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

第430部分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第430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范围。

朱儁被朝廷封了仅次于大将军之职的骠骑将军,为山阳侯,继续统领南军。他的儿子朱晧授魏郡太守之职,拜为正三品的安北将军。同时,朝廷还将司隶地区的河东郡、冀州魏郡、清河国、赵国和巨鹿郡等地区统统划给了朱儁管辖。

曹操和刘备之所以如此大方,将这么多顶大帽子丢给了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方势力,不仅是出去拉拢安抚的需要,更因为他们想要让这三位大佬继续顶在对抗赵兴的第一线,为他们卖命打拼。

老奸巨猾和曹操和长袖善舞的刘备,他们心里清楚的很,就算名义上将整个司隶地区外加冀州南部全都划给了这三位大佬,他们也绝不会有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想法,更加不会有倒向赵兴的肯能。

曹操和刘备看得清楚,卢植、皇甫嵩和朱儁其实骨子里面都是一类人,就是那种为了名节而死忠大汉皇室的“老倔驴”,就算赵兴向他们许下天大的好处来利诱,又或者以挖他们家祖坟来威胁,都不会改变这三人保持忠臣名节的决心。

有这样三个老家伙顶在抗赵第一线,那简直是最好不过。

如今的平西王赵国昌要兵有兵,要人有人、要权有权、要势有势,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来发动中原大战,所以才给了曹操和刘备等人腾挪转移的空间和时间。只要卢植、皇甫嵩和朱儁三人安心守土,不给赵兴落下什么口实,就算赵兴在北方囤积再多的兵力,也只有干瞪眼的份,除非赵兴不在乎天下人的议论,悍然发动颠覆汉室的战争。

取得了朝中三位大佬的支持之后,曹操和刘备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势力整合,以此来巩固他们此次政治联盟所获得的丰厚回报。

朝堂之上,被架空的新任太尉何进虽然回过了味,却是敢怒不敢言,反正当年他为大将军时也就是徒有虚名。如今成了三公之首的太尉,虽然还是没有兵力可供调用,但好歹不用像张温那样被人赶出洛阳。如果何进不识相的话,手握重兵的大将军曹操可能会有几十种手段将何氏一族从洛阳城里斩草除根。

另外一位新任三公刘焉,境况与何进也好不到哪里去,但他却表现的十分知足,开开心心地带着儿子刘璋和家眷返回洛阳,大大方方地受了司空之位。

刘焉主政豫州近十年,该捞的好处已经捞足了,该掺和的事情也掺和了,自从他派兵前往徐州打陶谦的秋风不成,被张辽军团在徐州站稳脚跟之后,就彻底看清楚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争霸天下这种牛逼烘烘的事情,不是他刘焉一家子能够玩得起的。与其呆在豫州被人蚕食侵吞,还不如躲回洛阳做个高高在上的司空,怎么说皇帝和丞相也不能过分为难老刘家的后人不是?

拿得起放得下的新任司空刘焉,离开豫州时只带着一支数百人的家族私兵队伍,还有家将庞羲和名士臧洪在身边。为了获得刘备今后在朝堂之上的照顾,刘焉将手下猛将潘凤、陈到和吴质以及文士陈矫悉数推荐给了刘备,同时还将豫州保有的六万军队一分为二,三万人白送了曹操,三万人留给了刘备。

刘焉这个送礼的手笔很大,当时便赢得了丞相刘备和大将军曹操的赞赏,所以回到洛阳之后还是在朝堂之上分到了一碗权力的肉汤,可谓是皆大欢喜。

袁术回南阳、刘焉回洛阳,一下子将豫州和扬州两块紧邻的中原腹地让了出来,刘备和曹操自然不会客气,立即派出手下得力将领前来接收胜利果实。

曹操派出了手下大将夏侯渊和谋士程昱、戏志才前往豫州,毫不客气地接收了陈国、梁国、沛国、鲁国等地,将实际控制的地盘向南推进了八百里。

刘备虽然已经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次不知道是如何说服了曹操,竟然让曹黑子同意了他独战扬州并且分享豫州的想法。原本在朱儁手下为副帅的张飞,终于退出北上战场,前往豫州接收了刘焉手下的三万部队和陈到、潘凤、吴质等人的投靠;老将韩荣则带着高览、韩猛、傅肜、朱灵等将领前往扬州全盘接受袁术的地盘。

真正让赵兴吃惊的是,这次刘备竟然舍得派出诸葛亮和陈群、陈震等人陪同韩荣一起前往扬州,似乎很有信心将袁术留下来的烂摊子给收拾一新。

虽然形势发展到这一步已经让赵兴感到十分意外和吃惊,但这还远远没有达到刘备和曹操当初定下的目标。地盘广阔、粮食充盈、人口稠密的荆州才是曹操和刘备的最终目标。只要拿下了荆州,曹刘联盟向西便可以与司马家连成一片,向东便可以蚕食吴州孙坚的地盘,凭借长江天险和百万雄兵与赵兴周旋下去。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八一五章刘表病的有蹊跷

更新时间:201210918:50:46本章字数:2939

就在中原腹地走马灯一般人来将往之际,原本远离是非之地的荆州牧刘表忽然病了,而且是一病不起,什么人都无法接近。

刘表这次病的很蹊跷!

要说刘表此人,他能在荆州经营这许多年,小日子越过越红火,自然是有几分眼光和谋略的,绝对不像老罗在《三国演义》之中描述的那般懦弱不堪。

刘表如今的底子很厚实,手下也不乏智谋之辈,又独占着荆州这块香嫩可口的大肥肉,要说不惹人“羡慕妒忌恨”,那是不可能的。

刘表本人心里也知道他容易招人嫉恨,所以这些年始终猫在襄阳低调做人,既不违背朝廷的命令,说让出兵就出兵至于有没有出力那就另说,说让上供就上供反正荆州的钱多花不完;同时,又极力跟益州司马家和吴州孙坚维持着关系,不怎么主动惹事生非;就连远在北方的赵兴,刘表也设法让人保持着暗中的联系,大力推动南北商贸往来,不想惹得赵兴对自己有意见。

刘表这么韬光隐晦,表面上看着很软弱无能,却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一步一步地将自己的实力进行壮大,如今已经到了让刘备和曹操眼红的地步。

常言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尽管刘表藏着掖着地不想暴露自己的家底,而且努力与各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又怎么可能躲得过刘备的算计。别忘了,刘备手下的第一谋士诸葛孔明便是从荆州南阳出去的,而诸葛亮的发妻黄硕更是襄阳一带的世家之女,这对聪明到了没边的夫妻,对于刘表的身家那是一清二楚,怎么可能不给刘备提一些谋取荆州的建议呢?

对于如何挤走刘表、拿下荆州,刘备和曹操也是动了不少脑筋,前前后后想了许多办法,但还是觉得实际操作起来很有难度。当初他们计划将张温空出来的司空之位让给刘表,将刘表从荆州“请”到洛阳,后来仔细一想,觉得刘表肯定会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来个不受,所以最终没有实施这个计划,免得惊动了刘表,反而不美。

不等刘备和曹操想出合适的策略,刘表这边却发现了危险靠近的味道,竟然玩起了“装病”的把戏!

作为襄阳本地的豪门大族,蔡瑁和蒯越等人一直深受刘表的信任和倚重。蔡瑁和蒯越眼看着刘焉和袁术相继被朝廷瓦解了兵权,收回了地盘,他们心中的不安便日益加重。

如果朝廷从荆州弄走了刘表,派出厉害的角色前来收服荆州,那么蔡氏和蒯氏等荆州本地豪门便成了绕不开的绊脚石。倘若前来荆州的是那种上道的人,或许蔡蒯等世家还可以顺利转向;但若是来的是想要杀人立威、杀鸡儆猴的猛人,那么首当其冲的便是蔡氏和蒯氏。

这样难以预料的结局,自然不是蔡瑁和蒯越希望看到的,所以他们便竭力在刘表耳边鼓吹一些诸如加强防范的话语,以便引起刘表的紧张和警惕。

实际上,就算蔡瑁和蒯越等人不吹耳边风,刘表本人也看出了这次洛阳大变动的巨大危机,他在荆州苦心孤诣地经营许多年,凭什么要让刘备和曹操等人来摘桃子?

朝廷事先也没有跟刘表打声招呼,便一声不吭地将南阳郡划到了“汝阳王”袁术的名下,这让刘表十分恼火。但因为当初袁术便是在南阳郡担任太守,而袁术一族的根基本来就在南阳,加之南阳郡如今又与曹操和刘备的地盘相连接,所以刘表也就默不作声,承认了将南阳郡从荆州最北边划出去的既成事实。

刘表虽然没有在袁术返回南阳这件事情上与朝廷发生龌龊,但不代表他心里就很痛快地接受。既然已经预料到曹操和刘备接下来想要对自己下手,刘表便来了个先发制人,直接装病躺倒谁都不见,玩起了“拖字诀”。

你不是想来收我的兵权、占我的地盘吗?对不起,我病了,而且属于那种会传染、不便见客的病,你总不能让我一个传染病人再四处折腾吧?

什么!你想跟我来硬的?对不起,我病得很重,身边的这帮兄弟手下也没有个轻重,万一荆州二十万大军一不小心将谁给收拾了,那可不是我的罪过,我什么都不知道!

刘表这一病,确实让刘备和曹操有些蛋疼。他们一时半会也想不出破解的办法,于是便抓紧时间稳固已经到手的地盘,将荆州刘表暂时放在一边。

为了对抗赵兴势力对中原腹地的无孔不入的渗透,刘备上任伊始便对现有的一些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司隶地区、冀州南部、兖州、豫州、扬州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步调和节奏。

首先,刘备对被控地区的税赋进行了统一标准,虽然兖州是曹操的老巢,但刘备通过曹操手下荀彧之手,仍然实现了这个目标。各地名目繁多的地方性税赋被刘备全部撤消和裁除,如此一来,老百姓的负担便减轻了不少,刘备也赢得了一定的声望。

针对晋国农兵商金行对中原地区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刘备任命苏双和张世平二人效仿农兵商金行的做法,在控制区内开办了由中央朝廷主导的钱庄,将派往各地的军费统一交由钱庄来办理,要求各地上缴朝廷的税赋也通过钱庄进行交易。如此一来,刘备在经济领域的改革便有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许多原本难以实现的目标也变得不那么高不可攀。

在刘备对控制区内的内政进行改革的同时,曹操也没有闲着。他和刘备早已经有过协定,内政事务由刘备主导,就算兖州地区也要统一行动,反过来,在军事方面的调整则以曹操为主,就算中央军和刘备手下的韩荣和张飞等部也要受曹操的管理。

老曹在军事上确实有一套,他看出了中央军、兖州军和刘备军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指挥不畅,难以协同,所以便特意将三支军队的高级将领集中起来,由大家共同制定了一套行动守则,今后大家都按照这个守则来调兵遣将、指挥作战,谁也不能擅自行动,影响大局。

虽然刘备和曹操的做法还不深入全面,但他们毕竟是在各自负责的领域内开始了积极的尝试,一旦这些细小的变化积累到一定数量,便会引起质的变化。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八一六章好钢用在刀刃上

更新时间:201210923:31:14本章字数:2904

身处卧虎城的平西王赵兴,虽然还没有能力控制曹操和刘备等势力的具体行动,但由他一手组建的巨大情报网却如同一架精密的机器,日以继夜地啮合着时间的齿轮,将发生在中原地区的细小变化不时传回卧虎城来。

看着曹操和刘备在中原腹地搅风搞雨,若说赵兴毫不在意那是自欺欺人,但从他目前采取的动作来看,似乎就是在听之任之,基本上没有做太多的应对措施,更不谈言语上的试探或者警告。

赵兴如今已经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两世为人的经历让他具备了远超常人的见识和智慧,他才不会费口舌去跟别人打什么徒劳无益的嘴仗,要打,那也将会是一场一决雌雄的大战。

赵兴不是怕打仗,更不是怕死人,只不过他喜欢按照自己的步骤和计划来进行决战,不愿意被人牵着鼻子逗圈子。

按照各地反馈上来的情况分析,凉国、冀州、青州和徐州经过两年左右的恢复和休养生息,如今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而早期便被赵兴纳入势力范围的幽州如今更是有向晋国靠拢的趋势;关羽和刘虞在西域有条不紊地向四周扩张和推进,眼看着就可以反哺内地;整个东北地区如今形势已经明朗,就差最后的临门一脚。在这种时候,赵兴绝对不愿意主动发起一场大决战,将眼看就要转化为现实的巨大优势化为泡影。

只要再给赵兴一年时间,凉国、冀州、青州和徐州便能在打仗的同时不影响生产发展,而晋国和幽州两部超级提款机更是可以将源源不断的战争物资向四处供应,东北地区可以抽调出至少十万人的大军,西域地区也能回援六万以上的部队。

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