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76部分

庆丰军-第76部分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仗虽然痛快,可是钱粮支应的问题,是个大问题,所谓“大军未到,粮草先行”。

郝仁虽然已经分派余德臣去搞作物育种,研究高产的杂交水稻,可是,这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什么时候能杂交成功还未可知,而且夏粮还没有成熟。

“粮食和食盐以及钱的问题,穆长史不用着急,本都督自有办法,先让李伯升进来,看看他家张士诚是什么态度!”郝仁道。

和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和州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和州与长江对岸的芜湖隔江相望,芜湖是华夏传统的四大米市之一,守着这个地方再让士兵挨饿,那就是郝仁郝国祚无能了。注1

张士诚控制着食盐的主产区,没钱买盐,可以用东西换啊!

注1:华夏四大传统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高邮使者

李伯升出身寒微,乃是张士诚幼年时候的朋友,早年跟随张士诚一同贩运私盐,乃是张士诚最初起兵的“十八条扁担”之一,如今张士诚自称吴王,李伯升也水涨船高,做了吴王手下的丞相。

“吴王帐下丞相李伯升,见过红巾军庆丰军大都督!”李伯升一身蒙元的紫色质孙衣,头戴笠子帽,这个吴王张士诚的官服,沿袭蒙元旧制,上前给郝仁行了一个半跪拜的握胸礼。

“李丞相是色目人吗?”郝仁望着底下半跪着的李伯升,非常不爽的说。

李伯升满是疑惑,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何不妥。蒙元的服饰和服色,以前普通害人是没有资格穿的,如今穿着打扮,都是贵族标准。他抬眼看了一眼郝仁,不解的答到:“回都督话,伯升是汉人。”

郝仁郝国祚道:“既然李丞相是汉人,本都督也是汉人,见本都督为何不行汉家礼节啊?”

李伯升心里面骂了郝仁千百遍,心道:“郝十三这个编户奴隶,是要让我给行跪拜大礼,着实可恶”,可是没办法,自己有求于人,不得不行礼,一个头若能磕出来一两万的援军,那也值了。

李伯升重新站起来,又道:“吴王帐下丞相李伯升参见”说着,聊裙摆就要双膝跪地。

“且慢!”郝仁见李伯升要跪自己,赶紧阻拦道:“本都督不是要你行大礼,也不是要刁难你,免礼吧!施老先生,你给李大人行个礼吧!”

郝仁天生命贱,却最不喜欢给别人磕头,在他看来,除了天、地、父母、神明外,没有人值得他叩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也不喜欢别人给自己叩头,连寿州一城的百姓,都硬生生的给板了过来。

施耐庵知道这是都督让他给李伯升当老师,赶紧离席,给李伯升行了一个长揖礼节:“庆丰军庐州太守施耐庵,见过李大人!”

李伯升脸上冷汗长流,心道:“这个简单的礼节我会呀!”赶紧给施耐庵回礼,又照着施耐庵的标准,重新见过都督和一应文武。

郝仁只是欠一欠身子,点了点头,算是还礼,余下的将领回礼的方式就各有不同了,握胸的、抱拳的、长揖的,五花八门,却没有一个人跪地的。

“如今鞑子朝廷派百万大军进犯高邮,我家吴王,为天下义军计,准备拒守高邮,与脱脱死磕,无奈高邮兵马与官军相差太过悬殊,请郝都督念及唇亡齿寒的道理,发兵救援高邮,吴王愿散尽手下金箔财产,感念都督再生之恩德。”李伯升从高邮出发,经**、滁州,又到庆丰军处求兵,一套言语已经说的娴熟。

郝仁道:“李大人也应该有耳闻,我刚刚在和州与也先帖木儿鏖战,如今兵力尚未恢复,粮草、军资耗费极其严重,而且安庆的余阙又威胁我的侧翼,我没有能力打败余阙,解除我们侧翼的安全!”

李伯升闻听此言,后背已经凉了半截。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是不灵的。

张士诚占据富庶之地,又不属于红巾军阵营,跟周边的义军平时没有太多交往,在此危难时刻,向临近义军求援,各路义军都守紧自己的门户,金箔、女子、财货,各路诸侯都不缺,哪有肯为张士诚出兵的,庆丰军都督郝仁说这话,不也是这个意思吗?

“只要郝都督肯出兵相助,高邮的金箔、财货、女子,只要都督开头,吴王肯定慷慨相赠送!”李伯升见郝仁要拒绝,再次以利益诱惑。

“金箔、财货、女子,留给你家吴王自己享受吧!”

李伯升焦急道:“都督,不要这样,只要都督肯出兵,您要什么,我们吴王就给什么!”

“呵呵”郝仁笑道:“当真我要什么他给什么?”李伯升见事情又转机,赶紧坚定的回答道:“当真!”

“我要是让他去了吴王的称号呢?”

李伯升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道:“吴王非明教中人,不似明教有教主、护法、堂主等统领招徕部众,吴王全靠这个称号号令军队,去吴王号,这个使不得,不过吴王只是高邮军的吴王,不是郝都督的吴王,郝都督可以与我家吴王以兄弟相称。”

“呵呵,知道你家吴王一定不肯,我只是说笑罢了”郝仁笑道:“我敬佩张士诚是个人物,他就是加皇帝称号,暂时和我也没有关系,不过,我念他是条汉子,所以本都督决定,亲自帅精兵援助高邮!”

李伯升确定自己没有听错,郝仁不但要派兵,而且要亲自派兵,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郝都督简直是高邮军的救星啊,不知道都督准备何时发兵?我让我家吴王在高邮给您备下府邸和美女!”

郝仁道:“不过本都督有一事要求到你家吴王,不知道你家吴王能否答应!”

“别说是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我家吴王也能答应,都督但说无妨!”

“我只想在吴王统辖的地盘上,开几处盐场,盐场所产的食盐,运回庆丰军地盘售卖,不扰乱吴王的食盐市场,不知道你家吴王能否答应!”

李伯升本以为郝仁会提出什么高难度的问题,只是要开几处盐场而已,郝仁无非就是想贩卖点私盐,赚点外快吗!李伯升,张九四都是贩私盐出身,对这个问题,李伯升感觉不是问题。

食盐在古代,历来是由官方垄断的!姜子牙治理齐国能让齐国富强,主要靠的就是山东半岛盛产食盐,张九四能在元末号称最富,除了他控制的地方本就富庶,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控制了当时的食盐市场,而且还能阻断南北交通水路京杭大运河。

“此等小事,也不需要禀报我家吴王,伯升在此做主,将高邮湖东面的两处盐场,无偿送给庆丰军郝都督经营,都督若是不方便从寿州派人管理,我可以就地帮都督招募人手!”李伯升满口应承道。

“哈哈!爽快!”郝仁赞叹道,他根本没有想到,李伯升回答的这么爽快,“那好,那就请李大人先行回去,告诉张士诚,本都督整理兵马,不数日就赶到高邮,与他共拒脱脱大军!”

“都督高义,我这就赶回高邮,给都督置办府邸和美女,专等都督帅大军莅临!”李伯升跑短了腿儿,磨破了嘴儿,好不容易得到郝仁的许诺,兴奋异常,告退返回高邮,不必细说。

一应文武听说郝仁要亲自带兵去高邮,纷纷上前规劝:“张士诚反复无常,不可轻信!”

“都督乃是庆丰军的脊梁,不可以身犯险。”

奈何郝仁主意已定,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了,郝仁安慰众人道:“天下群雄需知道,在他们保存实力,坐观成败的时候,是本都督,不惧怕脱脱的百万大军,亲自帅兵,远道支援张九四!”

众武将见都督要打仗,纷纷主动请缨,跟随都督作战,可是,郝仁只点了四个人的名字,徒单斛、吴六玖、胡大海、耿再成,他们统领的都是骑兵,郝仁可不想带步兵,让一百万人追着打。

“徒单斛,你去一趟安丰,找我岳父大人杨正泰,让他补给我一千骑兵!”

“诺!”徒单斛领命而去。

郝仁又道:“焦玉听令,命你在最短时间内,打造二十门可以用马驼的马炮,两千张铁胎硬弓、两千把便携手弩,并大量制造一窝蜂,本都督有大用!”

“焦玉领命!”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经滁州

一队三千骑兵悠悠的走在笔直的官道上,因为天气炎热,马背上的军士并没有着甲,而是将铠甲打包附在马背上,三千骑兵的后面,还跟着五百匹马的马队,马背上驼着重重的东西,用油布遮盖着,不知道马背藏着些什么,唯独一匹马的后面拖着一门带铁轮子的炮,看出来是炮的模样。

中军马上,一个异常高大的将领,胯下一把狰狞威武的宝刀,在几个文武簇拥下,被一面大旗遮掩着,大旗迎风咧咧作响,大旗上“庆丰军援吴都督郝”清晰可见。

“都督,前面就是滁州城了,是不是让士兵们先把甲披上,以防不测。”都督府左宿卫千户吴六玖道。

郝仁在寿州进行一番军务整理,带着都督府左右宿卫千户、左右哨游骑兵千户组建了支援张士诚的大军,从庐州出发,已经到了滁州军地界,因为天热,也没有仗打,所以士兵都把甲胄卸了,只剩下红彤彤的红头巾火红一片。

“不必惊慌,料他郭子兴不敢动本都督!”郝仁气定神闲的说,关键是天太热,着甲是士兵很痛苦的一件事。

军阵前面,跑来一匹黑色战马,负责前面开道的胡大海马上抱拳道:“禀报都督,郭子兴带着一队骑兵,直奔我们的中军来了,是否出击,请都督指示!”

“这个老郭,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吗,俞通河,跟我去看看!”郝仁笑道,一匹马已经出了军阵,都督府左宿卫副千户不敢怠慢,赶紧带二三十骑兵,紧随其后。

“呵呵”,郭子兴陪着笑脸,老远抱拳恭维道:“十三老弟,多日不见,想煞老哥哥,郭某正准备到寿州拜访,不曾想贤弟已经到了滁州的地界,失迎,失迎!”

郭子兴知道郝仁对他有意见,听说郝仁未曾通报就带着大队人马进入自己的地界,心中胆怯,不知道郝仁是不是带军队来偷袭他,所以他一面让滁州军加紧不布防,一面出来试探郝仁的虚实,好一番恭维之后,才知道郝仁是带着军队从自己的地面路过,一颗心才总算是放在肚子里。

郝仁与郭子兴一番恭维后,知道郭子兴没有恶意,索性与他并马而行,带着军队,直奔滁州方向而行,不一刻,已经到了滁州城下。

但见城投之上,站满了严阵以待的兵士,城头上塞满投石车火炮,城下也列有一两万的威武大军,如临大敌,军容甚是严整,军力甚是雄厚。

“感谢郭大帅远道迎接,张士诚那面盼救兵如盼甘霖,我就不在滁州叨扰,这就离去!”郝仁辞别道。

“别呀,都到家门口了,怎么也进城喝杯水酒,老郭还有些事情要与十三老弟商量!”郭子兴盛情邀请道。

郝仁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进郭子兴的滁州城。

别看郭子兴表面说的好,这是一个耳朵根子软的人,没准进了城,手下撺掇撺掇,他老郭就能对自己下手,而且这炮,是郭子兴眼馋的东西,一直都不肯卖给他,尤其是厚黑高手朱元璋,在暗中给自己做手脚,上演一番苦肉计什么的,在把辛辛苦苦招纳的胡大海、耿再成、刘伯温给拐跑了。

“郭大帅有事就在这里说吧,国祚能办到的,一定尽量给郭大帅办,军情紧急,我就不入城了!”郝仁考虑上面的情况这样说。

郭子兴见郝仁说的真诚,又坚定不肯进城,只好将自己的心中诉求,一并说与郝仁。

郭子兴现在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要买郝仁手中的炮,另一个是要解决孙德崖,郭子兴却说:

“我家小女,年方二八,郭某可是第三次与贤弟提及,不知道贤弟问过泰山大人没有,我家小女已经到了出阁的年纪,等不起啊!”

“哦,呵呵!”郝仁恍然大悟一般的笑道:“我也正要和郭大帅说此事呢!岳父大人已经同意,我的两房妻室也没有意见,我正准备择良辰吉日向郭大帅下聘礼,不曾想脱脱犯境,把这个事情给耽搁了!”

郝仁纯粹是信口胡诌,他打心里是不想纳郭子兴的女儿为妾的,如今是老郭第三次提及,又是在老郭的地头上,此时若是不答应,依照老郭的性格,没准真能派军队打他,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只能暂时答应,日后想纳就纳,不想纳,推了就是了。

郭子兴闻听郝仁答应,甚是欢喜,心道:“朱重八支应内侧,郝十三为我支应外侧,我凭借我的两个女婿,霸业可成啊!”

“我想顺便从你那‘要’几门炮,顺便要拾掇了孙德崖这个仇家,这个贤婿没有问题吧?”

郝仁就知道郭子兴没憋好屁,果然,又抛出这两个由头,郝仁无奈道:“炮好说,这你去寿州找太守穆有才,问他要,就说我答应的,这孙德崖,是个棘手问题,此时我不在军中,你若攻打全椒的孙德崖,恐怕我的手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