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午战争史 >

第8部分

甲午战争史-第8部分

小说: 甲午战争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空虚,无可添拨。贾致堂招八营,吴瑞生招五营,均备填扎。卞吉云添五百人,新兵一时不能到,且未经训练,亦不能战也。注14

临急时,移东补西,左支右绌,平时武备不修的情况可见一斑。三船装兵后,考虑到牙山只有民船三十只,每船一次只能渡兵三十人,进口七十里才能上岸,往返需两天时间,如果三船载兵同到,起驳亦须多日,因此决定三船分批由塘沽起碇。这样,每船相隔一天,爱仁二十一日下午开,飞鲸二十二日傍晚开,高升二十三日早晨开,皆向牙山进发。三船载兵情况如下表:(表略)

当三船载兵赴朝之际,日本军方早已得到了情报。高升号起碇的当天,日本大本营即下达了袭击中国护航舰的密令。

注释:

注1 《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46);第14卷;第27页。

注2 《军机处密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47),第14卷,第2728页。

注3 《军机处密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谕》,《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64),第14卷,第3538页。

注4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54),第14卷,第31页。

注5 《寄朝鲜成欢交叶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2324页。

注6 《复译署》,《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24页。

注7 《复叶提督》,《李文忠公全集》,电稿,第16卷.第25页。

注8 《赫德给金登干的信》,《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第78页。

注9 《户部尚书翁同龢等复陈会议朝鲜之事折》,《清光绪中日交涉史料》(1168)附件一,第14卷,第36页。

注10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英使欧格讷问答》,《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68)附件一,第14卷,第36页。

注11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英使欧格讷问答》,《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173)附件一,第14卷,第41页。

注12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英使欧格讷问答》,《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30)附件一,第15卷,第23页。

注13 《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二十五日。

注14 《日清韩交涉事件记事》,转引田保桥洁:《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第127页。 
 
 
 
 

 

 

 

 
  
 
 

 

 



 二 日本海军准备袭击北洋舰队  

 
 
日本海军为袭击北洋舰队,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早在六月二日,日本内阁会议做出向朝鲜派兵决定的当天,日本海军即着手进行动员和战争准备。因当时日本海军分属于横须贺、吴港、佐世保等镇守府,日本海军大臣西乡从道便命令各镇守府,应立即做好战争准备,不得稍懈。当时,日本常备舰队由松岛(旗舰)、高千穗、千代田、高雄、大和、武藏、筑紫、赤城八舰组成。

其中,松岛、千代田、高雄三舰由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祐亨率领南下,在侦察台湾海岸形势后,又碇泊福州进行窥探,高千穗以“保护侨民”名义远驶南洋,尚未归队,大和,筑紫已派往朝鲜仁川,为登陆部队担任警戒,赤城于上月驶往山东半岛侦察北洋海军检阅情况,仍泊烟台,仅武藏一舰停泊横须贺港内。非役舰为严岛、桥立、扶桑、浪速、秋津洲、比叡,海门、爱宕、凤翔九艘,均进坞修理,何时竣工尚难预计。因此,西乡从道命令在福州的松岛、千代田、高雄三舰迅速返航釜山,在烟台的赤城先至威海窥探后,再回仁川侦察,并将诸舰集中于朝鲜近海;宣布浪速、秋津洲、扶桑、爱宕,比叡等舰为“至急之事”,必须抓紧抢修。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加强了对北洋舰队行踪及运兵情况的侦察。为此,除加强在中国的间谍活动外,还派出军舰到朝鲜港口进行监视。六月五日,西乡从道命令赤城舰长海军少佐坂元八郎太巡航丰岛附近,注意中国运兵船,监视其登陆情形,并立即报告。

又命碇泊仁川的大和舰长海军大佐舟水练太郎,报告每天出入该港的各国军舰及重大事件。停泊仁川的筑紫舰长海军大佐三善克己,则派海军大尉谷雅四郎等乘汽艇驶入牙山湾,以观察有无清军。八日,筑紫报告:在仁川港内的中国军舰有济远、平远、扬威三舰。九日,即有松岛、千代田、大和、筑紫、赤城、八重山六艘日舰来仁川聚泊,力量已居于绝对优势。

为适应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海军的整备工作也在加紧进行。从六月中旬以来,日本海军当局对舰队进行了多次调整和改编。十八日,颁布舰队改正条例,要求抢修和装备非役舰,加强战斗训练,以提高舰队的作战能力。并以海军少将坪井航三补任常备舰队司令宫。二十四日,原常备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率舰到达佐世保。随后,各舰即开始作必要的战斗准备,并进行紧张的训练和实战演习。尤其重视舰队运动的演习,或化零为整,编为统一队形,或化整为零,分成两个舰队,以研究阵形之变化冲突。二十七日,新任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参谋长海军大佐鲛岛园规到达佐世保就职。七月十日,又设警备舰队,以海军少将相浦纪道任司令官。这样,日本海军便编成两个舰队,经甲午战争相沿未改,成为日本舰队的基本编制。

七月中旬以来,日本更加紧了挑起侵略战争的步伐。十二日,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致电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说:“今有施行断然处置之必要。故阁下务须注意,可择一不受世上非难之某种口实,以之开始实际运动。”注1十三日,陆奥命参事官本野一郎及陆军中佐福岛安正速返朝鲜,向大鸟传达其机密训令:“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急务,为实行此事,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注2十七日,日本大本营召开御前会议,正式作出对中国开战的决定。并根据明治天皇睦仁的特别旨令,以预备役海军中将、著名的主战论者桦山资纪恢复现役,接替“主张舰队取守势运动”的原海军军令部部长中牟田仓之助的职务。这表明了明治政府发动侵略战争的决心。

桦山资纪莅职后,首先抓了舰队的改编工作。决定仍维持划为两个舰队的体制,于十九日只将警备舰队改为西海舰队。但为了舰队的统一指挥,又将常备舰队与西海舰队合编为联合舰队,以伊东祐亨为联合舰队司令官。改编后,日本联合舰队的编制及配置情况如下:

司令官:海军中将伊东祐亨;

参谋长:海军大佐鲛岛园规;

参谋:海军大尉岛村速雄;

参谋:海军大尉正户为太郎。

常备舰队:松岛、浪速、吉野、千代田、严岛,桥立、高千穗、秋津洲、比叡、扶桑;

通讯舰:八重山;

附属舰:筑紫、爱宕、摩耶、鸟海、天城;

附属船:山城丸、近江丸;

鱼雷艇:小鹰、七号艇、十二号艇、十三号艇、二十二号艇、二十三号艇。

西海舰队:金刚、天龙、大岛、大和、砻城、葛城,高雄,赤城、武藏;

附属船:玄海丸。

军港警备:

横须贺港:筑波、千珠;

吴港:凤翔、海门、馆山;

佐世保港:满珠。注3

至此,日本海军已经完成了发动战争的组织准备工作。

在海军战略方面,桦山资纪主张采取攻势,夺取和掌握制海权。日本大本营采纳了桦山的主张,并根据海军的胜负,制定了相应的作战方案。同一天,日本大本营便向伊东祐亨发出了如下的命令:“贵司令官当率领联合舰队,控制朝鲜西岸海面,在丰岛或安眠岛附近的方便地区,占领临时根据地。”注4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英国驻日本公使楚恩迟转告清政府:如果中国派兵增援驻朝军队,应视为对日本表示敌意的行动,“即作要杀倭人论”。二十二日,大鸟圭介向朝鲜政府发出照会,要求朝鲜政府“亟令清军退出境外”,并限定二十四日为期,“倘延不示复,则本使自有所决意行事”。注5

这实际上就是最后通牒。大鸟对海军军令部派来的安原金次海军少佐说:“终于决定不免一战。”注6公使馆书记官杉村濬也透露了日本的意图:朝鲜政府“无论如何答复,或逾期不答,都要举事”。注7当时,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提出质询:若于此最后通牒期间后遇中国舰队,或中国有更增派军队之事实,“日本舰队立即开战,在外交上有无困难?”陆奥宗光果断地回答:“作为外交上的顺序,没有什么问题。”注8这就赋予了日本海军袭击北洋舰队的行动自由。

显然,到此时为止,日本政府走向战争行动的时间表,已经准确地制订出来。停泊在佐世保港的日本联合舰队,只等大本营一声令下,便可以向北洋舰队实行攻击了。

注释: 

注1 陆奥宗光:《蹇蹇录》中译本,第69页。

注2 外山三郎:《黄海海战和日本海海战》,《军事研究》1977年第7期。

注3 日事海军军令部:《二十七八年海战史》卷上,第70一72页。

注4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79页。

注5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1202、1207),第15卷,第9、10页。

注6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80页。

注7 杉村濬:《明治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第45页。

注8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7980页。 
 
  

 

 

 

 
  
 
 

 

 



 三 不宣而战  

 
 
果然,到七月二十五日,日本联合舰队便不宣而战,在丰岛附近海面对北洋舰队实行了海盗式的袭击。

先是七月二十二日早晨,丁汝昌命济远,广乙、威远三舰由威海出发,以副将济远管带方伯谦为队长,护卫爱仁、飞鲸等运兵船到牙山,并到大同江一带游巡。本来,丁汝昌准备率海军大队随后接应,但李鸿章来电否定了丁妆昌的计划,结果海军大队未能出海。二十三日,济远等三舰抵达牙山。二十四日早晨四点,爱仁进口。六点,驳船到,开始驳运。济远等舰各派“小火轮照料装运,拖带驳船,对兵丁、军装、马匹、大米各等件运驳上岸,并派船上水手帮同起卸”。注1到七点钟,仅用了一个小时,仁字军统带官记名提督江自康、仁宇副营管带记名总兵谭清远等及两营士兵均全部登岸,随运的一百六十箱弹药也都卸清。八时,即出牙山口返航.同日下午二时,飞鲸来到。因为威远已在早晨送电报往仁川,此时尚未返回,只有济远、广乙两舰协助卸船,再加上飞鲸装兵虽然较少,但其他杂项较多,除四个营的粮米八百石,军马四十七匹外,还装有大量的余银、炮械、子药等件注2,所以卸船比较费时间。先是中国军舰发现一日舰在白石浦口外游弋。到下午五时半,威远由仁川回到牙山。威远管带林颖启报告:“念一日,汉城韩倭已开仗,电线已被截断。往见英兵船主罗哲土,据云:‘倭大队兵船明日即来。’”注3方伯谦见情况紧急,考虑到威远是木船,不能承受炮火,而且行驶迟缓,万一出口遇敌,徒然损失一船,便令威远于当天晚九时十五分先行离开牙山。到二十五日凌晨一时,飞鲸船上的兵马才有过半登岸。而广乙所带小轮已进白石浦江,拖运驳船入内,仍无法起航。延至早晨四时,飞鲸所载兵、马、粮米、军饷、炮械、子药等已大部分上岸,广乙小火轮也已回来,方伯谦不敢再耽搁,便率济远、广乙起碇返航。傍八点钟,飞鲸还在牙山湾内抛锚时,忽“闻海湾内有大炮声”。注4日本舰队对济远,广乙二舰的袭击开始了。

早在七月二十日,日本大本营已经接到了北洋舰队将赴牙山的情报。当天,刚刚走马上任的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带着参谋总长有栖川炽仁亲王的密令乘船离开横须贺。二十二日下午五时,桦山抵达日本联合舰队聚泊的佐世保,传达了到朝鲜海面伺机袭击北洋舰队的命令。在桦山资纪到佐世保之前,伊东祜亨已先接大本营的命令,明确了舰队出海的任务。二十二日午前十一时,伊东召集各舰长开会,研究舰队的编队问题。会上,决定本队分为两个小队,又划分了第一和第二两个游击队。午后二时,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发出集合令,商讨关于游击顺序等问题。至此,日本联合舰队已做好了袭击北洋舰队的战术准备。

七月二十三日午前十一时,日本联合舰队开始离开佐世保港,第一游击队先发,次为本队,再次为第二游击队、鱼雷艇队、护卫舰等。其航次序列是:

第一游击队:吉野(常备舰队旗舰)、秋津洲、浪速。

本队:

第一小队:松岛(联合舰队旗舰)、千代田、高千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