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

第262部分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262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老爷,求求你可怜可怜炎晟族人,把我们的孩子带回南方去,孩子们还小,他们不该被冻死的”一位母亲口不择言地喊着

悲伤的情绪被这两位说话的族人彻底点燃,一时之间台下哭声响成一片

赵兴看到情绪有失控的危险,于是立即拿起身边严曦已经准备好的铜质扩音大喇叭,然后将声音提高了许多,大声对台下喊道:“乡亲们不要担心,我不仅给你们带来了生活必须的用品,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救灾措施冻死的马牛羊,官府全部按照活牲口的价格收购,另外今年官府还会给大家提供一批从凉州方向调过来的马种、羊种帮助大家恢复牧业生产”

随着赵兴掷地有声的承诺说出,顿时台下的人渐渐从悲伤上清醒过来,然后有些不相信自己耳朵一般开始相互询问刚才汉人大老爷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等大家确信赵兴说的是按照活牲畜的价格收购被冻死的马牛羊之后,大家原本死寂的心终于迸出了热切的火花

严曦不失时机的站了出来,冲着台下百姓喊道:“晋国万年太傅大人万岁”

“晋国万年”

“太傅大人万岁”

台下的牧民们于是发自内心地高声呼喊

见过牧民们之后,赵兴来到了严曦府上,与众人商议救灾的具体步骤早已忍不住的秦宜禄这时候终于说话了:“主公,您这么一句话,可知道要搭进去多少财物?如今凉国和幽州都是百废待兴,两处都在伸手向晋国要钱,我们那里还有那么的财物救济守在的牧民?”

赵兴似乎早就想到自己的大管家会发飙,于是淡定地说道:“无妨,趁着现在天气寒冷,将收购上来的这些死去的牲畜抓紧时间腌制成肉干,然后作为战备肉储备起来,今年由护**消耗掉即可这么多的肉制品可是能省下一大笔银子的”

谁知秦宜禄听完赵兴这话之后,竟然变得加激动,摆着手大喊道:“千万不可如此,就算这些马肉和羊肉腐烂掉,也不要腌制成咸肉”

赵兴被秦宜禄这个举动搞的有点头晕,有些郁闷地问秦宜禄:“秦总管,可否告知我为何不可?”

“主公,你可曾算过账,北地这次被冻死的马牛羊少说也有数十万头,这么庞大的数量如果全部腌制成咸肉,哪的需要多少的盐巴?”秦宜禄满脸通红地问赵兴

“这个帐我还真没有算过,想必也需要个百万斤的咸盐?”赵兴无可奈何地回到道对于自己这位抠门的大管家,他还真燃不起发火的劲头

“腌制一匹马身上剥下的肉,至少需要十斤盐按照目前的市价,一匹普通马也就能换回十五斤盐,如果全部腌制成咸肉,光是花的盐前都够补偿受灾的牧民了”秦宜禄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这一下,赵兴彻底的懵了来自后世的他习惯了一块多钱买一斤盐的价格,竟然忽略了在汉代时,盐是一种十分昂贵的调味品如果按照秦宜禄所说的,那还真不能这么干

第四八七章誓让天下有盐吃

更新时间:20126197:09:34本章字数:3637

被秦宜禄这么一提醒,赵兴开始认真思考食用盐这个关乎到国计民生、却一直没有被他所重视的问题***

赵兴隐约记得后世普通百姓吃的主要是井盐和海盐,而且大部分还都是经过清洁处理并且加入了少量的碘,好像是可以防止大脖子病之所以盐能卖的那么便宜,跟国内盐矿储量巨大,以及海水晒盐方便有关

赵兴还想起了上一世某个岛国一场海啸过后,因为核电站泄漏,结果在国内出现了疯狂抢盐的可笑场景由此他还联想到中国许多朝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大都实行盐业专卖制度,以严刑峻法控制着盐的产销,以徭役的形成强迫盐户产盐,生产者役作极苦,还要负担繁重的盐课,因而严重地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看来盐这个东西平时不起眼,一旦缺少的时候,还真是能让人们疯狂呢

随后,赵兴和秦宜禄两人单独谈论了涉及到盐行业的一些具体情况经过大半夜的了解,赵兴总算是对汉代制盐业有了详细和全面的认识

原来汉代时候,百姓食用的盐主要来自并州等地的盐池、益州的井盐以及少量的海水晒制的盐这个时代海水晒盐并不是主要渠道,而且因为海水杂质较多,制作出来的盐颜色浑黄,不像盐池和深井所产的盐洁白如雪,所以也不受百姓的待见,只是穷苦人家才吃

赵兴还通过秦宜禄介绍,得知大汉如今最挣钱的地方竟然就紧挨着晋国,是被朝廷直接控制的河东郡安邑县南边的盐池这个地方每年出产大量的盐销往北方各地,为大汉朝廷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当然了,除了河东郡的盐池之外,晋国境内也有一些小型的盐池,但是因为生产工艺简陋,产量不高,最多能够保证自产自销

赵兴问秦宜禄:“晋国如今储备的盐够我们用多久?”

秦宜禄思考片刻,回答道:“如果不考虑继续生产的盐,现有的储量可以供百姓食用半年”

“那就从府库中紧急调运三个月的储量到受降城”赵兴放佛下定了一个决心,毫不犹豫地给秦宜禄下了命令

“还是要腌制咸肉?”秦宜禄有些不甘心地问

“是的,必须要腌制因为我可以保证过不了三个月之后,盐的价格将会直线下降,总有一天会便宜到全天下敞开供应,老百姓人人都不会为没钱吃盐而发愁”赵兴十分自信地回答秦宜禄

听赵兴这么说,秦宜禄还以为他准备发动一场针对河东郡的战争,将盛产盐的安邑县给攻占下来,于是急忙说道:“还请主公三思而行,为了这次救灾,咱们犯不着跟朝廷翻脸,动摇了三年内政建设的既定方针”

赵兴听完秦宜禄的话,有些哭笑不得,只得再进一步解释道:“你这次可是想偏了谁说想吃盐就得把河东郡给打下来?天下能制盐的地方多了去,制盐的方法也多了去,这次我就让你开个眼界,看看我是如何把朝廷的盐池给彻底挤垮”

安抚了受降城的百姓之后,赵兴继续让高顺带着部队与炎晟师合在一处,按照砸雪成冰的办法向北突进,在他们后面则跟着运输救灾物资的运输队这些物资既可以供开路的部队消耗,而且可以沿路救济被大雪围困的小部落等第一批物资快要消耗完毕时,后续从晋国各地筹备的物资便会陆续运抵受降城,确保了开路部队始终不会陷入危险之中

又过了七天,开路部队已经向北推进到了大雪深可埋人的地方,再向北走已经没有太大的必要,于是开路部队折向东行,准备在大漠之中开辟出一个环形的救援通道,尽最大可能地救助被大雪围困的牧民

一直让赵兴牵心挂肚的飞虎军终于有了消息,结果却是虚惊一场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飞虎军正游荡在幽州北方原来属于辽东鲜卑人的地盘之上军师李铁柱是个鬼灵精,一看雪有越下越大的迹象,便立即建议吕布带着大军向南撤退

飞虎军向南撤退的过程中,郁闷地发现风雪竟然没完没了地追着屁股而来,最后索性跑进长城之内,一口气到了右北平郡,躲进了驻扎在这里的熊罴军营中,正好躲过了一场大雪灾,顺带着还骚扰了徐庶一把

在赵兴的亲自指挥下,北方的救灾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他也从这件事情上转移注意力,将目光盯在了制盐大计上

赵兴通过紧急传的方式,要求卧虎钢铁厂生产制作五万个刚刚被发明定型的蜂窝煤炉,同时给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的官办煤矿去了一封紧急生产蜂窝煤球的命令

赵兴还给上党陶瓷厂去信,要求定制二十万个能盛放至少四十斤重量的大砂锅,最迟在今年六月份全部交付卧虎城太傅府使用

所有接到赵兴命令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对于赵兴这么着急地要求他们生产大量不知用途的产品都十分的不解,包括秦宜禄和刘继礼

其实赵兴做的这些准备都是在为大量生产食用盐做准备晋国距离海边还有上千里路之遥,而且北方的日晒强度和气候并适合海水晒盐,所以短时间内想要立足晋国大量提高盐的产量,那就只有一条道路可走——煮盐

煮盐比起依靠日晒和风吹来晒盐,生产周期可以缩短到十分之一甚至短煮盐的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只需要三个主要材料即可:含有盐分的干净卤水、煮盐用的盛水器皿、柴火但是煮盐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成本过于昂贵,在蜂窝煤炉和没有被使用之前,依靠木材煮盐不仅十分辛苦而且耗费的木材也是个惊人的支出

但是赵兴让人生产的蜂窝煤炉和大砂锅将会大大降低煮盐的成本,而且会让人轻松很多对于生活在矿山之上的晋国人而言,整个晋国的地底下埋藏的煤矿足够人们用上几百上千年都不用担心资源枯竭,所以赵兴用烧煤来取代柴火煮盐便有效降低了成本而且使用蜂窝煤炉的好处在于火力均匀,不像柴火在灶膛中燃烧,时时需要人看在旁边,而且烟熏火燎的非常折磨人

使用砂锅煮盐也是一个很好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如果使用铁锅煮盐,用不了多久锅就会被卤水腐蚀坏掉,而砂锅作为陶瓷制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特别是粗糙一些的砂锅,生产成本十分低廉,却丝毫不会影响到制盐的质量和度

按照赵兴的设想,今后在晋国境内所有小型的盐池周围,都架设上汲取卤水的陶瓷管道,使用风车和龙骨水车提水,输送给每家煮盐的大水缸然后这些专门生产盐的家户,每家在院中摆上一排蜂窝煤炉,在炉子上摆着大砂锅,锅里烧的是咕咚咕咚的卤水如果整个煮盐形成了产业化和流水线作业,一个成年人每天能够煮出来三十到五十斤的精致雪盐

虽然盐是人们必须的调味品,但一个人撑死了一年能吃掉十斤到十五斤的盐也就是说,按照赵兴设计的这套煮盐办法,一个不需要力气多大的劳力一年生产的盐可以供一千五百人到两千人食用晋国加上凉国和幽州目前是六百五十万人口,那么只需要四千多人专门用来煮盐就够大家食用,而赵兴计划让两万人专门从事制盐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两万人一年煮出来的盐可以供应三千万人口食用而大汉此时的总人口估计也不会过五千万,如果赵兴想刻意压低盐价,那么他对刘继礼提到的整垮朝廷专营的安邑盐池也不是什么玩笑话

而且,赵兴还有为完备的制盐计划等他将来完全控制住徐州之后,便可以大范围地使用海水晒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制盐的成本,到那时,他让全天下百姓吃上廉价盐的誓言便会成为现实

第四八八章朝廷官盐涨价啦

更新时间:20126197:09:34本章字数:3238

令人感到压抑甚至有些绝望的大雪,在赵兴抵达受降城的第六日终于停了下来,仿佛是迫于太傅大人的滔天之威,终于心不甘情不愿地向北撤退了**(

老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这几天受降城外的气温果然是滴水成冰、落尿化柱,但城内的气温却因为晋国各地输送过来的救援物资的到来而变得加热烈

虽然太傅大人只是在抵达受降城的第一日露了个面,隔了一天便又带着人马北上了,但他当众做出的承诺却被官府认真地开始进行落实

这些一直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们,以前没有开设互市的时候,想从汉人那里换一罐盐巴都要冒极大风险,甚至是暗中越过长城,偷偷在暗中与黑市的商人进行交易在这种不受保护的交易中,牧民们往往是吃亏的一方,他们要付出比平日多两到三倍的价格,才能换回来一罐咸盐

虽然明知道是被黑心的汉人商人给宰了,但牧民们仍然是年年冒着被守关汉军抓住的危险,用北方特产的皮革、兽类、珍惜药材、金银珠宝来换取勉强够自家食用的盐巴原因很简单,人要是三天不吃盐,就会觉得浑身没有气力,甚至是吃不下任何东西

盐巴对于牧民们来说,真的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必需品而关于盐巴的故事,则充满了心酸和泪水

但是,这种有些凄凉的境遇,在炎晟族成立之后便成为了历史因为同为晋国的公民,而且在五原、云中和定襄等郡专门划定了归三族人生活的圣地,所以牧民们或是自己亲往、或是托人购买,都能获得价格相对便宜的盐巴回来

价格相对便宜是跟以往做的比较,而且炎晟族人够盐的价格与晋国的汉人相同,但不代表现在的咸盐便是如白水一般便宜的商品就算是晋国的汉人,在吃盐方面也是富家人才真正不觉得有负担,平常人家一年吃盐的花销仍然是一笔重大的开支

鉴于上述种种原因,所以当受降城的牧民们看到官府给每家每户都送来整袋整袋的盐巴时,他们忽然有一种再世为人的感觉什么时候晋国富裕到可以给自己的百姓整袋分盐了?除夕之前太傅府免费发放的购物抵价券还被牧民们紧紧攥在手中呢,这又是整袋的盐被送上了门

巨大的幸福感,霎时将炎晟族人因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