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痞子神捕 >

第128部分

痞子神捕-第128部分

小说: 痞子神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喜一看,又是熟人,梅家老大梅咏安。

宋喜一看梅咏安脸不红气不喘的,清醒的很,他忍不住说:“梅大哥,能把老匡灌成这样,你是海量啊。”

“海什么量啊,他自个儿灌的。”梅咏安看车夫驾车从后巷出来了,他忙扶着匡一行上车:“马上宵禁了,我得赶紧送匡大人回去,改天再聊啊。”

“南边的栅门都关了,你们回得去吗?”宋喜正说着,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声音:“听,亥时到了。”

端水来冲匡一行吐的污物的伙计,忙端着盆子往回跑,收灯笼的伙计也赶紧灭了最后一个灯笼。

梅咏安一听这打更声,也犯难了,现在可不是一般的日子啊,他和匡一行要是因为宵禁以后在街上晃悠,被抓去巡城御史署关上一夜,那脸可丢大了:“哎呀,这可怎么办呀?”

“赶紧回红楼去。”宋喜说着直接拉着缰绳调转马头,牵着马往红楼的后巷走:“寇红在账房旁边有个小房间用来午睡的,你和老匡在那凑合一晚上吧,车夫就去和伙计们凑合一下吧,这时辰了,不能在街上走。”

门大牛一看宋喜和这刑部主司还挺熟的,忙做个顺水人情,站在巷子口大声说:“小宋,你好好照顾匡大人,我一个人去巡夜就行了。”

“好咧。”宋喜也懒得和门大牛客气了。

上了楼只有一间屋,一张床,匡一行身材微胖,大字型往那里一躺,就把整张床都给占了。

宋喜问梅咏安:“要不你和我到下面大厅拼两张桌子凑合一晚上?”

梅咏安是江湖出身,在这种情况下也没那么多讲究,跟着宋喜就下了楼,拼了几张桌子当床躺下,说了会闲话就各自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倒是匡一行先醒了,觉得口干在屋里又找不到水喝,跑到楼下把宋喜和梅咏安都吵醒了。

天还没亮,厨房也还没烧水,宋喜找了两根黄瓜给匡一行解渴,吩咐厨房做点暖胃的清粥小菜,再做一道醒酒鲭鲊给匡一行解酒。

匡一行一身酒气的坐在那里啃黄瓜,也不知道是昨天喝太多了,还是心情不太好,一道萎靡不振没什么精神的样子。

梅咏安和宋喜对视一眼,宋喜对他甩了个表情。

梅咏安坐到匡一行身边说:“匡大人,咱们吃了早饭就赶紧回去收拾收拾,你还得去刑部呢。”

“不去,不想去。”匡一行很反常的挥挥手:“就说我病了。”

“什么病呀?让本官为你号号脉吧?”

门栓随着这声音掉了下来,红楼的两扇朱漆大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以为穿着黑底绣着展翅仙鹤外袍的男子,逆着晨光站在门外。

京城里喜好华丽衣饰的人有不少,可永远穿得这么花枝招展又没有浮夸之气的,非沉雪台台令大人莫属了。

宋喜走上前去见礼:“台令大人。”

“没想到你和匡主司还有交情。”台令从宋喜身边走过。

宋喜刚从沉雪台里救走了去劫狱未成的舒明,看到台令找上门来,难免有些心虚,可又自问没露出什么破绽才对,他小心翼翼的回答:“这里是学生家中的一点小买卖,匡大人是知情识味的老饕,他常来吃饭我们也就相识了。”

他知道自己进捕快学校是走的匡一行关系这件事,肯定是瞒不了沉雪台的台令的,他却也故意将两个人的关系说的简单一点。

夜班什么的,我也不想多说了,写第二更去了

38 实不相瞒

台令走到匡一行身边,正好看到伙计端上来的早饭,眼睛一亮:“醒酒鲭鲊?一大早就吃这个?可真懂得享受,不过匡大人这一身酒气也该吃点这个,正好今儿我的厨子做的油饼我不爱吃,早饭正好没正经吃,端楼上雅间去吧,我陪匡大人用个早饭吧。”

宋喜忙对摸不清楚状况的伙计说:“赶紧送上楼去,再泡一壶好茶送上去。”

他寻思着台令肯定不是为了吃早饭来的,估摸应该是有事找匡一行,而且还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要不台令就直接上刑部找人了,没必要一大早来红楼堵人。

台令找匡一行那是的确有事,这事也本来打算密谈的,可以看匡一行魂不守舍的样子,他心里叹了口气,对宋喜说:“你也还没吃吧?那就一块吃吧。”

进了包间,宋喜就让伙计下去了:“我们离开之前不要让任何人上二楼来打扰两位大人。”

“是。”伙计爽快的答应着退下去了。

反正红楼也是不卖早饭的,这会也没人会上二楼来。

宋喜忙站起来给两位大人盛粥:“那个,我要不要回避一下?”

“不用。”台令慢慢的挑了一筷子面前的鲭鱼吃:“待会如果我后悔了,我会直接杀了你灭口的。”

匡一行这个时候也啃完了手里的黄瓜,拿起筷子很嫌弃的吃了一口清粥:“有事说事吧,我和你反正都不熟。”

他平素为人很圆滑,不知道是酒没醒,还是心情不好,语气也很冲入。

台令却不在乎的说:“昨儿匡大人进宫去见了大公主吧?”

不提这件事还好,一提匡一行的表情就变了,整个人说不出的狂躁,站起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还伸手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怎么会那样!”

宋喜被吓了一跳,他小声的对台令说:“反正待会我也会被你灭口,现在受累你告诉我,昨儿大公主把匡大人怎么了?”

台令还没回答,匡一行冲过来,一口热茶倒进嘴里,烫得他龇牙咧嘴,半天才缓过劲来,刚才疯疯癫癫的劲头也被这口茶给烫没了。

他闷沉沉的坐在凳子上,吃了一口鲭鱼,喝了半碗粥,幽幽的叹了口气:“她不该是那个样子的。”

宋喜疑惑的看着匡一行。

匡一行立刻就给他解答了:“我还记得她当年的样子,鹅蛋脸,笑起来弯弯两道眉,说话又脆又甜……昨儿我看到她,真是恨不得挖了我自己的眼睛,那个胖墩墩的女人,虽然有些个贵气,可身上哪有半分她当年的影子?”

昨天见的……女人……那就是大公主了。

上次六皇子就说过,匡一行当年似乎对大公主有些个单相思,如今看来,真的是没错了,不过当年出嫁的大公主才二十来岁,正是豆蔻年华青春貌美,一过去二十多年,一个中年妇人有些个发福也是正常的,可偏偏匡一行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当年的大公主,难免看到以后太过失落了。

台令不太客气的说:“匡大人你当年何尝不是眉清目秀的美少年,此时也不过是个身材发福的中年官员,一身污浊之气。”

匡一行叹了口气:“可她又偏偏应该是她,她对我说的话,分明又是当年的她,可我又觉得她不是她。”

昨天匡一行求了六皇子,才有幸进宫去见了大公主,这个时候大公主正在皇后娘娘那儿喝茶。

六皇子是前天家宴的时候就和大公主见过了,这个时候他抢在皇后娘娘前面开口:“母后请不要说,让可墩猜一猜这是谁。”

当年匡一行对大公主的心思,其实宫里好些人都知道的,不过京城里思慕大公主的少年多的去了,大家也就不甚在意了。

皇后娘娘被六皇子这么一说,也想起了当年那桩子事,据说大公主出嫁那天,匡一行还跑去城外大慈寺闹着要出家呢,她也慈爱的拍拍坐在自己身边的大公主的手:“看看你还认的出来不。”

大公主仔细的看了看,试探着说:“你可是云官么?”

本来看到眼前这个身材发福穿金戴银的女人,正满心患得患失的匡一行,听到大公主叫他的小名,眼眶忍不住有些泛红,为了掩饰自己的失态,他忙跪下去磕头:“匡一行参见皇后娘娘,参见乌磨察可墩。”

皇后娘娘说:“平身吧。”

匡一行站起来,低着头不敢去看大公主。

大公主对皇后娘娘笑着说:“云官居然长这么大了,在我记忆中还是那个不爱说话的小孩子呢,可惜现在不是秋天,我记得云官最喜欢吃我宫里做的撒了桂花的酒酿丸子呢。”

六皇子也陪着笑了:“难为大皇姐还记得。”

匡一行这个时候激动的不能自己,手藏在袖子里紧紧的握成拳头,他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嚎啕大哭出来。

六皇子不愧是匡一行的知交好友,也看出匡一行不对劲了,他忙对皇后娘娘说:“我和一行还有些事要去禀告父皇,就不打扰母后和大公主喝茶了。”

“你们下去吧。”皇后娘娘点点头。

匡一行和六皇子忙跪安出去。

一出来,匡一行就靠着墙壁滑下去,坐在地上将脸埋在臂弯中,压抑的哭了起来,只看到他的肩膀在抖动,却听不到他哭的声音。

六皇子被吓了一跳,他也没想到匡一行对自己的这个姐姐用情居然如此之深,他忙蹲下去拍拍匡一行的肩:“这可是在皇后娘娘的宫门外面,人多眼杂,你可不要失态了。”

他对一个探头探脑的小太监说:“匡大人刚才不小心摔了,没法走了,你赶紧让太医院带担架来抬匡大人。”

匡一行就这么被抬出了皇宫,六皇子还有事没法抽身,就把匡一行托付给了梅咏安,梅咏安一出宫门就被匡一行拉来喝酒,一直喝到遇见了宋喜。

台令慢条斯理的吃完自己面前那份醒酒鲭鲊,喝完两碗清粥,满意的放下筷子,这才缓缓的说:“我今儿五十了,在宫里待了四十年,打七岁进宫,二十八岁在皇上身边当差,虽然比大公主年长不了几岁,可也厚颜说一句是看着公主长大的,实不相瞒,我也觉得如今回来的这位公主,有点奇怪。”

发现,好久没死人了

39 你怎么知道

“那是奇怪吗?那只是奇怪吗?”匡一行的手在自己脸边比划了几下,然后一脸挫败又不甘心的用捶了一下桌子:“怎么会变成那个样子嘛。”

“我说的不是样貌,这女人生了孩子有些个福也不奇怪。”台令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突然冒出来一句不太相关的话:“昨儿晚上宫里死了一位嬷嬷。”

“死就死吧。”匡一行又恢复了一副万念俱灰的模样。

“死的是大公主的乳娘。”台令放下茶碗,眼神中颇有深意的看向匡一行:“昨儿皇后娘娘在慈云宫设了家宴,将这位伺候公主多年的嬷嬷也请了去,可这嬷嬷年纪大了酒量也不好,宴后竟然十足跌进御花园的太清湖,不幸身故了。”

匡一行怔怔的说:“荀嬷嬷伺候了大公主二十一年,从大公主落地开始一直到大公主出嫁,公主嫁过去路上就遇袭了,皇后既思念又担心,不许任何人动大公主住过的襄屏宫中任何的东西都不许动,连宫奴都一个不许换,这荀嬷嬷也在宫中一直住了下去,从慈云宫到襄屏宫,走御花园是个近道……荀嬷嬷也太不小心了。”

“许是我多心了吧,只是我在宫中也侍奉了四十来年,和这位荀嬷嬷也是相熟的,知道她是个小心谨慎的人。”台令低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袖:“公主出嫁以后,襄屏宫就是荀嬷嬷打理,也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了,她年纪大了,平日里去各宫请安都会带个小宫女,这么大晚上的她自己跑去御花园溜达,匡大人一向以机敏闻名于京城,真觉得这件事很平常吗?”

匡一行抖了个激灵,喝了口茶醒了醒神,有些迟疑的说:“你的意思,荀嬷嬷很有可能是被人给害死的?”

“宫里头看起来很寻常的死亡,往往在背后都有不寻常的原因。”台令皱了一下眉头:“只是这位荀嬷嬷死的时间让我有些在意,而且……”

“有话就说。”匡一行这会脑子还没完全清醒,有些不耐烦的说。

“原本我也没什么疑心,可突然想到前天我进宫给皇上请安,顺便也去给大公主也给请了个安,大公主和我闲话的时候提起一件旧事,我不知道为什么,听说荀嬷嬷意外身故以后,突然觉得心里头膈应得紧。”台令说:“当年我刚到皇上身边伺候的时候,整日提心吊胆就怕做错事,可有一天还是不小心打破了一只花瓶,正好大公主来向皇上请安,就把这件错事揽到了自己身上,救了我一条命。”

他看向匡一行:“大公主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匡大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宫里头承过她恩情的奴才可不少,可那些对她不过是本心而为,不求回报也自然从来没放在心上,当然更不会在还有其他奴才在的时候提起来。”

匡一行这个时候也灵醒了,他皱起了眉头:“以她的性子,的确是不会提的。”

他敲着桌子:“听你这么一说,荀嬷嬷死的也的确很巧合,太过巧合就不是巧合了。”

宋喜坐在一边,手里端着茶碗,大气也不敢出,这可是宫廷秘闻啊,他真怕台令刚和匡一行说完,回头一掌拍死自己,这掌拍过来的时候,自己是挡还是不挡啊?用什么力道挡合适呢?如果一挡把台令给打伤了怎么办?

台令语气看起来闲闲的说:“而且你刚才说大公主的容貌变了,变得你都不敢相信了,在我看来,公主不只是福,根本就是换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