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109部分

北侯-第109部分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名字:“侯爷,上海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怎么能作为开放海禁的地方呢!”李从年这才想起,后世闻名天下的大上海现在还不过是一个小渔村而已,现在的人根本不会知道哪里将会成为现代的大都市,成为金融中心。
“把这个上海加进去!”李从年想了想还是决定把上海加进去,真希望他现在改变了上海的命运,能让这个普通的小渔村几百年后能成为华夏大商贸中心。
“是!侯爷。”虽然牛金星和宋献策不知道为什么李从年要把这个上海加进去,可是李从年既然已经说出口了,他们不得不遵从。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课(1)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课
“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是一个圆圆的球体,叫着地球。因为有一种叫万有引力的东西牵引着,我们人才能站在上面生活,而不会飞起来。”在皇宫里空旷的草坪上,李从年坐在地上和皇太子朱慈烺闲谈着。
周围的侍奉的宫女太监,远远的望着李从年就像平常孩子家一样对待皇太子朱慈烺,面上都一阵苦笑。一国的储君,将来的大明皇帝就像一个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坐在草地上,双手撑住下巴,满脸期盼的听着了镇北侯讲故事。要不是讲故事这个人深得崇祯的信任,而且大权在握,恐怕这些太监宫女早就上去呵斥他毫无体统了,竟敢让未来的一国之君坐在地上。
“可为什么那些老师说天圆地方呢!”皇太子朱慈烺望着眼前这个镇北侯李从年,才不过四岁的他对于李从年嘴里和平常老师说的那些不一样东西,感到十分的新奇,而且他觉得了李从年说的话,直白又能让人明白,让人知道将来能干什么,这种新奇的教育方式,让皇太子朱慈烺对李从年产生了依赖心里。
“这是因为人的视野看的不远,所以总认为天圆地方,而现在在海外已经有番人进行海外航行,从目的出发,最后从另一个方向回到了出发的目的地。”李从年想了想,对皇太子朱慈烺道。
在李从年看来眼前的朱慈烺不过还是一个孩子,是应该玩耍,嬉戏的时候。这么小的孩子不用整天背负太多,要知道这样他当上皇帝之后,性格方面一定有缺陷,自古以来那一个暴君不是小时候被压抑的太过严重,产生了逆反心里,长大后当没有束缚之后,做事才越发无法无天,甚至是丧心病狂。
这是李从年不想看到的,在他看来其实孩子是最好教育的,只要你认真说服,用实际的故事的教育说服他,人又不是动物,有什么教不会呢!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人,只有不用心的父母。
“皇上,朱慈烺这么做是不是有失体统啊!毕竟他可是我大明未来的皇帝,想像孩子”大明的太后和皇帝站在不远处花丛里,望着正在讲故事的李从年和001,处于对自己儿子的关心,旁边的周皇后忍不住朝崇祯问道。虽然朱慈烺不是周皇后亲生的,可是孩子却是由她一手抚养,并且带大的,眼下这种有失大明皇家礼仪的举动,让周皇后面上皱着眉头。
“呵呵!皇后不用胡思乱想了。其实李爱卿的教育方法,在朕看来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于身边的太后和皇后的疑惑,崇祯脸上却满是感慨,没想到李从年的教育方式竟然有如此的效果,自从李从年进宫教授太子朱慈烺之后,崇祯发现朱慈烺不禁懂事了许多,而且也知道开朗了许多,脸上充满他这个年纪应该存在的笑容。
“你们知道吗?昨天皇儿竟然抬着温水进御书房说是要给朕洗脚!当时朕问皇儿谁教他的,皇儿说镇北侯教育他,作为人子必须孝敬父母,关心父母,不然等父母不在了,就算想孝敬人也不在了,到那个时候在来后悔,也晚了!所以皇儿就做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是为朕抬来洗脚水!”崇祯面上不无感叹道。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上课(2)

当朱慈烺弱小的身子端着温水进来的时候,崇祯眼角顿时湿润了,他才感到身为帝王,普通人家的这种父子之情竟然如此的难能可贵,珍贵得连崇祯也羡慕不已,却没想到他也有一天能体验这种感情。
“什么?慈烺竟然如此懂事?”旁边的周皇后忍不住问道,在得到崇祯的肯定的答复之后,旁边的张太太后嘴里叹息道:“这就是所谓的欲养而亲不在吧!没想到镇北侯竟然能用如此浅显的道理教诲了朱慈烺,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听见张太后感叹,旁边的崇祯也满是附和道。
自从李从年入宫教导皇太子朱慈烺以来,那种朴实的解说不禁吸引着朱慈烺,崇祯也常常去听李从年讲课,讲那些关于海外的美景,富饶的土地,要是大明占领去开垦那些土地,那得养活多少人啊!
“皇上此举是不是为了皇孙日后的路上铺路?”历经两朝的张太后想得却是比别人都多,崇祯此举就是为将来未雨绸缪,可是这样崇祯不怕主弱臣强吗?对于心里这样的疑问,张太后希望崇祯能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毕竟这可是关乎大明的未来的国运。
“皇嫂,你觉得这个帝位真的这么重要吗?”崇祯脸上淡然朝张太后问道。自从登基之后,崇祯才发现事情根本不是他所想的那样,当初他的哥哥天启皇帝就是不喜欢这个像牢笼的帝位,才想专心木匠,也给了魏忠贤的专权的机会。
天启年间两党之间的党争把整个朝堂搞得乌烟瘴气,自己上台之后却发现这些官员们整天攻伐于党争,对国事置之不理,国家局势日益败坏,如果不是李从年的出现的,万般无奈的崇祯只得重新启用宦官制度压制文官,最终导致了大明的覆灭。
“这个!”张太后听见这话,嘴里沉吟了,面上满是叹息:“帝王之位却是人世间最劳心劳肺的行当了。”要不是如此当初的天启皇帝又怎么能选择逃避呢。当初朱元璋厚待文官的举措,最终为大明创造了士子这个阶级,特别是朱棣建立的内阁,已经演变成为了限制皇帝的工具,这些东西就像一个个枷锁,困扰着大明后来的每一个皇帝,成为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笼子鸟。
“所以朕才让李爱卿当烺儿得老师,不禁是希望烺儿能得到很好的教育,而且也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为以后烺儿铺路。”崇祯望着自己的儿子朱慈烺,眼中满是慈祥的怜惜。大明后期的帝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登基之后年纪都不大,而且也很容易夭折,崇祯做下的这番,都是为了他现在的这个儿子,为了以防万一而已。
“呵呵!皇帝真的变得真的成熟了。”张太后望着崇祯脸上成熟的摸样,心里满是感慨,没想到李从年的魔力竟然如此之大,能让崇祯对他这么信任,其实张太后说起来也不过三十岁,当初她嫁给天启的时候才十六岁,因为对魏忠贤的愤恨常常呵斥魏忠贤等阉党,被魏忠贤设计流产,永远也不能生育了,这也是后来张太后和魏忠贤死拼得原因,当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产生好奇的时候,那表示这女人已经开始注意这个男人了,那么以后的事情就会那么顺其自然,合乎常理了。
“哎呀!好闺女,你哭什么啊!”在侯爷府里,李从年抱着自己的女儿李欣在院子里玩乐,却不想这个刚刚学会爬的小家伙,被李从年一抱顿时哭了起来,而且还死命扯着李从年的胡子,只把李从年扯得呲牙咧嘴:“疼疼!你想要老爹我的老命不成!”
旁边李冰望着自己父亲搞笑的摸样,胖嘟嘟的小脸上顿时扯着嘴巴笑了起来。“呵呵呵!”旁边的刘秀兰好不容易从李从年的怀里把李欣抱过来,对李从年道:“看来这孩子不太喜欢你啊!”
“哎呦!疼死我了。”李从年摸着仅剩下稀疏的胡须,脸上满苦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这丫头从一出生就和自己不对付,就想刚才她扯自己的胡子一样。“还是带孩子进去吧!下次你老爹我在也不会抱你了,小捣蛋!”
李从年俯身在李欣小脸上亲了一下,却不曾想被一步不注意,又被李欣扯掉了两根胡子,这下李从年真是彻底无语了,在他们周围的董欣和严慧忍不住嘴角抽搐起来,双肩膀抖动得十分厉害。“行了!想笑就笑吧!”李从年只得摸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胡须,脸上满是苦笑。
“哈哈哈!”几个女人转身面对身后的花草大笑起来,她们这副场景让李从年十分的郁闷,难道真的有这么好笑吗?李从年心里一真无语,回过头却见不远处的李默和林起还有骆养性三人一起朝他走来,看到这里李从年眉头一皱,挥手让身边的丫鬟头让开了,自己独自走向他们。


、第一百六十三章 河南大旱(1)

第一百六十三章 河南大旱
“骆大人有什么事情吗?”漫步走了过来的李从年对身前的骆养性问道。作为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可不会有闲情逸致跑来侯爷府玩乐的。
“侯爷!皇太极带着大军已经扫荡了蒙古东部,那些部落不是被皇太极收编,就是被他消灭了。”骆养性把埋在后金内部传来的额消息,告诉了李从年。自从李大明商贸封锁之后,锦衣卫的伪装成为商人的探子,通过小路往后金贩卖茶叶,丝绸,凭借手里的资源,他们很容易在后金取得情报,虽然后金高层的还没有打入情报人员,可不过是时间问题。
“哦?有什么情况?”他们几人来到花园里的石亭里坐下,李从年望着骆养性递过来的情报,嘴里想来想,开口问道。这份情报十分的详细,后金在草原上的一举一动,都写都了清清楚楚,锦衣卫百年经营不是谍战司短时间内就能超越的。对于这点,就算谍战司司长林起心里也有数。
在这封情报中,皇太极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扫荡了,蒙古东部的势力,这也是后金和东蒙古历次和亲的结果,反正现在他们的关系可是乱得很,李从年也难得管,最主要的是皇太极这次出动蒙古,是想把蒙古收拾完了。
“嘿嘿!不过皇太极可要失望了!”李从年脸上满是冷笑,就算皇太极你真的是穿越过来的人,可是面对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技巧都是不管用的,这就是强者的法则。“多尔衮呢!难道他没有什么行动?”在谍报上,李从年没有看到多尔衮的情报,难道他没有跟随皇太极出征蒙古?李从年满是疑惑望着骆养性。
“侯爷当真料事如神!”那个皇太极忌惮多尔衮,当多尔衮提出自己代替皇太极出征蒙古,却被皇太极拒接了,而多尔衮却趁机提出出兵朝鲜,打了皇太极一个措手不及,皇太极当着那些鞑子贵族的脸不好拒绝,只要答应下来,现在多尔衮就在朝鲜,他已经连下四十城了,而朝鲜国王的求援信使都已经到了京师了。”骆养性脸上满是佩服道。
当初李从年释放多尔衮的时候,所有的让人都不知道李从年为什么这么做,却没想到李从年已经在后金内部埋下了矛盾的引线,自古以来最强大的敌人,往往是因为内部的纷争最后昙花一现的,现在后金的情况也差不多。
“只是朝鲜是我大明太祖皇帝设立的不征之国,要是不救的话?会不会被其他藩属说我天朝见死不救?”骆养性把自己知道的情报都对李从年说过之后,脸上满是迟疑问道,毕竟这件事情可大可小,要是出了什么岔子,李从年不怕,可是骆养性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指挥使,可不那么容易了。
现在锦衣卫和谍战司靠挂在内阁之下,受皇帝和内阁统辖,现在他们这些情报机构的权利可是被大大地额削弱了,只有举政权,而没有审刑权,这是李从年为了防止类似东厂西厂那种残暴的怪物出现,而做出的防范措施,随着大明各种机构的不断完善,李从年也能彻底放下心,能不插手的事情他绝不插手,让下面的人自己发展,形成有效的机制和习惯。


、第一百六十三章 河南大旱(2)

“朝鲜?就算他多尔衮占领整个朝鲜也没什么用,他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实力。”提到朝鲜,李从年脸上冷笑起来,这些忘恩负义之徒,救之何用。而且现在大明也没有太多经历去管别人的死活,这个难得的机会就是大明发展的时机,朝鲜等以后大明恢复实力,在去收复吧!
当初朱元璋定下十五个不征之国,那是因为当时刚刚立国的大明面对元蒙残余势力,内部还有陈友谅和张士诚等地方豪强势力存在,这个时候朱元璋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势力进行攻击,可是没想到后世的大明皇帝被朱元璋定下的文官集团所困住,为了怕武将势力抬头,每一次大明开拓领土的时候,武将都会受到文官集团的拖累,除了朱棣敢于拼杀之外,大明的其他皇帝对文官集团毫无办法,只得采用宦官来牵制,维护统治。
“嘿嘿!没想到多尔衮这人还蛮聪明的,竟然懂得以退为进,首先抓住皇太极不希望率兵攻打蒙古的心里,反而打了皇太极一个错差!”摸着下巴的李从年脸上满是笑容:“那多尔衮的两白旗恐怕是单独领兵去朝鲜的吧!”
“恩!”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