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239部分

重生寡头1991-第239部分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发生改变。

当然,抛开自己的利益与安危,郭守云也觉得远东没有独立的基础,因为那里和什么塔吉克斯坦啊,吉尔吉斯斯坦啊之类的加盟共和国不同,人家有建国的基础,所以他们的独立有历史依据可循。而远东呢?远东有什么啊?几个边疆区、几个州,外加一个雅库特共和国,像这么一个闲散的地方,怎么搞独立啊?一点历史朔源都没有嘛。正是基于此,郭守云虽然担心远东出现类似的分离倾向,但是却并不怎么看重,他觉得,唯一一个值得担心的地方,那就是雅库特,而雅库特之前已经被他搞过一次清理了,那些刚爬上领导岗位的人,估计还没有胆子耍弄手段。

但是郭守云并不知道,他对苏联的历史了解实在是有些缺憾的地方,远东并非没有独立建国的历史可循,而且还是相当的有,因为就在苏联刚刚建国之初,在以赤塔州、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为地域的一片版图上,曾经有一个具备自己国旗、国徽以及政府首脑机构的“远东共和国”。

这个曾经的远东共和国,成立于一九二零年,属于布里亚特蒙古人的自治共和国,按照当时列宁同志提出的政策,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废除帝国主义时期的一切不平等协约、政策条款,因此,当年帝俄非法从中国攒取的领土,应该无偿的归还回去。正是根据这一项政策,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包括外兴安岭在内的广袤地域上,一个过渡性的共和国被建立起来,这个共和国虽然隶属苏维埃国家控制,但是它有自己的共和国政府,甚至还有了货币的发行权。不过很遗憾的是,随后,日本帝国主义对苏维埃新政权的干涉到来了,日军从东北出兵,向远东腹地推进,一举占领了远东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随后,战争爆发了,并一直持续到一九二二年。再之后,列宁病逝,斯大林上台党政,远东共和国又以一个加盟共和国的身份,重新并入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存在了不到三年时间的远东共和国,正式成为了一个历史的符号。

郭守云并不了解这段历史,但是却有人了解最权力的诱惑下,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甚至可以把埋在地核里的陈芝麻烂谷子都翻腾出来,更何况是几十年前的一段历史。

就在郭守云带着霍尔尼科娃在华盛顿四处游荡的时候,远东的哈巴罗夫斯克正好是深夜,而对于妮娜来说,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在哈巴罗夫斯克南郊的郭氏别墅区里,最南侧的那一栋别墅里,彻夜***通明,宽敞整洁的客厅里,妮娜穿着一身配了校官军徽的军装,端端正正的坐在正座上,而在她的面前,莎娜丽娃等人以及从军区赶过来的诸位将军统统在座,从在场每个人脸上的严肃表情可以看出来,今晚的事态有些非比寻常。

在妮娜面前的小茶几上,摆放了一面绸料的宽布,从样式上来看,这应该是一面国旗,旗子通体大红,在左上角的位置,有一个蓝色背景的方形图案,而在这个蓝色方形框里,用黑体印绣了三个字母:“、、”,三个字母成品字形结构,“”在上,“、”在下。这样一幅旗子,也许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个时期所采用的国旗,但是包括挈廖缅科在内的几位远东军区将领却都知道,这是二十年代“远东共和国”的国旗有人在趁机浑水摸鱼,挑动远东的分离倾向。

就在今天中午一点的时候,驻守赤塔州雅布洛诺夫山麓南线区域的独立坦四十九师发生哗变,师长莫罗廖夫少将公然打出成立“远东共和国”的旗号,以此作为对前阶段赤塔州苏维埃主席沙瓦科洛夫的回应。

莫罗廖夫的坦四十九师驻地,就在阿穆尔州的边境位置上,他们的哗变,直接影响到了伊万诺夫的独立十六师,现在,远东军区内部军心开始出现浮动,毕竟成立“远东共和国”这个口号很有煽动力。用沙瓦科洛夫的话,那就是:“远东是被莫斯科遗忘的角落,远东人的死活,从来都没有进入过莫斯科那些政客的视线,现在,土库曼斯坦人有了自己的民主,哈萨克斯坦人也有了自己的民主,他们获得了主导自己未来的权力,那么为什么我们远东人不能?”

分离倾向一旦与军事力量相结合,那后果是严重的,倾向是一种倾向,它只存在于思想之中或者是口头至上,而若是有了军事力量的参与,那它就要将一切付诸实际了。

虽然说赤塔州并不属于郭氏集团的势力范围,但是两者距离太近,而且沙瓦科洛夫所倡导的那个“远东共和国”,也将郭氏集团的大部分地盘囊括其中了,在这种情况下,郭氏集团必须做出反应。但是郭守云去了美国,谁都联系不上他,在这个关头,应该怎么办?

第四卷 军火之王 第二七五章 再出乱局
满满堂堂一客厅的人,如果按照军衔来排队的话,那妮娜这个小小的校官,似乎只能排在最后,大大小小的十六名军区将领中,除了她之外,级别最低的也是少将;如果按照手中政治资源的大小来排队的话,那毫无疑问,她也排不上号,别的不说,拉丽萨放在那里,这方方面面的事情,就轮不到妮娜来做主;如果按照掌管势力的强弱来排队呢,那很明显,莎娜丽娃手上的黑帮,才是目前远东规模最大的团体。但是现在,这些人谁都不拿主意,他们都在等,等天字第一号的“郭夫人”做决定。

地区分离主义倾向一旦出现,那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了,而是以一个族群乃至一个阶层为基础大范围思潮,就像莎娜丽娃提供的消息,目前远东南部诸州,尤其是赤塔州与伊尔库茨克的两个布里亚特民族区,已经出现了大范围内的骚乱趋势,而在比罗比詹、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等远东主要城市,也有一定规模的骚乱现象。现在,挑动骚乱的还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满,尤其是大规模的失业潮、飞速提升的物价、动荡的社会局面,令他们看到自己的未来,因此,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年轻人就会乘机发作,寻求一种不现实的社会变革。

总的来说,如今的局面很危急,远东军区内部也有了不同的见解,一些出身远东的中下层官兵更倾向于赤塔州的分裂势力,至少对他们给予了同情,而在政府方面,也有不少官员态度暧昧,他们对眼下这一场事端显然是乐见其成的。

“妮娜,”在场的所有人中,除了郭守云身边的几个女人之外,真正和妮娜关系密切的,就只有伊万诺夫少将与苏西霍夫上将两个人。对于他们来说,妮娜是即使老部属,又是老上级的女儿,这关系上自然非同一般,因此,这两位老将军在态度上倒是十分积极。

“现在的局势很明显了,”坐在妮娜右手边地第二位置上,伊万诺夫面色严肃的说道,“我们必须尽快作出决定,采取最为有效的策略。沙瓦科洛夫的宣传很具有鼓动性,他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煽动起这么大范围的骚乱,那就说明他们在赤塔与伊尔库茨克两州内的影响力不低,而且现在这两个州内部,布里亚特人口超过五十万。林雷虽然说总人口数不是很多。但是一旦闹起来,那也是一个大麻烦。哈巴罗夫斯克这边的情况相对来说还好一点,而阿穆尔州那边就很不乐观了。今天下午,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内就有了上万人的游行示威,如果今晚不能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那明天地情况估计会更加糟糕“是啊,”苏西霍夫也忧心忡忡的说道,“像这一类型地事件,往往就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地区出现问题,就会迅速向周围地域辐射,车臣印古什那边的现状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不早做决定,那我们今后的立场将会变得非常被动。”

“莫斯科那边地反应如何?他们还没有拿出对策来吗?”妮娜想了想。问道。

“莫斯科?”伊万诺夫与苏西霍夫对视一眼。又看了看周围地诸多将领,随即沉默下来。

莫斯科早就有了反应。从中午到现在,俄罗斯国防部已经先后向远东军区发出了六份紧急命令,要求远东军区调动布拉戈维申斯克、比罗比詹、雅库茨克三地的驻军,向赤塔州周围地域移动,同时,要求驻扎在桑加尔的摩步第六十四师开进伊尔库茨克州首府伊尔库茨克;驻扎在阿尔丹的第一一六装甲旅,开进安加尔斯克;莫格恰边防军独立步兵第六旅,开赴布拉茨克,以防止事态朝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面对这样的紧急命令,远东军区总指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一方面是因为包括军区司令员挈廖缅科、总参谋长席贾霍夫在内的一干人另有打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事关重大,一旦出了问题,这个篓子没人能够补得上。虽然说如今的苏联中央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从名义上讲,军队还是应该隶属于苏联国防部管辖的,军区部队地大规模调动,需要有苏联国防部的批准,俄罗斯国防部说了不算。另外,即便是苏联国防部下达的命令,像这种极有可能会引发军民冲突的调兵行动,军区方面也必须见到实打实的命令文件,这不仅仅是一个授权地问题,也是一个责任背负地问题。试想,如果部队调动起来了,并且迅速的进入了作为指定地点地城市,随后呢,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同参与游行示威的民众发生了冲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样的事是很可能发生的。那么一个问题出来了,这样的结果由谁来承担?毫无疑问,如果有国防部的命令文件,那么责任归属国防部,而若是没有这份文件,那责任就要由军区方面承担了。军事法庭也是讲究证据的,不管是谁,空口无凭的都不可能把责任推卸掉。就拿目前来说,无论是挈廖缅科还是席贾霍夫,如果真的依靠一份口令就去调动部队,那将来出了问题他们怎么交代?“国防部给我下的命令,是口头的。”这么说有用吗?到时候国防部来个一推二六五,死不认账,军区该怎么办?不要以为这样的事莫斯科做不出来,出了大问题之后,他们会很乐意找一群替死鬼来背黑锅的。

远东军区领导层的诸多将军们,都是戎马一生的人了,他们自然能够看清这其中存在的危险,像这种吃哑巴亏、充大头鬼的事,他们是万万不会去做的。

至于说军区另一层考虑,那说起来就有些暧昧了,挈廖缅科一干人之所以这么风风火火的找上门来,寻求郭守云的意见,他们本意,就是希望能够效仿一下赤塔州的做法。现在到处都在闹独立啊,鞑靼斯坦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甚至连阿尔泰共和国那边的独立倾向都在甚嚣尘上,既然这些地方都能闹独立,那为什么远东就不能?从地域上说,远东距离莫斯科数千公里,其间还横亘着一个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从经济上来说,远东的经济与莫斯科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几乎能说是没有,一筐土豆从莫斯科运到远东,那价格能比得上一筐猪肉了,数千公里的距离,能将两地的市场彻底割裂;从民族成分上说,远东有大批的少数民族,匈奴族、楚瓦什族、布里亚特族、犹太族等等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口加起来,虽然超不过俄罗斯族的人口总数,但是也能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强了。结合这种种的现实,远东俨然就成为了俄罗斯的飞地,相比鞑靼、阿尔泰,这里显然更具备独立的条件。

远东的独立,对于在场的诸位将军来说自然是有莫大的好处,别看那些呼喊着独立的民众声调很高,但是一旦独立成功了,真正能够从中得到实惠的,还是像挈廖缅科他们这样的人物。

不过单单是一批军人,还闹不起独立来,没有媒体和政客的支持,他们那不叫独立,而是叛乱,所以这一次挈廖缅科一群人急急忙忙的过来拜会郭守云,就是为了探听他的意思,看看他在这件事上是个什么态度。如果郭守云表示支持,那么这件事就算成百分之七十了,郭氏集团手上有雄厚的资金,有覆盖整个远东的新闻媒体机构,有大把大把的政治资源,不仅如此,郭氏集团的决定,甚至还可以影响整个远东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支持远东的独立,再加上远东军区的响应,那一切还不是水到渠成吗?杜达耶夫能带着千把人起家,在车臣就闹了个天翻地覆,把整个高加索军区弄得没了脾气,远东军区上下几十万人,而且在郭氏集团的扶持下兵强马壮,海上还有一个太平洋舰队陈戟待戈,谁能拿他们怎么样?

反过来说,如果郭守云不支持的话,那也没有关系,他不是和莫斯科关系密切吗?那好,背黑锅的事就由他来做吧,军区的部队调动需要经费,郭氏集团把经费划拨过来,有了资金上进出单据,那么随后发生的问题,就能一股脑的推到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