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天生科技狂 >

第152部分

天生科技狂-第152部分

小说: 天生科技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的生产过程:是将石墨电极置于充满氦气或氩气的反应容器中,在两极之间激发出电弧,产生4000度左右的高温,将石墨蒸发,生成的产物有富勒烯(c60)、无定型碳、单壁或多壁的碳纳米管。

通过控制催化剂和容器中的氢气含量,可以调节碳纳米管的产量。

这种制造碳纳米管的技术比较简单,但是生成的碳纳米管与c60等产物混杂在一起,很难得到纯度较高的碳纳米管,并且得到的都是多壁碳纳米管,而研究中最需要单壁的碳纳米管。

100个机器人开始按罗斯的指令工作,它们将石墨电极,与氦气炉与氩气炉通电之后,滋滋,一道道火花狂冒。石墨直接被蒸发,留下微小的一层白色物质。

这些白色的物质,是富勒烯、无定碳、多层和单层碳纳米管的混合物。

罗斯拿起了一点混合物进行化验。结果显示,碳纳米管的含量只达到5%,其它95%的全都是富勒烯与其它混合物。这5%的碳纳米管中,95%的是多壁碳纳米管,5%的才是单壁碳纳米管。

人类的研究认为:单壁碳纳米管电容量、能量密度,比多壁碳纳米管更高。

多壁碳纳米管直径达到6纳米后容易内陷,而单壁纳米管能够达到几百纳米到几万纳米之间。单壁的性能比多壁更有价值。

为了解决碳纳米管与富勒烯的分离方法,罗斯打算采用‘研磨分散’‘超声波分散’,由于其它的生产线还没组装好,罗斯只能命令机器人先大量生产,碳纳米管与混合物这些原材料。

等其它生线产搞好了,机器人生产出来的单壁纳米材料,性能更卓越,纯度比普通纳米材料纯度高出了5倍以上。

制造的纳米材料性能惊人,不但纯度提高了,连长径比也达到了100:1,是普通碳纳米管长径10的是倍。

这种碳纳米管的综合性能已经超过了世界最先进水平20倍。

生产碳纳米管对石墨的消耗量太大了,一吨这种材料,能够搞出来的单壁碳纳米管只有1公斤左右。

宇塔公司不缺钱,这种材料再昂贵也得搞。

机器人生产效率虽然有点低,但100个机器人,一起努力的话,一天还是能生产不少碳纳米管,至于蒸发石墨产生的有害气体,对机器人来说,完全可以忽略。

为了这种先进的材料,罗斯指挥着机器继续忙碌。

第261章纳米纤维

一天之后,纳米工厂中,几千名工程师与机械师们又将几条纳米生产线组装成功。

100个机器人生产制造出来的纳米混合物,进入化学池中,在等离子水的浸泡作用下,这些混合材料随着水流进入了烘干机。

水被烘干之后,乳白色的纳米混合物进入了‘超声波细胞粉碎机’,混合物与碳纳米管一起被超强频率的声波震散,化成各种粉尘,这些粉丝进入真空通道管,在静电的作用下,被初步分离开。

分散出来的单壁碳纳米管,进入真空通道,再经过10道工序超声波粉碎处理,一些最有价值的纳米粉被制造了出来,这些纳米粉是粉碎后的单壁碳纳米管。

罗斯设计的生产线非常完美,超声波粉碎技术非常的棒,粉碎之后的纳米粉长短直径都10纳米,是六环形的形状,是普通原子的10倍大小,足够制造成超级材料。

这种纳米粉由于个头小,性能强,是单独体,可以与其它大部份物质进行混合。

塑料加入这种纳米粉,变成了纳米塑料,它会按原子排列的方式与塑料的原子进行排列。

纳米粉进入‘离子静电机’后,在电流的刺激下,它们会环环相扣,相互复制,一个个细小的纳米粉,就像一个个微小的耳环,自动连在一起,组成纯纳米纤维,其性能之强悍,足够让任何国家疯狂。

惟一的生产缺陷,就是纳米材料太轻了,生产过程必须处于真空状态,因为如果不隔绝的话,机器人或人类走路,隔着十几米远。带动的气流变化,对这些超轻的纳米材料来说就是一场飓风,会将纳米粉吹得带到空气中。

任何一丝空气的流动,都能瞬间卷起百万量的纳米粉散布到空气中,人的一次呼吸,能够卷起数千万量的纳米粉。

人体的毛孔对这些纳米粉来说。就是几公里宽的车道,它们可以轻松钻入人体,影响人体任何器官,一旦它们进入人体,普通的治疗是无效的,因为它们只有原子的10倍大小,根本无法清除。

严格来说,生产这种超强性能的纳米材料,危险性很可怕。除了机器人,人类根本不适合生产。

这种纳米粉如果当成武器,从高空撒下来,足够杀死任何生物,它们一旦进入生物体内,将会进入细胞,不但能阻挡神经信息的传递,影响血脉的流通。甚至连基因也能隔阻,就算是强大的变种人。也无法抵挡这种超强纳米材料的可怕性能。

罗斯忍不住激动了起来,100个机器人生产纳米混合物,300个机器人操作3条生产线,完成300道工序之后,制造出来的纯纳米粉已经达到了2公斤。

看着真空瓶中的2公斤纳米粉,罗斯已经激动难耐。打算先制造一点纳米纤维。

将真空瓶拿在手中,罗斯小心翼翼的跑到了离子静电机前,启动离子机,散发出蓝色的光芒之后,里面全都是静电。

罗斯打开了真空瓶。把吸管连接到离子静电机吸管上,纳米材料在微小气流带动下,进入了静电离子机。在静电的刺激下,纳米粉开始重组,六环形的纳米粉开始一环环的连结起来,形成肉眼看不到的纤维。

离子静电机的一端,用激光打出来的各种纳米级小孔中,一根根肉眼无法看清的纳米纤维喷了出来,在滑轮的带动下,疯狂转动了起来,缠在了滑轮上。

才一分钟左右,罗斯就制造出了十种不同的纳米丝。

最大的直径达到了1000纳米,相当于头发的80分之一,最小的10纳米,是头发的8000分之一。

罗斯不敢用手去拿这些纳米纤维,因它们太小,而且比钢还硬300倍,弹性和韧性超强。这些纤维锋利无比,用手去拿,可能一不小心就把手指割了下来。

罗斯担心手指被割,瞄了瞄四周,除了机器人之外,没有其它人,当下飞快脱下衣服,罗斯秒变绿巨人。

“试试这些纳米纤维有多强。”

罗斯拿起显微镜,这才看清一根1000纳米大小的纤维。

伸出绿色的巨指,罗斯怕纳米纤维滑走,使出蛮力才捏住了一根,拖动百米之后,罗斯在两只巨臂上各缠了一下,伸出力量一扯。

可能是浩克的力量太霸道了,这根纳米纤维一下断了,罗斯没感觉用了多大的力。

“我靠!还是用机械的力量来测试吧,浩克的力量太不科学了。”

罗斯拿起两根20倍特种钢制造的钢棒,费了好大的劲,罗斯才将纳米丝在两根钢棒两头各打一个死结。

收了绿巨人的力量,罗斯迅速恢复常人状态,拿着两根钢棒跑了出了工厂。

罗斯命令武器工厂的大兵开两辆坦克出来,一会儿,坦克开了过来,罗斯将两根合金棒一端插入一辆坦克,让大兵们全力开启动坦克,向左右两个方向奔跑,看能不能扯断这根头发80分之一大小的纤米纤维。

两辆坦克瞬间启动,一左一右狂冲了起来。

坦克在分开百米之后,纳米纤维被拉直了,两辆坦克发出轰隆巨响,油门踩到了底,都没扯断这根纳米纤维。

“我靠!这两辆超级坦克能拉动100吨重的物体,居然扯不断这根细小的纳米纤维,爽爆了。”

罗斯兴奋的取出两根合金棒,发现坚硬的合金棒被勒出了一道道浅痕。

“将8000根或80根这种纳米纤维混在一起,制造头发丝大小的纳米纤维,性能会有多强?”

纳米纤维的性能达到了要求,罗斯激动了,飞快的跑回了纳米工厂,站在‘离子静子电机’前,继续制造纳米纤维。

只要调节喷孔的大小,就能生产出各种大小不一的纳米纤维。将纳米纤维像麻线一样组合起来,制造更粗大的纳米纤维,威力会更强。

用这种纤维制造一件衣服,其防弹的性能,会超过陶瓷防弹衣10倍到100倍的威力,除了激光或是声波武器,其它的武器,几乎无效。

罗斯已经达到了亢奋状态,离子静电机上百个喷孔,喷出来的纳米丝就像纺线一样被缠在了一个个滑轮上。

由于太小,几万道纳米丝缠在滑轮上,才能用肉眼看到一点点像蜘蛛丝一样的东西。

“有了纳米纤维,再制造出纳米芯片,就可以搞出蜘蛛人那样的战斗服了,到时先给丽姐搞一套。反正一套,也用不了几两纳米纤维。”

罗斯兴奋了,干脆叫过几个机器人,指挥它们开启其它的离子静电机,让它们来制造纳米纤维。

晚上还有三更

已更两章,最后两天了,最少万字更新。

月票双倍,不管冲不冲得上,我还是求一下。

码字去,有月票的投一下吧。

我会努力的。

第262章纳米生产线

纳米粉的导电性能达到铜的1万倍,耐高温达到了3700度,弹性超强,除了制造纳米纤维,它也是最好的电子材料。

要制造纳米芯片,必须搞出纳米集成电路板,再用激光在上面绘制电路图。

这就需要纳米塑料与纳米金属。

罗斯制造的纳米粉就只有1到10个原子的大小,要将纳米粉与其它的物质混在一起,只能进行原子排列。

人类现在的方法,很难制造出性能超强的纳米塑料。

因为再先进的分子粉碎机,只能将塑料粉碎到1微米,就是1000纳米的级别,是原子的1000倍。

这么大的东西,根本无法与原子级别的纳米粉重组对接。

要将塑料制造成塑料原子,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将塑料蒸发成气体,气体之中包含无数的各种原子,找到那些塑料原子,捕捉之后与纳米粉重组,才能制造出纳米塑料。

这项工艺对别人来说难如登天,但对罗斯来说,恰恰并不困难。

因为他有世界上最厉害的强子对撞机。

罗斯给原子碳化工厂下达了指令,暂停制造‘原子碳化剂’,让所有科学家等待自己的命令。

罗斯让机器人将生产线开启,成吨的塑料在高温之下,蒸发成了气体。

这些气体被吸入了管道之中,通过零下100度的低温处理,管道中的气体受到低温的影响,许多杂质和水分凝固掉落下来。只有一些像气体似的原子通过管道飘向了‘原子碳化工厂’。

等这些气态原子到达原子碳化工厂后,罗斯给科学家们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将这些原子,利用强子对撞机。弹出原子,让它们在粒子加速跑道中,加速奔跑,需要的原子捕捉,不需要的原子释放掉。

原子碳化剂工厂中,1500名老外按罗斯的命令。启动了强子对撞机。那些涌入的气态原子,被电流带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粒子加速跑道中狂奔了起来。

各种不同的原子在磁力的作用下,从100个压缩室中,钻入了原子碳化实验室。

罗斯到达了原子碳化实验室,分析化验那些原子,塑料原子包含的碳原子、氢原子,与12种其它杂原子组合才能形成塑料原子。

这些不同的原子被驱赶到原子碳化室。被装一个个真空瓶中。只要将制造塑料需要的各种原子混合,就能组成塑料原子,加入纳米粉,就能形成纳米塑料,如果加入上帝粒子,性能更棒。

罗斯花了几天时间,终于搞定了纳米粉与塑料原子重组的技术。

100公斤的塑料,蒸发成原子状态。杂质挥发,形成的各种塑料原子。重量仅仅只有100克左右。

罗斯将10克纳米粉再配合100克塑料原子混在一起,这些原子相互排列重组之后,终于制造出了一块纳米塑料。

这块塑料只有110克,但是面积达到了一平方米,薄如纸张,性能强悍无比。

罗斯给这块尼龙一样薄。纯透明的纳米塑料刷上油漆之后,就成了一块塑料板。

它们是制造纳米芯片最好的材料之一。

有了纳米塑料,纳米金属也必须得搞出来。

罗斯利用同样的方法,将金属蒸发成原子状态,让原子从管道涌向原子碳化工厂。再利用强子对撞机,将原子加速分离,不需要的原子融入空气,回归宇宙,需要的原子,被驱赶到原子碳化室中。

利用纳米粉的复制重组能力,一小块纳米金属被重组了出来。

由于金属中包含的原子太多,太复杂,所以500公斤金属,气化成原子状态,仅能制造出10左右的纳米金属。

这10克左右的纳米金属,对罗斯来说价值连城,它们导电性强上1万倍,重量只达到钢铁的60分之一,坚硬程度达到钢的300倍,10克左右的纳米金属,面积大得惊人,达到了5个平方米。

罗斯迫不及待的拿着这两种材料返回了纳米工厂,罗斯直接给人工智能大厦中的布兰妮和谭莹她们下达指令,让她们来指挥机器人生产。

1000个智能机器人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