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侬心 >

第17部分

重生之侬心-第17部分

小说: 重生之侬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有良最近正在教杨树认字,也算他半个师傅,石有良经验丰富,跟杨屠夫聊天也能聊得来,甚至说起了,要是让杨家也多种些豆子,到了冬天他愿意带杨树出去卖豆芽,杨屠夫更是对石有良满意的不行,对着在院子里好奇的观摩杀猪刀的石林也是满意不已。

杨树已经定亲三年了,但是姐姐杨心没有嫁人,所以亲事也一直没有办,这次家里办完了杨心的婚事,下一件事就是给他成亲了,诸事顺利的杨家人本就情绪不错,现在有听石有良这么说,就更是高兴了,虽然石有良说了豆芽方子是石家的,他愿意收购杨家的豆子,并且带着杨树出去见见世面,并且教导他,杨树依旧感激不已。简而言之短短一个多月的识字生涯,已经另杨树很是认可自己的这个新姐夫。

翁婿一家相聚欢,石有良跟杨屠夫谈的相当的投机,等离开杨家的时候天已经暗了,回到家里收拾了一下,各自也就歇下了,明日一切就有恢复正常了,石林也该去上学了,杨氏也得着手家里的事物了,乡下女人要干的事情多了,菜园子的菜也得种了,还有紫兰说的再抱上两窝鸡也得准备了,还得买几个猪崽子……事情多了去了。

杨屠夫是杀猪的,猪崽子的事托给了他,第二日一大早石有良就去买了三十只小鸡,自己买种蛋抱窝不管是紫兰还是石有良都不会,更嫌麻烦,至于杨氏她会养猪,对于养鸡也不大在行。没过两天杨屠夫就送来了四只小猪崽子,照顾小猪的活就被杨氏接了过去。

有杨氏之后,紫兰每天明显比之前闲了很多,但是紫兰还是没有彻底清闲下来,毕竟懒丫头是没人喜欢的,石有良不喜欢女儿出门,紫兰也不喜欢,村里的景色上辈子紫兰就见识过了,再说自己一个未出嫁的小姑娘也不兴出门乱窜,除却极个别穷苦人家需要女儿下地做活,条件稍微宽松一点儿的人家,多只把女儿拘在家里做活。

春天万物复苏,采蘑菇摘野菜,石有良都不让女儿去,倒是按紫兰说的带着杨氏进了两次山,对于杨氏而言,跟丈夫单独上山,而且他又对自己很是照顾,心里也是及其高兴,主动劝紫兰留在家里,要什么告诉她,她都给摘下来。

紫兰自己是无所谓,反正没差,在家就在家吧,绣绣花,看看空间里的书,倒持倒持一些好吃的,倒也过得颇为自在。至于聊天什么的自有小桃花跟石奶奶送上门来。

估计是年纪大了,或者儿子已经娶妻,放下了心中的石头的石奶奶,现在也不唠叨紫兰浪费了,在紫兰倒腾吃食的时候,她还帮忙呢!

小桃花则是来跟紫兰学绣花、打绦子的,不知是不是刘氏忘记了,并没有给女儿准备绣布绣线跟针,甚至学打绦子的线也没有准备。不过紫兰对桃花印象不错,倒是给她备了些,虽然布是从石有良烂的不能穿的衣服上剪的,线是最普通的,针倒是比较好的绣花针。看着桃花拿着一块布反复的练习,紫兰时不时指点着。

学习刺绣是需要大量的练习的,紫兰不可能一开始就让桃花用丝线绣,虽然当初自己开始学的用的就是丝线,可是刘氏自己都不上心,紫兰只是她的堂姐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她可不想当什么冤大头,毕竟还有好几个堂姐呢?不好厚此薄彼。紫兰打算等过阵子桃花将针法练熟了,让父亲去给二伯说,不可能给初学者用自己‘顶级’绣线。至于二伯母的想法,紫兰根本就没多想。

紫兰跟石奶奶作出的浆水鱼鱼、凉皮加上独特的调料,石奶奶吃的相当开心,除了味精跟鸡精的做法以外,紫兰就直接告诉了石奶奶,等紫兰听说几个伯母靠着这些小吃在赶集的时候当小贩的时候,紫兰也没有在意。倒是石有良尝过之后,觉得很不错,也就决定带着杨氏也进城做这个生意。

25大丰收了

紫兰调制的辣椒油加上鸡精或味精的调味,生意比几个伯伯家好多了,加上石有良选的地方又跟几个哥哥不一样,杨氏更不是多嘴的人,几个妯娌之间倒是没有多少因此产生多少纷争。杨树的亲事定在十月,离现在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石有良看他也没有多少事情,就请他来帮忙,磨米浆、洗面,蒸凉皮……杨树也会来帮忙,因为工作量真的很大,杨氏干脆也叫自己母亲过来帮忙。紫兰干脆磨红薯粉一起做了凉粉,自家有牛车能拉去更远的地方,多做一些也是无碍的。

味精跟鸡精的做法,杨氏悄悄曾经问过紫兰,紫兰却说是母亲传下来的,不喜欢外人,这么一说杨氏倒是不好问了。整个夏天靠着卖这些东西,紫兰家有了二十几两的收入,除了在浆水中加味精,油泼辣椒的时候油放的重,还有其他调料混在一起,其他的都跟几个伯伯家做的一样,但是味道却是更加美味,所以夏天过去的时候,算了成本之后,紫兰家就有十多两的收入是净利润。

“岳母,多亏了你跟小树的帮忙,这些银子你收着!”总共十八两多的收入,石有良舀了五两银子递给王氏。

王氏本来不想收这么多,这才两个月都快赶上自家男人大半年的收益了,这怎么好意思。

“要不是小树跟您帮忙,估计我们也挣不了这么多,您就收下吧!”石有良劝道,杨氏也趁机劝母亲收下。

杨树更是兴奋不已,只说了等家里的地收完了,就来帮忙,石有良也没有拒绝,自家八亩地,麦子、大米、玉米……自己一个人是实在收不过来的,至于杨氏他并没有打算让妻子下地的打算,目前对于杨氏他还是很满意的,因为自己不能让她怀孕,对她已经不公平了,就想着如果她能对两个孩子好的话,自己会对她更好一点。

石有良说了石家几个侄子都会来帮自己秋收,至于杨氏就在家里做饭,不要下地了。杨氏一听心里自然是很高兴的。

等杨家人离开了,石有良又舀出五两银子给紫兰,说让她攒着当嫁妆,二两银子准备给儿子交束修,买纸笔书墨。六两银子给杨氏当家用,剩下的铜板归自己打酒喝。

紫兰是八月的生日,现在算是十三岁了,杨氏也知道是时候考虑嫁妆的事情了,早先石有良就给她说过嫁衣什么的紫兰外婆都准备好了,他不会薄嫁女儿的。石有良强调女儿的时候,还看了杨氏的肚子一眼,杨氏自然直到要是自己以后生了女儿,也会比照紫兰的,虽然有些心酸,但到底是想通了。

秋收是一年农民最繁忙却又最愉悦的时候,紫兰自然不会吝啬自己的莲子,能来帮忙的都算是自家人,在给地里的人送鸀豆水的时候都会撒一点,这样不管是石有良本人,还是帮忙的众人都不会过于劳累,而且因为劳作,大家对于身上的黑汗自然没有多想。而每天两次的清凉香甜鸀豆汤也是大家期待着的。值得一说的是,杨康安忙完自家一亩二分地之后,也来石家帮忙,自然也受到了紫兰特制的鸀豆汤的惠顾,精神越发的好。

“是不是四叔家的伙食好,我咋觉得咱们几个晒了这么几天不仅没黑,还白了不少?”大山笑着戳戳石林圆乎乎的脸蛋,笑着说。

石有良给石爷爷夹了一大块炒鸡蛋,也给自己夹了一块边吃边说:“好吃你们就多吃点,别的不说,饭叔叔我总是管够的。康安你也多吃点,逸安那里林子已经给送过了。”

“姐姐,你做饭手艺见涨啊!”杨树笑着对里屋的杨氏喊道。

杨氏跟紫兰还有石奶奶是在里屋吃的,她笑笑没有说话,心想却有些不以为然,想着油重肉多能不好吃么?

有了众人的帮忙,很快紫兰家的粮食就全部被收了,除掉缴税的,看着满院子堆积的粮食,不仅是紫兰,杨氏等人也乐开了眼。

“这袋米给你们家,你家没有水田,这袋子给康安家,逸安肠胃不好,米粥养人。再送一袋米两袋麦子给爹娘,这么大年纪,这两天也没有少出力,多吃点儿细粮好。”石有良看着院子堆积好的已经处理好的粮食,开始分配。

杨康安本来死活不要,但是石有良想着这阵子自家的忙他没有少帮,就说如果他不要米,自己就给他钱,后来紫兰又劝他为了杨逸安好,杨康安这才收下了,不过连着好几天给石家又送了不少猎物。

杨氏开始不明白为什么要送给杨康安家,虽然他也姓杨,还住一个村,但跟自己家里确是没什么关系的,自家是逃荒过来的,只是凑巧一个姓而已。

在紫兰的示意下,石林则懂事的解释了杨康安的父亲杨平对石有良有救命之恩。

杨氏听了要不是杨康安他爹,石有良早就没了,心里一阵暗怕,对于给杨家送米便没有再说什么。

秋收过了,冬天又即将来临,杨氏又跟紫兰学着做酸菜、泡菜、辣白菜,在这里长大的杨氏自是对大山的熟悉不亚于紫兰,上山挖野菜,采蘑菇,摘果子,拾毛栗子……都相当的积极。杨氏知道自己并不是贪嘴,只是对于能跟丈夫一起上山,感到高兴而已。自从嫁人后,杨氏觉得自己事事顺心,虽然丈夫偏心两个孩子,但对自己也挺好,早先在家里的时候,忙得不行的时候自己也是需要下地的,可是嫁人后,即便再忙,丈夫也怜惜自己,不让自己下地,出门稍微重一点的东西都是自己背,对比弟弟无意识听到的嫁给陈秀才的田地主家的姑娘,杨氏觉得自己过的舒坦多了。陈家就算儿子考上了秀才,娶了地主家的姑娘,可也没有自家舒服,一大家子纠缠在一起,就算有秀才娘子陪嫁的五亩地,可是人多,陈秀才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父母也不是多讲理的,总之陈家的日子乱得不行,时不时闹些事让人看热闹。

对于杨家热衷看陈家热闹这一点,石有良紫兰表示理解没多说什么。

今年的粮食石有良没有打算买,来年还打算去做吃食卖呢,装柜的时候,紫兰依旧给里面偷加了一点,但是量不大,所以并不引人注意,看着所有粮柜都装得满满的,甚至还多出不少,一家人在心里的幸福那是不言而喻的。

秋耕过后,石有良又在院子里挖了一个专门储备动物伙食的地窖,地窖里堆满了牛草猪草之后,石有良去了趟冀城勘察地形,顺便给家里众人带来了不少礼物,出了糖呀、蜜呀、点心等之外,石有良带了不少布跟棉花回来。杨氏摸着石有良私底下给他的一款柔滑的料子,心里更是美的不行,她的手艺比起紫兰自是差得远的,但是有一点,她会纳鞋底,这是紫兰所不会的,所以紫兰就让她多纳一些鞋底,自己给众人做新衣。紫兰早就被练出来,做棉衣的速度很快,棉衣又不用绣花,很快给大家就做好了。跟杨氏两人还有做了两床新的被褥。至于杨氏和自己的两件新衣,紫兰倒是费了些心思,简单的绣了一下,样式新颖,绣的花也是大大方方的,杨氏舀到新衣的时候,激动的眼眶都红了,可是却在看到紫兰跟自己相似的衣服的时候心里微缩了一下。

做完这些还剩一些棉花跟布料,石有良就提议给岳父岳母也一人坐身,不管是紫兰还是杨氏就知道他买的时候,就把他们算在里面了。

十月的时候,杨家热热闹闹的将儿媳妇娶进家里来,杨氏身上的新衣惹来不少羡慕嫉妒的关注,杨氏心中暗自得意不已。

穿着新衣的杨氏满脸红光,连带着有新新衣服穿的杨屠夫两口子也是笑不拢嘴的。杨树的媳妇也姓王,是个清秀的姑娘,紫兰从众人笑容中就知道他们对这个姑娘很是满意。于是痛痛快快的拉了弟弟,开开心心的叫了‘舅妈’,倒把新娘子羞得脸更红了。

自从跟杨家结亲后,紫兰发现自家就没有缺过猪下水,大棒骨这些东西,紫兰会做,这些又不好卖,于是杨屠夫就都给女儿家送来了,顺便再尝尝外孙女的手艺,跟被叫来的石爷爷,以及石有良三人一起,吃吃小菜,喝喝小酒,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石奶奶说了无数遍浪费,可是每次小儿子家杀鸡都叫她,她也麻木了,直到儿子养鸡不是为了挣钱,而是吃,所以鸡蛋照收,鸡照吃。杨氏开始也觉得三五不时杀只鸡很浪费,可是低不了鸡肉的好吃,鸡汤的鲜美,逐渐的也就习惯了。

应女儿请求,石有良还在买鸡那里收了一大堆的鸡翅,红烧、蜜汁、香辣鸡翅都曾经是紫兰的心头肉,看着啃着鸡翅膀啃得不亦乐乎的紫兰,石有良才觉得有个孩子样,每过上半个月一个月的给女儿去收些鸡翅膀。开始的时候,杨氏还会不经意说上两句,结果时间一长,杨氏到底不笨,也知道只要不牵扯两个孩子,石有良对自己也是很纵容的,上回他说没有吃过桂花糕,没两天就给自己买了。虽然还是有些心酸,但是杨氏到底是聪明人,并不想失去现在的好日子,对于石有良宠儿女的行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没有看见了,反正紫兰在家里的日子也没几年了。

26和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