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陈郡谢氏 >

第15部分

陈郡谢氏-第15部分

小说: 陈郡谢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姜笑而不语,也不作答,打开檀扇大步朝前方走去。

第021章 邸舍再遇

021邸舍再遇

后半夜,坊外仍是热闹,秋姜绕了两个闾巷,入了坊内。到了东市西北的南平坊,弥望只有灯火通明,盛况竟胜坊外。

秋姜惊讶时,青鸾低笑道:“便是平日,此处亦是通宵达旦。”

“不以宵禁止?”

“否。”又道,“外坊主道禁,坊门皆关,内坊通宵夜欢的不在少数,鲜有盘查。”

秋姜笑了笑,想起前世的某街什么红的什么区,不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完全令行禁止不可能,只要有利可图,各有各的算盘,片儿警儿也不能一竿子打死全得罪了。

沿街走来,绸缎衣帽肆、胭脂花粉铺、刀枪鞍辔库、书肆茶寮一应俱全,还有杂技拉琴算命卜卦的,秋姜看着新鲜,走得累了,在道路尽头的一家邸舍前停下了脚步。

门口红灯高照,大堂里三三两两坐着几个客人,浅酌吃喝。秋姜和锦书二人踏上台阶就有小僮哈着腰过来:“三位,内请。”

“二楼可有雅座?”青鸾递过去五铢钱。

那小僮立刻眉开眼笑,打了汗巾将她们引上二楼。

这是靠窗的位置,坐西向东,三面窗棂洞开,一方正对大厅,四周都是五色垂帘,用以遮挡,视野开阔,俄而细雨纷飞,飘洒进来沾湿了她们的衣襟。

因为禁酒令的缘故,这几年北魏的酒楼大多改了名儿卖别的,秋姜只好点了这时候北方流行的羊奶作饮品,又分别点了几杯煎茶。

“娘子自己吃羊奶,却要我们喝那劳什子的煎茶?那夹着一股股的怪味儿,只有江东的那些士人才喜欢,我可是吃不惯。”青鸾笑道。

只一会儿,便有两个小僮奉上香茗。侧门内进了两个身姿曼妙的胡姬,纤腰束素,轻纱遮面,一人手抱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一人吹奏胡羌笛,渐渐的便有金戈铁马的悠吟声混杂着南地的靡靡之音次第传来,叫人耳目一新。

一曲毕。

“好。”隔间有客抚掌,“咚”的一声,一块金块投掷到大厅地板上。

四周忽然安静下来。看这金的分量,足有数十斤之余。在这个金银稀缺的年代,可抵粮粟百石、布帛数十匹。也许,这整个邸舍加起来尚不及这金呢?出手如此阔绰,岂能不教人侧目?

两个胡姬也是愣住,正妙目含情望向东侧隔厢。

垂帘却挡了视线,只依稀看到是个跪坐挹水的男子,随侍有一仆一婢。

“何人如此慷慨?”青鸾在秋姜身侧道。

“不知。”秋姜神色微冷,“行事反常,必有所图。”她凝神望去,越发觉得帘后那人极为眼熟。仿佛是察觉到她的目光,那人侧转过身来,望了她一眼。那是双乌黑明澈的眼睛,极深极静,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这人的眼睛里含着笑意。

她不由自主地避开他的注视,却听得“哗啦”一声巨响,外面竟然有人掀了帘子闯进来。

“你们作什么,这般无礼?”青鸾喝道。

这一行进来的共有十几人,后面都是护卫僮仆,最前面的却是个挽着轻纱披帛的锦衣少女,缕金挑线的曳地裙仿佛流云般倾斜了一地。

她无视青鸾和锦书的怒火,径直在秋姜身侧坐了:“介意共席否?”

“女郎既已坐下,谈何介意?”秋姜笑了笑,对她举了举樽。

少女一怔,眼中顿时有了几分怒色,身侧的仆从欲出声呵斥,却被她伸手制止。她拄着头望着秋姜,笑靥如花:“你可知我是谁?”

秋姜道:“县主莅临,有失远迎。”说罢起身拱了拱手。

元梓桐顿觉无趣,又心有好奇,拍了拍胡案道:“小郎君,坐下说话。”

秋姜重新入座。

元梓桐疑惑地望着她,眼中已经没有了怒色:“郎君怎知,阿奴是元氏梓桐?”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尝闻元氏阿九善胡舞,精于骑射,身姿妙曼而恍若无骨,纤腰轻盈而凌波微步,如今得见,传闻果然不假。且县主五官深刻,肤色白皙,眸色偏深,一看便知出身鲜卑贵族。试问在都灵城,还有哪家女郎有这等容貌,这等风姿?”秋姜再拱手,一脸倾慕地望着她。

元梓桐俏脸一红,却没闪避,笑道:“善。”

秋姜低着头,自己都要笑出来。如果她面对是个汉人贵女,当然不能夸什么“身姿曼妙精于骑射”,彭城县主出身鲜卑族,性格豪爽,喜欢刀剑,素来不喜那些扭扭捏捏的姿态,和她说话,要开门见山。

元梓桐片刻又惋惜地望了她一眼:“郎君也是难得一见的风流人物,只是年岁尚小,不知郡望何处?若是出身士族,阿九可将族中姊妹介绍于郎君相识。”

秋姜闻言,差点一口羊奶喷出来,忙接过青鸾递过的帕子低头擦拭。半晌,清咳了声道:“县主莫开鄙人玩笑。”

元梓桐见了她的窘态,笑嘻嘻地说:“阿九从不与人玩笑。”见他虽然年幼,但唇红齿白,修长挺拔,生得确实俊俏,且姿态洒脱,忍不住心生欢喜,也乐得和她调侃,又道:“郎君可知,阿九为何闯入你的帘帐?”

秋姜噙着丝淡笑端起酒樽,啜饮一口:“女郎心有琐忧。”

“何?”她饶有兴致地望着她。

秋姜抬头往对面的帘帐内望了一眼,低头笑道:“一见君如故,恍若前世早相逢。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元梓桐顿时脸色红涨,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大胆!”

秋姜却不惧怕,笑道:“县主是塞北儿女,苍野雄鹰,亦何作这小女娃姿态?”

元梓桐收了刚才神色,轻哼了一声,也不好发作,转而专注地朝对面的帘帐望去,盈盈秋水眸内波光潋滟,异彩连连,是一副痴迷不已的神色。

秋姜不能理解,不过是见了一面,就这样钟情了?刚才灯会匆匆一瞥,她承认那年轻人是长得不错,哦不,是极为出众,而且高贵雍容,风采气度也绝非凡人,但是——她还是不能理解。

而且,这人一看就是别有用心的。一早就看出了元梓桐身份,却还和她周旋,如今又把她引到这里,不知道有什么图谋?

在这个时代,时人最看重的就是出身、相貌和品行,九品中正的举官制也以此为准,可见,相貌真是非常重要的。出身寒门就罢了,还有那么一丝可以崛起的机会。但是,长得丑就完蛋了,什么都是错,长得好看,不费吹灰之力,美男计妥妥地成功。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这么想,秋姜像看戏似的朝对面看了一眼,这次,眼神分明是带着鄙夷的。

对方好似早有察觉,此时也正好侧身回望。

四目相对,他怔了一下,触及她眼底毫不掩饰的轻蔑时显得不明所以,如玉般的面孔一时有些茫然。他神色微动,如夜色般浓稠的睫毛扑闪了几下,定定地望着她,良久,忽然莞尔一笑,端丽的容颜顿时多了一种说不出来的美艳。

秋姜被他气势所滞,不由侧了侧脸,过后又觉得不甘,抬头恶狠狠地瞪他。

五色垂帘发出轻微的声响,原是有胡姬进来水,对他福身,礼毕携了空盏离去。李元晔放下羽殇,忍不住支额失笑。

身侧婢女奇道:“何事可乐,邸下为何开怀?”

李元晔微微扬起唇角,笑容却多有讥诮:“素闻河南王优柔宽厚,原来是这样御下规制的。小小的都灵城,区区小姑,也这般无礼?”

“小姑?”婢女朝对面一望,奇异道,“看着不似。邸下如何得出?”

李元晔微哂,把着手中鎏金羽殇,却并不作答。

那边,秋姜公主病发作,心里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怎么看这人怎么不顺眼,转眼见彭城县主仍是那样痴呆呆地望着对方,脑中灵光一闪,忽然心生一计。

她勾起嘴角笑了笑,心道:你这么想玩,我便遂了你的愿,让县主邸下陪你玩个够。

“县主。”主意打定,秋姜忽然出声道。

骤然被打断绮思,彭城县主回过头,秀眉微蹙:“何事?”

秋姜微微一笑,起身拱手:“余尝闻,待而等之,是为下策,不如创而造之。欲得心中所思,霸心中所爱……”她顿了顿,淡淡地笑看县主。

“若何?”彭城县主眉目皱地更深。

秋姜笑意不改,凑过去,在她耳畔轻声细语了几句。元梓桐的眼睛越来越亮,望着她的眼神也越来越友善,后来,朗声笑道:“知我者——”她忽然想起还不知道眼前人的名字,尴尬地清咳了声,道,“敢问郎君高姓,郡望何处?”

秋姜一揖:“陈郡谢玉,字广平,于家中行三。”

“原来是谢氏三郎。”彭城县主起身回礼,“王谢子弟,乃当世贵胄,博闻多识,风采绝世,皆为神仙中人。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若是此事可成,阿奴感恩不尽。”

“县主严重。”

两人一对眼,均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第022章 陵檀郎

022江陵檀郎

檐下的灯灭了,兰奴正要唤人换盏,一阵伶仃环佩声由远及近,抬头一望,只见一个梳着飞天髻的锦衣女郎提了曳地的裙摆踏进了室内,目光肆意,随处打量账内情景。兰奴心里一怒,正要呵斥,对方指了指她和另一边的侍从边江,开口道:“尔等出去,我与你们郎君有事相商。”

兰奴怒道:“你是何人,竟如此无礼?”

彭城县主放下裙摆,上下审度了她会儿,唇边有了一丝冷笑,回头对身后侍卫道:“这位女郎累了,你们还不速请她出去喝樽茶?”

身后冲出几个侍从,向兰奴扑去。

“欺人太甚!”兰奴拔出腰间弯刀,雪亮的反光划破了漆黑的夜空,这一刻,映照得她雪白秀美的容颜忽然有了一丝煞气。

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

李元晔看到这番情景,却只是放下羽殇,朝他们望来。他换了来时风尘仆仆的窄袖劲装,如今小冠葛衫,大袖翩翩,一身素白,虽只是庶民的常服,风姿丝毫不减,意态闲适,举手投足间是难得的雍容华贵。

“灯会匆匆一别,不想与郎君又在此地相见。阿奴从前不相信缘分,如今却不得不信了。”彭城县主盈盈而笑,将随身的玉如意递给侍女,对他躬身施以一礼。不过只是微微欠身,这个礼仪不规范也没有尊重仰慕之感,反而有些调侃的味道。

“请上座。”李元晔并不在意,抬手命人备二席。

“不必麻烦了,我与郎君同席即可。”

但凡士族,哪怕亲近之人于家中,也鲜少同案——兰奴忍无可忍,怒视着她,李元晔倒是平和,只是微笑拒之:“食案窄小,恐唐突女郎。”

元梓桐抚了抚腰间宫绦,略有些玩味地审视了他会儿。可惜从始至终,他都意态从容,神情磊落。元梓桐心道:此人倒是难得的雅量,遂冁然而笑,在另一侧置案跪坐。

李元晔祭谢过大地,正坐举樽,侧身酬敬她。她却抬手在虚空中按压:“我们鲜卑儿女,不兴这些虚礼。”

兰奴忍不住在一旁嘲道:“羯狄蠕蠕,野蛮粗鄙。”

元梓桐恼怒于一个侍婢也这样无礼,但是碍于李元晔在侧,只能强自忍耐,心有不屑,回问道:“不知女郎郡望何处?”

兰奴傲然道:“公子郡望陇西李氏,奴婢幼时入府,得夫人垂怜,随侍公子左右,已有数十之载,拜于江陵一脉李氏族下。”

元梓桐吃了一惊,望向李元晔:“郎君籍贯陇西?是江陵李氏一脉?”

“正是陇西江陵。”

“不知令尊谓何?”

李元晔略微拱手,恭敬道:“家翁陇西李善德(李陵,字善德)。”

“原来是江陵李公,失敬。”彭城县主确实意外。江陵王李陵的封地同在南部边境,却在豫州东南,统辖荆州。

李陵虽然是汉人门阀子弟,其先太~祖妣宇文氏却是太皇太后的亲妹妹,江陵李氏一脉得此荫庇,自宣帝承继文帝以来,都很得皇室器重,更赐其七代子孙皆以‘元’为名首,寓意二者为一家。李陵虽是皇亲,却终是外姓,本也只得承袭郡王规制的食邑,位在三公之下,却得享亲王尊荣,封地、食邑皆与河南王元瑛不相上下,在南方算是一方豪强。但是,本朝皇帝继位后,似乎对李陵多有不满,又因为李陵不久前入京朝圣时得罪了国舅高兆,几遭弹劾,如今尚在京都洛阳受审。

不过,她对这些朝堂上的事情不清楚,只闲暇时听兄长说起,皇帝并没有对李陵怎么样,也没有罢黜他的官职,只是暂时幽禁在文书堂,命其抄写经书百卷,以作反省。

元梓桐不禁又问:“恕梓桐唐突,不知郎君在家行几?”

“李氏元晔,行四。”元晔淡淡道。

元梓桐心中一突,避席起身,身子微微伏低,顿首正拜:“竖女无知,拜见琅琊公,邸下恕阿九冒犯之罪。”

她行此大礼,当然不仅仅是因为琅琊公这个称呼,说到底,琅琊郡也不过是江陵下辖荆州八郡之一,他更不是开国郡公,沿袭江陵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