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后巷说百物语 >

第64部分

后巷说百物语-第64部分

小说: 后巷说百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次郎——不,想必剑之进亦如是,几乎悉数阅览过这些书卷。因此,十分清楚大抵都是些什么样的故事。

    即便如此,聆听时仍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惧。

    或许是因鬼原的叙述颇为巧妙,带有热切的抑扬顿挫,但似乎不仅是如此。

    此时,仿佛为一股看不见的力量所压迫,房内空间教人感觉十分扭曲。也不知是因房内气氛益形紧绷,抑或空间密度益形浓缩,甚至可能是自己变得益形稀薄,教人连对些微动作也变得异常敏感。仿佛光是坐着,便要教一股气给压扁。

    鬼原同样是叙述了十五则。

    与次郎也拔除了十五支灯芯。这下,灯芯仅剩下一半。

    即便还有一半,房内也几乎已是伸手不见五指,除了灯笼,可说是什么也瞧不着。每个人影都变得一片模糊,个个溶入了青蓝的黑暗中。虽知众人仍端坐不动,但除此之外,一切均已无法判断。众人唯一能瞧见的,唯有坐在灯笼旁的与次郎朦胧的身影。

    接下来。

    终于轮到圆朝出场。

    不过,并未让与会者知道此人便是圆朝。

    刻意先藏身密室,待房内被染成一片青蓝后再引领入场,其实是为了不让众人察觉圆朝的身分。戴面具毕竟过于滑稽,故到头来仍安排圆朝以真面目出场。想必无人想到,这名闻天下的名士竟会在这等规模的聚会上现身。即便或许一旦开口,仍有暴露身分之虞,但终究好过招摇入场。倘若事前便知此人是圆朝,或许听者便要心怀欣赏名人献技的期待。若是如此,故事说来恐怕便不够骇人了。

    敝姓出渊,来自汤岛,圆朝说道。

    接下来,便开始缓缓说起众人从未听闻的怪谈。

    果然巧妙。

    听来着实教人着迷。

    待回过神来,才赫然发现自己的脸已转向嗓音出处,就连身子都给探了出去。听得正入神时,又突然给吓个一大跳,虽看不清其他人是什么模样,但想必和与次郎应是没什么出入罢。

    叹息、吸鼻涕的声响同时传来,想必大家都是同样反应。

    将人诱入,又突然推出。将人钓起,又突然抛下。

    果真是个高人。

    故事内容、叙事技巧均属上乘,教与次郎由衷佩服。

    这果真是场豪华飨宴,与次郎心想。

    在圆朝高明技巧的搅拌下,房内的黑暗原本就慑人,这下竟变得益形沉重。一字一句,教人感觉到一股无以名状,犹如双腿痉挛、肩头紧绷的压迫感。

    话完一则。

    拔去一只灯芯。

    话完一则。

    拔去一只灯芯。

    黑暗已将周遭吞噬大半。

    如今,房内境界已无可辨识。

    唯有话语传入众人耳里。

    这话语,竟化为明确实像。

    原来如此,原来人就是这么进入故事里的。

    原来得将古与今、今与古流转替换。

    悉数说完后,与次郎小心翼翼地悄悄站起。

    第九十九则就此落幕。

    【捌】

    接下来,就是第一百则了。

    若吾等就此打住,各位便能保安泰,但今夜可不能如此。接下来,就由不成材的老夫,为各位作个总结。

    这下已过丑时三刻,已是连草木皆休眠、妖魔皆现身的时刻。述完这第一百则,是否真有异象将起?

    若有任何异象,将由或许仍在座的法印(注:僧侣最高阶的法印大和尚位之简称,相当于僧纲之僧正。下尚有法眼、法桥等僧阶。但古时日人亦常以此称呼山伏或祈祷师)国枝慧岳法师施法驱除。不过,自老夫所在之处,并无法瞧见法师。

    难不成——法师业已离座?

    房内已是如此漆黑,想必各位亦无法瞧见老夫的神情。

    好的。

    或许,各位宜先确认与自己紧临而坐者是否依然在座。即便仍在座,也难知究竟是否仍为本人,不,甚至是否为人,想必也已是难以确认。

    如今,灯芯仅余一支。

    着实教人惶恐不安。

    那么,就由老夫为各位叙述一则风神的故事。

    此事发生于距今十三年前。

    不,也或许是更早以前。老夫活到了这把岁数,实在是记不清了。

    总之,或许是更早以前的事儿。

    当时,有两名年轻的男子。

    此两人胸怀豪情壮志。唉,年少时,每人均曾胸怀大志,待活到老夫这把年纪,可就要消磨殆尽了。

    这大志,并非赚进千万银两、或尝遍天下珍馐,而是颠覆天下,创立富强新世。

    是的,这志向本是立意良善,男儿胸怀如此梦想,绝无任何不可。

    但壮志也可能成为扰人烦恼之源。倘若人过于渺小、志过于豪壮,压根儿无从实现。

    凡是人,仅能成就能力所及之事。

    但心怀壮志,有时也能让人达成原本难及的目标。

    当然,不可及之事终究是不可及。

    总而言之,此二人亟欲一酬壮志。

    为此浪迹天涯。

    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实现远大梦想。

    某日。

    两人来到山科一带。

    于山中见一石雕神像。

    此像,乃风神之像。两人向这石像许了个愿。

    祈求风神保佑,助己成就心中壮志。

    唉。

    虔诚祈求一番后,两人离开了京都。

    接下来。

    噢,至此为止,尚未有任何不妥。毕竟,两人仅是祈求神佛佑己酬志,便离开了京都。

    不过……

    各位认为到头来,此两人都做了些什么?

    竟是杀人。

    没错,就是以刺客为职。唉,虽说为了巨大改革,些许牺牲亦是在所难免,这本意可谓合理。不过,凭此两人的能耐,就只能干这等差事。

    唉,毕竟人仅能成就能力所及之事。而这两人唯一能及的差事儿,便是杀人。噢,不过要取人性命,可不是人人都下得了手的。

    各位说是不是?

    敢问在座的各位,可有谁曾杀过人?想必是不曾有过罢?若有哪位曾干过,可就吓人了。杀生,乃天地难容之重罪。

    较任何罪都来得罪大恶极。

    而这重罪,必将深植凶手心中。杀过人的记忆,注定要侵蚀凶手的心灵。

    即便如此,两人毕竟是为一酬壮志而举屠刀。

    大志,时能让人忘却心中痛楚。

    不知不觉间。

    两人之心渐起变化。

    唉。

    其中一人开始感觉空虚。哪管自己费尽浑身解数,狠下心挥刀斩人,却仍无法成就一己壮志。心生如此想法,也是理所当然。

    至于另一人,可就不是如此了。

    此人开始纳闷,为成就壮志而杀,与恣意妄为的杀,哪有什么差异?

    哪有可为天下国家而杀,却不能为其他理由而杀的道理?或许无论如何,杀人总该有个大义名分。但若是如此,只要随手找个理由凑合,不就得了?

    唉。

    某天,两人于山腰袭击一名飞脚。

    此举乃是为了夺取飞脚所持之书状。想必是往昔人称密书一类的东西。

    唉,其实,两人仅需撞倒飞脚夺取信函,便可完事交差。毕竟飞脚的性命与书状的内容本就毫无关系。

    但当两人费了一番工夫,终于追上这飞脚时,其中一人竟举刀一挥。

    从身后来个袈裟斩(注:剑道中将人体由上至下斜切的刀法),一刀便毙了这飞脚的命。另一人见状大惊,此行仅需夺取书状,何须取人性命?

    并严斥同侪为何做无谓杀生。

    哪知另一人竟如此回答:

    既是杀生,哪有有益、无谓之分?

    既是人命一条,哪有飞脚、武士之分?

    又哪有武士可杀,飞脚却不可杀之理?

    听闻这番辩解,另一人本欲辩驳,孰料竟找不出任何理由。一如这同侪所言,杀生本属无益。不论是出于什么理由,杀生绝无有益之理。

    两人就此决裂。

    一人径自下山,从此放下屠刀。

    另一人则遁入山中,杀害了一名无辜女子。

    唉。此女不过是个碰巧路过的山民之女,还带着一名年方八岁的可爱女娃儿。两人碰巧行经飞脚丧命之处,这下可就是在劫难逃。

    没错,此女当然是吓得魂飞魄散,更何况,还带了个娃儿。

    两人屏气潜藏,但终究还是教凶手给寻获。事到如今,仅有遁逃山中一途。

    穿越竹林、踩过藤蔓,此女抱着娃儿死命窜逃。山中本难行,尤其是连山路都没有的深山,当然教一介弱女子跑来连连跌撞。

    不仅衣裳被划得稀烂,手脚也伤得鲜血直流,尽管如此,此女仍死命奔逃。

    毕竟背后有个提刀男子执拗追赶。

    唉,最后还是教凶手给追上了。

    讽刺的是。

    此女遇害处,竟是那风神石像旁。

    此时,此男已丧失理智,先是轻挥一刀,划破女子的衣带,衣裳随刀褪落。男子便将浑身是血的女子压倒在地,当着,嚎啕大哭的娃儿的面……

    唉。

    逞了兽欲。

    如此凶残,真是连畜生都不如。

    泄欲后,男子便将女子乱刀斩死。

    并将娃儿推落悬崖。

    实在是禽兽不如。

    这下。

    突有一阵风吹起。

    风中还有个声音问道:

    为何如此残虐不仁——?

    男子高声回道:

    反正横竖都得杀,下手前奸之为乐,有何不可?若未淫便杀,难道就是无罪?

    吾人曾发愿祈求酬志。今日此举,乃为酬志所为。

    若有任何不妥,尽管告知。

    然神明未作任何答覆。

    因此事已是对此人的惩罚。

    事后,此人将原有壮志悉数抛诸脑后,屡屡淫人、杀人,受害者不计其数。

    另一人则有感自身罪孽深重,就此放下屠刀。心中苛责,自此不再蓄积。至于另一人……

    则是一见女子,便感到一阵风吹拂。而眼前之女,悉数化为与当日奸杀于山中之女同一样貌。

    如此一来,除了将之奸杀,别无他法可忍。罪业与日俱增,终教此男无法承受。原本尚有壮志抚平心中痛楚,如今也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虽然如此,每见年轻女子,仍感觉有轻风吹拂,薰心色欲亦随此涌现。

    因此。

    即便精神、心灵早已是残破不堪,此男——

    仍仅能任凭这阵风恣意摆布。

    【玖】

    话及至此,突然有阵风自众人背后吹入房内。

    随之而来的,是一阵碰撞声。

    接下来。

    国枝慧岳突然站起身来,高声嘶吼。

    慧岳推倒了身旁的屏风,接着再度嘶吼起来,并转身大步向前踢倒青色灯笼,紧接着又朝百介的方向跑来。

    ——这就成了。

    百介心想。想必慧岳,不,喜左卫门业已失去理智。

    听见百介所述竟是自己的犯行,岂可能放过对这秘密知之甚详,并于众人面前加以暴露的百介?

    若是在普通状况下,或许仍能装傻赖帐,但这回身处的乃言语化为实像的百物语会场,况且时逢可能将故事化为现实的百物语之最后一则。

    这下看来,慧岳将杀了百介。若百介死于慧岳之手……

    这就成了。

    如此一来,慧岳必将遭逮捕,毕竟此时有内务省警视局的巡查在场。而与会的知名艺人、画家、及华族若是目睹有人遇害,也绝无可能放任不管。

    这就是百介的复仇。一场称不上高明的局,一则仅为激怒对方而罗织的拙劣故事。

    自己已是个枯瘦老头,只消一击,便注定命丧黄泉。

    百介阖上双眼。

    忆起自己所见识的首出又市的局,也是场百物语。

    如此结局,是否能为阿蔺、阿银报一箭之仇?是否能抚平小夜的忿恨?

    熟料。

    这一击,竟迟迟没有降临。

    百介睁开双眼——

    望见大厅正中央有团黑影不住蠕动,同时还发出阵阵嚎泣:

    我错了,饶了我。

    突然间,眼前被映照得一片雪白。回过头来,只见仓田正马手持蜡烛为自己照明。

    眯起双眼把头回过,只见国枝慧岳已蹲在被踢毁的灯笼散落一地的大厅中央。颈子教涩谷揔兵卫给牢牢掐着,而矢作剑之进也伫立一旁,望向他双手紧抱的脑袋。

    「慧岳法师方才所说,可是实言?」

    「饶了我,饶了我。确、确是实言。那老头所述,也是句句实言。」

    剑之进一脸困扰地说道:

    「若是如此,在下必须将法师绳之以法。」

    「绑、绑罢。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