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极品纨绔 >

第93部分

大唐极品纨绔-第93部分

小说: 大唐极品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134章 :准备做罐头(求收藏)

更新时间:10…10 13:50:12 本章字数:3230

赵复一口气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讲了出来,这可不是他的臆测,而是经过他实际调查过的结果,现在还只有杜荷的一个捕捞队在用拖网捕捞,可是这几天鱼价已经受到影响,下降了将近一成,若是再多几家捕捞队,那普通渔民根本就没办法活了。

杜荷听后却是微微一笑,赵复的话虽多,其实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李和那些捕鱼大户,凭借着手中的资本,对捕鱼方式行进了升级,挤压掉那些普通渔民的生存空间。虽然这是新旧技术交替时的正常现象,不过杜荷毕竟是平民身份,普通渔民的数量又多,若是不及时处理的话,恐怕会引起十分严重的后果。

赵复看到杜荷听过自己的话后微笑不语,以为他没有听进去自己的劝诫,当下有些心急,张口就想再说些什么。可是杜荷却一摆手,制止赵复后笑道:“赵大人,你说的这些我都懂,而且事先也已经意识到了,至于应对之法,我也早已经让人去准备了,所以你大可不必担心。”

赵复听后一愣,看杜荷说话时一脸自信的模样,似乎不像是说谎,但这可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数万渔民的生计,半点也马虎不得,因此只得开口追问道:“大人,可否让下官知道,您的应对之法是什么?”

“呵呵,这个事情自然不会瞒着赵大人!”杜荷微笑道,这件事还要赵复的协助,因此提前和他沟通一下也是好事。

“赵大人可知为何打的鱼一多,鱼价就会下降吗?”杜荷想了想,却先问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

赵复先是一愣,想了想这才回答道:“泉州渔民打的鱼,一般都是由鱼商收去,或运到外地直接贩卖或加工后贩卖,这些鱼商虽多,但是每年收鱼的数量都是一定,准备的本金也就那么多,若是鱼的总价值超过了这些本金,那些鱼商自然会压低价格。”

“嗯,赵大人说的不错!”杜荷一脸的微笑,这个赵复为官多年,这份能力和见识的确不是刘仁轨那个半调子可比的,不过他转而又问道,“那赵大人可知,为什么这些鱼商每年只收取那么多的鱼,为什么他们不多准备一些本金,多收一些鱼,这样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

听到杜荷再次追问,赵复低下头考虑了一会才道:“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保存,鱼不像米面,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海里的鱼捕捞上来后,若是不能趁着新鲜时卖出去,只能做为咸鱼,可是做咸鱼一是消耗大量昂贵的食盐,二是咸鱼的味道腥臭,一般内陆之人,很少有人会喜欢,因此咸鱼的销量不大,这也是鱼商每年不愿多收鱼的原因。”

“哈哈,赵大人果然见识非凡!”杜荷高声朗笑道,他要的就是这个问答。

“这些问题和解决普通渔民的生计有什么关系?”赵复听到杜荷的夸奖虽然很高兴,不过还是没有忘记正事,有些心急的问道。

杜荷看时机也差不多了,笑着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东西拿上来,然后轻轻的话在赵复面前。

“这……这是……”赵复看着眼前的东西,脸上无比的惊讶,眼前的东西是个用玻璃做成的,因为杜荷在泉州开了家玻璃厂,所以他也见过不少的玻璃制品。这是个做的瓶子,造型十分的普通,就像根本圆柱子,关键是瓶子里面竟然放着一些已经烹熟的肉类,而瓶子则用木塞子塞住,还用细绳加固,并且用蜡密封。瓶中的肉质看上去还十分的新鲜,没有丝毫的变质。

“赵大人请看,这个东西名叫罐头,将鱼肉等食物经过处理放到里面后,可以保存很长一段时间,我打算在泉州将这个东西推广出去,在下会在泉州兴办罐头厂,至于那些无法养活家人的渔民,我则打算将他们招到罐头厂里做工人,官府会规定这些工人的最低工钱,这样不但比做渔民风险小,收入也比做渔民时高。”

杜荷缓缓的将自己的想法讲了出来,心中却在暗暗得意,其实从拖网捕鱼开始,他就设下了一个局,将整个泉州所有渔民都算计进去,先是用先进的捕捞方法,将普通渔民从大海上挤出去,这样一来,他开办工厂有了干活的工人,还能解决这些渔民的吃饭问题,可以算的上是一举两得之事。杜荷还给这个行动取了一个有点残忍的名字,叫做鱼吃人。

赵复听的是目瞪口呆,他显然是被杜荷的这个想法给吓坏了,泉州的渔民可是有好几万人,这得开多少的工厂才能装下?接着他又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急忙问道:“大人,这罐头虽好,可仅仅这个玻璃瓶子就造价不菲,平常人哪能消费的起?若是只卖于富豪之家,恐怕这个数量也有限吧?”

“哈哈哈~,赵大人有所不知,别市面上的玻璃制品十分昂贵,其实那是因为现在出产的玻璃太少,说起来,这东西的造价可比瓷器要便宜,我府上人建的那个玻璃厂,之前因为人手问题产量有限,不过这两天人就要送来了,到时就能大规模制造过种玻璃瓶了。”杜荷大笑着解释道,这玻璃真是个赚钱的好东西,随便做点什么新花样,立刻都会被人抢购一空,要不是为了做罐头,杜荷还真不想让玻璃的价格降下来。

赵复听到杜荷的话却是满脸黑线,他想到昨天女儿赵一帆买的那对玻璃花瓶,那可是花了自己半个月的俸禄啊,若是物有所值也就罢了,没想到玻璃这造价竟然这么便宜,可怜自己辛辛苦苦领的俸禄,竟然都便宜了眼前这个黑心的杜荷。

这几天罐头已经开始销售了,但一开始许多的商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而一个手脚最快的商人终于将第一批海鲜罐头,安全的送到了长安上市,不过这家伙比较黑,将每瓶罐头的价格定在了五百文,而他在登州的进价才不过十文,就算是加上路上的运费,最多也不过三四十文左右,可是这家伙一下子就开出十几倍的高价,估计这家伙连骨头都和乌鸡一样黑。

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些新奇的罐头一上市,立刻引得无数人的哄抢,长安城中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这罐头里面的海鲜价值先不说,而且还能长时间保存,甚至光外面的玻璃瓶子,单独在长安卖的话,估计最少也值这个价。

而随着罐头的传播,甚至引起兵部和李靖这些将军的注意,因为行军打仗时,肉食的保存一直是个大问题,若是冬天还好,可是在炎热的夏季,只能运送活的牲畜,这么做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路上还可能会死上一部分,十只羊能有七八只送到前线就已经不错了,而罐头的出现,却是解决了这一难题。

于是那个黑心商人立刻被招到兵部,在几个凶神恶煞的老兵痞逼问下,把罐头的来路都交待一遍,听到又是杜荷搞出来的,他们终于松了口气,刚想禀明李世民,然后让他这个当岳父的去向女婿杜荷索要罐头的制作方法,没想到,席君买和房遗爱带着罐头的制作方法从泉州回来了。

就在席君买去兵部的同时,得到杜荷指示的杜元林也行动起来,将长安的玻璃工厂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人少而精,专门研究制作高端的玻璃制品,比如美轮美奂的工艺品或高通透性的镜片等等。另外大部分的工厂则组成一个新厂,专门生产罐头瓶或其它廉价的玻璃制品,而且在长安周围大肆招人,人不够就先用突厥人充数,反正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将一个全新的大型玻璃厂建了起来,并且很快投入生产。

等这个玻璃厂建好后,兵部、户部和工部联合建造的军用罐头厂也筹备完毕,玻璃厂的瓶子一到,立刻就开始了生产,同时长安的一些豪门世家或商人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去询问罐头的制作方法,同时或亲自或派人去拜访杜元林,想要从玻璃厂取得罐头瓶的订单,毕竟玻璃厂的规模虽大,但是这么多人都想开罐头厂,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所有人的需求。

虽然拜访杜家的人个个都是来头不小,但是面对杜元林这一介商人,却都是恭恭敬敬。现在谁都知道,杜元林就是杜荷在长安的总代理人,谁敢对杜元林无礼,就是对杜剃头无礼,虽然现在杜荷不在长安,但看看长安的那些顶尖贵族豪门,哪个不是怕杜荷怕的要命?动了杜荷就相当于和整个贵族阶层锦衣卫相对立,这种后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起的。

正文 第135章 :杜荷要造反

更新时间:10…10 13:50:14 本章字数:3065

对于这些来拜访的人,杜元林是在商言商,谁给的价格更高、条件更优惠就给谁发货,没什么情面可讲,这种作法倒是让不少人都是对他交口称赞,当然了,也惹的一些与杜荷关系亲厚之人的不满,比如程怀亮、李敬业等人想优先得到罐头瓶的购买权,却被笑呵呵的杜元林给拒绝了。

不过对于这种得罪人的情况,早已经在商海中打磨‘成’人精的杜元林,自然是早有准备,这次杜荷除了带来扩充玻璃厂的指示外,还有就是要与人合作,将这种生产廉价玻璃制品的厂子多开一些,毕竟现在所有人都认识到了玻璃的实用价值,而且玻璃这种让人眼红的东西,也不能一直掌握在自己一个人的手中,因此也是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时候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杜元林今天拒绝了所有的邀请,带着刚刚从登州运来的罐头及海外奇珍,赶到房玄龄家中拜访。

“草民拜见房大人!”杜元林进到大厅,看到房玄龄坐在椅子上,立刻躬身施礼道。他是杜荷的心腹,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因此两人以前也经常见面,算的上十分熟识。

“呵呵,元林请起,你来就来了,还送那么多礼物做什么?”房玄龄笑道,罐头在长安虽然已经开始生产,但是从泉州送来的海鲜罐头却还是比较少见,再加上那些海外奇珍,这些礼物加在一起,也是少有的重礼了。

“启禀大人,这些礼物都是我家主人派人特意送来的,那些奇珍倒没什么,只是房公子听说房大人和老妇人都喜欢品尝海味,因此让杜府的大厨亲自烹饪一些海味菜肴,做成罐头送与大人和老妇人!”杜元林很是得体的回答道。

“哈哈哈,我说青莲怎么会这么细心,原来是我那孽子的一片好意!”房玄龄大笑道,以前长安虽然也有海货,但大都是一些腌制或干货,味道也不佳,一般都是下苦人才吃,不过有些顶级的海味也能入的了贵族的宴席,而泉州的海味罐头刚一送来,房玄龄和妻子立刻就喜欢这些原汁原味的海味罐头,于是想让人多采购一些,但可惜泉州离长安路途遥远,因此能买到的不多,没想到自己的儿子想的周到,还特意让人送来一些。

既然是杜荷的好意,房玄龄也不客气,让人将礼物收下,还特意让人把罐头送到夫人那里,让她尝尝杜府大厨做的海味如何?

以房玄龄的聪明,自然猜到杜元林可不会因为送礼而特意跑到自己这里,因此随后笑道:“元林,你今天来我这里,可是有什么要事吗?”

“启禀大人,今天草民的确是有要事想请殿下帮忙……”杜元林再次躬身施礼道,然后就将杜荷打算与允许别人入股,合作开办玻璃厂的事情讲了一遍,而今天他之所以来找房玄龄,就是想让他帮忙,把程怀亮和李敬业那些和杜荷利益相关的人都召集起来,然后由杜荷带着,大家合资入股,多开办几家玻璃厂,这样不但大家得利,而且也能缓解一下杜荷名下玻璃厂的压力。

听到杜元林的话,房玄龄是拍手赞叹:“好!青莲真是胸怀天下之人,竟然连玻璃这种巨利之物也拿了出来,若是换作本官,绝对没有如此大的魄力!”

听到房玄龄夸奖杜荷的话,杜元林却是眉头一挑,用胸怀天下这种话来夸我家主人,这不是明罢着说主人想做皇帝吗?房玄龄和主人父亲的关系,为何在自己这个主人心腹面前说这句话,难道是想试探一下自己的反应?

想到这里,杜元林也不由得暗暗多了几分警惕,面上更是没表现出任何异常。其实这也不怪杜元林豪多心,虽然房家和杜家较好,但正所谓忍心隔肚皮啊!

事情已经办完,房玄龄也答应代杜荷召集众人,于是杜元林也就急忙告辞,回到家中后院,将信息写成纸条,然后将三只带着同样纸条的飞奴放飞,泉州那里有的杨十会接收这些信息。所谓飞奴,其实就是鸽子,这种传信的方法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了,杜元林一直用这种办法与杜荷传递信息。

而就在杜元林离开之后,房府中的房玄龄坐在书房中,半天都没有任何动作,脸上的神色阴晴不定,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突然房玄龄感叹道:“这杜家二郎,不会是想造反吧?”将这么多人的利益全都绑在一起,那是多大的能量啊。所以急急忙忙的将刚刚回来的房遗爱拉到书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