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特种兵王在都市 >

第199部分

特种兵王在都市-第199部分

小说: 特种兵王在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

董建华没想到李昊竟然这么强硬,以自己的身份有必要来骗他吗?肯定是之前就说好了的啊。

他可不敢打电话给那个人,最主要的是他没有联系方式啊。

李昊发现董建华十分犹豫,于是便拿出电话,然后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刘叔叔是不是派了一个叫董建华的过来啊?”

李昊等到电话接通之后立马就问道。

“嗯,好,我知道了!”

听到回答之后李昊便挂了电话。

殊不知李昊这两句话把董建华给吓了一跳,刘叔叔?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是董建华对李昊口中的刘叔叔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就是这个人派自己过来的。

原来李昊和一号首长这么熟悉,怪不得,怪不得一号首长舍得给自己这么大的权力,临走的时候还说自己务必保证处理好这件事,即使东西一般。

李昊也已经确定了,董建华确实是一号首长派来的,既然是这样,那么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他相信一号首长不会害自己。

李昊直接拿出了两个盒子,推到了董建华面前。

“董先生好好看看,这两件东西都很不错。如果你能够做主的话,这两个东西就可以带回去了。”

李昊没有明说做什么主,但是想必董建华十分清楚,和聪明人打交道就不用说的那么详细了。

董建华一看,小心谨慎的把两个盒子拿到自己的面前,然后在慢慢打开。

他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对于这里要举行一场旷古烁今的拍卖会也是有所耳闻,毕竟到他这种地位了,很少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尤其是和古玩有关的。

当看到第一件东西的时候,他的瞳孔顿时收缩了一下,紧接着便双手紧紧握住盒子里面的东西,开始慢慢看了起来。

李昊能够感觉到,董建华的呼吸都有些急促了,看来自己的东西很合他们的胃口嘛!

其实东西很简单,一个是类似香炉的东西,另外一个就是一幅画了。

看到这个香炉之后董建华双眼放光,手上动作一直没有停下来,他不敢相信,不敢相信自己在有生之年竟然还能见到这种东西。

“李……李先生,能否告诉我,你是怎么确定这个东西是真的呢?”

就算是见多识广,加上天赋绝佳,董建华也不敢确定眼前的东西,只得求助于李昊了。

第403章柴窑

李昊看到董建华一脸震惊的样子,知道他确实拿不准。

可是自己又何尝能够拿的准呢,只是靠着自己独特的能力来鉴别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具体的证据他也拿不出来。

不过李昊可是恶补了一些知识,反正自己一口笃定这就是真的,那么肯定能够说服董建华。

“这个香炉表面看上去像是汝窑,北宋年间的汝窑价值相信您应该知道吧?”

李昊上次拿到一个山西汝窑是清朝的就价值两千万,这北宋年间的汝窑价值是多少就不用说了,没有几个亿想都别想。

“不错,这也正是我拿不准的原因,从品相和质地来看,这应该是汝窑,目前为止这么完整的汝窑我见过的并不多,价值至少在五亿以上。可是汝窑虽然珍贵,但并不是世间少有的,所以赎在下愚昧,一时之间没有看出这件东西的玄妙之处。”

董建华见识到的古玩多不胜数,虽然汝窑十分罕见,但是他依旧见过几样,李昊拿出这件东西,就想让国家承担那么多压力,未免说不过去吧。

其实董建华也感觉到了,自己手里的汝窑和别的汝窑有些不一致,更加的细腻,更加的有感觉。

汝窑一般是灰色为主,但是自己手里的这个竟然是天青色,当然,颜色并不是判断汝窑的唯一标准,从质地上董建华还是可以判断出来这就是汝窑的,而且不是仿制品。

“呵呵……看来董先生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到这些东西啊,也罢,我就提示先生一下,有句话是这样说的: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李昊一字一句,慢慢说了出来,旁边的董建华听到之后表情越来越凝重,周围的气氛都变得紧张起来。

这句诗董建华比谁都清楚,在古玩界混的,没有几个是小白,对历来的古诗,典故都比较清楚,但是听到李昊这句话之后,他仍旧是忍不住张大了嘴巴,要是按照李昊说的,这件东西……

他不敢再想下去了,这太让他震惊了。

“你说的这是……”

董建华还是有点不确定,这比让他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外星人都难。

“不错,你应该想到了,这就是柴窑!”

李昊的每一个字都在击打着董建华的心房,柴窑,真的是柴窑?

柴荣自幼在在姑丈郭威家长大,性格敦厚谨慎,深受郭威喜爱,被收为螟蛉义子。郭威称帝之后,委任柴荣治理澶州,几年的时间,澶州就被治理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郭威死后,柴荣继位为帝。柴荣在位期间,整军练卒、裁汰冗弱、招抚流亡、减少赋税,使后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中原开始复苏。他又南征北战,西败后蜀,夺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契丹,连克二州三关。可惜天不假年,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三十九岁就病逝了。后来他的心腹爱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柴家的江山,开创了大宋三百年的基业。

???柴荣一生崇尚节俭从不肯铺张,一生中仅有烧制柴窑这件事儿算是仅有的一次奢靡。当时宫廷中使用的白瓷有芒,钦天监认为不吉利。柴荣才下令烧制青瓷供奉宫廷使用,其中绝大部分是作为祭天用的礼器,为了表达对上苍的崇敬,柴荣破天荒的下令,以玛瑙、宝石等珍贵材料入釉料。看到皇帝如此重视,负责监制的官员不敢擅专,向他请示瓷器的具体颜色和标准。

????当时正值雨过天晴,一道彩虹高挂天宇,柴荣心情大好,指着天空朗声道:“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后周存续的时间很短,柴窑存在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但是在收藏界的历史地位却极为显赫。

????古人对柴窑瓷器有着极高的评价,说它有四大特点:“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周世宗柴荣尚节俭,所以柴窑瓷器当时烧制的数量就很少,到了北宋年间就已经是一器难求了。宋朝一代文宗欧阳修在《归田录》中写道:“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希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

????由此可见,在北宋年间,以欧阳修枢密副使、兵部尚书的高官身份,得到一件柴窑瓷器都极为困难,当时的人看见一块柴窑的残片都会如获至宝,用黄金来精心的装饰,可见柴窑的尊贵。欧阳修更是曾经叹息道:“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欧阳修的时代距离后周柴荣的时代,不过区区百年而已,世间就几乎看不到柴窑的影子,以至于当时的人都无法想象出柴窑瓷器的颜色,只能是凭借较为相似的汝窑瓷器想象柴窑的精妙。

柴窑之珍贵,古语有云,一甄柴窑值万金。

好久,董建华才平复下自己的心情,紧接着问道:“不知道你如何肯定这就是柴窑呢?”

确实,董建华没有被这个消息给冲昏了头脑,想要高兴,现在还不是时候,需要证明这个确实是柴窑才行。

李昊听到之后暗骂一声老狐狸,虽然有些勉强,但是他依旧很平静的说道:“首先咱们从颜色上来看,柴窑和汝窑最大的特点就是颜色,汝窑呈现青灰色,而柴窑呈现青蓝色也就是天青色。这个香炉的颜色是介于青色和孔雀蓝之间,所以在颜色上是符合柴窑的标准的。”

“不错,这点也是我先前疑惑的地方,可是仅凭这点,还不足以证明这就是柴窑。”

董建华也是见多识广的人了,李昊说的这两句在书本上就能够查到,不能拿来作为依据。

“先生不必着急,我自然也知道这些不能证明,先生或许忘了柴窑的一个特性,那就是它的颜色随着光线的变化是随时变换的。比如在暗弱的光线下,呈现美丽绝伦的青色,但是对着光线变换角度,就能看到类似贝壳和珍珠表面的特点,初看是一种颜色,但是随着光线的强弱就会呈现出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的效果。您变换一下光线不就能够看清楚了吗?”

第404章让你哑口无言!

听到李昊说的话之后,董建华顿时拍一下大腿,真是的,自己竟然把这个基本的常识给忘了,看来是确实太激动了。

这也难怪,世界上早就传来柴窑已经绝迹的信息,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能够见到一件,如何不让他激动?

他不仅仅是华夏国文物局的局长,更加是一位古玩爱好者,对珍惜的古玩都有些极其强烈的好奇心。

董建华立马找来两个木板,挡住光线,随着光线慢慢变暗,确实如同李昊说的那样,呈现出精美绝伦的青色,随着慢慢转换位置,上面又显示出类似贝壳和珍珠表面的特点,初看是一种颜色,但是随着光线的强弱就会呈现出五颜六色流光溢彩的效果。

果然,这完全符合柴窑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个东西很可能是柴窑了。

不得不说,一直到现在董建华都不敢打包票说这就是柴窑,因为一件没有见过的东西,这点证据显然还不够说服他。

不过在内心里他已经确定了**成了,只是希望李昊能够再拿出一些依据来。

“李先生,不瞒你说,这件东西很有可能是柴窑,可是现在的证据还是有些不足,希望你……”

董建华知道自己这样说有些为难李昊了,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李昊知道的可能性极其小,在历史上对于柴窑也就是那么寥寥几句,根本不能从史书上找到鉴别柴窑的方法,一切都需要自己的摸索以及运气。

可是自己确实是太想知道关于柴窑的一切了,没办法,只能厚着脸皮让李昊再给他讲解一点了。

李昊听到之后一皱眉头,董建华未免太严格了,这么多的证据基本上就已经可以证明了,不然北宋年间的汝窑根本没这个水平。

材质是唐朝的,又符合柴窑的一切特性,即使没有别的证据,也是可以下证明书的,董建华一直要求,很显然是有些为难李昊。

可是李昊仅仅眨眼之后便舒展开自己的眉头,看着董建华心里暗道:“既然你要知道,那么我就让你目瞪口呆为止!”

“那好,咱们就再详细的说一下!首先还是颜色,相信您应该知道为什么柴窑的颜色是天青色了吧?因为这个比较符合唐代人的思想,‘青天论’。柴窑的四大特性,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以及声如磐。

咱们再来说说这个明如镜,远看上去光滑看不见半点瑕疵,凑近前却能看到极为细碎的开片,每个都不超过一平方毫米,但是和普通的开片又不相同,这种开片极为碎小致密,看起来是如同蝉翼般的密集网状纹理。这种纹理在距离三十厘米之外就一点都看不到了,依然是光滑如镜。正符合古人“明如镜”的说法。

至于薄如纸,相信董先生应该自己可以感受得出来,如果不是很薄,绝对没有那么好的手感。具体来说,一件柴窑就是有很多的表皮覆盖上去,最后再进行塑造,就好像是把好多塑料薄膜全部覆盖在一件东西上一样,造成了很柔软的手感。

您要是感觉不出来的话,可以用小刀把这个香炉刮掉一层看看,里面是不是还有无数层。”

李昊哈哈大笑道,要是谁敢把柴窑给刮掉一层,那么董建华不得气得吐血而亡啊,这种宝贝,天底下就这么一件,就是落上一点灰尘都会心疼许久的。

听到李昊这样说,董建华感觉额头有些略微出汗,确实,自己能够感觉到手里香炉的柔软,非常符合薄如纸这个特性,不过李昊让自己用小刀刮开证明一下,他可舍不得,就是把他杀了,这种事他也不舍得做啊。

这可是柴窑,柴窑啊!

一甄值万金,一个这么大的柴窑,都快赶上一个省一年的gdp了,价值几百亿都绰绰有余。

“至于这第四个特性,声如磐,你可以轻轻用食指敲打试试,看看是不是很闷沉的声音,要是很清脆的话,那就说明是假的。”

因为柴窑的本身使用很多皮覆盖在一起的,所以中间难免会有一些气泡,分布不均匀的地方,敲打起来力度根本就传不到里面去,会有些闷沉的感觉,如果敲打起来声音比较清脆,那就是说明这个东西是一个整体的,不是一点一点贴上去的,自然就能够证明是假的了。

董建华听到李昊说的话之后,顿时明白了,这件东西就是柴窑,而且是一件保管十分完整的柴窑,绝对是属于国宝级别的。

至于最后一个判断方式,他不用做就知道,拿到手里之后他就明白这件东西不是一个整体的,而是通过很多东西拼凑起来的。

不得不说古代的手工艺技术发达到了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