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291部分

重生寡头1991-第291部分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毫无顾忌的策动这一场“战争”,否则的话,他在动郭守云的时候,那些与郭守云有关联的势力以及那些存在着同样问题地势力,就会一股脑地扑过来,将他这个“不安定因素”生生掐死。而除此之外呢,久加诺夫要想采用这种方式,还必须牢牢控制住联邦境内的绝大多数地新闻媒体,准确地说,就是掌握住大部分俄罗斯人的“眼睛”和“耳朵”,因为只有那样,他才能将这件事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普通的国民大部分都是盲信的,只要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统一口吻,一律宣称郭守云的罪行只牵涉到了少数几个“替罪羊”,那大多数人就不会在这件事上想太多,在这种连篇累牍的宣传报道之下,久加诺夫他们抛给公众的“调查材料”也就成了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

可如今的现实如何呢?久加诺夫他们固然势力很大,可是还没有在政坛上构成压倒性的优势,同时呢,国内的主要媒体机构,还掌握在几位巨头的手里,不说别的,在远东,所有的舆论引导工具就全都掌握在郭守云的手上。在这种情况下,久加诺夫怎么敢在这种事情上动手?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估计莫斯科以及联邦各州会跳出一大批人来为郭守云保驾护航,而在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别列佐夫斯基他们那五位巨头这些人或许有很大一部分都盼着郭守云早点死,但是他们绝不会允许郭守云死在这件事上。

想想看,郭守云凭着兄弟两个,在短短不到两年时间里,在远东打造了一个资产惊人的郭氏集团,如果说他是正正当当起家的谁会相信?可在政敌遍天下的情况下,却始终没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来打击他,这是为什么?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方面的东西没人敢碰,这是一个摆在桌面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视若无睹的“罪证”。无论是政坛的权人也好,商业的权贵也罢,他们要想在自己的位子上坐的牢靠一些,就必须把大多数国民蒙在鼓里,像这种牵涉太广的污秽之事,绝对不能曝光出去,恩,准确地说,这是他们***里的秘密,无论哪个势力还是哪个个人,谁要动这个秘密谁就必须死!可以肯定的是,克里姆林宫也好,白宫也罢,甚至是人代会的常设机构,他们宁可把整个联邦廉政机构的工作人员都送进监狱,也绝不允许郭氏集团侵吞国家资产的罪证曝光出去。

处理小人物要给他定大罪,而处理大人物则必须给他定小罪,这是政坛上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且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郭守云这么个精明的人,他哪能看不透这种事啊,在他看来,要贪污国家的资产嘛,要嘛别动手,要动手就玩大的,大到将国家钱袋掏空,自己富可敌国的地步,到那时,谁要动你,他就得先摸摸自己的脑袋是否能保的住了。

正是因为明白了这一点,郭守云才不担心久加诺夫会在这件事上做文章,他甚至可以断定,久加诺夫也不会指责自己操纵政治、偷逃税款,因为这些罪名虽大,但是却必须调查取证,而在目前的时局下,这种调查取证的工作根本就没法做。说句也许有些嚣张的话,谁要敢来远东做这种调查取证的工作,郭守云还真敢让他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远东前段时间都要闹独立了,内斗频繁的莫斯科还能拿他怎么样啊?信不信他郭守云今天放一句话,明天远东各州就会把独立建国的事提上议程?信不信他郭守云今天漏个口风,明天远东军区的部队就会向西线运动?

为什么这段时间克里姆林宫不来找郭氏集团的麻烦了?为什么老谋深算的维克托不来掏郭守云的腰包了?为什么郭氏兄弟回哈尔滨过春节这件事莫斯科没人炒作了?为什么国内对拉拢郭守云这件事更上心了?为什么一度陷入停顿的收购王安公司项目美国人又松口了?这一切的一切没有任何别的原因,就因为所有人都看出来了,在远东这六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郭守云有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这一地区是保持现在的稳定还是走向频仍的战火,全都在郭守云一念之间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上,一个人有罪没罪不是看证据的,而是看实力的,证据是给普通人看的,而实力是给宣判者看的,可悲的是,普通人决定不了审判的结果。

第四卷 军火之王 第三四五章 见招拆招
那么久加诺夫要想打击自己,会从哪方面着手做动作呢?在这个问题上,郭守云考虑之下,他感觉自己最有可能被拿来当成靶子攻击的,就是自己这个中国人的身份,目前俄罗斯国内的形势摆在那,国民的大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很高,伴随与此的,便是近乎极端的排外主义情绪。如果久加诺夫在这件事上做文章,那一方面可以在远东挑起一种民众对郭氏集团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呢,又不会引来各方的抵触,可以预见,现在有很多人都愿意看他郭守云的笑话,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那几位貌合神离的巨头。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是久加诺夫在这件事上做文章,郭守云也不担心远东会出什么乱子,更不担心会有人对他的郭氏集团使用暴力,毕竟在远东的地面上,大规模的暴力活动,只有郭氏集团才最有资格去组织,至于其他人嘛,还是老实安稳的呆着比较安全。现在郭守云真正担心的,是久加诺夫要以此为依据,对郭氏集团在联邦各项私有化改革中所享有的权利横加限制,由于郭氏集团的法人代表是享有俄罗斯国籍的外国人,所以久加诺夫要提出这一类的要求,完全符合联邦现行的法律法规,任何人都提不出什么异议来。

本国企业集团、合资企业集团、外商独资企业集团,这三种类型的企业集团,在任何一个国家享有的权利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目前俄罗斯联邦私有化改革的大环境下,郭氏作为一个实际上地外商独资企业。它可以在私有化改革中享受到的权限更是低的可怜。之前,郭氏集团浑水摸鱼,迅速获得了发迹,之后呢。在实力大增的情况下,这个潜在地问题没有人愿意去提了,因此,如果久加诺夫以此来打击郭氏集团,那对郭守云来说还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有麻烦要来怎么办?退缩。避让?这显然是不成的,一方面郭守云根本没得退缩。也没有避让的余地,另一方面,那也不符合他的性格。作为郭氏集团地当家人,郭守云历来都可以对普通人谦和有礼,但对那些有意和他别苗头的权贵,他一向都是玩硬碰硬那一手地,因为他知道,自己对普通人谦和有礼,人家会感激他,而对权贵们示弱。他们只会蹬鼻子上脸。

郭守云不怕麻烦。但是他却不希望现在出什么麻烦,因为在近期,郭氏集团面临着一系列的大宗投资项目,如果麻烦出在这个关头,那有很多项目就不得不做延后安排了。

坐在自己的皮质办公椅上,郭守云单手抚摸着下巴,扭动着腰部。令可旋转的办公椅来回转动几圈。仔细琢磨了一番,说道:“集团目前的帐面上不存在什么问题。况且在这方面做工作也没有任何必要,像久加诺夫那种人,他要是想在咱们集团的账面上找毛病,那就一定能够找得到,即便咱们把各方面的东西都做得滴水不漏也没有丝毫用处。至于说现在咱们该做的嘛。。。。。。”

郭守云拿起桌上的那份传真,拿眼扫了扫,稍稍沉吟片刻之后才继续说道:“霍多尔科夫斯基他们希望用物价的调控来给克里姆林宫施加压力,这一点上,咱们需要进行配合,毕竟咱们几家现在在坐同一条船,面对这种类似地联合行动,咱们要是一点配合工作都不做,面子上也过不去。”

“先生地意思是,咱们远东也要把这十二种必需品的价格提上去?而且一提就是百分之十?”波拉尼诺夫歪头想了想,犹豫道,“可就目前远东的情况来看,物价调涨百分之十,普通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远东与联邦其他地区不同,这里的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居民的收入状况就一直处在中下水平段上,这种情况,从咱们远商行地储蓄状况就能看得出来。如果咱们贸然将物价提涨上去,那。。。。。。”

摆摆手,打断了波拉尼诺夫地话,郭守云说道:“这件事我已经考虑的很清楚了,远东是个什么状况我明白,可是现在类似这样地决定,咱们必须做。”

“这样,”郭守云咂咂嘴,嘘口气道,“你马上替我办四件事:第一,通知守成,让他今天下午召集哈巴罗夫斯克所有贸易公司旗下的一级批发商,向他们透一个口风,咱们郭氏进出口贸易公司今后两个月内的供货量有可能将会在原有基础上缩减百分之五十。至于原因嘛,可以含糊的告诉他们,莫斯科方面正准备对郭氏集团展开资产清查,为了规避风险,集团不得不缩减在进出口方面的贸易额度。第二,通知拉丽萨,让她替我取消今后两周内同各州官员的全部会面安排,至于原因,就放出风去,说我的健康状况出现了问题,总而言之,要表现的越严重越好。第三,让莎娜丽娃马上着手散布传闻,内容方面嘛,就是莫斯科的政治斗争已经蔓延到了远东,郭氏集团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怎么说呢,总而言之要越是危言耸听越好,最好是能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没准郭氏明天就会倒闭了。。。。。。”

“先生,这么做不太妥当吧?”郭守云说得前两件事在波拉尼诺夫看来还没有什么,可是这第三件实在是太难理解了,要知道最近随着卢布的大幅贬值,远东商业银行的储蓄款已经出现了大幅下滑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有这样的谣传到处散播,那远商行的储蓄款恐怕下滑的速度就要更快了。可波拉尼诺夫不知道的是,现在郭守云,准确地说是远商行已经不在乎远东人是不是会把继续存到行内了,这倒不是说远商行看不上远东人大幅缩水的个人储蓄了,而是郭守云知道,如今的远东人除了远商行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储蓄选择了。前苏联时期的苏联国家银行已经被改为联邦央行了,而这家银行现在的储蓄项目已经不承担保值风险了,它的卢布汇率直接与国际挂钩,也就是说,国际货币市场上卢布今天跌多少,联邦央行的卢布汇率也跌多少,普通人的积蓄根本不会存放到这家银行里。如果在月前,在远东地面上还有一个储蓄银行,这家银行在汇率的兑算上还有一定的后延性,把积蓄存在那里,普通人有一定的时间去躲避风险,但是就在不久前,这件联邦国有的银行关门大吉了,面对几位巨头疯狂打压卢布价格的浪潮,这家从前苏联时期存活下来的国有银行终于还是被掏空了口袋里的最后一枚硬币,不堪重负的轰然倒下了。毫不客气地说,在如今的远东,尽管远商行也不承担储蓄的保值,但是由于郭守云实行的是以三天为一周期的汇率调整制度,所以远东的储户在面对卢布突发性大贬值的时候,还有一个时间段可以做出应对措施。在这种情况下,郭守云的远东商业银行几乎是在远东对金融业实现了垄断经营,普通的储户在存款的时候,除了远东商业银行之外,根本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当然,也许有人会提出疑问,远商行实行以三天为一个周期的卢布汇率调整措施,郭守云就不怕在面对卢布疯狂贬值的时候赔钱吗?这个怎么说呢,郭守云还真是不担心,因为面对突发的卢布大幅贬值,储户规避风险的唯一办法,就是将手中的卢布存款兑换成美元等外币,而兑换的手段也只有两种,一种是在银行兑换,另一种则是在黑市兑换。可俄罗斯现在所有的银行都不能以卢布无限量的兑换美元,远东同样如此,同时呢,莎娜丽娃的帮会死死的控制了黑市的行情,每次卢布出现大幅贬值的时候,黑市的行情都会立刻出现大幅的变动,而且变动的幅度往往大与卢布汇率下跌的幅度。在这种情况下,普通人等于是被郭氏集团玩弄于股掌之上,说到底,他们唯一可以作出的选择只有两个,一个是把积蓄放在银行里贬值,另一个便是让积蓄在自己手上贬值,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路子可走。

就像一位知名政客在笔下所形容的那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俄罗斯人为了挽回自己的积蓄,鲜血淋漓的往来奔波与黑市、银行之间,可他们的奔波始终未能逃脱那极少数人的“银色餐盘”,唯一的区别,就是“刀”与“叉”的分别而已。

对波拉尼诺夫的担忧,郭守云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而后继续说道:“第四件事,是对咱们集团内部的,一会你去通知几个部门的财务,让他们今天中午到我这来吃午饭,我有新的财务政策需要宣布。”

“哦?”波拉尼诺夫见老板没有理会自己的建议,自然也就明白郭守云有他的用意了,因此没有再多说什么,毕竟他也知道,要论商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