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重生在南唐 >

第34部分

重生在南唐-第34部分

小说: 重生在南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安远抱拳笑道:“多谢!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有几分底气了。”

且说周嘉敏近来竟对刺绣着了迷,每日跟着府里那几个大丫鬟学习刺绣,针脚虽不如她们细密,但花样都是她亲自画的,比她们都新鲜别致,都争着来问她求花样儿,这倒鼓舞了周嘉敏,对刺绣更上心起来。

她以往也绣过几件东西,韩氏还专门请了绣娘来教,绣得第一件东西是个蓝缎荷包,可谓求丑无比,韩氏却欢天喜地地留了去,还夸她用心,一直小心帮她保管着;前几日又绣了个扇袋儿,也是最简易的花色,淡淡描了几尾青竹,却是简约而不简单,又是配了上好的料子,看上去倒也说得过去,本来是打算敝帚自珍的,却不曾想被韩墨臣碰见了。

“好别致的扇套儿,是妹妹做得吗?”韩墨臣笑道。

周嘉敏抿嘴笑道:“除了我,恐怕再找不出这样简陋的扇套儿了。”

韩墨臣笑道:“妹妹此言差矣,是除了妹妹之外,再找不出这样清新脱俗的手艺来,妹妹可否送了我?”

周嘉敏犯难道:“这……不是我不肯送表哥,只是,这扇袋儿过于粗制滥造……”

韩墨臣摆摆手,笑道:“我见这扇套儿比什么东西都精致。”说完竟将自己的扇子装了进去,道:“多谢妹妹了。”

那一日无意中被董安远看见,又见韩墨臣十分宝贝,便猜出这扇袋儿是周嘉敏所赠,心下顿时又是打翻五味瓶一般,又找不到发作的由头。

他遂择日故意拿着一把扇子在周嘉敏面前晃悠,找了个由头问周嘉敏讨扇袋儿。

周嘉敏道:“你府里又不缺刺绣的人,何苦到我这里讨了来?你又不是不知我那手艺如何拿得出手?”

董安远笑道:“不如妹妹做得好看,只那几尾凤竹便看着清新舒爽,府里那些妇人怎能有妹妹这般手艺和心思。”

周嘉敏方知是韩墨臣那扇袋儿引起的,心中暗笑,却也不挑破,便应了下来。

“二小姐,您也歇歇,奴婢跟了您这么久,第一次见您对女红这般上心。这都是奴婢们的活儿,您别累坏了这千金之躯。”烟翠笑道,然后促狭一笑,道:“莫不是因了董大人的缘故?要不还谁能让二小姐这般费心?”

周嘉敏心中一惊,暗道:是呀,莫不是因了他的缘故,为何他来要,我便应了?还巴巴地要给他做更好的?用线用缎都不肯有丝毫马虎?嘴上喝道:“休要乱说!仔细了你的嘴!”

烟翠吓得急忙吐了吐舌头,笑道:“董大人对您那般好,二小姐绣个荷包扇袋儿也不过是投桃报李。”

周嘉敏拿起针便作势要扎她,吓得烟翠急忙躲了一边去。

这时兰儿进来,捧了封书信,笑道:“王妃娘娘来信了。”

周嘉敏急忙拆开来看,方知周宪一切安好,且要回金陵皇宫来。

“原来是姐姐要回金陵了,真好。”周嘉敏笑道。

若说周宪近况,有件事却不得不提。

卷二 068 风。流讨巧多招人怨

这一日腊八,李煜前些日子已经被李璟派人从寺庙接回了皇宫,这几日正安心休养,宫里的事务依然由周宪协助钟皇后处理。周宪便安排宫人准备腊八的供奉与礼仪,又早早熬制了腊八粥。

她与窅娘编排了一个舞蹈,说是晚上要与李煜助兴,她最了解李煜的心意,知道他素来喜欢歌舞升平的排场,从来都是风流随性,却从不**,无论是对她还是对那些侧妃舞姬以及下等宫人都是极和善的。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满腹才华,又壮志在心,那些浮华与奢靡不过是为掩人耳目。

这时一个宫女进来请安,道:“王妃娘娘,林将军求见。”

周宪愣了一下,道:“你让他等一会,我稍后便去。”窅娘急忙将周宪的大氅及外罩拿来,服侍她穿好。

周宪道:“我去去便回。你再斟酌一番。”

窅娘福身道:“娘娘尽管放心过去,奴婢会尽力的。”

周宪在宫女的陪同下去了偏殿,那里正立着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穿着黑色裘皮外罩。

“臣拜见王妃娘娘。”他恭声道,他便是名震江南的名将林仁肇,他曾在后周大举进犯南唐时,为破坏正阳桥粮道,仁率千人敢死队,逆风举火,未能焚毁木桥而后撤。后周附马、殿前指挥使张永德追击仁肇,频频发箭,都被挡去。故令张永德吃惊道:“对方有能人,不可轻敌。”遂退兵。现为润州节度使。

周宪笑道:“林将军请起。不知林将军找我前来何事?”

林仁肇顿时面红耳赤,原本生龙活虎、器宇轩昂的一个人竟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只道:“微臣过来面圣,顺带拜见娘娘,给娘娘带了些许润州风土之物,还请娘娘笑纳。”他身后立着两个威武的军士,二人正抬着一个红木大箱。

周宪笑道:“让林将军费心了。将军为国事日夜劳心,之前又奋勇杀敌,是我南唐的第一勇士,战功赫赫,他日若得机缘,我定在国主面前为将军邀功请赏,也不枉将军报国的热血。”

林仁肇笑道:“娘娘严重了。纵然赏银万千,都不及娘娘这几句话弥足珍贵。臣不过是个莽夫,得娘娘这般垂青与信赖是臣的福分。”他拿眼去看周宪,只见周宪脸色微红,看上去更加俏丽,妇人的圆润中透着一股脱俗的清新。

周宪笑道:“将军说笑了。”

林仁肇急道:“娘娘,臣没有说笑!当年若不是娘娘那句‘待将军凯旋归来,我亲自为将军接风洗尘’,臣也不会那般神勇!”

他一时情急竟将最想说的话脱口而出,那尘封多年的心事也昭然若揭——当年的那曲琵琶早已将他夺心动魄,以致他这么多年念念不忘,至今未曾婚配。

周宪脸色大变,他的心事她不是不知,只是,知道又如何?恨不识君未嫁时吗?那又如何?即便她未嫁,她也不会嫁给他,她注定要嫁给更荣耀的男人。

“谢谢将军的礼物。王爷还等着我回去。”说完便转身离开,走到拐弯处,她忍不住悄悄回头,只见林仁肇仍痴痴地站在原地,目送她离开。她那颗冰冷而高傲的心忍不住颤动了一下。

正待入殿,却见一个嫩黄的身影迎了过来,盈盈一福身,道:“奴婢给王妃娘娘请安。”

周宪识得此人,名唤巧儿,倒是人物其名,十分灵巧,只是这种灵巧不折不扣地透着功利来,平素百般讨好周宪以及那些深谙宫里事情的老嬷嬷们,这几日李煜回来,更是找了无数借口在李煜面前晃来荡去,每日不动声色地以最简单的装束打扮得花枝招展。

周宪早知此人野心甚大,便由着她去作,料定她有出错的一天,到时便寻了个借口直接轰她出宫。

“起来吧,王爷那边不需要服侍了吗?”周宪含笑道。

巧儿面带红靥,粉面桃腮,一双水眸更是闪亮动人,忸怩道:“王爷说是要收了奴婢,让奴婢来娘娘这里通会,由娘娘指派发落。”

周宪心里暗惊:想不到这妮子这么快便上了李煜的床,手段了得!面上笑道:“是吗?那我是要向你道谢了?王爷可说给什么封吗?”

巧儿含羞道:“王爷的意思是,先给个御人的称号。”

周宪笑道:“那便是御人了,王爷都说了,又何必来我这里讨巧儿,送我个顺水人情。”

这巧儿不知是得了好处一时不知天高地厚还是香油蒙了心窍,竟笑道:“多谢娘娘。方才奴婢过来时见将军在偏殿的长廊与娘娘说话儿,那里正是风口,奴婢担心娘娘着凉,且拿了些衣物过去,无意中听到一些话儿。”

她本意是要讨好周宪,还没傻到以为自己听了几句闲话便能要挟周宪,怎奈弄巧成拙,犯了周宪的忌讳。

周宪心里又惊又怒,脸色也大变,但马上恢复平静,冷道:“那你听到些什么?”

巧儿见势头不对,急忙道:“奴婢、奴婢也没听到什么,风大,听不清,谁人不知娘娘最是忧国忧民的,想必与林将军谈得是国家大事,奴婢不敢置喙。”

周宪冷哼一声,继而笑道:“但说无妨。你怎地这般小心翼翼?都是王爷的御人了,以后你我便是姐妹。”心道:你既这么喜欢多嘴,我便给你多嘴的机会!

巧儿似信非信,笑道:“回娘娘,奴婢永远是奴婢,愿意永世服侍娘娘。方才奴婢的确什么都未听见。”

周宪笑道:“看把你吓的,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快坐下来。我刚嫁给王爷那会儿,皇后娘娘打赏了一份礼物,倒是特别,女人用了美容养颜不说,又是极滋补的,最利女人怀胎,还剩下一些子,稍后让人拿了送于你。我再给你指个住处,配几个宫女太监,以后也是个主子了,自当有自己的住处。”

巧儿心头一喜,但面上却道:“不敢,娘娘!奴婢只是娘娘使唤的丫头,不敢以主子自居,更不敢使唤别人来着。”

周宪笑道:“快别这么说,我就算不为你考虑也要看看王爷的面子,难不成让人笑话了去,说王爷的御人还是奴才的住行?”

巧儿拜道:“多谢娘娘,奴婢永生不忘娘娘的大恩大德。”

周宪给身旁的宫女使了眼色,道:“快把巧御人扶起来。另外,将皇后娘娘赏的那些药丸也给巧御人一些。”

巧儿欢天喜地地回了周宪为她安排的新住处,心中做着飞上枝头变凤凰的美梦,却不知死神正渐渐降临。

卷二 069 李煜监国再回金陵

李弘冀暴毙之后,李煜在朝里便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几乎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李璟一向疼爱李煜,在李弘冀与李煜之间事事袒护李煜,如今更是器重有嘉,朝廷的事大大小小都与李煜商议,不但如此,曾经那些顾命老臣也都一一引荐与李煜,并再三交代凡事辅佐李煜。

李煜也不负众望,勤俭谨慎,厚重有礼,待众臣礼贤下士,李璟交待的职责无一不圆满完成,颇得李璟欢心,也因此赢得朝廷中过半官员的赞赏与认可。

连日来,李煜对朝事尽心尽力,甚至不眠不休,众人看在眼里,十分心疼,尤其是钟皇后,每每心疼,亲自吩咐御膳房做些补品与李煜,又时常到他宫里探访。

“煜儿,凡事尽力而为,尽心即好,不要伤了自己的身子。你父皇让本宫来看看你,吩咐莫要你累着了。”钟皇后道。

李煜微微一笑,道:“多谢父皇、母后挂念,儿臣无碍。为国分忧解难本是儿臣分内之事,先前儿臣流连山水,寄身佛寺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有了机遇为父皇分忧,儿臣已是万分感激。”

李煜毕竟出自皇家,皇室里的争斗他见过不少,自知此时事关重大,光靠李璟的宠信还不够,还要赢得众臣子的拥戴,所以近来生活崇尚节俭,行事待人分寸拿捏恰到好处,既不拉帮结派,也不疏远朝臣,真真让了那群想挑刺的人无的放矢。

周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一应物件都是选最美最好的,如今为了配合李煜,竟忍痛割爱,硬生生舍弃原先求善求美的心态,过着前所未有的简朴生活。

公元959年年末,李璟在朝臣的一致推举下,将李煜由郑王徙封为吴王,派往都城旧址金陵监国,这无疑是对天下宣告:李煜便是皇位的继承人。

对李煜与周宪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李煜储君的地位也从此日渐形成,毕竟他是李璟仅存嫡生儿子。

且说李煜携周宪回到金陵,在返回金陵的途中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新封的御人突然高烧不退,随行太医诊视之后开了些退烧的方子,但不但不见好,反而严重起来。不出一天的时间,那御人全身起红色丘疹﹐继而变成疱疹,疱疹一破便流出脓一般的粘液,吓得宫女太监都不敢近前服侍,太医最终断定她是得了天花。

此人便是巧儿。

“怎么会这样!一个个都是废物!拿着朝廷的供奉却没有实用儿!”周宪喝斥道,她揣测这声音恰巧能让李煜听见。

那几个太医唯唯诺诺的不敢说话,只是跪着请罪。

周宪问道:“可有救?”

这天花虽是一种重症,但并非无药可医,只因它传染性极强,又发作迅猛,若是救治延迟便没了性命,故此人人唯恐避之不及,谁还敢留她下来救治?

那群太医纷纷道:“无药可治!无药可治!若是再不处置,恐要传染给其他人,还请王妃娘娘速速离开,以免遭此病荼毒。”

周宪急忙往后退了一步,道:“那你们还不快去看看,队伍里有没有其他人染了此症!”

那几个太医急忙去了。

“王爷,您看这事如何处置?想不到巧儿平素那么聪明乖巧的一个人,却是这等命薄福弱的。”周宪作出一副哀戚的神情,将裁决权交给了李煜。

李煜沉思了一会儿,脸色有些阴晴不定,冷冷看了周宪一会儿,继而笑道:“兴许就是聪明伶俐过了头,老天爷都看不下去,招了嫌,自然就命薄福弱了。既然是得了天花没了救,又会传染给他人,不如处置得干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