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 >

第39部分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就不能要了,那是人家的东西!”唐万山拔高了嗓门儿。
    “那是唐家的!唐小鱼她姓唐!”冯氏也吼。
    “……”唐万山眼中黯了黯,是啊,原本是嫡嫡亲亲的孙女儿,就这样生生被他们推了出去,“老四已经给了放妻书了,她也跟她娘走了。”
    “走了她也姓唐!她身上流着我们家四郎的血,流着你的血,我的血,她就算死了也是我们唐家的鬼!”冯氏理直气壮地说,“东西不还,我还要告她忤逆不孝!”
    “告个屁!”唐万山吐了口唾沫,“当初是咱们把她们逼上的绝路,现在人家发达了,就要贪人家钱财,世上没有你这么皮厚的。你就给我安生地回屋待着去,再敢这么没脸没皮出来闹腾,看老子不削死你。”
    唐万山这人是属驴的,平时不声不响,轻易不发火,但要是脾气真上来,八头牛也拉不住他。别看冯氏把持着家里内外大小事,但那是唐万山不稀得管,但凡哪件事他要是发了话,唐家就没有能说动他的。
    跟他过了快四十年的冯氏对唐万山的的脾气自然是了解的。不管心里头再怎么膈应,老爷子既说了这话,那就是铁板钉钉不能改的。陈氏和小鱼那些个宝贝她就真保不住了。
    前头坐在地上发飙那是哭给儿子和下人们看的,不过是发泄心中不满,逼着儿子去出去挺她,现下冯氏老泪纵横,这回是真的哭,心疼的!
    唐明德见老娘终于老实下来不闹了,也是松了口气,一边扶着冯氏起来,一边劝她:“娘啊,您也真是的,别看那老些银子,那些银子可是咱们能动得的?那些是宫赐银子,使又使不得,换也换不成,占着咱家的库房还要咱们担着小心。万一这些银子赏赐之物少了坏了,全都要算在咱们头上,不值当啊娘。”
    “那就白白给了那对贱蹄子不成?”冯氏一边抹泪一边不甘。
    “不给能行吗?”唐明德苦笑一声,“您也瞧着了,就因着老四的事儿,儿子我丢了差事,爹也当不成里长了,老四媳妇又跟咱家断了来往。您还要怎么闹腾?让知县大人在江陵县来的大人面前没脸子?咱家能落什么好?东西守不住,还要得罪父母官。罢了,认了吧。”
    冯氏一阵气苦,捂着胸口默不作声。
    等刘知县带着黄知县和何主簿来到唐家时,冯氏倒真没闹起来,因为唐万山一声令下,把冯氏和魏氏、田氏婆媳三个都给锁在屋子里头了,只带着三个儿子和三儿媳妇出来迎接。
    二话也没说,将库里的东西拉出来,一五一十交接给了黄知县。
    这其间只有大房的唐晓棠哭闹了一阵儿,起因不过是因那清单里头还有宫赐的十二对宫花,唐小鱼那日是亲手分了几对给姐妹的。现如今也要收回去,唐家大小姐舍不得,抱着哭了许久,对着来收宫花的婆子骂:“这都是什么人啊,送出去的东西还往回要,她也好意思,不觉着手烫。”
    最后还是唐明德亲手从女儿怀里把宫花抢了过来,放回匣子里交还给黄知县。
    唐家搬了香案,几位大人给太皇太后的手书立屏磕了头行了礼,这才恭恭敬敬地将立屏请上了车。
    黄知县这次来,本是想着狠狠抽唐家几巴掌的,结果看人家识趣的很,老老实实把东西全还上了,唐三媳妇汪氏左一个赔礼右一个道歉,眼泪汪汪楚楚可怜的,若是开骂倒失了风度。
    左右把陈氏和小鱼应得的东西都拿回来了,他之前也狠狠训斥过了刘知县,黄知县于此行的结果也算是满意。
    黄知县见事情办妥了,这便要走,刘知县哪里肯放,死拖着要他们回县城吃饭喝酒去。
    二位大人你请我推,你拉我拽地在那儿练起了推手,何主簿在人群里扫见了蔫头耷脑的双生兄弟,看那年纪样貌,当是唐小鱼说过的那两个帮她们逃出来的堂兄了。
    便觑着空儿,状似无意地踱过去,低声问道:“你们是唐百年和唐百龄?”
    兄弟两个平日里是跳脱的,但见着官儿还是很害怕,瑟瑟缩缩要往后头躲。何主簿也不吓唬他们,笑着从袖子里拿了两个荷包,给他们俩一人一只。
    “难得见着长得一模一样的双生子,送你们玩儿。”
    兄弟俩这才活络了些,对着何主簿躬身谢了。
    唐百年见大人们都关注在那边两位知县身上,并没有多少人在看这边,便压低了声音问何主簿说:“叔叔,你认得我家的小鱼妹妹吗?”
    “认得的。这东西也是她托我带给你们的,嘘,小声着些,别让旁人听着了。”何主簿眉眼微弯,于唇前竖了食指。
    唐百年鼻子一酸,手里捏着那荷包问道:“小鱼妹妹,她是不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唐百龄眼圈也红了,跟着问道:“她是不是不认我们这些哥哥了?”
    何主簿抬手摸摸他俩的头,笑着摇了摇头,也没说是,也没说不是,背着手又踱了回去。
    县里来的大人们拖着财物走了,唐家众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各回各屋去。唐老爷子叫了三个儿子和三儿媳妇去正院子里议事,唐百年兄弟俩回到屋子里,一起将荷包打开,眼泪唰唰地落下来了。
    荷包里头装着一条足有三两多重的实心金鱼儿,翘头甩尾的十分神气。金鱼儿的旁边是一小块银牌子,上头浮雕着三个小人儿的像,两个男孩牵着一个个头稍矮些的小丫头。
    唐百年将牌子在手里翻来掉去地看了几回,咧嘴笑了起来:“小鱼妹妹还念着咱们呢,她还认咱们这俩哥哥。”
    唐百龄也高兴起来:“我就知道小鱼妹妹是个有良心的,她定不会忘了咱们。”
    这兄弟俩将小鱼送的厚礼珍而重之地藏了起来,连自己爹娘那儿都没说,便当成是兄妹三人之间的小秘密了。
    而刘知县,好不容易将黄知县再次请回县衙里,便是为了求黄知县出面,请小鱼来涪川帮着指点怎么种玉薯。
    在刘知县说尽好话,伏小做低地求着黄仲明伸出援手时,唐小鱼正站在与阳明山相对的凤来坡上,手搭着凉棚看着已经属于她的一百多亩山地,笑成了一朵花儿。
  

  ☆、第51章 顾家十三少

第51章顾家十三少
    “那边好大的一片塘子啊!”唐小鱼兴奋地指着坡地底下连成一片的水洼地,乐得直蹦。坡地她看过了;坡度不大;向阳一片地势开阔;光照和土壤拿来种果树都是极好的。如今山地上还种着一些个桃树和梨树;顾家是将这果木连着地一道儿送给小鱼了。
    坡地底下那块水塘很好,原先流花河因水灾改过一次河道,将这里淹过,后来河水又重回故道;给这儿留下大片肥沃塘泥。塘子不深,小鱼想着;有水的地方可以种藕养鱼,水少的地方拿来种水稻兼养鱼是再好不过的。
    可见顾家挑这块地真是用了十二分的心;让唐小鱼特别感动。
    “真是多谢十三爷费心。”唐小鱼笑盈盈地给身边的锦衣青年行礼。
    顾家十三少单名一个浚,今年已满十八;相貌清俊,行止温文,看着去十足十的世家子弟;一点儿也不像暴发户地主老财。
    唐小鱼第一眼见着他时,还以为自己看着了偶像剧里的青春偶像,那眉眼楞是比她来到这儿见过的所有男人都俊出一条街去……呃,除了她在宫里头倒霉碰到的那个小荣王。
    说起小荣王,若仔细瞧起来,十三少跟那小屁孩儿眉眼中还真有几分相似。
    顾浚本就长得俊秀,人家玉树临风一样站在那儿,身后就算是片穷山恶水也是幅上佳风景画儿,这一笑起来更加如春风拂面,唐小鱼觉得眼睛都快被人家的一口白牙闪花了。
    “哪里哪里,这本是应该的。”顾浚穿着一身天青色绣竹叶儿纹的直裰,腰间系着一条革丝缠青玉的腰带,坠着一只香包,一根扇坠儿,两侧各一只通透的青竹映梅的玉佩,这行头比一般富贵人家子弟的派头低调多了,但论风貌气度,比那一般的富贵人家公子要高出一大截子。
    他指着山下那一片塘子说:“这儿原有二十三户佃农,是赁了这山地和塘子过活的。俱是老实本份的人家儿,跟了我顾家最少五年,姑娘若是能依旧将地赁给他们种,是最好不过的。”
    那是最好,她如今有了地,自然最差人手。
    “顾某知道姑娘出自阳明村,所以除了这片坡地和水塘,其余的田地靠阳明村很近,要不要现在过去看看?”
    唐小鱼有点奇怪,既然顾十三少知道她出自阳明村,为什么不直接把阳明村的地交给她,而要挑周围的地。
    她也不是个喜欢拐弯抹角的人,在去看地的时候,便直接问了出来。
    顾浚轻笑了一声,手中玉骨杭纱扇在掌心敲了敲说:“正因为姑娘是出自阳明村的,才不好将阳明村的那块地交给姑娘。”
    看着唐小鱼困惑的目光,顾浚的笑容更加温和:“姑娘想,你在阳明村数年,与村人交情不浅,但其间必有亲疏远近,倒不是在下怕人挟恩求报,实在是人多了机心也多,是非更多。到时候他们要租姑娘的地来种,勤惰好坏如何分析,赏罚催免因何而判?很多人可共患难而不可同富贵,实是因为此一时彼一时,人性趋利,日子一长,少不得要将前些年处出来的情份消磨光了,岂不可惜?”
    唐小鱼恍然大悟。
    顾家十三少年轻虽轻,见识却不浅。这句话说白了其实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会有。以前她唐小鱼落魄艰难,人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拉把手,给口饭也不多费事。现在她一下子发达了,虽然不会有人给她下绊子生事,但难免会有人嘴里发苦,心里泛酸。若成了东家和佃户的关系,心里更难平衡。如今她的地离着阳明村近,村人继续给太平山庄种田,不靠唐小鱼吃饭,心中不会有抵触情绪。唐小鱼再帮着他们选良种,提高产量什么的,那时候村人便只会念着她的好了。
    顾浚一派温润公子的气度,这事想得倒是周密。小鱼肚子里没那许多弯弯绕,人家帮她想到了,她得领这个情。
    “顾少爷家里今年领了不少种薯吧,哪天我去你那儿看看育苗室。”唐小鱼痛快地说。
    顾浚微微笑着,点头道:“蒙黄知县看得起,江陵县里的种薯都由我顾家负责了。另外嘉义和汉阳两县的试种,也均由我顾家承担。本来还觉得心中忐忑,有姑娘这句话在,在下可就心安多了。”
    啧啧啧,再说顾家没背景,就连唐小鱼也不能信了。
    试种玉薯这么大的事,要说顾家能吃下一个县能信,一口气吃下三个县,那是一般人家能做到的吗?
    原来唐小鱼以为太平山庄只是江陵县的土财主,听顾浚这个口气,只怕顾家的产业很多地方都有呢。
    试种玉薯能全权拿到虽然是好事,但压力也不会小。如果试种成功了,种薯育薯技术都握在手中,将来供应种薯或是直接供薯苗都是一桩大买卖,但若是失败了,经济上损失是小,衙门那边给的压力才是要命的。
    顾家能给她尽心挑这么多好地,只怕早就把算盘打好了。不过小鱼并不在意这些。顾家有求于她,她也有求于顾家,这种事本就是两相得益,各取所需的。顾家拿出了诚意,她也真心希望土豆种植的推广可以顺利成功。
    “江陵县分的种薯我大多放在阳明村试种,一来这儿离江陵县城近,小鱼姑娘人地两熟,来去便利,二来这里也是头一批种薯试种成功之地,想来可以事半功倍。”
    唐小鱼眉头一挑,怪不得他不把阳明村分给她了,那儿土地适合种玉薯,也种成功过,顾家要试种,当然挑那里最为稳妥。
    “呵呵。”唐小鱼笑了笑。
    顾浚扇子轻摇,脸上依旧是云淡风清的笑。
    看过顾家给的地,唐小鱼是相当满意的,在靠近阳明村的地方,甚至还有一座不小的宅子,是顾家一位经年的管事盖的私宅,顾浚做主,让那位管事迁了出来,将宅子也就手送了唐小鱼。
    “我知道姑娘在县城中有处宅子,不过这儿到县里到底有些距离,这处宅子虽粗糙些,也勉强能够住人。以后小鱼姑娘如果需要回来住段日子,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
    唐小鱼不得不暗暗称赞顾家人会做事。地挑了最好的,送了佃户还送宅子,一应周全。做人情便做得充足,半点也不小家子气。像今日田亩交接的事,顾家原本派个管事的带着走一转过个眼就行了,偏人家顾家在巴郡执掌门户的十三少亲自来陪,这也算是一种人情投资?
    唐小鱼对顾家动了好奇心,这番回去之后,向县丞打听了,才知道顾家的来头。
    原来人家真的不是个土财主,暴发户,人家顾家也是有头有脸有身份有来历的。
    先成宗皇帝有位亲堂叔,世袭荣亲王爵,娶妻裴氏,便是小鱼先前见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