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116部分

北侯-第116部分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好几年,不仅路途遥远,有什么事情也不好传递,当藩国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藩国之内臣民到底应该听谁的话呢!这就造成了藩国之内容易发生夺权的事情,不利于大明的对藩国的管理。
李从年的话让在场的三个人都忍不住沉吟起来,李从年说的不错,这样一来势必会照成藩国的□□,要是朝廷派出去官员是野心家,借着朝廷的大旗威压藩王,这种事情在华夏历史不是没有出现过,所以内相这件事情不好说。
“所以臣认为内相的设置可以不用,而且关于驻军问题也可以大胆放权,在外海情况复杂,要面对许多问题,如果藩国之内没有驻军的武装,根本无法立足。而且只要朝廷能在军事和武器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就算将来某个藩国想要夺权,恐怕从出发到攻到大明都在几个月之后,凭借大明强大的实力还怕一个小小的藩国吗?”在李从年的这番分析之下,崇祯等人这才发现他们想事情还是想得太过局限,没有李从年那种大局般的眼光。
“侯爷深谋远虑属下等人不如也!”宋献策面上满是感叹道,怪不得李从年能在短短两三年之内荣登高位,这期间种种的手段和对于大局的掌握,不是他们这些人所能比拟的,就是旁边的崇祯也是满脸感叹。
“李爱卿,赈灾一事进行得怎么样了。”崇祯问道。
“皇上放心,河南藩王们奉献出来的粮食将来几日后全部交给臣派下去的监察使,进行赈灾,臣已经让河南各地官员紧密配合,严防发生民变。”李从年朝崇祯保证道,这件事情是你从年目前要处理的大事。
听见李从年的话,崇祯面上顿时放心下来。进过两年的他们君臣两人已经可以说是知根知底了,特别是崇祯在遭遇曹化淳谋反之后之后,他对李从年的信任已经到达了一种盲目崇拜的地步,在崇祯看来现在的镇北侯已经是他的左膀右臂,要是没有李从年的在的话,这个朝政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在一座普通的县城里,当着监察使的面,县城的县老爷把上面派发下来的赈灾粮食发放到百姓们的手中,在都察院和监察司的督促和验证之下,整个河南赈灾粮食的发放没有出现什么大贪污事情,每一个领到粮食的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让一旁看着的崇祯和李从年感心里满是一阵放松,这段时间以来的辛苦带来的疲劳似乎都消失不见了踪影。
“大家一个个来,每个人都能领到三十斤大米还有一百斤玉米,登记完的人都来我这拿米知道吗?”县老爷朝排队的百姓喊道,周围捕快在现场维持着秩序,为了怕出现冒领的情况,每一个人都要登记造册,计算人数。
这次赈灾粮食的发放是因为按照家庭人口数来发放的,为了把这件事落到实处,李从年借着崇祯的大旗,让崇祯免除了河南今年和明年的田税,而且官府还传令给地士绅地主,今年地租免除,任何不得向佃户收取。
种种打破以往规矩的政令传到地方引起了渲染大波,可是在都察院和监察司等压制下,这些政令慢慢实行了下去,再加上各地义勇队的帮助,这些举措受到百姓们热烈的欢迎,这时候他们对于朝廷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他们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得到朝廷的帮助,一种朦胧主人观的感觉在他们心里中弥漫起来,虽然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可是李从年却知道这是大明改变的开始。
大明想要强大,就必须大明中的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国家产生归属感,而归属感就是当每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国家能站他们背后给他们强大的信心,抬起头颅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不管是什么社会,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话,无论这个国家在怎么强大富有,最终不过是镜花水月,消散一空而已。
大唐盛世为什么让许多人迷恋,就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能挺起胸膛告诉别人,我是唐人,我有一个强大富足的国家,他能给我提供保护,让我受到危险的时候成为最坚强的后盾,要想塑造一个强国,首先得塑造一个强大的民族之心,民族之魂,这是李从年一直以来就在做的事情。
在这些发放粮食一边,身着普通人服饰的崇祯和李从年,在几十个侍卫护卫下望着那些百姓从县官手里接过一袋袋的粮食,旁边县衙文吏则把他们的名字登记造册,并让百姓们按下手印作为依据。
这是李从年和崇祯巡查的第十五个县城了,在这些县城里面崇祯和李从年也没有发现哪个地方官员敢于侵吞朝廷发放的救灾物资,这得益于李从年的改革,在他看来,官员都是一群权利下的猛兽,只有把猛兽头上带着兽圈,才能让这些家伙听话,为百姓服务。
“皇上,这次巡视完了,咱们就回京吧!毕竟海禁开放在即,大事还得你回去主持啊!”望着这些百姓,李从年低声朝崇祯道。不知不觉已经出京两个多月了,一个国之君长期飘荡在外,对国家不利。
“好吧!”本来崇祯还想继续巡视下去的,可是身为一个国之君,不是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啊!真是有许多无奈说不清楚,也道不明白:“大事要紧,咱们回京吧!”在李从年和宋献策的护卫下,崇祯朝洛阳而去,在个河南最普通的县城里,谁也不会知道大明一国之君,曾经就站在他们的身边,望着他们。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京之变(1)

第一百七十三章回京之变
回到洛阳的李从年,在洛阳戴了十多天之后,护送崇祯就朝京师赶了回去。临别之前他向福王进行了保证,说会在半年之内给福王一个满意的答复。福王呢!也不在意,毕竟这几十年都过来了,又怎么会计较半年的时间呢!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李从年也没有向河南官场,道明崇祯皇帝秘密来河南的消息,就连河南巡抚李凤仙他也没有告诉,一行人千人的而队伍在带齐干粮和饮水之后朝京师而去。这次河南之行李从年觉得收获良多,不仅让河南免于民变的危机,而且还找到了处理藩王的办法,这在李从年看来是不虚此行的。
李从年这次不仅让河南地方官员赈灾,还让崇祯从各地调集了水利专家治理河南荒废许久的水利设施,李从年相信在诸多手段治理下,河南这次大旱根本不会发生大的变故。
马车之中,崇祯打量着路边的越来越繁密的绿色,心中对河南的这次大旱越发感触良多,他从来没有想到百姓们吃水,竟然是吃那些满是泥土的脏水,这些水在沉积泥土之后,被百姓食用,为了谨防瘟疫的发生,李从年已经吩咐各地打扫卫生,建立公厕,还有教导百姓们和烧过的开水,这些手段实施下来,李从年相信就算发生什么疾病,也能波及很少的人。
本来崇祯是想骑马的,来的时候为了安全没有骑乘,可没想到到回去的时候,他还是没有能骑上马,只得和李从年坐在马车里,一路闲谈前进着:“这次开放海禁之事,不知道爱卿准备得怎么样了。”开放海禁这件大事在李从年和崇祯的计划里可是比藩王还要大的多,毕竟这是能让朝廷国库短时间内再次充裕起来的办法,也是让大明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的最后源泉。
“恩!皇上放心,海禁之事臣已经谋划了数年,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的,只要海禁开放三年,臣敢保证我大明必定国库充裕,天下太平,到时候后金蛮指日可灭灭。”如果说别的事情李从年没万全把我的话,这个海禁之事,李从年却是信心百倍,凭借他谋划数年之力,这件事情都无法成功的话,李从年恐怕要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崇祯想想也是,作为站在大明顶端的两个人,如果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他们有怎么能说改变大明的命运,打败鞑子呢!“想想朕也十分感慨啊!咱们努力这么久终于走到了这一步,真的是不容易啊!”
想起当初遇见的所有困难,崇祯不由得满脸叹息,每个人做每一件是都会遇见困难,可是要想改革一个国家,其中的困难程度却是谁也无法想象的,他们能走到今天这种地步,可以说是和他们两个人辛苦分不开的,想象其中的艰辛,各种利益的调配,还要调节各种矛盾。种种的压力之下,崇祯都不知道他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没有李从年的话,崇祯知道自己可能都要被残酷的现实逼疯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回京之变(2)

“特别是李爱卿,这几年让你担负着满朝的骂名和百姓们怀疑的目光,朕这个皇帝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帮助过你,每每想来朕都十分的惭愧!”崇祯对于李从年满是愧疚的说道,在崇祯看来李从年就是自己这辈子遇见最好的朋友了,如果没有他的辅佐,这大明恐怕早就千疮百孔,危在旦夕了。
对于皇崇祯的夸奖,李从年嘴里正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整个行进中得队伍顿时停了下来。一个谍战司的小队长打马来到李默的身边,在他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李膜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起来。
“出什么状况?”崇祯面上有些疑惑问道。
李默看了看李从年的脸色,见李从年示意他说出来,李默连忙弯腰抱拳道:“刚才谍战司的兄弟来报,说他们在前面树林里似乎埋发现了埋伏。”
“什么?竟然有人敢埋伏朝廷钦差行驾?”听见李默的话,李从年面上却是一冷,恐怕这些人不简单啊!要知道在李从年那次半年多剿匪练兵之下,整个大明大江南北出名的点得悍匪都被剿灭了,就算遗漏一些小角色,也有地方驻军和各村义勇队解决,再说一般的土匪都是为了求财,从来没有谁敢打劫朝廷的军队,更别提钦差的车驾了。
很快前去树林查看的几个大内侍卫发出几声惨叫传来,顿时让这支行军中得车队紧张起来,众多侍卫和李从年的亲兵把团团的护卫在马车旁边,要知道崇祯出现什么问题的话,他们这些人可都吃不了兜着走,那巨大的后果是他们不能承受的。
“哼!看来有人不愿意臣回京师啊!”望着那狂奔而来的大内侍卫,李从年很快发现了不妥之处,只见他站在马车车前大吼道:“火枪射击,这个人不是咱们的人。”随着李从年的大吼,守卫在前面的大内侍卫虽然个个双眼迷惑,可是镇北侯的身份不一般,而且现在关乎崇祯的安危,不能有半点的马虎,想到这里他们纷纷举起手里的短火枪开枪射击。
果不其然,听见李从年的大吼之后,那个奔驰而来的侍卫一踩马头跳到半空之后中,扬着手里正冒着烟的掌心雷正准备投来的时候,却被一片片银色的弹幕打成了筛子,血肉模糊的掉到地上,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大爆炸声,地上出现了一个一米多宽的大坑,这个杀手的身体变成了四分五裂,血肉模糊散落得到处都是。
“哇!没想到这个掌心雷威力竟然这么大!”随着地面那声爆炸过后,整个地面晃动了一下,可是崇祯面上却没有半丝的害怕,反而站在车辕上有些兴奋大叫起来,对此李从年只能报之无奈的苦笑,崇祯好像是在皇宫里关得太久了,神经有些大条了。
刚才他发觉这侍卫冲出来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对劲,那些侍卫进去查验去了半天,却是只跑出来一个人,这太不符合常理了,要知道这些大内侍卫虽然战阵方面不行,可是抡起单打独斗那可是好手,而且他们的任务是查探,不可能要这么长得时间啊!所以李从年才怀疑冲出来的这个人,多半是对面树林中得贼人假扮的,目的就是想接近车队,由于李从年们一行人刚刚走出河南,却不想在经过这个树林的时候被军中那些好手发现危险之处,不然在毫无防备之下走进树林的话,恐怕李从年这次带来的人,不知要死伤多少。
“杀啊!”眼见事情败露,那些躲在树林的匪徒终于忍不住冲了出来。只见一道道白色的影子朝从树林中冲了出来,朝李从年们所在的地方杀来,这些人每个人都是手拿利刃,身强体满脸彪悍。
“白莲圣母,法力无边!”随着这些怪异匪徒的冲出,还有满脸的狂热,李从年面上却是眉头一皱,这些人竟然是白莲教的。可是白莲教袭击他干什么?李从年却是满头雾水,要知道这次崇祯出巡,安全方面李从年可以说做到滴水不漏的,而他也只告诉宋献策和牛金星等人。
李从年暗自打量着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人的举动,却没有发现什么问题,这让李从年心理满是疑惑,难道他们不是冲着崇祯来的,而是针对自己。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是白莲教邪教徒”崇祯望着冲出树林的白莲教匪徒,脸上却是一愣,朱元璋以宗教发家,自从他当上大明皇帝之后。对于那些邪教,特别是白莲教那可是严厉打击的,经过百年的官方势力打击,白莲教等一批邪教基本上都已经消声灭迹,身处在暗地里发展。
只是连崇祯也没有想到白莲教竟然已经发展到在光天化日之下袭击朝堂军队的地步了,对此崇祯脸上满是狠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