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北侯 >

第83部分

北侯-第83部分

小说: 北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崇祯望着李从年训练这些士兵的方法,不由得瞠目结舌,如此练兵不怕把人都练跑了?就是那些嘴里每天念着满口仁义的文官们也忍不住想要劝一下李从年,莫不要把士兵都吓跑了。
抱着这种深深的疑虑,崇祯来到京营的大营里,希望李从年能下手轻点,可是当李从年对崇祯说:“圣上是要一战既溃的仁义之师,还是要百战的不退的虎狼之师。”
这句发人深思的话语,在崇祯思索了半响之后,崇祯立马高兴带着手下的大臣走了,并下旨意任何人都不得干涉李从年练兵,无论李从年要什么,都要尽力满足他。
从李从年的这句话里,崇祯看到了李从年展露出来的自信,还有那深深的必胜把握,李从年就是那种只要能给他一片天地,他为你创造一个世界的人,这里崇祯一直相信自己的直觉。
李从年沿用忠义军的军制,并且加以完善,京营十五万的人的军制,分为十人为一伍,由一名伍长和副伍长带领,十伍为一曲,由曲长和副曲长带领,十曲为一营,设立统领和副统领,十营为一军,设上将,副上将统辖,十军为帅,设元帅,副元帅。
而每一小队还不仅增加两名炮兵,和一个军法执士兵,还有一个半调子的医务兵,现在虽然许多武器装备都没到,但是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
李从年对于军制的所有改革,都被崇祯通过了,在崇祯看来只要李从年能把这十五万人的强军练出来,不管什么要求,他都纷纷依从。
从确□□制之后,李从年整天泡在军营里,和士兵同吃同住监督着士兵们的训练,这训练当中,以前的老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李从年省了一些事情。
加上李福生和王彪等人的辅佐,这十五万新兵的训练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始展开了,特别当两个月后,首批从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出师的基层军官毕业之后,整个新兵的训练更是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支军队被李从年进行着火枪的训练,他减少了盾牌手和弓箭手的数量,增加了长枪兵和火统兵基数,还为每一曲增加了五门虎蹲炮,这种近战的短程火炮,那些远程的炮营还有冷兵器时代不可缺少的骑兵,当然这一切设想都要等到装备装备齐了之后。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尔衮出使(1)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尔衮出使
大明崇祯六年,一切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着,李从年觉的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很快后金鞑子派来的求和使者队伍,来到了京师之中,接到消息的李从年李打马朝皇宫走去。
文华殿作为崇祯接见朝臣的地方,皇太极派出的求和使团不紧不慢终于在春天刚过的时候,来到了京师。护卫这支使团的护卫队秉承李从年的意思,尽量不要让这支使团离开大队,刺探各地的防卫情报。
如果不是上面有令的话,护送他们的黑旗军将士早就把这支鞑子使团撕裂了,对于这些质朴的士兵来说,这有什么好谈的,双方不过死斗而已。
“让那些鞑子上来,朕要看看这些吃着我大明俸禄的野蛮鞑子到底是什么摸样。”文华殿上,身着龙袍的崇祯皇帝大手一挥,让身边的小太监让后金使团上朝。从始至终大明朝廷都没有放弃过收复辽东的心愿,国之疆土不可裂割。大明王朝直到灭亡也没有妥协过。
“我大金朝华硕贝勒多尔衮参见大明皇帝陛下!”年仅二十的多尔衮满脸傲气带着两个汉人奴才,对崇祯抱拳就算当施礼了。
多尔衮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让满朝的文武顿时怒气迸发,特别是大明首辅钱龙锡脸色铁青瞪着多尔衮:“野蛮小邦竟敢藐视我大明皇帝,尔等难道不怕我大明百万雄师吗?”多尔衮对崇祯无礼就是打他们这些臣子的脸,藐视大明,作为儒家弟子,如果这口气他还咽得下去的话,他这个首辅也当到头了。
“哼!百万雄师?我看汉人都是些软脚虾而已!想我大金过万不可敌,国势强盛,大明早晚是我大金的囊中之物。”对于钱龙锡嘴里的百万雄兵,多尔衮嗤之以鼻,这些汉人不过嘴上说得漂亮,其实背地里怕得要死。“再说,我大金天命发布七大恨□□大明实在天命所归,尔等还是不要城口舌之争而已。“
多尔衮一提起七大恨,满朝对多尔衮的杀气更甚了,努尔哈赤这个屠夫,大明对他恩荣不断,他看到大明和日本大战之后的虚弱,在大明背后捅上一刀,这让大明朝满朝文武心理满是愤恨,没想当日一时心软,竟然养出一个白眼狼来。
“大胆!“就算崇祯在有涵养,多尔衮的这番话却是让他动杀机,想起崇祯二年皇太极的入掠,大明北方城市百年的积累被鞑子付之一炬,而现在狗日的鞑子却在大明的朝堂上得意洋洋,寡不廉耻大明血淋淋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更何况在下可是奉了我大金大汗的御旨前来求和的。大明的皇帝难道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对于崇祯的怒火,多尔衮却仿佛没有看到,脸上满是镇定的望着满朝文武大臣,还有龙椅上的崇祯皇帝。
“你!”崇祯脸此时肺都快要气炸了,如果不是顾忌大明的面子,他立马让这把可恶的鞑子拖出去凌迟处死。“谁说杀不的!”正在这时朝堂上突然升起一声阴寒的杀意,让洋洋自得的多尔衮心里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多尔衮回过头去,只见朝堂上突然出现一个身着淡紫色的蟒袍,满脸坚毅的男子,从这人步伐间散发出来的英武气质,让多尔衮的心理显现一个人的名字。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多尔衮出使(2)

“臣!李从年参见皇上!”李从年双眼犹如刀子般的杀意,逼迫多尔衮住口之后,转身朝崇祯参拜道。
看到李从年的出现,崇祯脸上满是欣喜:“爱卿快请起,这后金鞑子出言不逊藐视我朕,污蔑我大明,李爱卿觉得朕该如何处置!”
“谢皇上!”李从年道谢站身来不屑的王了多尔衮一样,嘴里喝道:“尔等不过是辽东叛贼,何来国之说!像你这种乱臣贼子,今日送上门来不过是狼如虎口,有来无回罢了。”
听见这人的话,多尔衮心理咯噔一下,眼前这个人就是在大凌城重创皇太极的李从年,就是脸范文程也这个人抓到凌迟处死了。
“你敢杀过我,就不怕我大金的铁骑吗?”多尔衮脸上底气不足道。
“哈哈哈!”李从年仿佛听见了世界上最好像的笑话,只见他指着多尔衮骂道:“满洲过万不可敌,在本侯看来,那些都只不过是你们这些无耻鞑子自吹自擂而已。只要你们敢来,我大明军人一定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李从年的话,让满朝的大臣们顿时回过神来,对啊!鞑子不过是一群叛国者,谁说是另一个国家,这些小人杀了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一时间满朝大臣纷纷鞠躬朝崇祯禀告刀:“臣等请求杀了这个鞑子,以示我大明决战之心,让天下臣民知道大明的威严不许任何人亵渎。“
“杀!杀!”满朝的齐声喊杀声,让多尔衮脸色顿时难看起来,这和他来得时候皇太极说的不一样啊!
‘在理开盛京之前,皇太极告诉他,他这一趟出使大明看似凶险,根本没有什么危险,那些嘴里天天说着满口仁义的汉人大臣是不会杀他的,听见皇太极的保证多尔衮这才仗着胆子上路。
这是摆脱皇太极的影响的方法,只要出使大明归来,他再后金的就有一丝影响,那时候皇太极在不让多尔衮掌军,那些满洲勋贵也回同意的,只是多尔衮没有这次的出使,竟然是一个必死的结局。
难道皇太极真的要我死?这个可怕的念头刚刚在脑海里闪过,他就被冲进来的皇宫侍卫抓住,卸掉了四肢关节:“皇太极,老子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浑身关节让痛不欲生得多尔衮用满语大声骂道,被这些侍卫带了下去。
旁边的李从年望着多尔衮眼里的仇恨,心理满是冷笑:“这个后来号称摄政王的多尔衮,也不过如此!皇太极,你放心,我离从年一定会为你准备一份大礼的。”
龙椅上的崇祯满脸兴奋的望着李从年道:“京营训练的情况怎么样了。”现在李从年不仅交出了监察司的职务了,还放弃了执掌军法司的监察只职位,专心练兵。
虽然看似李从年手里的权力已经被削弱了,其实谁也不知道李从年手里的权力反而越发巩固了,只要有了崇祯的信任,他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提到京营的训练,李从年想了想到朝崇祯道:“现在士兵们日常训练消耗很大,希望户部能多派些银子买些家禽为他们补充。”
崇祯听闻点了点头朝户部尚书到:“爱卿酌情去办!”
“还有什么需要吗?”崇祯又问道。
李从年想了想,决定和崇祯摊牌:“属下决定为京营装备八成的火器,对后勤的压力颇大,所以属下希望加大山东火器制造局的规模。”对于热兵器时代的到来,李从年比谁都清楚,日后的战场就是热兵器主宰。
“好!工部多派遣那些工匠去山东,帮助打造火器。”崇祯脸上点头笑了笑。答应李从年所有的请求,当散朝之后,崇祯拉着留下李从年满脸关心问道:“这些日子,爱卿也没有回家去看看,想必你家里的妻儿也十分的想念你吧!”
提到家里的妻子和孩子,李从年双眼一红,说实在的,李从年心理也十分想念他们,只是国事为重,李从年嘴里答道:“过国效力,哪敢顾忌儿女私情。”
“唉!爱卿就不要推辞了,朕决定放你几天假,让你好好休息一下。去吧!“崇祯面上满是感慨说道。“李爱卿就不要辜负朕的一番苦心了。”
“臣!领旨谢恩。”李从年满脸感激朝望了崇祯一眼,领旨而去。
崇祯望着李从年离去的背影,转身朝旁边王承恩道:“如此有情有意之人,可惜朕的没有女儿,不然朕和他结为亲家也算不错!”
听见崇祯的话,王承恩脸上笑了笑:“皇上怎么忘记了,镇北侯家里的还有一个女儿呢!”
“你是说………”崇祯听完脸上一阵欣喜的摸样望着王承恩。作为一个老太监,王承恩知道有些话点到即可,不用说得的太过直白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儿女亲家(1)

第一百二十六章 儿女亲家
侯爷府,李从年回到家里之后,看着已经两个月大的孩子,特别是小孩子身上那股奶香味,让前世身为孤儿的李从年体会到了家人的感觉,让他觉得自己是始终活在这个世界上得人。
坐在庭院的走廊上,李从年望着走廊外面的春雨,心理满是感触,不知不觉来到大明已经两年了,这两年李从年觉得自己的生活越发真实了,以前的种种梦幻犹如深夜里睡不着时候的瞎想而已。
新发出嫩芽的柳树随风鞭打着平静的池面,里面金黄色的金鱼自由自在摆动着它们的尾巴,有时候李从年真的像当一条金鱼算了,毕竟没有什么烦恼。现在他眼前最大的烦恼就是笑吟吟望着他的崇祯皇帝,李从年没有想到崇祯皇帝竟然学习当初的正德皇帝微服出现,还带来了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当今的太子朱慈烺。
面对李从年满脸的苦笑,还有眉宇间皱着的眉头,崇祯那里不知道李从年心理在想些什么,只是身为一个帝王,从皇宫里出来看看自己的国土,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也知道贸然出宫一定会给李爱卿带来诸多不便!可是那紫禁城说的好听是天下权力的中心,可是对朕来说不过是一富丽堂皇的囚笼,朕在那里每日兢兢业业丝毫感觉不好任何快乐。”崇祯像发着牢骚似朝李从年吐露着心理多年的委屈,在李从年看来崇祯的想法未尝不是一种发泄。
历史上的大明皇帝,有着崇祯这种想法的皇帝不是没有,毕竟在大明皇权已经被削弱得十分严重,就算没有皇帝在,整个国家机关还不是正常运作,可是他们的身份摆在那里,却又不能摆脱这个身份。
大明的皇帝,不能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连吃饭睡觉都有言官挑刺,他还不能发火,毕竟这些言官也是为国家着想,可要在所谓的盛世大清,当官唯一记住的只有皇上圣明,谁要事敢对皇帝说说三道四,株连九族都是轻的。
所以在大明灭亡了才许多大臣殉国而大明灭亡了,除了那些满人勋贵们外,那些汉人那个心里不是轻呼了一口气,心底仿佛卸掉了一座大山般的轻松。
“皇上说得这些,微臣都明白,臣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平定之后,带着一家人去海外游历天下,看遍世界的风景享受自由的阳光。”李从年脸上满是叹息,说着自己的心理话,其实人要那么多权力干什么?权力越发,背负的东西也越重,那么他就会渐渐迷失在权力之中,丧失了自我。
听见李从年的感慨,崇祯脸上一副找到知己的摸样,只见他端起酒杯朝李从年道:“酒逢知己千杯少!就让我们两个谱写一段君臣佳话,为天下百姓努力!”
崇祯还没有说完却自顾昂首一饮而尽,让端着酒杯的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