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极品国医 >

第315部分

极品国医-第315部分

小说: 极品国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伟甚至举出了很多国内外很多同类项目造成不可逆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实例,站在学术的角度,对项目建设的危害性进行了有力和大篇幅的阐述。尽管也有不少人赞同上马这个项目,但与反对声相比,赞同者的观点显然“中气不足”了。
双方开始辩论,最后演变成措辞激烈的争执。
骆志远坐在那里神色不变。他虽然觉得韩伟的观点有理,但也未免太夸大其词、太偏激了。污染当然是有的,但过度放大污染却大可不必。
李学仁一看论证会失控,脸色阴沉地冷哼一声。
唐雪松汗流浃背,赶紧悄然退出会场,把骆志远也叫出场外,急急道:“志远同志,赶紧想想办法,这个会不能继续这么搞下去了,一会等劳市长过来,看看这个局面,那还怎么得了?”
如果劳力过来,听到论证会成了反对会与争执会,绝对后当场发作。
到了那个时候,唐雪松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骆志远心里暗笑,这是你牵头组织的会,人都是以市政府的名义邀请来的,出现这种局面,也只有你唐雪松来承担责任了。况且,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对这个项目进行充分辩论包括负面声音,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谓防患于未然,综合衡量和考虑专家的意见,即便是真要上马,也可以在防止污染上多做做功夫。这是骆志远的真实心态。
“唐秘书长,不好中断他们的讨论吧?既然我们是论证会,邀请了这么多专家学者过来,就不能连听听人家不同声音的雅量都没有哟。”骆志远笑着,“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固然有人反对,但不是也有支持项目建设的吗?”
唐雪松搓了搓手,焦躁道:“听听是不要紧,但论证会变味了……不行,必须要让他们明白,这个项目市里是坚决要上马的,态度是坚决的,今天讨论的是如何避免项目造成重大污染,而不是否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唐雪松黑着脸扭头走进了会场,骆志远不置可否地跟了进去。他不赞成唐雪松的做法,却没有办法阻挡。唐雪松的职别摆在这里,作为骆志远,只能服从。
唐雪松也是万般无奈了。个人被人非议官声受损总比在领导心里失分,甚至丢官罢职来得好。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这个项目要是因此被搅黄了,他根本承受不住市长劳力的怒火。到了那个时候,他的仕途就基本完蛋大吉了。
唐雪松闯进会场果然打断了专家们的讨论,阐明了市政府的态度。很多专家一听这个,都黑着脸沉默了下去,不再吭声。
韩伟闻言,勃然大怒,霍然起身大声道:“既然安北市铁了心要上马这个项目,那么就上马吧,何必假惺惺地邀请我们这些人来讨论?论证什么?给安北市政府的决策鼓掌唱赞歌?不好意思,请恕我办不到。我还是那句话,这个项目持续污染、危害极大,不宜上马,我坚决反对。但既然你们不让我们说话,那么,我们只有拍屁股走人了。”
韩伟当机立断,义愤填膺地拂袖而去,他这么一走,与他持同样观点的三四个人也相继起身沉着脸离去,任凭何县临和唐雪松怎么挽留,都没有停下脚步。
唐雪松尴尬的搓着手,无奈地望向李学仁。
会场上的气氛骤然变得紧张、沉闷和尴尬起来。
李学仁知道自己不能不表态了。他敲了敲桌子,满脸堆笑地打着圆场:“韩伟教授等人的意见和建议,我回去后一定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馈。请各位专家放心,我们邀请诸位来,就是为了倾听建议哪怕是反对意见,我们也会认真听取。唐秘书长,你会后务必向韩教授表达歉意,转告他,对于他的意见,市里会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
“在这里,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表个态,我们招商引资搞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最终落脚点就是造福人民,对于项目建设有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我们会高度重视,力争避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必须要正视。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就是例证。”
“好了,还请诸位专家继续不吝直言,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一会,劳市长会亲自到会与诸位专家见面座谈。”
李学仁挥了挥手,笑道。
这个时候,骆志远和何县临追着韩伟等人出了会场。
何县临似乎跟韩伟认识,苦笑着在后面喊道:“韩教授,何必这么上火,消消火,你的意见市里一定会认真听取的,这绝对没有问题。”
韩伟停下脚步回头望着何县临,冷冷一笑:“何主任,早知道你们是为了********、虚晃一枪,我绝不浪费时间和精力跑安北来开这个会!请我们来,又听不得不同意见,那么,你们组织论证会还有什么意义?走形式糊弄谁呢?”
骆志远笑着插话道:“韩教授,我想,您误会唐秘书长和何主任的意思了。我们开这个论证会,绝不是为了走形式,糊弄谁!如果真是如此,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组织这个论证会了,您说是不是这样?”
韩伟冷视着骆志远:“小骆书记,听说你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干部,责任心很强。但今天一看,我很失望。我在这里就再嗦一句,这个项目的危害超乎你们的想象,希望你们慎重慎重再慎重!不要图一时之利,而做出祸害百年的事情!”
骆志远笑了:“韩教授,您说得很有道理,必须要承认,这个项目是存在污染的,而且可能还是重度污染。但我最近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国内其他地区已经上马了几个相关的项目,至今运行良好,污染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我想请教一下韩教授,这个项目是不是毫无存在和上马建设的价值?如果上马的话,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真心希望韩教授能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韩伟迟疑了一下,淡淡道:“你要说完全没有价值,那肯定是假话。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价值不仅有、而且很大。但我不是经济学家,我谈的是环境危害。如果一定要上马这个项目,那么我建议你们注意两点:第一,项目选址要慎重,争取放在开阔地上、产生的废气尽快能疏散排放,避免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还要远离水源地和耕地、村庄集镇等人口定居点;第二,要求投资商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上马治污设备,不过,这会加大建设成本,要对方多投入很多钱,恐怕外商很难同意。”
“言尽于此,告辞了!”
韩伟摆了摆手,上车离开。
骆志远向何县临轻笑一声:“何主任,其实这个韩教授也是性情中人,他的话虽然不中听,但意见还是很中肯的。当然,他的观点有所偏颇,有些过激了,我也不是全部认同。”
“这个人一向如此,容易走极端,我表弟曾经是他的学生,我跟他交往过两次。今天我看到他来参会,我就知道不妙,果然闹出风波来。不过,他最后说的这两点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回去马上向市领导汇报!”何县临耸耸肩,“走吧,我们回去!”
骆志远点点头,心里却腹诽道:“如果唐雪松不横插一杠子,这人绝不至于反弹这么强烈!其实反对声音存在是正常的,听听又能如何?”
骆志远和何县临回去时,剩下的与会专家已经在李学仁方才那番话的“引导”下开始讨论项目选址的问题,回避了刚才的第一项议题。
何县临在会上,阐述了韩伟对于项目选址的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经过再三商讨,认为将该项目放在鹏程镇北部的王家岔子山坳外围比较妥当。此地远离居民点,并处在排风口上,工厂产生的废气很容易被南部过来的山风吹散,而且山坳纵深处的绿色植被也堪可作为空气净化器,周遭数千米之内没有人烟和耕地,基本满足建设条件。但由此所带来的问题是,涉及到一片山林的砍伐,产生补偿费用;还要修路,修建一条通往鹏程镇和安北市外环公路的公路;更重要的是,要同步上马治污环保设备,这又是一笔极大的费用。综合下来,外商的投资成本起码增加了10%。
论证会由此形成了类似于决议的专家意见书,所有人都在上面签了字。
但俄国人会不会同意?李学仁皱眉沉吟着,心里其实没有底。
他扭头望向了骆志远,骆志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毅然道:“李市长,我负责跟外商协调沟通,提出我们的意见。”
李学仁松了口气,心说既然你肯出面谈,那是最好不过了。以你跟霍尔金娜的关系,说不准对方会给这个面子。
当然了,李学仁心里也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旦俄国人态度坚决,不点头让步,那么,市里宁肯出政策或者财政掏补贴,也不能让这个项目给黄了。
论证会结束,市长劳力果然驱车赶过来。他挨个跟与会专家握手寒暄,并合影留念。让唐雪松带着专家组赶回市里去就餐,劳力留下李学仁、何县临和骆志远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第498章 误会

“学仁同志,这次论证会的结果,我建议以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形成一次会议纪要,提报市长办公会讨论。经过办公会讨论后,再形成正式的书面报告,上报省政府有关部门。”劳力挥挥手,“原则上,我同意专家们的意见。但是,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具体操作上还是要灵活掌握。”
李学仁嗯了一声,“我明白。”
劳力又转头笑眯眯地望着骆志远:“志远同志,跟外商联系沟通的工作就交给你了。但是,不要跟对方把话说死,要留个活口。如果对方态度坚决,就是不肯追加投资或者提升建设成本,那么,作为我们来说,就要另外想对策。总而言之一句话吧,项目建设的上马迫在眉睫,我们的大方向确定了,至于过程如何,其实并不重要。”
骆志远恭谨点头:“好的,我一定按照劳市长的指示去做,尽力促成这个项目早日落地!”
劳力探手拍了拍骆志远的肩膀:“志远同志虽然年轻,但成熟沉稳,你办事,我放心!”
“何县临,你这一头也不能放松,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可以提前开始运作了,要打提前量,要提高办事效率,不能推诿扯皮浪费时间。转告经贸委和筹备办的同志们,这个项目是本市未来两年内最为重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我亲自靠上抓,务必请同志们打起精神来!”
劳力的声音变得严肃和沉凝起来。
何县临不敢怠慢,赶紧腰杆挺直回答:“劳市长,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坚决完成任务!”
劳力满意地点点头:“好,大家齐心协力,争取这个项目落地,到时候,我给你们请功。好了,学仁同志,你们几个赶去市里陪专家们吃个饭,表达一下我们的谢意,我现在去邓书记那里,跟邓书记通通气!”
劳力转身上了车,他的黑色专车疾驰而去,扬起一溜烟尘。
作为市长,他能亲自在这种场合下露露面,已经算是破天荒了。
骆志远回到镇里,见高欣庆的神色还是有些不情不愿的样子,知道在这个项目的建设上,她还是没有拧过这个弯来。对此,骆志远也有些无可奈何。
在这件事情上,高欣庆有些太执着了。这大概与她的个性有关,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只要是她认为正确的事情,她都会坚持到底。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在某种时候,这又成了一种性格上的软肋。
一念及此,骆志远突然心头一动,快步走到高欣庆跟前轻轻道:“欣庆,韩伟……是不是……?”
高欣庆嘴角一抽,明白骆志远的意思,却没有否认回避,直接默然承认下来:“没错,韩教授曾经是我的导师,我知道他要来咱们这里出席论证会,就提前跟韩教授谈了一次。但是,志远,我可没有无中生有,我只是实事求是地谈了项目可能存在的污染高风险。况且,韩教授之所以提出异议,也是从学术层面出发,本着为子孙后代负责任的严谨态度!”
骆志远轻叹一声:“欣庆,首先,这是市里主要领导强力推进的项目,不是我们能拦住的,市领导从全市经济发展的全局来决策,这本身没有错。”
高欣庆哦了一声:“我明白,你不用多说了。”
“既然项目的建设已成定局,那么,我们与其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做无用功,不如扎扎实实做点实事在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度环境污染上下下功夫,做做文章。你认为呢?”
骆志远顿了顿又道:“韩教授刚才走的时候,跟我和何主任提出,只要在项目选址上慎重考虑,同时责成投资商同步上马治污环保设备,污染固然还是不可避免,但危害性却在可控和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发展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环境污染几乎是必然的产物。欣庆,这些大道理不需要我多讲,相信你比我更清楚,目前,项目已确定放在咱们镇里,再无更改的可能。而且我还要提前跟你通气的是,安北市高新区的手续已办结,正在实质性的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