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120部分

北侯-第120部分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许多邪教在官府的打击下纷纷浮出水面,就连暗地里生存都不可能了,受到波及的不仅江湖门派也被官府严加看管,结社活动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一切都是那个贪财的白莲教长老所不震动的,如果他知道当初伏击镇北侯会带来如此得严重的后果,恐怕就是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的。
而作为首当其冲的白莲教却因为官方和江湖两方面的围剿下,已经没有了任何踪迹,就是那些躲避过大灾的普通教徒也纷纷改换门庭。除了白莲教之事外,整个天下还为一本而变得疯狂起来,那就是有大明皇家出版司出版的万国淘金录,原本那个书名被李从年废除,他觉得那个书名不太霸气也不吸引人。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一次大捷(2)

而此书的出版却是带动了大明上下无数百姓探索的浪潮,特别是评书镜花缘改编版本流传懂得更广,也更深入人心,许多百姓都对海外的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书中主人公因为冒险发家致富故事更是带动一批有一批的人,特别是那些受鼓动之人从海外发财回来,照成的轰动效应更失落已经让大明每一个地方百姓疯狂了。
“话说那林大山望着眼前的宁烟国公主,那可是闭月羞花,如泉水般细腻。他没有想到自己一个节普通百姓,竟然能娶到公主,而来看着满屋子的金银,他不由得感叹这此生大富大贵矣!”在京师有名的茶楼,一个说书先口若悬站在评书台上,为那些百姓讲解着编纂的海外异事,听得台下百姓如痴如醉,h听到□□处许多百姓不由高声叫好。
而在茶楼金僻静的角落里,一个锦衣李从坐在茶楼上吃着茶点,望着台上评书人讲书的摸样,心理顿时觉得有些好笑,谁说古人的愚昧,万国淘金录才刚出来没几天酒被销售一空,这让李从年看到拜金主义在每一个国家都存在的,而且各种繁衍出来的版本,书籍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书大火的情况下,让主管出版司的司长半夜睡觉都会笑醒。
“侯爷!察哈尔部来人了!”正在这个时候,一个穿着便衣的侍卫来到李从年的耳边低声细说道:“传令使现在就在侯爷府!”
听见这话的李从年眼中精光一亮,喜悦的表情一闪而过,有恢复了淡然的摸样,只见他抬起头负着双手漫步而去,很快消失在茶楼的人群当中。回到侯府,换过便服之后,李从年望着在书房候着的传令兵问道:“草原的局势如何!”只见传令兵和李从年见过礼之后,从他身上背着的竹筒里拿出来一卷详细的战报递给李从年,然后弯身和侍卫走了出去。
李从年拿起手上这封战报,仔细看了起来,渐渐的他的眉宇间的神色不停的变换着,满是兴奋激动之色:“好好好!王彪这小子,本侯没有看错他,让军法司给记功上报,凡事有参战有功人员统统有赏!”在战报之上王彪详细的把这次战斗的结果朝李从年做了一个详细的回报。
这次草原饿会战,虽然明军才出动了两万多人,可是战果的斐然却是让李从年坚定火器在实战中得应用,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份想崇祯和天下交上的满意答卷,我李从年从不会做没那把的事情,有了这份战报,他关于这次大明军队的全面整顿在也没有阻拦的声音。
虽然这份当初李从年提出改革军制的计划,已经得到崇祯的同意,可是朝堂中却还有许多人对每年花费一半财政收入装备火器有些异议,这也是为什么自从剿灭高迎祥和李自成流民之乱后,朝廷却没有继续大规模整顿军队的原因,虽然这里面也有财政的困难,可是李从年相信,只要海禁之后,这财政的困难会立马得到缓解的。


、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一次大捷(3)

“备车,本侯要马上进宫面圣!”李从年对身边李默吩咐道。
“是!”望着李从年那高兴的摸样,李默知道一定是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不然李从年根本会这么激动。很快跨上准备好的马车,李从你年朝皇宫而去,守卫皇宫的侍卫望着里从年的马车看也不看,却是立马放行,这镇北侯的马车一年来往皇宫不下数百次,凭着这份殊荣,皇宫侍卫那里敢阻拦。
李从年在得知崇祯皇帝在和内阁大臣们在内阁办事的地方商议国事,他立马让前面的太监带路,朝文渊阁而去。远远的李从年就看见了崇祯的身影,只见他嘴里兴奋大叫道:“皇上大喜啊!”李从年风风火火的跑进朝堂对崇祯和里面的内阁大臣道:“我军协同林丹汗察哈尔部打败皇太极的蒙满联军,皇太极带着他的建州八旗败回盛京了,现在草原已经大部已经归附了林丹汗的麾下。”
“什么?”听见李从年这话,内阁大臣和崇祯皇帝立马站起身来,特别是兵部尚书洪承畴和兵部侍郎孙传庭两人面露激动的神色,要知道他们都是懂得军务之人,蒙古的收服,表示建州鞑子再也不可能通过蒙古西攻击大明,袭扰大明国土了,如果这个战报是真的话,这个不亚于大明在战略上已经处于了不败之地,只要让大明在休养生息几年,他们相信这后金指日可灭。
“恩!详细的战报稍后就会传来,现在王彪正在协同林丹汗血剿灭那些不肯归附的蒙古部落。”李从年把那份战报递给崇祯,只看得崇祯和内阁大臣吐气扬眉,想当初后金打得大明差点灭国,要不是在危机关头孙承宗力挽狂澜,恐怕这大明的国祚就要终结了,而后李从年的横空出世,让大明的国运越来越昌盛。
“好好好!王彪不愧是我大明的忠臣猛将,传旨,赏王彪升为魏县公,嫡长子免试进入皇家学院学习深造!”高兴之下的崇祯皇帝对满屋子的内阁大臣道,一个接一个的大胜让崇祯觉得当皇帝似乎也不那么枯燥了,江山社稷,名垂千古,这是让崇祯最为心动的事。
“臣等遵旨!”李从年和内阁大臣纷纷弯腰领旨,只是次辅钱谦益的眼中有些没落,他悄悄看了看旁边的洪承畴,心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很快关于此战结果的奏折被王彪送到了内阁,这次大战皇太极损失不下五万人蒙古联军,还有三万人正宗八旗鞑子,他统领到草原的两红旗基本上被打残,镶黄旗的鞑子死伤一半,最为主要的是后金失去了蒙古这个天然的盟友,可以随意驱使的仆从军,就连和后金联姻的科尔沁等蒙古部落在此战之后,渐渐的和后金关系变得冷漠起来。
消息传出之后,崇祯下旨凡事大明国土之上的汉家百姓可以大庆三日,不用从事任何劳动,而且各地官府拿出一部份库银购买吃食,进行欢庆仪式,通过此举之后,普天同庆,许多百姓才知道我大明的胜利和他们是如此得息息相关,特别是那些地主豪绅们更是高兴一片。
中国许多家族都奉献躬耕持家,读书育人,这种传统的习俗已经保留了上百年,深深铭刻在他们的骨髓里,他们可不是后世那些对国事漠不关心的鞑子奴才,这时候大明士绅文人骨子里那股高傲的大国情怀却是怎么也抹杀不了的。在李从年看来朱元璋最大的功绩是恢复了华夏千年来骨子里的那丝傲骨,恢复了儒家文化的传承,后世的儒家文化已经变成了鞑子阉割后的儒家文化,华夏千年以来形成强国之道已经变成奴隶学问,成为了华夏心目中永远的疼。


、第一百七十九章 钱谦益计划(1)

第一百七十九章 钱谦益计划
内阁次辅钱阁老的家里,望着京师上空飞舞艳丽的烟花,钱谦益的心理犹如五味瓶般变得杂味道一片。自从洪承畴和孙传庭进入内阁之后,钱谦益就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首辅钱锡龙已经渐渐年迈,而皇帝对于这个毫无作为的首辅,已经有了撤换之心,只不过因为现在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在加上国家暂时需要稳定,崇祯在没有提出选举内阁首辅的意思,可是在钱谦益看来,内阁之中论资历他自问毫无问题,可是论政绩钱谦益却是连兵部侍郎孙传庭也比不了,毕竟这是个动荡的年代,战功比政绩说话的份量要重得多。
在钱谦益看来,内阁之中能和他争夺这内阁首辅之位的,只有洪承畴和孙传庭两个因为战功进入内阁之人,其实镇北侯李从年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不过崇祯绝不会让一个掌握军权的人,在来掌握政权,这对于国家是一个严重的危险,对李从年来说也是一个进退两难选择,所以李从年多半不会去争取内阁之位,这样算下来,内阁之中洪承畴对钱谦益的危险最大。
要想当上内阁首辅,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内阁留名阁中,钱谦益就只得寻找外援。当初李从年在改革内阁的时候,他建议崇祯建了一座内阁纪念塔,里面悬挂了为大明兢兢业业奉献一生的内阁成员画像,成为后世敬仰的存在。这是李从年为了激励内阁成员为国效力所做的举措,在李从年看来能走到大明权力顶端的人对于金钱这些都已经看淡看淡了,现在他们需要的是名扬天下,闻名青史的留名,所以这些举措能更好的让他们为国效力。
“老爷,你今天是怎么了?自从皇宫回来之后就见你闷闷不乐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柳如是望着钱谦益愁眉苦脸的摸样,脸上忍不住问道。他们夫妻相处几年,柳如是有怎么不知道钱谦益心理在想些什么呢!一定是朝廷里有什么事情把他难住了。
“夫人,我没什么事!”钱谦益望着漫天飞舞的烟花,心理却是一片黯然,他不知道怎么和柳如是开口,毕竟这个事情太过难以启齿,柳如是心理叹息了一下,钱谦益难道真的以为条看不出吗?
“老爷,咱们夫妻情深,你心理有事情,妾身又会怎么看不出来呢!”柳如是挥手让身边的丫鬟都退下,慢慢坐在钱谦益身边,端起桌面上的酒杯,仰头喝了一口道,那份洒脱,那份豪气却是让钱谦益心动,钱谦益是真的喜欢柳如是的,只是他年纪也大了,要想再进一步,基本是不可能了,除非有人肯提携他。
“夫人莫恼!只是老夫颇感于仕途迷茫而已。”钱谦益摸着花白的胡须叹道:“你也知道我这一辈子没什么大的愿望,只想青史留名,做一代名臣。现在内阁首辅钱大人即将退下来了,这位子纵观内阁,老夫自认为非我莫属,可是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出现却让老夫有些彷徨了。”


、第一百七十九章 钱谦益计划(2)

钱谦益想了想,开口道:“他们两人的战功那可是赫赫有名的,昔日流寇之乱要不是有他们两人,秦晋之地抠门恐怕早就不属于大明了,而且他们和镇北侯的关系那可是同袍之谊,老夫自问是无法想比,所以……。”剩下的话,钱谦益不说,柳如是也明白过来,钱谦益是怕李从年当初的承诺不兑现,毕竟抡起关系来,洪承畴和比他钱谦益来说,和李从年的关系要亲一些,而且人家那是实打实的战功彪炳,他钱谦益不过苦熬资历进入内阁的。
特别是东林党徒参与曹化淳的谋反,让他这个党魁身上已经贴上污点,要不是钱谦益城听从李从年的话,见机得早,和东林党撇清了关系,恐怕他这个次辅之位也不报了。“呵呵!老爷看你愁眉苦脸的,既然如此那你就让镇北侯支持你不就行了?”听见钱谦益的话,柳如是面上不以为意道,看镇北侯的摸样,他不像是那种说话不算数之人,只要你吧事情摊开了说,不就都什么解决了。
对于柳如是的话,钱谦益脸上不以为意,在官场之上要是事情如此简单就好了,可惜在官场之上却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并不是你像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这得讲究利益交换。“老爷的意思是想送礼?”柳如是满是疑惑问道。
在华夏的官场,礼尚往来却是一种十分普遍潜规则,这个已经流传了上千年的习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李从年虽然改革了官场,采取许多监察制度来规范官员的行为,可是对于这种传统,李从年却是没有半点的办法,只要不涉及贪腐之案,李从年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老爷想要送什么礼呢?”提到送礼柳如是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镇北侯年少权重,恐怕什么稀世珍宝他也不会看在眼里,金银玉器,他的侯府多的是,女人?他府邸里娇妻美眷,就连他的两个小妾都是难得的美人,前几日柳如是去侯爷府游玩的时候,看见镇北侯的那些妾侍和侯爷夫人相处十分的融洽,这种大度的女人,就是见多识广的柳如是也不多见,特别是听见镇北侯对侯爷夫人的关爱,柳如是还曾在暗地里羡慕过呢!
“老夫想镇北侯年轻气盛,这床底方面却需要一个房中高手,所以……。”钱谦益小心翼翼望着柳如是的脸色,呐呐说道。听见钱谦益的话,柳如是脸上一愣,在听见钱谦益后面话里的意思,脸色刷得一下白了起来。
“钱谦益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我柳如是是一个人尽可夫之人吗?”柳如是气得香不由得颤抖起来。柳如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