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寡头1991 >

第401部分

重生寡头1991-第401部分

小说: 重生寡头199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蚊蹇票鹈缤罚礁隼贤肥裁炊颊谡庵殖龇玫奈侍馍希匀皇侨疾桓事浜罅恕?墒导噬夏兀春鍪恿艘坏悖蔷褪钦饬礁隼贤返纳矸菔翟诜潜妊俺N髀夼捣虿挥盟盗恕^太平洋舰队司令。远东地区所有能够在海上开炮的玩意都归他管,整个舰队编制内。统领着大大小小二十多位将军,数百名校官。而挈廖缅科呢,他的身份更有说道,目前在远东,除了远东军区之外,他还名义上管辖着规模庞大的二十三空军集团军,十几万边防部队,以及大批原属空指的国土防空军部队。这样一来,他的身份就由原来的陆军大将,转化为远东陆空一体地集权将领了。

郭守云想的很简单,他就是以郭氏集团总裁的身份,过来为弟弟充当媒人了,可他没想到的是,一个实际上把持着远东政务地经济寡头,到平壤走一圈还带着远东陆海空三军的最高统帅,这个事实意味着什么?一个国家元首出访恐怕都凑不齐这么多要角吧?

毫无疑问,远东整个军方,在独立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死心,他们在远东过惯了逍遥地日子,再也不想受莫斯科的牵制了:挈廖缅科感觉自己这个远东军区司令员的位置坐的不太舒服,他要过过出任国防部长的洋瘾;席贾霍夫估计也对他那个军区总参谋长的职位不太满意,他琢磨着怎么才能当上参谋本部的参谋总长;西罗诺夫也不用说了,他估摸着至不济了,海军部部长的权柄应该是非自己莫属了。从他们往下排,远东军界所有能排的上字号地人,都有自己地想法,远东一旦独立,他们都能从中捞到最大的好处,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庞大地利益群体,在很多时候,郭守云的权威虽然能够镇得住他们,但是却吓不退他们。人为财都能死,更何况财和权一起出现的时候呢?

前番,郭守云对远东军区实行了底掉式的改革,原有的军权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算了,一批原本素有野心的将领被剥夺了实权,一些中层将领调换了岗位,还一批全新的将领被提拔上来。在这种情况下,郭守云认为他做得已经很到位了,军界内部的独立思潮应该被彻底打散了,但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对权力的贪欲,足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一个人催化变质。那些调换了岗位的中层将领,仍旧会保留他们的独立念头,而那些新提拔上来的将领,在饱尝了权力的美味之后,同样也会觊觎更大的权力。对这些人来说,要靠从军中一步步爬升的方式来获得更大权力,实在是太缓慢了,而促成远东的独立,显然是一个快捷的多的好办法,毕竟那等于是一刀把莫斯科这个权力最顶层的部分砍掉了。

而相对于军方的独立思潮来说,远东政府要害部门的独立倾向可以说是更加严重。军方的将领们好歹还是来自联邦各地呢,而远东政府部门的主要官员,那可是真正土生土长的远东人,既然来自异地的人都打算闹独立了,那就更别说他们这些远东地方人了。只不过这些政府官员都是文人,他们手中没有掌握什么暴力工具,因此面对郭守云的强力弹压,他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的话,那远东现在还不知道成什么样了,毕竟这些家伙都是靠脑子吃饭的,肚子里有的是花花肠子。

正是鉴于郭守云的随行人员里包括了远东陆海空三军的当家人,朝鲜方面在接待上立刻调高了两个层级,原本应该出现在接待人员的名单中的吴克烈、金斗南两位大将被剔除了,取而代之的,却是白鹤林、崔仁德两位人民军次帅,而在朝鲜,军界职衔达到元帅级别的只有一位不说也知道是谁了,至于说李乙雪,那是九五年之后才晋升为元帅的。

郭守云不懂得类似出访方面的国际惯例,可来自契卡俱乐部的叶列娜却清楚的很,当她看到朝鲜方面负责出面接待的人选,竟然是两位人民军次帅的时候,立刻就意识到出了问题,因为按照国际外交惯例,这种安排是大违常理的,朝鲜人不可能在这方面犯错误,除非他们连国体都不要了。

只不过等到她意识到出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没有机会向郭守云明言了。

因为这次过来之前,郭守云就不打算在平壤停留太长时间,他必须在二十五号之前赶回哈巴罗夫斯克,因为当天联邦奥运代表团会乘坐远东航空的转机返回,他这个最大的资金赞助人,必须赶回去接机,类似这样一个绝佳的炒作机会,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

有鉴于此,朝鲜方面也将与他各种会晤时间安排的很紧,对这个“款爷”朝鲜人觊觎很久了,只不过一直没找到好机会剌他,这次好不容易赶到茬上,那绝对是该出手时就出手了。

就在郭守云抵达平壤的当天下午,人民军两位次帅就与他协商了整整四个小时,他们知道远东的二十三空集不久前列装了新式的苏27战机,而朝方对这种新机型虽然很感兴趣,但是限于财力,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购买意向。不过二十三空集替换下来的部分战机,比如说:苏25,米格29,他们都很有意向购买,不过前提是,郭守云能够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优惠。

第四卷 军火之王 第五零三章 革命的婚礼
对于朝鲜军方所提出来的要求,郭守云本身并没有意见,整合中的远东四大航空联合体本身就具有俄罗斯联邦正式的武器出口许可证,莫斯科在这方面的限制,主要局限于敏感技术以及高端设备,而类似苏25这种过时的战斗机,十年前苏联就在对外出口了,只不过当时的价格比较昂贵罢了。而现在二十三空集所裁汰下来的那些战机,自然不在受限的范围之内了,在将四大航空工业联合体整合完毕之后,郭氏集团有权从事这方面的生意,他们已经是手持合法牌照的军火商了。

可这话分两头说,尽管手头抓着这笔生意的决定权,可郭守云并不打算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松口,他实在是太了解这些朝鲜人的脾性了,这帮家伙就是活生生的“白眼狼”,属于那种前脚拿了你好处,后脚就把你踹到一边的牲口。这一点从年初联合国针对中国的经济制裁投票上就能看出来了。朝鲜人前前后后的可没少从中国捞好处,他们年前得以加入联合国,北京在后面也出了不少力,可最终的结果呢?在这个经济制裁问题的表决上,面对着巴基斯坦等国家所投出的反对票,他们却出人意料的投了一张弃权票。对着这样的“白眼狼”,跟他们打交道的原则就只有一个,绑着他,让他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你,让他知道离开你他就要活不下,只有那样,这种“角”才知道应该“往哪边站”,应该“说什么”。

正是出于这一种考虑。郭守云在答复朝鲜军方要求的时候,口吻很沉着,他明确表示:朝方需要的东西,远东可以给。而且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只不过由于他们选中地机种,都是二十三空集裁汰下来的东西。同时呢,远东的四大航空工业联合体都在整改。所以一些后备的部件可能准备不足,如果需要地话,朝鲜军方可以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陆续订购。他这意思很清楚,那就是要战机,有!要关键性的零件,没有!这些战机买回来,要是不打算只用两三年地话。那就必须陆陆续续的从远东订购,而远东呢。随时找出各种理由,把这方面地进货渠道截断,让这些战机彻底变成废铁。

在提出这一观点的同时,郭守云还先后两次申明,远东目前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困难,远东军区、太平洋舰队的财政预算都卡的很近,因此这个“一定程度的优惠”,必须卡在一个可以双方都能够接受的水平线上,比如说前苏联时期地半援助标准。否则的话。这协商就没必要谈了。

与朝鲜军方地会晤延续四个小时,等到双方把一系列问题都敲定之后。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五点钟,其后,朝鲜人又给安排了一个与商务部负责人的简要会晤,这会晤的大概内容,就是朝鲜方面希望能够在后一段时间里与郭氏集团展开贸易合作,将朝鲜生产的大米输入远东市场,同时呢,也希望郭氏集团能够来朝投资,建立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企业。为了能够增加郭守云的投资兴趣,朝鲜商务部给他开出了一大堆的优惠条件,不如说政策倾斜、减免税收等等。不过在优惠条件之外,朝鲜人也有他们自己的要求,那就是在类似的工业企业中,朝鲜籍职工必须占到相当地数量,其中劳力职工必须达到百分之九十;技术职工必须达到百分之五十;高层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达到百分之三十。除此之外,在这些工业企业中,朝方必须占有百分之四十地股份,经营期满三十年,企业股份应无偿全数转交朝方。

对于这些商贸上的要求,郭守云倒是没有半点意见,在全球范围内,朝鲜都可以算是唯一一个未经开发地“处女地”,这里的劳动力价格可以说是低廉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按照他们现在工资水平,一名普通员工一个月的薪水,也不过是一两美元的事。郭守云想的是,在获得了朝方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他打可以把一些带有部分技术含量同时污染严重的工业主体转移到这里,比如说石油加工、芯片制造等等。朝鲜人的意图很明确,他们要的就是技术,同时也希望获得外来的投资以繁荣市场,而在这方面,郭氏集团可以拿出来的东西很多,他根本就不在乎会被别人偷学点什么过去,毕竟技术这东西是持续发展、不断更新的,如果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仅仅想要从别人那里学,绝对是永远都跟不上时代步伐的。

出于这种考量,郭守云在协商的时候就明言,他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会考虑来朝鲜投资建厂,甚至还可以将“王安硬件”的部分芯片生产基地设立在这边,同时呢,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扶住朝鲜的计算机科技产业”,郭氏集团也会考虑在必要的时候,吸纳朝鲜籍技术人员进入远东基地学习深造。不过这一合作的前提是,朝鲜方面必须保证郭氏集团在朝鲜的商业利益,他们选派出来去往远东基地深造的学员,也必须经过郭氏集团的审核。

毫无疑问,郭守云的“开明”给了几位商业部的代表一份惊喜,要知道,朝鲜的漫画产业虽然根基深厚,但是他们的计算机产业却相当滞后,直到这个时候,平壤甚至连个信息产业部都没有设,他们在这方面唯一存在的,就只有一个电脑研究中心。而这个位於万景台光复大街的所谓计算机技术研发中心,连个省级机构都不是,其实际的研发能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严重滞后的计算机技术研发状况,并不能说明朝鲜人对这一全球性的新兴技术不感兴趣,他们只不过是在美国人的封锁之下,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去谋求发展罢了。此前,趁着苏联解体,尤其是郭氏集团大肆吸纳俄罗斯计算机人才的时候,朝鲜方面也在这方面动过手,只不过他们的国情摆在那,再加上远东对高端人才卡的很死,所以没有取得任何收效。而随着郭氏集团对王安公司收购案的全面展开,朝鲜人的目光早就调转过来了,因此,在这件事上,即便是郭守云不提,他们早晚也会随着双方合作的加深,一点点引申出来的。

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身为郭氏集团总裁的郭大先生,主动给朝鲜人开出了这方面的合作条款,这怎不让他们惊喜莫名?

有了这一项足以令朝鲜人喜不自胜的共识打底,接下来的协商自然进行的相当顺利,双方谈判的气氛也极其友好,也许,在此时朝鲜人的眼里,郭守云这个做生意从不吃亏、任何事情都只看利益不讲公德的家伙,已经成为了朝鲜人民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友人”。

郭守云没意识到,就因为今天这一场商业协商,朝鲜政府方面专门召开了一场内阁会议,并很快制订了一项五年期重点项目扶植计划,随后不久,原来那个冷的不能再冷的电脑研究中心一夜之间变成了热门的机构,它的层级一下便提升到了省部级,且直接归内阁领导。大批高官要员的子弟涌入这个部门,从而将这个技术性很强的研发机构,变成了实质意义上的“高干子弟营”。

等到与朝鲜商业部的人会面结束之后,也到了晚宴开幕的时候了,按照之前的安排,这是郭守云这个男方代表与李圣妍家人见面的时间,在见面的过程中呢,双方也将一对年轻人的婚事最终敲定下来。

不过可能是受了此前谈判的刺激,原本应该是很简单的私家宴会,一下子就被朝鲜人给换成了隆重的外交性宴会,前来参加宴会的人选名单连续三次扩充,最后,宴会的举办地点也不得不转移到了百花园的大宴会厅。

可想而知,能够有资格出席的,大都是副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不说别的,就连堂堂的劳动党平壤市委书记、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