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穿越红楼之周姨娘 >

第50部分

穿越红楼之周姨娘-第50部分

小说: 穿越红楼之周姨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管家管的是那些下人,你嫁人之后过的好不好关键其实还是和夫君相处的怎么样,和那些长辈还有家里的妯娌相处的怎么样,你有一手好的绣工不是说让你把时间都用在这上面,只是以后……”说道这周小娴也不知道怎么说了,毕竟虽然她的绣工很好,不过还真没有说给贾攸还是孩子们做了多少衣服什么的,一年一人一件已经是多的了。

“女儿知道了,女儿会好好学的。”琬姐儿看着话说了一半的母亲,很自觉的把话接了过来。

“算了算了,实在是学不好,那就挑几样练熟了好了,以后专挑这几样绣,总是能见人的。”周小娴也看开了,她都能让贾敏给黛玉找了那么些嬷嬷,难道还不能给自己的女儿找些绣工好的嬷嬷丫鬟做陪嫁吗。

“啊!”琬姐儿惊喜的大叫了一声,“谢谢母亲,女儿最喜欢您了!”

看着琬姐儿这幅样子,周小娴也绷不住了,用手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也不知道是和谁学的,都没个女孩的样子了,仔细让曲嬷嬷看见了又要说你了。”

曲嬷嬷是周小娴从宫里请出来的教养嬷嬷,虽说脾气有些不好,但是教规矩很有耐心,她脾气不好是对其他人,从来没对教养的女孩发过一次火,周小娴最看中正是这点。

“这不是曲嬷嬷不在吗,母亲可不能和嬷嬷说。”一边说一边拉着周小娴的衣摆晃荡,琬姐儿别人都不怕就是对着曲嬷嬷有些怵得慌。

“好了,好了,不说,不过即使只是专门绣几样东西,空闲的时间也是要多练练的,知不知道?”想想自己那个时候,再看看女儿,周小娴就不明白了,怎么好像一点好的就没遗传给她呢?

其他不说,就说这张相,虽说女儿像父亲,儿子像母亲,可是琬姐儿那双眼睛和她父亲真是一模一样,也难怪两人都罚不下去手。

 64京城

颂国公今年已经将近九十了;那四王八公里活的最久的就是他,现在虽然瘫在床上起不来,但是只要他在,这公国府的名头就不会落了。

上一世这颂国公活了九十二岁,这一世家里出了个娘娘,想来应该能活的更久才是。

不过;上一世这颂国公家虽然小麻烦不断;但是因为没什么外力;而且老国公虽然活着;但是一直都在府里待着,所以直到贾家被抄,这颂国公府也不过是换了个安荣将军府的牌子;日子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这一世府里出了个娘娘可就不一样了,本来一般人家家里出了个皇妃,还是个挺受宠的妃子,那走路都是要横起来的,颂国公家自然也不例外。

黎妃虽然很不待见自己的娘家,可是这外家就是外家,难不成她还能到皇帝面前说,“那些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和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不说这个以孝为天的古代,就是现代,这姑娘发达了也是不能把娘家人甩在一旁的,现在人可以不在意旁人的唾沫腥子,古代可就不一样了,一句“不孝”就能把人制死!

所以黎妃娘娘悲剧了,她本来就是因为庶女这个原因在宫里的地位一直上不去,要不是因为她在九皇子还是个势力不大的皇子的时候就开始伺候他,现在不要说妃位了,能不能升上嫔位都不好说。

由此可见,皇上是恋旧的人。

黎妃娘娘是个聪明人,一个小小的庶女能熬成现在一个还算得宠的妃子,要说光凭皇上的恋旧的性子那是完全不够的,毕竟即使不受宠,九皇子的侧妃侍妾也从来没有少过,能从这一堆人中脱颖而出,美貌和智慧缺一不可。

不过在后宫中就是有着这样智慧的女人一向活的比别人累,比别人苦,当然这里的苦,指的是心里苦,特别是知道这家的几个叔叔伯伯和那些藩王不清不楚的关系后,她就更是苦的想拿刀把那些人剁了!

她在宫里从来都是小心翼翼,就怕哪句话哪件事做错了招来万劫不复的下场,她不指望颂国公府的那些人多有用,至少别老是扯她后退啊,她到底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

是的,和元春不一样,这位黎妃娘娘一直看的很清,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能力为自己的家人带来更多的利益,毕竟有了皇后和两位贵妃都有自己的儿子,就算她现在生也来不及,而且虽然后宫有种说法是母以子贵,但是哪个一开始不是子以母贵的?那么多妃子如果生个孩子就一飞冲天,那这后宫早就乱了套了。(那种儿子少的可怜的除外……)

本朝从来都是嫡子为贵的,九皇子没登基前三皇子之所以敢那么蹦跶还不是皇后许诺了可以将他记在自己名下,他就是把自当做嫡子看了才敢那么和四皇子叫板。

九皇子登基后,原来的九皇子妃顺理成为了皇后,她之前就已经为九皇子生下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九皇子登基后又生了个儿子,虽然她的外家不是那么强势,但是作为皇子外家特别是太子的外家太过出挑反而不好,后位稳固,嫡子出挑,有她们这些人什么事啊,可笑的是她的那些娘家人还不知足,真不知道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黎妃娘娘想的什么,周小娴是不会知道的,不过颂国公府做的那些事她可是摸得清清楚楚的,本来她觉得这颂国公府虽然人多了些,但是那种成天往自己身上揽事的人还真没有过,但是自从贾元春嫁过去之后,这就成了上辈子的事了。

所以说,不要小看女人的战斗力。

本来嫁进颂国公家,元春就有些不乐意,但是那个时候进宫无望,以她将军府的门第找个国公府已经不错了。

所有人包括王夫人都觉得女儿这样的婚事已经不错了,但是元春自己可不这么觉得,国公府那么多哪里能和宫里的娘娘相比,本来她只是心里有些可惜,毕竟即使进了宫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出个头,可是现在身边就有个小姑子成了皇妃,再想想她比自己低了不知道多少的家世,元春怎么想怎么不是滋味。

不过,虽然心里酸的要死,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在外面顶着黎妃娘娘的名头在外面拼命的揽钱。

要知道虽然她的陪嫁不少,但是这些年下来为了能够在国公府里站住脚,花钱就像流水似的,可是即使这样,也没能从她大嫂骆氏手里占到多少便宜,也就是前年骆氏怀孕,她才把管家权拿到了手里大半年,可是骆氏月子一过完,她手上就只剩下针线房和厨房两处,虽说厨房的油水不少,可是真正到她手里一个月就二百两,一年也就两千两多一点,做什么都不够啊。

她的丈夫虽然是大房嫡子,但是大房有四个嫡子,她的丈夫行二,既没有大伯受重视,也没有小叔子受宠,在家里不尴不尬的,元春也是明白自家的处境,才想着捞着管家权多捞些钱财,光是笼络府里的下人就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可是几年一算,这付出的与回报的根本就不成正比,倒是骆氏怀孕的那一年,她把所有能动的钱全拿出去放了例子钱,赚回来不少。

不过自从她的娘家大嫂因为例子钱的事被官府抓了,她就再也没动过这个念头,也是她运气好,在脑袋被放贷的诱惑迷惑的时候,有了这么个警钟“哐当”把她砸醒了,要不然这差不多也就是她以后的下场了。

不仅是她,京里其他人家哪个不以那个王家女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引以为戒的,又或者是感到庆幸不是自己被抓大的,贾家的事实在是闹得不小,不过也就是因为这样,往后几年不管是包揽官司的还是放例子钱的都少了很多。

少了这么个赚钱的法子,元春自然要想其他法子,开源节流,节流放在她身上是不可能了,只能想着开源,她知道因为黎妃是庶女的关系,所以在黎妃没进宫的时候家里没几人对她重视的,而且因为她是公公年轻时候很宠爱的一个妾侍生下来的,所以婆婆可以说是很讨厌她,本来生母还在世的时候,她对娘家还有些眷恋,可是自从生母去世后,她就再也没有给过好脸色给她们看,不过因为皇上重孝这一点,面子上过得去罢了。

因着婆婆的关系,要说这府里的大夫人也是个倔性子,她不喜欢这个庶女,所以即使她成了皇妃,也不能改变她的喜好,而且她连样子都不想装,大房的这些嫡子嫡女因为母亲的关系和黎妃的关系也不好,不过元春不一样,丈夫对着这位庶姐没什么想法,她可不一样,本来他们这一家也不受宠,为什么不能为了自己找一个有力的靠山呢?

元春也是胆子大,婆婆身子还那么好,她就敢和婆婆对着干,其实黎妃在宫里位子稳稳当当的和颂国公家那位大夫人的性子有很大关系,她不喜欢这个女儿,所以家里人都不许去抱她的大腿。

这种性格在很大程度上给黎妃省了很多烦心的事,但是家大业大,不是说大房不去就没有人去的,只是黎妃自己看不上,她自己虽然是庶女,但是还是不希望和和家族的那些旁支庶族来往那么密切。

本来在她还是个小小的妾侍的时候是没有这些想法的,但是自从九皇子登基,她成了黎妃后想法自然就不一样了,她不想原先和她关系差的族人靠自己上位,但是每每看见那些人有求于自己的时候,她的心里又会止不住的感到骄傲。

本来她虽然不希望家里那些人靠着她上位,但是现在看着那些人不断拖着他往死路上走,她还是希望比起那些藩王什么的,家里人还是来抱她的大腿吧。

所以在元春不断的向她示好的时候,她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她也是希望借着这个契机,和家里人把关系缓和一下,至少让他们别再去那些异性王府了。

不过效果好像不怎么样就是了。

不过这些都和周小娴没什么关系了,也不能说没关系,元春倒是托了王夫人到她这儿商量了做生意的事,不过都被她找理由拒绝了。

天知道她自己的那些生意利润高的吓人,这些年慢慢的缩减产业不就是怕被上面盯着,要知道这没两年打起仗来,国库空虚,可就是从那些商人身上挤那些粮饷了。

她开的那些铺子虽然可以说是女人贴补家用的,但是放在缺钱的皇帝眼中,怎么着都会让他感到难受。

有人要说了,皇帝能在乎这点钱?

要知道周小娴的那些铺子里有两间可是给原九皇妃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的干股在的,那个时候太后娘娘还笑说有“人送银子你收着就是了”,就是因为这句话,九皇妃才敢收,当然这件事九皇子也是知道的。

不过一成干股一年就有四万两,这一年的利润也是让人心惊的,也是九皇妃在周小娴面前说漏过九皇子对这些有些兴趣,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有点招摇了,慢慢的缩减那些明面上的产业,连着这几年给皇后的银子也慢慢的从三万两缩到了两万两,两个公主那里更是缩减到了一万。

皇后虽然有些不高兴利润少了,但是她从来没怀疑过这里面周小娴做了什么手脚,要知道自从她家王爷登基之后,想往她这里送钱的人多了去了。银子少了肯定是店里的生意变差了,她还特地找人去看过,原先只有两三家做海上生意的铺子现在那一条街都开满了那样的铺子,皇后娘家虽然是清贵的翰林,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就不了解这些,这些铺子一开,万海阁的生意能有原来的五分之一就不错了。

皇帝知道了这件事心里还点了点头,这昭悦郡主不愧是入了太后娘娘的眼,和那些眼皮子浅的就是不一样,该怎么给就怎么给,从来都是按事实来,不像那些捧高踩低的墙头草。

周小娴要是知道皇帝心里是这么想她,估计要哈哈大笑两声。要的就是这效果。

皇帝登基之后发现国库空虚,虽然也抄了几个官员的家,但是这毕竟不是个好的办法,至少在上皇还在世的时候,这种事可一可在不可三,所以暗地里他已经开始让他的那些内侍在外面开铺子了,原先皇家在外面就有产业,但是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多,就是不知道等他看到收益,发现和自己想象的差了那些多的时候,是什么反应了。

这种时候上赶着和皇帝作对,她是吃饱了撑的。

 65京城

自从王熙凤那件事完了;周小娴是彻底把给瑾哥儿看媳妇这件事放下了,本来她就不急,只是大家都在催,其他人就算了,贾攸和太姨奶奶都这样,她自然要做出个样子。

现在是真知道自家儿子心里有人;她还看什么;逮到机会把那姑娘是谁找出来才是要紧的;不过她也知道自己那个大儿子是你逼得越紧;他那张嘴闭的越牢。

这事还是得慢慢来。

她就奇了怪了,这儿子身边丫鬟小厮都是老实人,她亲自挑的;这点数她还是有的,怎么一个个问的都不知道呢?这心思藏得也太严实了吧。

周小娴一边拨了着身边的算盘一边神游天外,几头牛都没把她拉回来,最后还是邢夫人到的时候被第二道门槛绊了一下动静大了些才让她醒过来。

“哎呦!这是什么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