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锦此一言 >

第37部分

锦此一言-第37部分

小说: 锦此一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了半边,两只素白的小手老老实实地放在膝上,手背上有一个个隐约的小肉窝儿……
永安侯忽然想起新婚之夜,也是这双白生生有小肉涡的小手,快速地脱了外衣摘了凤冠霞?,用元帕包了子孙果塞到了一边……
不由唇角微翘,这个卫四,总是出人意料。
他决定据实以告,征询她的意见,毕竟是她的东西。
“昨天婴子栗请我吃酒。”
啊?
锦言有些不解地看过去,她当然不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永安侯是来向自己交待晚间去向的,下文呢?
“婴子栗。”
婴子栗是谁?
永安侯你能不能不这么简洁?
多说几个字累不着的。
婴子栗?
噢……那个大才子,画江雪垂钓图的那个。
锦言点点头:“赏花会上见过的,听说他是个大才子。”
“婴子栗找你。”
“找我?找我做什么?”
不带这么吓人的!
锦言觉得莫名其妙,难道是因为她当时态度不够友善?
但也没失礼呀,那婴子栗看起来也不象是小肚鸡肠睚眦必报的人呀。
这是,秋后算账?找她老板告状要说法了?
她不解地看过来,毛茸茸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迷惑,表情专注地等着永安侯进一步解说。
“婴子栗要向你借书,收有《问刘十九》和《江雪》那两首诗的书,他想借阅几日。”
永安侯也很好奇是什么样的诗书。
他文武双全,也称得上博览群书,初见之也大为惊叹,闻所未闻。
婴子栗很是客气,开门见山表明自己外男的身份不好约见侯夫人,所以请永安侯代为借阅,一借书,二道歉。
“……当日在下言语不敬,还望尊夫人不记前囿。”
言语诚恳。
借书?!
果然是不能撒谎的,一个随口而出的小谎言也需要圆。
锦言摇摇头:“没有书。”
“没有?”
永安侯万年不变的冰山脸出现一丝裂缝:“不是你父亲的藏书吗?”
“不是。我父亲的东西我从来没见过。侯爷知道,当初我父亲出事,我还是个婴孩,直到出嫁前才回到卫府的。”
锦言不徐不疾缓言解释着:“至于我父亲的收藏,父亲之前与母亲并不在卫府居住,及至一出事,老夫人将母亲从别院接回府里,母亲悲伤之下无暇顾及其它,别院里的东西不知所终。”
“那你从何习得,又为何要说是来自父亲的藏书?”
从她平静的述说中听不出有半点怨忿,任昆忽然明了,为什么小道姑会得到母亲与父亲的喜欢。
一个散播阳光和喜乐的,从来不抱怨,任何时候都带着柔美笑意的人,她身上的温暖坦荡纯净是这座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府邸从来没有过的。
“我小时候贪玩,常到山下的茶亭玩耍,开茶亭的嬷嬷人很好,”
她微笑起来,如白莲般美好的脸庞带着幸福的追亿:“会做很好吃的香干卤蛋,那两首诗都是从过路喝茶的客人那里听来的,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呢,什么山精水怪的都有……”
她的声音很甜美,仿佛呼吸也在微笑:“我虽然没见过父亲,但父亲将我托付给师父,师父待我如己出……赏花会上,俞家的少爷和小姐口口声声仰慕我父,言行却颇为不恭,婴公子……”
锦言顿了顿,还是轻轻带过了:“文人相轻本是常事,私下里背人处倒也无妨,可是,若当面被人置疑,我再不肖,也得替父亲争口气。”
她忽然展颜,笑容如花般绽放,鲜活生动。
“所以,没有书,我骗他的。是从过路人那里学来的。”
骗他的。
永安侯见她象个孩子似的得意神情,哭笑不得,不知婴子栗知道真相会是何种反应。
“会不会给侯爷带来麻烦?”
虽不知婴子栗的来历,不过能请到永安侯,又能让永安侯上心,在次日就来找她借书,应该不是简单的人物。
锦言忐忑地问道,态度很重要嘛!
“无妨。”
看她脸上的表情从得意狡黠到小心翼翼,想到她煞有介事地忽悠了婴子栗等众人,永安侯心一软:“我会对他如实相告。想那婴公子必不会为了这点小事与你计较。”
说起来不过是内宅小女子爱父心切耍的小把戏,婴子栗知道真相后,也不能计较。
“谢谢侯爷。侯爷请用茶。”
永安侯的痛快让锦言很受用,见他的茶杯空了,忙又续上。
忽尔又想起任嬷嬷在的,任嬷嬷在,永安侯似乎不愿意让别人侍候的,神色间就有些踟蹰。
永安侯不以为意,转了话题:“你那处馆子倒饧好了没有?准备几时开业?”
锦言知他指的是人间春晓,没想到这人还会关心这些琐事:“正进行着呢,预计是三月中旬开业。”
“若有需要出面的,让李掌柜找大福。”
“好呀,谢谢侯爷,”
虽然李掌柜很能干,但永安侯主动帮忙,真有什么事儿,还是有可能用到这金色招牌的。
“自家人不必谢来谢去。”
话自然而出。甫一出口,永安侯心底微怔,自己怎么说了这么句话。
锦言有捡了金元宝之感,什么时候永安侯已经把自己划为他的势力范围了?
这下好了,背靠大树好乘凉!
她果然是有福气的,内宅搞定长公主,日子过得舒服,外面又能得永安侯庇护,呵呵,这真是理想中的生活啊。
++++++++++++++++++分隔线++++++++++++
长公主望着锦言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
送走永安侯后,锦言第一时间到正院向长公主汇报谈话内容。
陪着公主用了午餐,欲要服侍午歇,被长公主劝退了:“行了,我又不是七老八十了,有这个孝心就够了,你忙了半天了,快回去歇着吧。”
“侯夫人真是有孝心。”
何嬷嬷轻轻给长公主按摩着肩头,边感慨着。
“她塞什么好处给你了?你一天到晚地为她说好话?”
长公主打趣。
“公主可冤枉老奴了,老奴是看侯夫人与您贴心,真心高兴。”
“你说,锦言这孩子,她是怎么长的?”
长公主语气幽幽:“这么些时日,我竟看不透,她到底是不通世事还是凡事通透?水无痕这事,她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的?”
这话题不好接,不是做下人的能评论的,再说真的假的有什么打紧……
何嬷嬷委婉劝道:“老奴观侯夫人平素行事,天真烂漫,对殿下您一片赤忱。”
“说得是,”
长公主点点头,锦言平日是真情还是假意她自是分辨得出:“本宫着相了,她能那样想倒最好不过,现在她也还小,身子骨没长开,慢慢大几岁,或许就不一样了。”
“您说的是,老奴听任嬷嬷讲,现下侯爷去榴园都是夫人服侍呢,夫妻到底是不一样的。”
(婴子栗身份揭晓……要不要给锦言发发福利涅?)

☆、第四十七章 翡翠虾饺桃花糕

“没有?”
婴子栗满脸不可思议,反问:“尊夫人玩笑之言?”
永安侯点点头:“她小孩子心性,一时气盛,其实是从路人那里听来的。”
婴子栗眼风微动,永安侯见他似有不信之意:“婴公子有所不知,内人她并不在卫府长大,她出生几个月时被岳父托付于塘子观的真机道长,后来岳父失踪,她在观中长大……”
永安侯将锦言的生平过往简单解说了一番:“说起来,内人她并没有机会接触过其父的藏书,更遑论拥有。她那日一时小心眼儿,故意那般说辞。”
婴子栗并不知锦言的身世,听闻此言,一想起那个温婉绝艳气质高华的女子竟是如此际遇,不由心生怜惜。
他本性洒脱,遂放下此事:“既如此,倒是我唐突了。不过,还是有一事相扰。”
“请讲。”
与婴子栗交好,有百利而无一害,永安侯也很客气。
“烦请尊夫人为在下画作题诗,”
婴子栗自嘲一笑:“赏花会上是我一时倨傲,拒绝在先,望侯爷请尊夫人不以为囿。”
婴子栗姿态放得低。
他虽清傲,但并非目中无人。
那日惊见锦言之字,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这几日细回想,深觉现行的字竟没有一种书体与那首诗那幅画如此的契合!
挺秀而遒劲,峻冷而爽利,风骨清奇!
当日他所谓不请之请,就是要锦言将《江雪》题到画作上,没想到锦言连开口的机会都不给。
想至此,对面前的永安侯不由生出一丝异样心思,那样一个聪慧的佳人,竟配了永安侯!
任昆不知婴子栗的心思,觉得这点小事锦言应该不会有异议,就顺口应下:“既然婴公子不嫌,我先替内人应下,公子何时方便我遣人将画作取走。”
“有劳侯爷,改日我遣人送往府上。”
++++++++++++++++分隔线++++++++++++++
春日迟迟,院中的辛夷落尽杏花飞,黄莺枝头鸣声懒。
窗棂大敞,穿堂风带着难以意说的香气在厅中温柔的来,又悄无声息地去。
锦言正气定神闲地练字。
确切地说是在抄经,太后娘娘是佛道两家的信徒,经常有千金贵妇们抄经书献进宫里,博太后欢心。
锦言没想凑这个热闹,哪知长公主有这个心思,说要为太后祈福,锦言就揽下了,反正都是练字,这还能得到好处,何乐而不为。
于是,她正在练字找感觉呢,还没正式开始。
那个,抄经是有讲究的,要取个好时辰,沐浴更衣焚香,心诚则灵。
水苏提着个精致的食盒进来,不知长公主又送什么好吃的了。
丫头面色激动,“夫人,侯爷遣人送的吃食。”
噢……
谁?
锦言停住笔:“是谁送的?”
“侯爷!”
水苏一脸喜色,回声响亮。
榴园的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永安侯有个小举动,都跟中了彩票似的。
“是侯爷身边的三福管事送来的,说是侯爷在知味观宴客,见他家的翡翠虾饺与桃花糕卖相好,就差人给夫人送来一份。”
水苏喜滋滋地将食盒打开,小心取出里面的吃食。
锦言定睛观瞧,嗬,果然是好卖相!
白瓷盘里,半个婴儿拳头大小的虾饺翠绿喜人,小小的褶子整齐细密,宛如工艺品,明绿中隐约可见内中的整只粉红虾馅。
另一只甜白瓷盘里是几朵桃花,粉红色沙沙的质感,花瓣间洒落着黄色的桂花充当花蕊,精美令人不忍下箸。
“三福送来的?人还在外头吗?”
锦言不明白永安侯为何会忽然给自己打包吃食,若说是惦记着她……
嗯,如此自做多情,她可以去死了。
“是三福管事,还在外面。要他进来回话?”
锦言点点头。
倾刻间,三福就进来请安。
三福是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
永安侯的身边人,不管是小厮常随还是管事的,大多长得挺干净的。
一度有传言这些长随们都是永安侯的身边人,相当于旁人府里的暖床通房。
永安侯的人,取名很简单,大福、二福、三福、四福,然后又一禄、二禄、三禄、四禄。
锦言乍一听闻笑得打跌,难道还有一寿、二寿或是三喜四喜的吧?
……
任嬷嬷面色如常,嗯,是,侯爷身边最得用的才能被赐名福禄寿喜,贴身事务的都是福小哥们负责。
原来还真有啊?
这下轮到锦言无语了,她只是开玩笑的,没想到还真是如此。
三福见了礼,就低垂头站在下首等侯夫人发话。
说真的,他也不知道侯爷怎么忽然会给自己安排了这么个差事把自己打发回来,这个……
他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话说,他们都没有跟侯爷内宅女人打交道的经验……
“谢谢你辛苦一趟,拿去喝杯茶。”
锦言示意水苏将一个装了打赏的小荷包递过去。
“不敢当夫人辛苦二字,应该的。”
三福忙施了一礼,不卑不亢:“多谢夫人赏赐。”
大方地将荷包收下。
“回去替我向侯爷道谢,对了,侯爷是否已经回府?”
“回夫人,侯爷还在知味宴,遣了小的先回府。”
“噢……那你带了几份回府,正院殿下那里可有去过?”
“回夫人,没有。”
三福摇摇头:“侯爷知殿下素喜洁,不用外面吃食。”
想了想,他接着道:“侯爷从来不带外间食物入府。”
他也觉得奇怪呢,侯爷正与婴公子把酒相谈呢,这两道点心上来了,忽然就打发他带两包回府。
好奇怪!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锦言猜不透永安侯葫芦里卖什么药,也不怪她多疑,无论从哪里看,永安侯都没有可能给她打包叫外卖,还专人送回来的。
不知道!
猜不到就算了,反正她身上也没什么值得堂堂侯爷算计的!
“多谢侯爷的有心,不过,”
锦言笑得亲切又大方:“虽然殿下不喜欢,但既然侯爷有送回府,那一定要先送到正院的,这府里,少了谁的也不能缺了殿下的,公主婆婆身份尊贵又是长辈,断没有越过去的道理。再说了,只要是侯爷送的,心意在,公主婆婆就算不用,心中想必也是欢喜的,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三福听着侯夫人细声慢语地他解说,他本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正是这个道理,越了公主只送了榴园,若殿下计较起来……额头上就出一层薄汗。
“侯爷要几时回转?”
“侯爷吩咐小人回府不必再跟回去侍候,想是与婴公子用得差不多,稍后就会回府。”
三福心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