,没有超人的耐力和卓越的商业头脑,是不能够达到这一成就的。
事实证明,万向集团请来普雷斯科特·布什,绝非请来“花瓶”做做招牌。普雷斯科特·布什在促进美国企业和万向集团对口合作、介绍先进管理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方面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
2。 避免失败就是成功的规律
在商海起伏中,不时可以看见一些百年老店轰然崩塌,偶见一些新星突然升起。一批又一批商界英雄前仆后继在怒海争锋,他们成功的方式各式各样,但挖掘一些企业失败的原因,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诸多企业家总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很多企业家过于自信,犯了盲目扩张的通病。
鲁冠球认为,要想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时刻研究失败。他说:“失败的东西是有规律的,成功是没有规律的。失败有其共性的东西在,而成功就要有机遇和运气。”
鲁冠球是一个善于总结失败的人。万向的老员工都知道一个规则,这也是鲁冠球多年来的一个习惯。每当一个知名企业出现大的起落,鲁冠球就会让助手收集好各种资料,把万向高层召到自己不足15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起分析该企业的得失成败。
在德尔福宣布破产后,鲁冠球专门召集了十几名高管,开了三天的闭门会议。最终鲁冠球风趣地指出了他们的软肋,“德尔福是个胖子,虚胖。GKN(专门生产等速驱动轴的日本公司,占据全球等速驱动轴市场40%的份额)是个瘦子,精瘦。”通过研究德尔福的失败,鲁冠球进一步确定了“做强比做大好”的经营思路,同时也把“专注、做强”定为万向的目标。
如果把鲁冠球多年来研究的案例总结出书,可以形成一本大部头的著作。例如,1987年,鲁冠球总结了在全国承包20个省、100家中国造纸企业,一人担任100家分厂的法人代表,被称为“承包大王”的马胜利惨败的原因。2004年,鲁冠球总结了在十几个城市同时“快速拿地、快速开工、快速销售、快速回报”的顺驰孙宏斌的失败教训。总结诸多案例,鲁冠球指出盲目扩张几乎成了企业界挥之不去的通病,也让许多企业付出了惨痛代价。所以,在万向发展的过程中鲁冠球提出企业发展要慢一点的要求。他认为企业发展要稳定,不能够好高骛远,忘乎所以。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做企业要讲究实力。”如今,鲁冠球的这种稳健哲学已经成为万向的企业文化。



、第一章 不倒翁:屹立商海四十余载(12)

善于总结失败的人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失败。多年来,万向的复合增长率达到。正是这种不起眼的增速,让万向走得异常稳健。显然,鲁冠球深得要领,“失败有规律,成功没规律。”他这样总结了,也这样做了。
3。 冷静核算,稳步扩张
鲁冠球涉足商海40余载,造就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神话,这种奇迹与他在企业发展的每个关键阶段表现出的非同寻常的冷静和耐心是分不开的。
许多人都记得,初次听到昔日的浙江义乌明星企业“金乌集团”因数亿元巨债面临“土崩瓦解”的消息时的那种震惊。金乌老总张政建曾被评为“十佳青年私营企业家”,他在企业发展最辉煌的时候,曾经一举拿下了中国在迪拜的最大商贸城里的500间商铺。而金乌集团却在几乎一夜之间倒塌了,在惋惜之余我们不难发现,金乌的失败跟企业借助大量高利贷盲目扩张不无关系。
多数企业家都感觉到,做企业最难的是把握企业发展的速度,确定目标以后,如何能够选择最佳时机进入。
从鲁冠球的成功中,我们也许能够把握扩张时机的脉搏。在产业扩张中,万向集团实行由近及远,与自身的控制能力相匹配;由小到大,与自身的发展规模相匹配;从本行到其他,与发展中抗风险能力相匹配的谨慎产业扩张战略。
鲁冠球更习惯于核算成本,而不喜欢用所谓的收益来诱惑自己。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领会其中的精髓,有些人即使明白还是无法抵挡急速扩张的诱惑,所以企业的短命悲剧一幕幕接连上演。
仅从万向在美国的数十起并购中,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到鲁冠球的这一思路。他的谋略是,不要在并购中急于去争抢大股东的席位,先合作,可以先做个二股东,不为争夺企业管理权而多付出一分钱。
多年来,鲁冠球一直奉行三条投资禁忌:暴利行业不做、千家万户能做的不做、国家禁止做的不做。甚至当因为竞购而可能产生矛盾的时候,万向也会选择退出。
鲁冠球不乏有许多大胆进取的决策,但他从来不做暴利业务投资。产业拓展、区域扩张、收购兼并……贯穿于万向整个发展历程的是鲁冠球的谨慎精明,这与其大胆进取的精神和谐统一。他说:“企业发展需要信心和勇气,但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不要有投机心理,凡事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安全永远比速度更重要。”
谈及鲁冠球的沉重稳健,有人用鲁冠球在生活中的一个细节,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说明。有人说车如其人,鲁冠球的“坐骑”是沃尔沃——全球安全系数最高的轿车,这正体现了鲁冠球在商场几十年的处事风格。在经营操作中,鲁冠球则经常往后拉一拉,严格地掌控着企业的安全系数。
2011年,鲁冠球正在积极推进企业全面走出去战略,他说:“我们要抓紧机遇,积极‘走出去’,用好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在企业走出去的道路上,鲁冠球认为信息比黄金更重要,他说:“国际上各地市场的需求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流通和交往,‘走出去’的机会也很多,不过一定要发现机会,发现不同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为实现万向的第五个“奋斗十年添个零”计划,鲁冠球宣布2011年万向集团计划主要做四件事:第一件,将万向所属的新疆煤、化、电项目争取列入国家计划,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件,将朝鲜青年铜矿正式投产。第三件,推进舟山储运油码头项目投入运行。第四件,浙江省工商信托开业。
从鲁冠球的经营之道中,似乎到处都在闪烁着“惟大英雄本色”。鲁冠球说企业发展要在稳中求快。在一次采访的时候,鲁冠球谈到他很喜欢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说的那句话:“扩张中不忘谨慎,谨慎中不忘扩张。……我讲的是,在稳健与进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对风浪一定要捱得住。”



、第二章 创业时代:在失败中挣扎(1)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随时会遇到意外的危机,会遭遇到环境的不公,会不得不做出各种妥协,因此也会有意志消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只要自己不打倒自己,谁也别想打倒你!
—鲁冠球
工人梦的幻灭
一个成功的人物,其背景往往有不同于常人的显赫之处。但鲁冠球不是,他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1945年1月,他出生在浙江省萧山县宁围乡童家塘的小村庄里。他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喜气,但也添了一丝愁容:多了一张嘴,生活将更加困难了。他的父亲——一个上海医药工厂的普通工人给他取了一个很大气的名字——鲁冠球。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字以后真的名冠全球了。
1。 主动申请承包清扫操场的小学生
萧山虽处在素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江南,但却是钱塘江冲刷出来的小平原,土地十分贫瘠。这里几乎不长庄稼,唯一能够生长的作物就是萝卜,当地人以种植萝卜为生。
母亲希望鲁冠球能够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她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吃饱饭。母亲思量许久,觉得只有掌握知识才是最终的出路,所以她毅然将7岁的鲁冠球送去了学校。
至今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