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红楼之周姨娘 >

第40部分

穿越红楼之周姨娘-第40部分

小说: 穿越红楼之周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剪子原名叫简瑛,是采买房宋任家的大女儿,重了瑛哥儿的名字,虽然周小娴不在意这个,但是府里的嬷嬷的很重视这些,所以对于这些重了主家名的下人,周小娴一律让他们取个小名在府里喊着。

剪子就是琬姐儿给她取得。

“奴婢刚刚去厨房找模子去了,这可怎么办?”剪子是琬姐儿身边的大丫鬟,年纪比琬姐儿大了五岁,本来她娘今年就要求了周小娴放她女儿出府嫁人的,可是和她定亲的那家出了些事,婚期推迟了一年,所以她现在还在府里待着,毕竟像她们这样的小户有个半年的时间备嫁就不错了。

琬姐儿不习惯身边待着一堆人,所以她虽然有四个大丫鬟,八个二等丫鬟,但是身边一般就带两个,剩下的都被她安排去做其他事去了。

“奴婢刚刚把先前摘得花拿去厨房了,走开了一小会儿。”还没等琬姐儿问,她身边的另一个大丫鬟扇子回答道,她是重了黛玉的玉字。

当然她原名也不叫玉扇就是了,她原名夏玉,琬姐儿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正给自己的弟弟打扇子,所以就喊她扇子了。

“知道你去送花了,看你急的。”扇子虽然是大丫鬟,但是她和琬姐儿一般大,不过别看她年纪小,众多丫鬟中,她是跟着琬姐儿时间最长的,所以有时候两人相处起来不太像主仆,毕竟是一起长大的,更多的应该用玩伴来形容二人。

“琬姐姐莫急,几朵花的事,姑父怎么会怪罪姐姐。”所以说很多时候搞不清状况的时候,真的不能开口,探春又撞在枪口上了。

琬姐儿当然知道父亲不会怪罪自己,这要是哥哥或者弟弟把花摘了,可能会被罚着抄书,对着她,在肉痛,父亲都不会表现出来,可能为了安自己的心,把其他几盆也摘了也说不定。

看着脸色越加难看的表姐,探春不知道自己的哪句话说错了,她是知道自己这位表姐在府里的受宠程度的,三叔和郡主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儿,从来都是如珠如宝的,哪里会为了几朵花就对她发火来着。

“实在不行,刚刚路过的那个池子边不是有一个花房嘛,那里应该也有君子兰的,拿那里的来代替一下……”话说了一半说不下去了,探春真是觉得自己没有说错,可是表姐那越来越难看的脸色,让她自觉的闭嘴了。

琬姐儿当然知道自己母亲的花房里面有哪些花,她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去里面看看,转转,有没有君子兰她还不知道吗?

可是母亲最恨有人骗她,先不说拿花房的花来来替一下父亲的君子兰,父亲看不看得出来,就是母亲知道了肯定会很不高兴。

而且,琬姐儿也是很讨厌做这种蒙骗的事情的。

“琬姐姐今天不是要亲自做糕点吗?等姑父回来的时候,你拿着糕点去和他道歉,好好说说,姑父一定不会伤心的。”黛玉看着逐渐僵起来的气氛,打着圆场道。

听了黛玉的话,琬姐儿的脸色好了些,“那些这样吧,我今个儿一定要做出一份像样的糕点来!”说着拉着黛玉,招呼着迎春惜春就往厨房走去。

探春抿了抿嘴,还是跟上了众人。

一开始惜春和探春的关系就不是多好,迎春倒是和她说几句,可是探春的心思都在琬姐儿身上,惜春便拉了迎春到自己身边,现在琬姐儿不理她了,自然她就只能一个人了。

来到厨房的时候,众人看见周小娴已经在那儿了。

周小娴自然是知道琬姐儿把父亲种的花摘了几朵的,她现在想着过来做糕点赔罪也在周小娴的意料之中,不过如果她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来的话,周小娴不着痕迹的扫了眼某人,果然女儿被自己教的很好,虽然性格有些大大咧咧,但是这样很好,已经很好了。

晚间的时候,贾攸看着眼前的糕点有些疑惑,不过想着是女儿的作品,他还是很给面子的全吃了,虽然他不下厨,但是这糕点怎么做,他还是了解些的,不过他家女儿到底是怎么把一个面团做出来的糕点,甜的甜,淡的淡,甚至咸的咸,他就不能理解了。

不过想着女儿难得下厨,还能想着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他吃的还是很高兴的。

不过……

看着花盆里明显少了几朵的花,贾攸觉得自己心在滴血,他的宝贝,全进嘴里了!

 53京城

“这年轻人最需要什么;你知道不知道?”三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然这中间发生的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不过九皇子还是顺利登基了。

下了朝,新皇把内阁的成员都留了下来。

这新皇登基伊始除了重组内阁,其他基本上是什么都不能做的。

这内阁重组是皇朝建立伊始就决定了的;为的就是不重蹈那被他们推翻的皇朝的命运。要知道如果不是宰相坐大,压制幼小的皇帝,这皇朝也不会灭亡的如此之快。

周小娴一开始知道这个朝代有重组内阁这样的事情的时候,很是惊讶了一下,虽然她知道历史上很多宰相或者权臣在新皇登基之后下场基本上都不怎么样;虽然这与一开始他们不把新皇放在眼里有关;但是也不是没有权臣想着往后退的,但是那个时候就不是你想退就可以退的了。

当然这内阁的成员也是有要求的,要不然只是凭着皇帝的喜好,那以后大家都去做幸臣好了。内阁的主要成员都必须从六部尚书中挑选,当然如果是在新皇登基前一直跟在新皇跟前的,新皇想把自己的心腹放进内阁也是可以的,只是一开始进去基本上只能是打杂。即使有了皇帝的信任,这资历也是要慢慢熬的。

“这……臣不知。”

下面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个都识相的闭上了嘴。

“不知?朕看不是不知,是想的太多反而不知道是什么吧!”

“皇上英明!”

这些年轻人最需要什么,不就是能够自己当家做主,这些大家族长大的小子没一个不想自己能够做自己的主的!

他们想,朕就给他们这个机会,朕不仅给他们这个机会,朕还要给他们竖一个榜样在那儿!让他们知道不是只有老老实实的听那些长辈的差遣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

皇帝在心里想着,这些日子,他虽然登基了,但是做什么都束手束脚的,像这宫妃省亲这样的事,还是皇后和太妃提的意见,最后上皇同意才能执行的,这些事都只能迂回着来,要到他真的能当家做主的那一天,还要一些时间啊!

这些能够被皇帝留在内阁的不能说没一个都是皇帝的心腹,但是至少不会有探子在里面,不过,不排除有些人藏得很深就是了,不过皇帝明显不在意这些,难道他们知道了自己的想法就能够阻止得了那些人起内讧吗,反正现在急的不是他就是了。

三哥,我们慢慢耗,看谁耗得过谁!

新皇登基第一件大事是重组内阁,第二件就是加开恩科了,这两件事已经成为新皇登基的惯例了。

“郡主这次可是要忙起来了啊,本来瑾哥儿也到了这个年纪了,现在拿了探花可是更加的吃香了呢!对了,瑾哥儿有没有和哪家姑娘定了亲的?”

“我们家瑾哥儿就是爱读书,和他父亲一个样,就是倔强了些,本来我也是打算给他先找个好姑娘,先把亲事定下来,但是他说男子汉大丈夫不成大事何以成家,也不知道谁给他灌输这个念头的,所以一直拖着。不过现在,是要好好给他找找了。”自从瑾哥儿中了探花的消息传回来,这来人已经不是第一批了,周小娴觉得不早早的给儿子定下来真是太失策了,可是刚刚周小娴说的那话可不是借口,这完完全全就是瑾哥儿的话,她一个字都没变。

“那可不是,现在的好姑娘都得从小看着,要不然到时候都得手忙脚乱的。”

来人是是贾家的辈分比较高的长辈,虽然关系很远了,但是周小娴还是要慢慢和人扯着,毕竟,她在外面树立的形象实在是太好了。

“这是自然的,都说一家有女百家求来着,这晚了好姑娘都被别家抢去了。”周小娴附和道。

话是这样说,可是不管到了哪个时代,这男子大些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女孩就不一样了,这要是晚几年,能选择的余地就基本上没有了。

所以不能怪周小娴大部分心思都在琬姐儿和黛玉身上,实在是这个时代对于女子太苛刻了。

“不知道郡主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什么合适的人选,也要人家能看的上我们家瑾哥儿才行啊!”周小娴这话说的就有些含糊了,这到底有没有就看各人的理解了,不过一般人都会觉得是有了人选,只是还不太确定。

果然,一听周小娴这话,来人的热情顿时冷了不少,又聊了会儿,就借口家中有事,走了。

周小娴送走了人,心里却在想,人选倒是有一堆,合适的到现在她都没看见啊!

本来十七岁中得中探花这样的事,真的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但是这一次的状元榜眼更加让人惊讶,所以贾瑾这个探花关注的人就少了些。

瑾哥儿虽然明着没有表现的很骄傲的样子,但是了解他的人都能很明显的看出他的高兴,所以这些天拉他出去喝酒的人越来越多,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朋友之间喊着出去聊聊天喝喝酒是很正常的,周小娴找借口拦了两次最后还是决定让瑾哥儿自己把握好分寸,毕竟这里和她以前待得地方不一样,儿子十五岁一过就是大人了。

“真是奇了怪了,峰炎,你考中探花我们觉得很正常,毕竟书院那么几年你一直是第一名,可是这状元榜眼就……”说话的是贾瑾的一个同窗,这人其他都还好,就是有个毛病,说话不过脑子。

“怎么,你看不过人家考的好,想煽动我们去闹不成?”贾瑾还没来的来得及说什么,他的另一个同窗已经把话接过去了,接话的这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说话忒毒,每每让人下不来台。

果然,刚刚说话那人被他一句话气的脸通红,“你!你怎么说话呢!我不就是觉得奇怪才来问问的,别告诉我你就不奇怪!”

“这新皇登基第一场科举,你以为谁敢做手脚,那是活的不耐烦了吧,而且殿试的时候难不成还能作弊的?你要说那些名词的靠后的也就算了,这状元榜眼的,皇上可是关注的最多的,一不小心漏了陷,这连累的可不是一个两个人的,你觉得谁敢?”

本来还对这次科考有些疑问的学子们沉默了下来,他们不是不能接受那些豪门子弟取得的成绩比自己好,只是这次前几名都是那些世家子,让他们觉得很不容易接受罢了。

贾瑾本来也是单独跟着先生学习的,但是周小娴觉得这样子不利于他以后的发展,所以在他稍大些的时候,便联系了洛山书院让他去读,事实证明,效果很不错,至少这个时候,状元榜眼有很多人怀疑他们的真实性,而贾瑾因为在洛山书院就读,成绩一直很好,连山掌都夸他日后必成大器,所以扯上他的人很少。

洛山书院每年考科举的人都不少,他们在书院里的时候虽然明争暗斗,但是出了书院一向是一致对外的,现在有人怀疑他们书院出来的探花的学识的真实性,他们自然要为贾瑾说话的,这就是同窗的默契。

更何况贾瑾每次基本上都是他们书院的第一名,怀疑他不就是怀疑洛山书院的整体水准吗,这可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了。

所以,虽然也有看贾瑾不顺眼的,但是这方面倒是没人敢给他下绊子。

“真阳兄和建文兄的学问还是不错的,这次想是考试的时候发挥的好些。”贾瑾的回答就要平和很多,不过从他的语气中也能看出对这两人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的疑惑。

在京城生活了那么多年,很多事贾瑾还是知道的,毕竟都是世家子,虽然他口中的真阳兄和建文兄是家中庶子,但是比起那些纨绔子弟,贾瑾和他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这两家一向和三皇子走的近,而且这次新皇登基也没看见他们两家和三皇子的关系就远了下来,反而像是进入蜜月期了一样,来往的更加密切了。

新皇登基虽然标榜向上皇学习,施行仁政,但是这么夸张的不给他面子可就不要怪他下手狠了,不过他也不能随便找个理由就发作人家,毕竟即使上皇不在了,他做事也不能完全随着自己的意思来的,更何况,是在上皇健在的情况下。

这两家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待庶子庶女极其的苛刻,京里其他人家虽然很多也会做出些苛待庶子的事,但那多是暗地里的,明面上还是一副母慈子孝的样子。

这柏家和杨家可就不一样了,这两家的男人虽然在朝堂上都是很有话语权的人,但是回了家就是属于妻管严那种,家里的姨娘侍妾虽然也不少,但是生出来的孩子一点地位也没有,所以但凡能有点出息的都会选择在成年后脱离家族,但是在这个对于家族异常看重的古代,做出脱离家族这样的事,就算考的再好,以后也没什么大的前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