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西夏死书 >

第21部分

西夏死书-第21部分

小说: 西夏死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界上最先进的便携式防空导弹,比如最新型号的‘毒刺’,理论上完全可以击中我们。” 

“‘毒刺’?你认为击中我们的导弹是‘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 

“完全有可能,我在阿富汗时,可没少受游击队‘毒刺’的苦。” 

“你还在阿富汗打过战?” 

“是啊,那是二十多年前了。” 

“可我还是不敢相信,仅凭一个‘毒刺’,就能打下在八千米高度飞行的客机?” 

“当然,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确如你所说,攻击我们的匪徒,可能并不是仅仅用一套‘毒刺’系统,也不止一个人,他们有一整套非常完善的数据链,这个数据链很可能连接着设在境外的雷达。” 

听完马卡罗夫的分析,唐风、韩江,包括叶莲娜都惊出一身冷汗,这是一帮什么样的匪徒,竟然有如此可怕的背景!他们如此强大,会不会就在我们附近,几人都不约而同地向四周望去,可是四周除了森林,还是森林…… 

韩江抬头看看天,天快黑了,云层很低,看来今晚会有降雨,他开始后悔自己过分的自信,太低估对手了,我们如此谨小慎微,竟然还是被匪徒发现了,不!那对俄国父女究竟是什么人?也许匪徒的目标并不是我和唐风,而是他们!不管怎样,真应该听唐风的话,带上武器,说不定,危险已经在向我们逼近,但愿平安能熬过今晚。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密林中,几个黑影正在快速地享用他们的晚餐——一堆高热量、高蛋白的野战食品,他们没有点燃篝火,四周一片黑暗,只有他们身旁的钢枪,闪出了一丝冰冷的寒光……

第十章 不眠之夜

第十章 不眠之夜

可怕的夜幕降临了,山上的气温,急剧下降到零下三、四度,已经极度疲劳的乘客,大都围着篝火昏昏睡去,而马卡罗夫却被肩膀上的伤痛,折磨得辗转难眠,他睁开眼睛,看看身旁正在熟睡的叶莲娜,他已经失去了惟一的儿子,他是多么希望,希望叶莲娜能成为自己的女儿。忽然,他听到了一个声音,“唦——唦——唦!”马卡罗夫警觉地坐起身,用他那如鹰般敏锐的眼睛,朝周围望去——原来是一只不安分的松鼠,虚惊一场! 

马卡罗夫背靠在树干上,肩上的伤口越发疼痛,他望着面前的那团篝火,不知怎地,眼前又浮现出了半个世纪前的那次中国之行,那次可怕的旅程! 

…… 



从中蒙边境被救起,马卡罗夫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身体的伤痛虽然已经平复,但是,可怕的噩梦却时时纠缠着他,一觉醒来,马卡罗夫发现自己突然失去了自由,病房门口全部换成了克格勃的特工,原本经常来看望他的战友,和满脸笑容的首长,再也不见了,周围没有一个人和他说话,他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马卡罗夫,这个当年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快要压抑疯了。 

难熬的一周后,马卡罗夫被送到了莫斯科,他坐上一辆高级的“吉尔”轿车内,两旁是穿着黑风衣,一脸严肃的克格勃军官,“吉尔”载着他们穿过莫斯科的大街小巷,马卡罗夫心里惴惴不安,他感觉自己此刻就像一个犯人,这是要把我送到哪?监狱?军事法庭?我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为什么会是这样? 

渐渐地,一栋黄色的大楼出现在马卡罗夫视线中,这是哪里?……马卡罗夫扭头看了一眼路牌,前方是——卢比扬卡广场,啊!恐怖的卢比扬卡广场11号,克格勃总部,马卡罗夫的心跳开始加速,额头渗出了细细的汗珠,他想起了贝利亚,想起了三十年代的“大清洗”,许多无辜的人被带进这里,就永远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这其中也包括贝利亚自己!卢比扬卡广场上的那尊捷尔任斯基塑像,已经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了,高大,威严,对敌人毫不留情,这就是捷尔任斯基,这就是克格勃!马卡罗夫忽然发现,身旁的克格勃军官,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这冷笑让他毛骨悚然。 

“吉尔”从后门驶进了卢比扬卡,停在院内,让马卡罗夫诧异的是,自己并没有被立即“押”下车,只见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那个军官,下车向大楼疾步走去,马卡罗夫望着军官的背影,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怎么的命运? 

注:卢比扬卡广场在苏联时代称作“捷尔任斯基广场”,苏联解体后,恢复原名“卢比扬卡”,全书为叙述方便,统一使用“卢比扬卡”

不大一会儿,那个军官回到车上,对司机命令道:“去克里姆林宫。”司机对军官的命令感到诧异,反问道:“克里姆林宫?” 

“是的,克里姆林宫。1号不在总部,他说过他要立即,马上见到我们的客人。”说着,军官回头看了一眼马卡罗夫。 

“吉尔”驶出卢比扬卡,向不远处的克里姆林宫驶去,马卡罗夫没想到自己竟然在克格勃的心脏转了一圈,这么快又出来了,但是,他却没有绝处逢生之感,因为下一个他要去的地方,更令他心跳加速,——克里姆林宫,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进入这里,1号是谁?他为什么那么急于见到我? 

揣着一肚子的疑问,马卡罗夫他们在经过数道检查后,来到了一间金碧辉煌的大厅,后来马卡罗夫才知道,这个大厅就是著名的乔治大厅,是经常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地方。足有一千平米的大厅内,空空荡荡,只有马卡罗夫和那三个克格勃军官,三个军官坐在椅子上,腰杆笔直,一动不动,静静地等待着大人物的出现,马卡罗夫则好奇地向大厅四周张望,大厅屋顶的九盏巨型水晶吊灯,让马卡罗夫叹为观止,再看大厅四面的墙壁上,金光灿灿,刻着许多文字,马卡罗夫仔细观瞧,好像是一些人的姓名,他好奇地问那个为首的军官:“这墙上刻得都是什么人?” 



军官瞥了一眼马卡罗夫,没动地方,坐在原位说道:“乔治大厅墙上的姓名,是1812年俄军击败拿破仑大军入侵时,牺牲的将士姓名……” 

军官没说完,乔治大厅一侧的门开了,三名军官见到走进来的人,“唰”地一下,全部笔直地站了起来,马卡罗夫知道——大人物出现了。 

马卡罗夫也站了起来,对面走来的“大人物”,看上去似乎只有四十出头,身材消瘦,但却透着精干,这个“大人物”的形象,和马卡罗夫脑中想得那些大腹便便,垂垂老矣的大人物,相去甚远。 

马卡罗夫觉着眼前的“大人物”有些眼熟,可能是在报纸上,或是画像上见到过,可是却想不起是谁?在部队,马卡罗夫并不是那种关注领袖,关注莫斯科动向的人,他只想把自己的事做好,对得起母亲,不辜负在卫国战争中牺牲的父亲。 

“大人物”走到了几个人面前,面前的大人物似乎神圣不可侵犯,马卡罗夫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抑,“你好,马卡罗夫同志,我是谢列平。”大人物的话语平静而和蔼。 

谢列平!马卡罗夫马上想到了面前的人是谁?全苏联最能干,最有权势的一个人,他二十四岁便已步入政坛,四十岁成为克格勃的掌门人,他还是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不管是在斯大林时代,还是在赫鲁晓夫时代,他始终平步青云,在一次次权利交锋中,谢列平至今保持着完胜的纪录,人们私下送了一个“铁腕人物舒里克”的绰号给他,许多人都相信他将是未来的最高领导人,这样一个人物,却要急着见我? 

马卡罗夫有些不知所措,敬了一个不够标准的军礼,道:“贝加尔军区第39集团军侦察营准尉伊凡•;彼得罗维奇•;马卡罗夫前来报到。” 

谢列平摆摆手,“不用这样,我并不是你的上级。”顿了一下,谢列平又说道:“你跟我来。”说完,谢列平丢下那几个克格勃军官,领着马卡罗夫,走出了金碧辉煌的乔治大厅。

马卡罗夫跟着谢列平穿过道道走廊,来到一间办公室,谢列平示意马卡罗夫坐下,待二人坐定,谢列平首先开口:“不要怪我们的人,那都是为了保护你,也是为了保密,你的身体好了吗?” 

“基本上已经康复了。” 

谢列平点点头:“你也许还不知道,这次‘黑城’行动,是我极力主导的,所以我特地把你请到莫斯科来,想让你给我谈谈整个行动的过程,特别是最后出事时的情况。” 

“为什么是您亲自和我谈?”马卡罗夫大惑不解。 

“因为我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次行动,下面请你谈谈吧。” 

“过程?其实,我只是一个军人,我和我的两个战友被上级选中,任务只是去保护科考队的安全,所以科考队那些专家教授,这一路发现了什么,做了什么研究,我并不清楚,甚至我连这次行动的目的也不知道。” 

“那你总该听到他们说了些什么吧?” 

马卡罗夫摇摇头,“即便我听到一些科学家在一起的交流,也听不懂,一是我并不懂他们专业上的东西,二是我不懂中文,去之前我学了点中文,但只是一些简单的用语,所以……” 

“你真是个老实人,只知道自己的任务。”谢列平无奈地露出一丝笑容。 

“是的,我在部队接受的教育就是服从命令,完成自己的任务,和我无关的事,不要去随便打听。” 

“那这一路,除了最后一天发生的可怕事情,前面有没有什么异常?” 

“前面……”马卡罗夫陷入了回忆,“前面那些天基本上都比较正常,但是……”马卡罗夫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我个人感觉,只是我的个人感觉,从我们一出发,似乎就有双眼睛时刻在注视着我们!” 

“一双眼睛!那你没发现什么?” 

“我曾和另一个战友,在科考队后方埋伏,也曾在夜晚宿营地附近昼夜巡逻,按说如果有人跟踪我们,我一定可以发现,但是我却什么也没发现。” 

“哦?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疑的情况?” 

“还有就是出事前的那个晚上,那天晚上我们是在一片胡杨林里宿营的,因为白天很累,所以那天晚上我很早就睡下了,担负那晚营地安全是三位中国军官,睡到半夜,我忽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吵醒了,那声音开始并不大,我跑到帐篷外面,没有看到执勤的中国军官,却发现卡佳,就是列宁格勒大学那位研究历史的博士,我们都喊他‘卡佳’,他和###同志在离营地较远的一棵胡杨树下,争论着什么……” 

“他们说了什么?”谢列平打断马卡罗夫的话追问道。 

“他们是用中文在争论,卡佳好像冲那###同志说了句‘不!我不需要!’,我就听明白这一句,其它的,我就听不懂了。” 

“再后来呢?” 

“再后来,卡佳看到我来了,就回帐篷了,那###同志也回帐篷睡觉了,我不放心营地的安全,就在营地四周转了转,结果,我还是没发现应该执勤的那三名中国军官,而那个奇怪的声音却越来越响了。” 

“那是什么声音?” 

“我无法形容,总之,非常奇特,像猛兽的吼叫,又像是从遥远地方传来的人喊马鸣,第二天,我曾问卡佳,卡佳说他也听到了那个声音,但他却说,那声音只是大风吹过沙丘和胡杨林的风声。我怕走远了迷路,便返回营地,继续睡觉,要在以往,我找不到那几名中国军官,一定会为营地的安全担心,睡不好觉,可奇怪的是,那晚我回到帐篷后,竟然睡得很好,一觉已是第二天天明。”

“那第二天,你见到那三名中国军官了吗?”谢列平问。 

马卡罗夫皱着眉,摇摇头:“没有,第二天醒来,其他人都在,就少了那三名中国军官,但是,更奇怪的事发生了,一大早起来,大家发现用来装水的两个大桶,竟然同时漏了,等我们发现时,里面的水早流干了,本来,我们携带的水,已经消耗大半,这下整个科考队都没水了,在酷热的沙漠戈壁中,失去了水,就意味着死亡,悲观的气氛,迅速在科考队中散播开来。科考队取消了当天原定的行程,派出五拨人出去,既为寻找水源,也为寻找失踪的中国军官,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所有出去寻找的队员都配发了步枪和子弹,我还教了几位科学家如何使用AK—47,大家约定不管找没找到,太阳落山前,所有人都要返回营地。” 

“你那天一直留在营地?后来那五拨人都回来了吗?” 

“是的,那天白天,我一直留在营地,担负营地警卫任务,并没发现什么其它的异常,黄昏时分,所有出去寻找的五拨人都按时回来了,可令大家失望的是,五拨人既没有找到失踪的三名中国军官,也没有带回水,有位中国的地质学家,直呼不可思议,他说他曾经到过这里,明明记得附近是有水源的,而且还不止一处,可是就是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