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痞子神捕 >

第195部分

痞子神捕-第195部分

小说: 痞子神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度看到宋喜也很高兴:“你总算是回来了。”

宋喜很随意的从丰度的零食盒子里抓了一把核桃,直接用手捏开就吃:“怎么你们一个个都盼着我回来呢?是想去红楼吃饭让我给你们占座位吧?”

“我想吃哪家需要自个儿去等座位啊?”丰度凑过来也抓了一把核桃,他这个人看起来有些没脑子,可武功却是不错的,也随手就捏开了核桃壳:“我要和你说大事呢,那个薛武昌啊,被南宫量和祝旗联手闹得灰头土脸的,我看啊,他很快就会被打发回他原来的地方了,你是跟着他来的,我怕你也被连累着送回去啊。”

他试探着问宋喜:“以前我提过的,做我徒弟的事,你再考虑考虑,只要你做了我徒弟,我就可以想办法把你给留下来,你看你娘子在京城,你又好不容易才回来了,要是被连累着又回举州去了,那不是亏大发了吗?”

宋喜在椅子上坐下,痞里痞气的翘着腿:“如果薛武昌走了,你觉得谁最可能当上台令呢?”

丰度往门外张望了一下,把椅子拖过来坐在宋喜的身边,压低了嗓门说:“我呢和你说一句掏心窝子的话吧,我还是想原来的台令大人回来,毕竟嘛,月娉婷那个脾气,南宫量那个幺蛾子,祝旗那个闷葫芦,只有他才镇得住啊。”

宋喜心中一动,丰度的亲哥哥可是当朝宰相,或许丰度有台令的消息:“你说,台令进宫这么久,都去干嘛去了呢?”

5 另一个人

丰度听宋喜问到台令在宫里的情况,他压低了嗓门说:“听说是皇后梦到了太后,愿要抄一百遍经书,皇后说台令大人磨墨磨的好,将台令大人给留在了宫里抄经。”

磨墨这种事,随便哪个小太监都能做,非得让举足轻重的台令去?

既然有了这么个托词软禁台令,那就说明台令还活着。

宋喜看着眼前的丰度,眼前这个人是当朝宰相的亲弟弟,可只怕宰相也未必会将一些秘辛告诉自己的弟弟。

想到这里,宋喜心中又转出一个念头,之前他一直觉得地龙王的另一个细作,很可能是为了追求刺激,可看看眼前的丰度,他心中又有了另一个想法。

丰度也是世家子,因为不是长子嫡孙,且不擅权谋,所以他长兄得到全族倾力相助坐上了宰相的位置,而丰度这个次子却被放在沉雪台做个没什么实权的门主。

那么地龙王的另一个细作,会不会也因为家里对自己的仕途不支持,但又野心勃勃,所以看中了地龙王和颜王的关系,想借沉雪台做个跳板,等着颜王在夺嫡之中胜出以后再有更大的好处呢?

这么一想宋喜心中有了怀疑的人,不过眼下找出那个蛊族后人才是最重要的事。

匡一行认为南宫量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任台令,可宋喜却觉得南宫量不可能是蛊族的后人,因为南宫量出身恒山派,有名有姓有师门,恒山离蛊族所在的地方很远……而且,南宫量如果是蛊族的后人,早就可以用蛊术胁迫其他人然后当上台令,也不用现在还待在镜字门做门主了。

如果说精准把握京城中的风云变化,宋喜觉得眼下京城中有一个人,只怕比匡一行还看的清楚些,那个人就是两江梅家的长子梅咏安。

梅咏安家祖上曾在上一位皇上手下任三军总帅,战功赫赫,镇守边陲威名远播,正因为有了兵权又得到镇地军民拥护,自然也有了野心,竟起兵谋反,却失败了还落了个株连九族的下场。

可当时梅家人早逃到了两江下游,罪名是落实了,也牵连了不少人,可梅家的血脉却活了下来。

梅咏安想着事情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世人应该把他们家的事忘得差不多了,他有心重回朝堂之上,便借着救了当朝六皇子的契机入了京。

入京之后梅咏安先是在六皇子府中做幕僚,还回两江帮宋喜办了五石散的案子,就在那以后,他就现了走私这个家致富的好法子,一边让自家妹子梅咏花在两江敛财,一边利用自己的交际手腕在京中结识文人权贵,开了两家商行做幌子,已然京中炙手可热的名流富豪了。

虽然这位梅家大公子的身份今非昔比,宋喜要见他,他还是推了手上的事将宋喜领到一间单独的茶室里。

宋喜看着挥退婢女,亲手给他泡茶的梅咏安:“听说梅大哥你现在可不一般了,没想到居然亲自给我倒茶。”

梅咏安淡淡的一笑,就冲着宋喜和悬壶宫还有丐帮的关系,他也不能不对宋喜客气一点啊:“你和我是贫寒相交的朋友,那份情谊自然是不一样的,而且你一向都忙着案子,来找我应该是有要紧的事,我那些生意上的事情可以推迟一点谈的。”

他将茶杯放到宋喜面前:“是不是你查案子又需要去两江了?放心吧,我给我妹妹打个招呼,她一定不会为难你的。”

“暂时还不用去惊动水姐。”宋喜说:“我只是想向梅大哥打听一下京中目前的局势。”

他双手接过茶杯:“梅大哥你也知道,台令大人进宫半年了,从举州暂调来的薛武昌大人根本镇不住沉雪台那四位门主,我怕这沉雪台也要变天了。”

梅咏安心里掂量了一下宋喜的意思,估摸着宋喜觉得自己是跟着薛武昌回的京,如果薛武昌被赶出了沉雪台,他这个捕头只怕也要跟着回举州了,他说:“你们那位台令大人只怕是知道了一些皇上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才会一直被留在宫中的……”

他压低了嗓门说:“听说六皇子在两江遇险就是颜王安排他手下的江湖人做的,颜王眼看六皇子被派去监督赈灾,唯恐他事情办得好,回来被皇上另眼相看,就打算先下手为强了。”

“这个颜王的胆子可够大的。”宋喜想了想,他也远远的见过颜王几次,是位长得很气派的中年人,却没想到是个这么阴狠的人。

“不光是六皇子,几年前二皇子秋猎坠马而死的事,据说也和颜王脱不了关系。”梅咏安说着端起茶杯:“你想想看,那颜王做的这些事被台令大人捅到了皇上那,皇上要保住皇家的颜面,能不先关着台令大人吗?”

宋喜忍不住问:“那眼下哪位皇子更有可能成为太子呢?”

“经过颜王那件事以后呀,这圣心就更难测了。”梅咏安的话锋一转:“朝中的事现在多说无益,还是说说你们沉雪台吧,现在那个薛武昌对内镇不住四位门主,对外又缺乏背景和手段,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啊,我看这个薛武昌很快就要被赶回举州去了。”

对梅咏安这个猜测,宋喜已经从匡一行那里听过一次了,也不觉得惊讶:“以梅大哥你的慧眼独具,觉得谁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的台令呢?”

“外面的人都看好长袖善舞的南宫量,我却不那么看。”梅咏安喝了一口茶:“皇上既然对台令大人有了猜忌之心,那就不会重用台令大人提拔上来的人,从外面放一个人进去更有可能……这个人必须得有一定的家世背景,让外面里面的人不鞥年轻视,也得有断案的能力,让四位门主不能轻视,我原本以为匡一行匡大人极有可能,可刑部尚书年纪也不小了,皇上似乎一直有意让匡大人以后主理刑部,那就不会放匡一行离开,另一个人倒是很有可能。”

这个,找细作应该也算查案的一种吧

6 权谋

宋喜听梅咏安这么还有一个很可能进沉雪台的人,他忙问:“谁?”

“大理寺少卿官玉修。”梅咏安说:“别看他才三十多岁,可却是镇守藩南的官将军的三儿子,他不是凭着父荫当的官,而是参加了科举考试考来的,虽然只考了十四名分到了大理寺,可却一直备受大理寺卿的重用。”

他的手指点点桌面:“前几桩沉雪台有错漏的案子,全是被他给挽救回来的,虽然看上去和沉雪台不但不搭干,还有些个嫌隙,可却在当今圣上面前露了脸,被赞了好几次。”

蛊族所在的落虹山正在藩南境内……

宋喜说:“以这位官少爷的身份,应该早不止做到大理寺少卿吧?”

“他是庶出,官将军是行伍之人,本就瞧不上那些个舞文弄墨的文官,对自己这个儿子也不甚疼爱,不过,如果官三少爷能出任沉雪台台令,只怕官将军会对他另眼相看了。”梅咏安摇头晃脑的说。

宋喜心中猜疑这位大理寺少卿就是天龙王所说的蛊族后人,他对梅咏安说:“梅大哥,你受累再帮我打听一下,这位官家少爷的生母可是藩南本地人。”

梅咏安虽觉得宋喜这个要求有些奇怪,还是满口答应下来。

宋喜皱着眉头说:“真的没有办法把台令大人给救出来吗?”

他虽然也不太喜欢一向有些Y阳怪气的台令,可台令和鬼帝没什么牵扯,只要台令回到沉雪台,他相信没人敢打沉雪台的主意。

梅咏安却泼了宋喜一盆冷水:“台令大人之所以能镇得住那是因为他是从皇上身边出来的人,深受皇上宠信又能随时进宫面圣,如今他已经失了圣心,哪怕是再回到沉雪台,只怕别人也不会买他的面子了。”

“梅大哥从六皇子府上搬出来,也是想退一步将朝局看清楚了,再择良主投之吧?”宋喜突然目光锐利的看向梅咏安:“可梅大哥你有没有想过,你曾是六皇子的幕僚,不管你投到哪位皇子门下都不可能被完全信任的。”

他端起茶杯晃了晃,目光落到杯中摇晃的茶水上:“梅大哥,我劝你一句不知道你爱不爱听,现如今的情形在我看来,你还是做生不如做熟吧。”

梅咏安愣了一下:“你是要我回六皇子那里去?”

“我虽然不在朝堂,也不会揣测什么圣意,但是我想经过了颜王的事情,也许圣上不会再宠信那种巧言令色假仁假义的皇子,而是喜欢性格秉正的那种,比如,六皇子呢?”宋喜看着梅咏安的神情变得凝重,知道自己说到了关键的点子上。

梅咏安说:“你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

“身为一个皇子,我就不信六皇子真的对那个位置一点都不动心。”宋喜站起来,将自己手里的茶杯放到桌上,眼睛直视着梅咏安:“这些话由我来说,可能不太有信服力,不过你可以转告六皇子,如果他能想办法让台令回沉雪台,那我也可以保证,他的夺嫡之路会平坦很多。”

他轻笑一声:“我是没那个能力,可台令呢?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就算失了圣心,可只要手里握着沉雪台,他就是京城里不容小觑的一个人,想想看,沉雪台啊,只要想查就没有查不出真相的沉雪台,当今官场上那些人,哪一个没有点不想人知道的小秘密,如果台令帮六皇子,那么,你觉得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梅咏安听得心里一动,心里盘算着宋喜提出的这个建议,到底可不可行。

宋喜在梅咏安深思熟虑的时候,已经走了出去,他走到大街上,秋日的阳光已经没有了热烈的温度,他慢慢的在街上走着,他知道他该去见薛武昌了。

薛武昌看到宋喜,很是高兴:“我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你是不知道啊,我在这京城半年啊,过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每天担惊受怕的,我都快愁死了。”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我又不敢上书请求回举州去,我觉得我不适合做这个台令,我还是觉得做我的提刑官更自在一些。”

宋喜笑着说:“我回来也没法帮你什么啊。”

“就算是有个人听我吐吐苦水也是好的啊。”薛武昌说:“四位门主我一个都不敢得罪,平时给我脸色看就算了,这两个月他们还互相看不顺眼了,为了怄气还故意在办案子上面不认真,被大理寺抓了好几次错漏,我被皇上叫去骂得跪在地上动都不敢动。”

宋喜说:“那你干脆上书请求回举州吧。”

“我也想回去啊,可我没胆子去上书啊。”薛武昌揉着自己的太阳X:“刚接到任书,我以为我走了大运了,可眼下看起来,真是和别人说的一样,是没人愿意做的苦差事才砸到我头上的。”

宋喜说:“依我看啊,现在是你上书求圣上放你回举州的最好时机,要不然啊,我怕有人不等你上书,就会帮你用别的办法挪位置了。”

薛武昌一听,放下了揉太阳X的手:“你的意思是?”

宋喜想了想,有些话能说,但是有些话就没必要说了:“镜字门门主南宫量,一直想做台令这个位置,你知道吗?”

“我也感觉到了,在四位门主之中,只有他最不支持我,经常出言顶撞我。”薛武昌叹了口气:“我本来也没想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待下去啊。”

宋喜对薛武昌说:“那你就赶紧上书请辞吧。”

薛武昌不确定的说:“真的?”

“绝对的好时机。”宋喜用很肯定的语气说,他站起来绕过桌子走到薛武昌的身后,弯腰凑近薛武昌的耳边说:“不过,好歹你也当了一阵子的台令,走之前,是不是帮沉雪台做一件好事呢?”

薛武昌不明白的问宋喜:“你要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