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通商天下 >

第126部分

三国之通商天下-第126部分

小说: 三国之通商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象一时不明白袁涣这到底什么意思,先是程昱没有亲自出现,接着袁涣又哪壶不开提哪壶,这里里外外到底有没有诚意!

但以程昱在衮州隐居三十载的名望,又不像是那种不在乎名声会说谎的人,既然程昱说了已经安排人手出征了,阎象也不愿意去怀疑什么,思来想去,阎象只好反思自己是不是漏了什么信息。

这样一回想,阎象果然有发现,一时面现惊容道,“贤侄刚才可是说,仲德先生留话,要二公子做济南相,三公子做并州刺史?”

袁涣有些莫名其妙,这。。。。。。自己这般对待阎象,阎象居然真的跟程昱估计的一样,自己的笑起来了?

“仲德先生是这样说的。”

“哎,果然不愧是仲德先生啊!”阎象不胜感慨,冲着袁涣行大礼道,“阎象在这里先谢过仲德先生了!”

袁涣这下是真的有些吃惊,先伸手虚扶阎象,代程昱受了这一礼,然后开口虚心问道,“恕在下智拙,不知而且先生打的什么哑谜?”

阎象现在心情大好,也不顾事情会不会折了自己或者袁术的面子,详细跟袁涣解释道,“贤侄有所不知,袁绍三子,长子袁谭庶出,身居衮州刺史高位,但衮州有曹操在,袁绍碍于仍有借重曹操处,不好对衮州下手;次子袁熙,只有济南相而已,高不成低不就,不提也罢。”

“值得在意的就只有第三子。三子袁尚如今尚且年幼,但却是袁绍嫡子,若真许了他并州刺史的位子,那么袁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并州下手,到时候有张扬、河东卫家等并州本土人支持,并州唾手可得,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袁家,自此而乱!”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七章 大婚

阎象并没有见到程昱,但却心满意足的走了,甚至等不及婚礼正式开始。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聪明人就是有这点好处,被比自己更聪明的人布了局,反而更容易身陷其中。因为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思考所得,也所以会更简单的就上了当。

除过这些人,其实还有代表公孙瓒的使者刘备三兄弟是程昱需要重视的。

但是萧文重伤未愈,三人也不好在这时过于打扰,只好强自忍住焦虑之意,一切等婚礼那天再说。毕竟程昱放了话,当天萧文有名医的重药,能够短暂的出现一天。

壬申年丁未月戊子日甲寅时。

萧文大婚。

因为婚前男女双方不得相见的习俗,万年这些日子以来一直住在离洛阳城不远的平阴,由河内的韩馥专程赶来照顾。

到了良辰,萧文在蔡邕的指点下打扮停当,头戴平巾帻,上覆进贤冠,身着对襟襜褕,腰系带钩束腰,旁挂四彩长绶,脚穿黑色丝履,萧文甚至都不用冲着清水照照,就知道自己现在要多帅气有多帅气!

不管怎么说,今日要没有蔡邕老爷子在旁边教着,就算萧文在侍女的配合下勉勉强强能够把这些东西拼凑起来,也说不定一个不小心什么东西的带法之类的就犯了禁忌。这年头,穿衣服都只能穿皇帝老子穿剩下的!

以萧文向来不喜使唤丫鬟婢女的性子,往日里萧文的着装很少有这般正式的时候,就算是遇到什么需要礼待的人物,也多只是梳着简单的发髻,顶多再穿个右衽朝服,最多腰间再挂着一把不开刃的黑色佩刀,长绶带钩之类却是从来不装扮的。

衣饰全部穿戴整齐,萧文坐上一辆墨车,车边随着另一辆彩车,前面两面大鼓四对铜锣当先开路,紧随着是当初被王允送来的诸多内侍,然后是吹笙奏乐之属,浩浩荡荡百多人的迎亲队伍闹闹哄哄的按时出发,终于在夕阳西下之时到达平阴。

说来万年其实还蛮可怜的。虽有公主的名号,打着的也是招婿入赘的旗号,可实际上呢,实际上却是如同武帝朝时的乌孙公主、解忧公主这般,好好的一场婚礼渐渐变作政治联姻不说,更是因为贾诩和萧文之间的沟通失误,如今连嫁妆都没了,还得韩馥和蔡邕两人帮忙准备。

到了平阴,韩馥亲自出迎接萧文入府。本来这时该女方的家人对新娘好好嘱咐一番了,但是万年的身份太高,韩馥可不敢以万年的长辈自居。

犹豫片刻,婚礼的步骤反而变作了韩馥恭请万年出得闺房,萧文于正堂之中大礼参拜。这个。。。。。。就算此时女人的地位不如后世程朱理学盛行之后的那般低,但是大男子主义还是蛮风靡的,萧文婚礼的当天对新娘下跪行礼,怎么想怎么让人稍稍不爽了些。

万年今日打扮的也颇不同寻常。昔日萧文在洛阳同万年厮混的时候,因为宫中大乱,万年也无心于这装扮一事上花费太多心思,所以也只是如寻常女子般上衣下裳的襦裙,头上更不多带发饰一类。

今日的万年,一身大红曲裾深衣层层缠绕的层次感似是盛开的鲜花,紧紧的束腰更是衬出万年傲人的小蛮腰,头上的步摇显然皇家之物,不仅颜色上要艳过蔡琰往日所佩戴的,雕饰上更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但是萧文现在的心思可不在万年这身打扮上,萧文的全部心思都被万年的高高挽起的发髻吸引了。

发髻,代表着万年从此变作妇人,成为他萧文的妻子了!

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没有亲人到场,又加上此时天色已晚,平阴离洛阳说不远也要个把时辰车马奔波才到得,韩馥做主略去一切繁文缛节,二人当即出发回返洛阳。

这事萧文可要感谢韩馥了,要不然的话,萧文可还真的撑不下来!

大汉落败至此,与上流社会的奢靡之风不能说毫无瓜葛。今日大婚,萧文可是见证了什么叫做奢侈,男方带给女方的聘礼除过钱财珠宝之物,光是带有吉祥意义讨个吉利话的礼物就有五十八种,这还不算完,家里有蔡邕这等大文豪镇楼,于这谒文上岂能弱了气势去?所以这几十种礼物,蔡邕每种都亲自写了帖子,按照惯例,萧文可还要一一念出来讨个口彩呢!

这茬萧文正自心忧,能略去正合心意不过,那还迟疑什么,萧文立马带着万年往洛阳赶。

迎亲队伍赶回洛阳的时候,已经到了戌亥相交的时候。带着宾客等人一同赶往新居,萧文可没有把新房直接置办在自己的府邸。

也只有这一次,今天的大婚才有一些半点入赘的架势。

萧文的墨车走在最前面,身后除过迎亲的队伍,甚至所有等在洛阳的宾客都一道跟着。无他,直到现在,直知道萧文新房所在的,除过辛毗之外再无一人!

队伍一路行至洛阳城正当中,萧文的墨车在昔日的深宫禁中大门前停下,正门下火盆里的炭火已经烧了起来,火盆之后一条齐齐整整的大道一路延伸,上面铺着崭新的麻袋。

众人见状,知道这就是新娘子过门必经的跨火盆履麻袋的步骤了,这也是讨口彩的大事件,火盆意味着日子从今红红火火,麻袋象征着夫妻二人“传宗接代”,这可马虎不得。

礼仪向来这般没错,可临到此时,面对是万年跨火盆还是萧文跨火盆,到底还是出了问题。

萧文和万年的婚事,若是在长安举行,则一切好办,按照皇室的规矩一步一步来,断然不会出了这等岔子。可不管主政长安的是董卓还是郭汜,都是与萧文是敌非友的存在,所以献帝虽然许了万年和萧文的婚事,可谁都没指望着萧文会进长安完婚。

不能去长安,那么自然在洛阳了。若是萧文在自家的府邸完成所有的仪式,虽有簪越的嫌疑,但是日后找陈琳粉饰一下说几句不痛不痒的什么事出有因之类也就过去了,诸侯里面没那不开眼的非得跟萧文在这事上过不去,毕竟若说了出来,打的还是皇室的脸。

可萧文既不在长安也不选自家,反而把新房安排在了这洛阳旧宫里,这娶不像娶赘不像赘的,一时间蔡邕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一切出自萧文的安排,萧文自然想到了这些细节,今夜最大的重头戏就在这里,萧文岂能没有准备?

就在司仪为难之际,萧文下车走到万年的彩车旁,不顾众人的目光直接从车上把万年抱下来放到麻袋铺的地面上,牵着万年的手,两人一起跨过火盆,当先朝着皇宫深处走去。

跟着彩车后面的诸多宾客,此时也顾不得思量萧文刚才的一番作为合不合理,立马快步跟上。若是在十年前,就以大家的身份,想如此轻易的进入这个大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此时皇宫毕竟废弃了。

这昔日天下最最华丽的园林,此时虽然比大家心中认为的处处杂草丛生在在断壁残垣的荒凉景象要好很多,可萧文的财力大家也都明白,明显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整治这偌大的禁中,这皇宫终究还是破败不堪了。

一时间诸多宾客不禁开始议论纷纷,这萧文到底什么意思,非要把新房布置在这里?

前方灯火越来越亮,随行的内侍神情开始渐渐放松并且慢慢流露出几分怀旧来。心思灵敏的宾客,自然可以从此推断出,想来这是到了昔日公主的住处无疑了。

“这是?”转过拐角,突然蔡邕老爷子一声惊呼!

诸宾客闻言纷纷疾步上前想一看究竟,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拥了上来,却并没有人发出声音!

太过震撼!

眼前的一切似梦似幻,好多人不可置信的相互望着同行好友说不出话来!

好半晌过去,还是前面随着萧文的万年突然颤声问道,“元德,你真的重建了它!”

万年的眼里霎时充满了水汽!

一天的折腾让萧文总处在亢奋的情绪中,直到此刻,听出万年的激动,萧文终于感觉自己平静了下来,回头对着万年点点头柔声道,“嗯!”

眼前的是什么?

放眼望去,一片片整整齐齐的建筑拔地而起,四四方方的布局,高矮各异的风格,有亭台有楼阁有花园有苗圃,就在这洛阳废弃的皇宫旧址上,萧文奇迹般的重建了个公主寝宫出来!

与大汉之前的木式建筑不同,萧文的新宫殿从外面看上去,基本上没有雕琢的痕迹,反而更像是直接以斧凿之力在一整块的大石上生生的刻了片园林出来!

萧文大手一挥,百十名小厮婢女顿时上前,围了园林一支支火烛燃起,顿时光芒照亮了大半个皇宫。

“这。。。。。。这就是重建后的皇宫?”突然一名老臣声泪俱下,当场哭出声来!

其余如皇甫嵩韩馥等人,也各个老怀大畅,又哭又笑的不成样子,皇甫嵩更是上前狠狠的拍了拍萧文肩膀,“好元德,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连我也瞒着!”

对皇甫嵩的话萧文只是轻笑一声,只是他的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略过这些人,朝着人群中的糜竺蒯良望了过去,并以微不可闻的声音自言自语道,“局,我已经布下了。就看你们谁才真的有心,能拿到这先手了!”

章节目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次成功的推销

人说秦砖汉瓦,其实秦汉之时砖瓦这些建筑材料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请使用访问本站。

可让萧文疑惑的是,这时的人们却更钟情于木式建筑,建造亭台宫殿,多是先垒土筑起高台,于高台之上再建造楼阁,而且楼阁也多以巨柱承重,并不设隔墙之类,只用帷幕略加区分。

这是一门相当成熟的工艺。而且木式的楼阁,于防震上有天然的优势,甚至能做到“墙塌屋不倒”,可见其确有过人之处。

但终究太耗费精力了。

单是下面垒土高台的夯土一项工作,就要几十个百姓花费数日时间才能完成,萧文可没有这么多的资源去浪费。

而且秦砖汉瓦在制式上也略微有些被限制的太死了。御用之物,长宽都有规定;以此类推,砖窑出产的成品砖,也规格既定,用起来很不方便。

所以让萧文更无奈的事情发生了。瓦当因为更多的是用在装饰上,所以待遇还好,而砖头,居然变作了陵墓专用!

你说这算个什么事?

明明陵墓里拱顶之类的东西对于砖式建筑的要求更高,这证明砖式建筑的工艺已经足够支撑住砖房的布局了,但却偏偏没人用来盖房子。

当然了,这其中砖瓦的耗费其实也是一项大开支来的,毕竟花费的功夫越多,这附加的价值就越多,东西也就越贵。

如今萧文为了重建这公主寝宫,专门派遣辛毗四处奔波,先是找到可以大规模烧制砖窑的粘土,然后是在河南寻些煤矿,最后还要找到能够锻造出石灰的石灰岩,准备工作所费颇多,但效果还算令人满意。

有了足够的砖石来奠基砌墙,建造宫殿的时候对于承重的巨柱的要求就少很多,再加上成熟的屋顶建造工艺,先以大梁架构主体,再以檩(lin,三声)椽(,二声)纵横布成网格状,然后铺上草篾胡上泥浆,最后瓦当层叠封严实了,这样下来,一座砖式的建筑就基本成型了。

这里面其实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砌墙用的砂浆了。不过萧文舍得花大力气,早在乐安的时候就吩咐郭嘉研究这东西。一来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