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陈郡谢氏 >

第40部分

陈郡谢氏-第40部分

小说: 陈郡谢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年笑着对秋姜自我介绍:“在下杨文善,字子山。”

秋姜直直望着他,道:“陈郡谢三娘。”

青年失笑道:“三娘子见过在下?为何一直盯着在下看?”

秋姜掀起嘴角笑了笑,在他身侧的空位上坐下来,径自给自己倒了一樽酒:“见你英俊,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杨文善一怔,望着她的侧脸看了许久,目光竟有些恍惚。

秋姜察觉到他的注视,神色微凛,忙收敛了心神:“……贵人怎么了?”

杨文善这才苦笑一声:“不瞒女郎,方才……在下觉得女郎的口吻像极了先妹。”

秋姜手中一抖,差点倒翻了酒樽。她稳住心神,并未抬眼:“是吗?”

好在青年兀自停在追忆中,并未察觉她的失态,幽幽道:“我幼年孤苦,与家妹相依为命。儿时,先妣失宠,身份低微,我与小妹受寒挨冻,磨难坎坷,经常食不果腹,但是小妹总是将她那一份留给我……后来,我终于继承了阿耶的遗产,以为可以苦尽甘来,小妹却早早离世了。”

秋姜双目圆睁,心中惊起了滔天巨浪。

她死了?怎么会呢?第一世她分明是死于叛乱中的自戕,享年三十六岁。她清楚地记得,元善建登上帝位是二十五,他如今的年纪看着也就三十上下,她比他小两岁,她此时应该二十七八,尚在人世才对。按他所说,她这世却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难道,这就是蝴蝶效应?因为她的命运改变,所以导致了整个帝国的命运也在悄悄改变?还是只有这一处不同了。

秋姜有些茫然。

“她”?

不,那已经不能称之为“她”了,那是魏庭已经仙逝的华阴公主,北魏当今陛下的同母妹妹,与陛下同甘共苦的嫡亲妹妹,尊贵无比。

而她这一世,是陈郡谢三娘,大司马谢衍之女。

青年的目光复又落在她的脸上,神色复杂。

一旁低头随侍的文弱书生此刻悄悄地抬了一下眼角,忙低下头。他此刻心里掀起了巨浪:华阴公主与陛下极为亲厚,死后更被追封为文德敏慧恭孝公主。辞世那日,陛下伤心欲绝,病倒于榻,荒废朝政长达三周,并举国哀悼,亲自为葬礼仪式送行。自北魏建国以来,公主死后的谥号一般只有二字,最多的也不过四字,像华阴公主这样的,绝对是绝无仅有。可见至尊对长公主的珍爱和敬慕。

眼前这个初次相见的女郎,竟然能得至尊如此另眼?

第053章 心有灵犀

053心有灵犀

眼前这个初次相见的女郎,竟然能得至尊如此另眼?

文弱书生崔文继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微微低着头,躬着身,惯常的装聋作哑,乖顺安静。杨文善又对秋姜道:“三娘子如何对出此诗?”

秋姜心里极不平静,面上神色却波澜不惊,只是轻笑道:“杨公若偶遇精妙书法一副,还要问那书写的士人是如何练就如此笔法吗?”

杨文善略一滞色,放声一笑:“是我迂腐了。”

秋姜笑而不语。

杨文善起身,亲自为她斟酒。那笑容可掬的中年男子吓了一跳,忙奔过来,作势要接他手中酒樽:“郎主不可。”

“高老退下。”

那姓高的中年男子闻言,又劝了两句。见杨文善执意,忙找了个台阶,退到了一旁。他和崔文继对视了一眼,默默垂首。

杨文善为她斟满,笑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知己难求,当及时行乐。三娘子,请——”

秋姜也不推辞,一饮而尽,将空置的酒樽微微倾斜,展给他看。

“好——”他也笑着饮尽。

酒过三巡,二人颇感投缘,杨文善更是冷不丁道:“三娘子家中可有兄弟?”

秋姜道:“唯有二兄、四弟,却非与三娘同母所出,实乃憾事。”

杨文善笑道:“何来憾事?今日你我投缘,不若效仿那古时关张桃园结义?”

秋姜吃了一惊,心中犹豫。她还未应答,帘外便有人长笑一声,揭开帘子径直步入:“晔只听过三国时刘关张桃园结义,何时这关张二人私下也结拜过?”

秋姜乍然见到她,心里又是一闷,冷眼道:“你来作甚?”

李元晔道:“你来作甚,我就来作甚。”

秋姜指着他身后门帘道:“出去。”

其实不用她开口,一直沉默的黑脸虬髯汉子虎目一睁,手中大刀已然拔出,抬手就驾到他的脖子上:“来者何人?”

刀光森寒迫人,李元晔却连神色都没触动一下,语调冰冷沉静:“谢三娘是我表妹,出门在外,由我一应照拂,既是与人结拜,怎有不只会我这个兄长的道理?

秋姜道:“我做什么,与你何干?”

李元晔见她依然如此愤怒,紧绷的脸色却渐渐舒缓下来,语气也含了一丝无奈,语重心长道:“三娘何必如此固执?那日是阿兄不对,三娘还在生阿兄的气吗?纵然三娘生气,也不可拿自己的安危赌气?”他的目光冷漠地移到杨文善脸上,“三娘尚在闺阁之中,名声至关重要。兄台何人,初见便要与人结义?”

杨文善不但不恼,反而微微含笑,意味不明地望着他:“阿郎此言,是在怀疑在下居心叵测?”

“竖子安敢无礼?”红面中年人喝道。

杨文善却挥手让他退下,也示意黑面汉子收回大刀,对李元晔道:“在下确实唐突,但是一片赤诚,绝无不轨之图,只是与令妹颇为投缘罢了。”

“恐怕拙妹高攀不起。”李元晔躬身拱手,“望公海涵。”

杨文善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不卑不亢的年轻人了,不由心生欣赏,道:“郎君也该问问令妹的意思吧?”

秋姜此刻道:“我不识得此人。”

李元晔都气笑了:“谢三娘,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我是在保护你!若是毫不在意的人,晔才不管她的死活!”

谢秋姜按住桌面缓缓起身,目光一瞬不瞬地对上他,目光伫定,毫不退让:“李四郎,你怎么如此自以为是?你觉得我是在和你赌气?我告诉你,我谢三娘绝不会拿自己的安危来做赌注。我比谁都清醒,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信任杨公子,所以决意和他结拜,与你半分干系也无!”

杨文善见二人如此针锋相对,眼中闪过一丝揶揄,忽然莞尔道:“我看二位不是兄妹这么简单吧?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人生天地之间,能得一知己,实乃万分难求之幸事,既然相知,便应理解。何必如此剑拔弩张?”

秋姜归座,不再言语。

元晔亦沉默。

室内有些寂静。

杨文善轻笑,遣人送来七弦琴,跪在在长案上缓缓弹奏起来。高山流水般空灵澄明的序音之后,他悠然唱道:“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悲苦。君既为府吏,首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秋姜有所感触,神情舒缓下来,眉宇抚平,若有所思。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与焦仲卿——世间鲜少的坚贞不屈的爱情。纵然时过境迁,自古以来,相爱相知之人总是能得到世人的称颂和赞美。

一曲终结,杨文善将双手轻轻覆在琴弦上,收了余音。他望着虚空说:“相知而不能相守,这才是世间最大的悲剧。”

秋姜神情微动,却终究没有开口。

元善建与皇后高氏伉俪情深,奈何天不遂人愿,王氏在他登基后半载便与世长辞了。秋姜与王氏交好,自然知晓他们情深似海,也为他们惋惜。

拜别之后,元晔在她身后走出酒肆。秋姜知道他跟在自己后面,却没有回头,也没有喝止他。二人就这样一前一后走过坊市,穿过街巷,直到闾巷深处牛车所停驻的地方。林瑜之和林敷等着她很久了。林敷本来想冲过来抱她,却见她身后跟着的李元晔,脚步生生停住,有些畏惧犹豫,踟蹰不前。

秋姜停了一停,微抬裙裾就要登上牛车,元晔在她身后道:“三娘与晔,互相总是多有误解。但是,无论如何,晔只希望三娘保重自己,切莫亲信他人。画虎画皮难画骨,需知人心险恶。出门在外,万事小心。”说完,他转身朝来时的路走去。

“阿兄!”秋姜跳下车辕,快步上前,拉住了他的手。

元晔顺势转身。

秋姜没有说什么,但是眼神明显透出不舍。二人对视良久,他忽然张臂将她拥入怀中,紧紧锁住,仿佛怕她再度逃开。许久,他才松开,握住她的肩膀,低头注视着她温柔明丽的面庞。

秋姜望着他认真的神情,忍不住“噗嗤”一笑,不受禁锢的双手又开始不安分,揪了揪他前襟的紫金对领。

“别闹。”元晔捉住了她的手。他此刻低眉凝视的神情是如此温柔,秋姜笑着笑着,渐渐有些不知所措,眸光闪动,睫毛睫毛扑闪,终于颤巍巍地闭上了双目。元晔在此时低下头,温暖而略有些干燥的唇,缓缓印在她微微颤动的眼帘上。

这个女郎——也有如此安静和羞怯的时候?元晔离开之后笑道,右手摸了摸她的头发,牵了她的手:“走吧。”

在林瑜之和林敷复杂的神情中,元晔将她抱上了那辆在墙角等候已久的牛车。

从那日之后,李元晔就搬到了西坞林氏的坞堡,住在秋姜旁边的一个别院里。林敷这几日过来院里见她,欲言又止,仿佛想问点什么,又碍于什么而不便开口。秋姜憋了很久,这天实在忍不住说道:“你有什么便说吧。”

林敷又是一阵沉默:“……你唤他阿兄,可是那日,他分明……你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啊?”

秋姜面色一红,但仍是大方地对她笑了笑,坦言道:“他是陇西李四郎,我的表兄,我的阿兄,我的檀郎。”她语气里满溢的爱意让林敷愣怔,随即促狭地笑起来,推了她一把:“这样的话说出来,你也不知羞?”

秋姜拨开她:“喜欢就喜欢了,有什么大不了。况且——”她私下望一望,放轻了声音,“此地又没有旁人。”

她的笑声轻轻地化作了微风,卷过廊下飘落的榆树叶,缓缓飘落到中庭,有人此刻从院门外悄然走进,叶片正巧落在他的鞋尖上。

秋姜不经意斜眼便见了他,有点儿心虚,抚了抚颊畔的碎发:“修文,你怎么来这了?”

林瑜之沉默了会儿:“……我来送还你的书贴。”这是他几日前和她借去临摹的。放下后,他转身离开了院内,习武之人耳力好,身后又传来少女的窃窃私语声,他鬼使神差地在树荫下藏住身形。

“……陇西李氏,又是行四,也叫‘檀郎’……难道,此‘檀郎’便是彼‘檀郎’?”林敷惊讶出声,“陇西李元晔,江陵王嫡次子——琅琊公?”

她震惊地无以复加。

秋姜道:“正是此人。”

林敷好久才渐渐接受这个事实,眼神明亮:“无怪乎如此风华!原来他就是琅琊王恭的首徒,陇西李郎李元晔?世人都说他的容貌是北地最秀美广袤的山川,举世无双,非珠玉俗物可比,都说他的胸襟气度就像气吞万里的寰宇,有容乃大,海纳江河。与三娘,正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秋姜被她说得“咯咯”笑起来。

——四娘说的一点不差,确实门当户对,一对佳人。

林瑜之踉跄着奔出院子,落荒而逃。岔路侧边也有一人穿过柳荫过来,不备之下,与他撞了个满怀。二人齐齐后退,方各自稳住了身形,对视一眼,皆是无言。不过这沉默了片刻的功夫,空中扬起了透明的雨丝,霏霏落入池塘水面,有鱼儿跃起,翻滚着吐了几个泡花儿,莲花芙蕖随着荡漾的微波滉瀁折羞。

还是李元晔比他镇定,笑了一笑道:“在下陇西李四郎。”

林瑜之冷冷道:“你我不是同道中人,不必如此礼仪。”

李元晔见他如此坦率,也不再装腔作势,逼近了两步望着他,眼中尽是促狭之色:“你喜欢我的三娘?”

林瑜之愣了一愣,轻哼一声,神色更冷。

李元晔更是嗤了一声,意兴盎然地在他身侧徘徊审视,像是在鉴赏什么艺术品。只听他悠悠笑道:“我与三娘青梅竹马,从小,三娘就没有什么不对我说的。日前她告知我,有个寒门庶子对她殷勤备至,我只当她玩笑话呢。三娘就喜欢说这些与我听,看我的表情,我若是生气,她便开心,但我若真的生气了,她又担心。那日我真的是生气极了,我对她一片真心,再试探也有个底线?若是萧颐、崔颖等人爱慕她,我倒也释然。怎有庶民之子如此不知天高地厚?三娘见之,连忙致歉,与晔说,‘凤凰于梧桐木上栖落,怎有筑巢于贫寒土屋的道理’?晔细想,确实如此。”

林瑜之面皮抽动,脸色燥地通红。如此羞辱,他却不能反驳,只能死死咬住牙齿,袖中手指已经掐入了掌心。

“我希望你好自为之。”李元晔瞥了他一眼,施施然离去。

第054章 秉烛夜谈

054秉烛夜谈

这场雨直到夜间方停歇。秋姜念了两卷书帛,有些心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