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瑶台待凤归 >

第9部分

瑶台待凤归-第9部分

小说: 瑶台待凤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瑾在心里掂量了一下,前两个选的都是庶子,最后一个是嫡子。
“长房的嫡子没有更好的吗?”想了一会儿,杨怀瑾问道,她现在是孤女,以后仰仗宗族的地方很多,和二房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再者二房若想更进一步,少不了舅舅和姑父的帮助,所以倒也不用太巴结二房。
若是选了长房的人,那以后就是进京了,长房也不会将她抛到一边的。
“有,除了族里一开始说的那个杨俊达,他还有个堂弟,今年十二了,只是,这样的小孩子,怕是怀瑾你压不住。”舅太太笑着摸了摸她脑袋,这嗣子,要么是选年纪特别小的,将来怀瑾亲自养大他,要么是选年纪大些的,已经懂事明辨是非的。这种十一二,只比怀瑾大一两岁,或者只比怀瑾小一两岁的,最是难办。
一来这种孩子正是那种天老大我老二的年纪,除了父母先生,很少有人能压住他们。对于几乎和他们同龄的怀瑾,更是不太可能放在心上。
二来这些孩子正是树立对人生的各种观点的时候,万一被人挑拨了,长歪了,将来别说是怀瑾的靠山了,怕是要拖累怀瑾的。
杨怀瑾靠在椅子上想了一会儿,原先她还想过,养个年纪小些的,自己带在身边好培养感情。可是听了京城里的消息,她这会儿,半点儿养孩子的耐心都没有了。她还要回去孝敬自己的娘呢,带一个孩子在身边像什么话?
“姑母,舅母,我有个主意。”抿抿唇,杨怀瑾看着她们两个,很认真的说道:“我想选五堂兄,等回了京城,让五堂兄跟着舅舅念书,然后姑母和舅母帮五堂兄挑个妻子,不管是崔家的还是赵家的,都行。”
不等姑太太和舅太太开口,杨怀瑾就继续说道:“我想了很久,若是选了二房的人,那将来,我和二房若是有了分歧,这嗣子是应该向着二房还是应该向着我?”
“不如选了大房的,五堂兄年长,就是二房这会儿想拉拢怕是也拉拢不了了,再加上长房虽然是族长,却被二房压了很多年,若是长房有能出仕的机会,长房还会跟在二房后面当应声虫吗?”
杨怀瑾捏着帕子,慢吞吞的说道,心里越发的酸涩,这平衡之术,也是娘亲当年教导她的,只是公主府简单的很,只她们娘儿俩,下人早被管的服服帖帖,她就是想实践一下都找不到机会。
“最要紧的是,五堂兄成亲了,我就能跟着五堂兄住在外面了,不用在二房寄人篱下了。”杨怀瑾笑了笑说道,姑太太和舅太太对视了一眼,姑太太放下茶杯:“你想好了?”
“是,我想好了,五堂兄虽然有些耳根子软,但我又不是要跟着五堂兄过一辈子。”杨怀瑾点头:“只要这会儿,他能对我好就行了,越是耳根子软,就越能对我好。”


、第 13 章
越说,杨怀瑾就越觉得,杨俊达实在是个好人选。舅舅和表哥到底是男人,思考问题也只从男人这方面考虑,越是有出息,人品越好,他们就越是赏识。
可杨怀瑾就是个女孩子,哪怕将来杨俊达封侯拜相,他们两个每日里相处的时间也不会超过三个时辰。杨俊达没成亲前,杨怀瑾大约是要被养在二房的三老太太跟前了,杨俊达成亲了,杨怀瑾就要被养在杨俊达的娘子身边了。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和杨怀瑾打交道最多的,是杨俊达的娘子。
杨俊达能封侯拜相,杨怀瑾跟着也能沾光,在婆家的地位会更稳固。可杨俊达就是没封侯拜相,一辈子都只是个七品芝麻官,有舅舅在,有姑母在,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公主娘亲在,她会没个靠山吗?
姑太太和舅太太虽然之前都是得了自家男人的嘱咐,要为杨怀瑾挑选个人品不错的,学识还好的,但这两个都是女人,杨怀瑾说的有道理,她们的立场就不太坚定了。
对视了一眼,两个人火速让人去叫了崔瀚进来。崔瀚虽然年纪轻,经事儿少,但到底是男人,看事情也能看大观,看人也有三分准,问一下他的意思总是能多个人商量的。
“其实表妹早该这么想了。”等听完自家娘亲的话,崔瀚笑着说道:“我早就说过,这个嗣子的年纪大小,并无太大的妨碍的,杨家也算是名门世族,表妹也不是说连个外家都没有了,还有姑太太在,杨家就是看在赵家的脸面上,也不会对表妹太差的……”
没等他说完,舅太太就打断了他的话:“你先说说,那个杨俊达的学业怎么样,我听说,他原本是打算明年下场的?”
崔瀚嘴角抽了抽,看舅太太,舅太太瞪他一眼:“废话不要多说,你既然也觉得这个人能选,现下就看他学业和人品如何了。”
“娘,这个人品,您和赵家姑母不是已经都知道了吗?”崔瀚有些无奈:“杨兄天天过来请安的,为人也是温温和和,很有君子之风,至于学业,我敢说,要是明年他要参加秋闱,考个秀才是绝对不成问题的,但是,案首什么的是别想了,也就能占个中等的名次,不好不坏。”
“这个杨俊达,是嫡子,出身也不错,他娘亲二太太是平州城黄员外的嫡长女,规矩教养都是可以的。”姑太太想了一下也说道:“另外杨俊达的兄弟姐妹也不少,二太太又是个秉性耿直的,若是过继了俊达,倒是不用担心二太太他们一家会纠缠不休。”
“那咱们就都同意了,这个杨俊达?”舅太太不太知道杨家的情况,崔瀚这几天倒是打听了不少东西,姑太太虽然离家十几年,但每年杨家也是派人往京城送过节礼的,她也经常派人问兄长好。十年前杨家的各种事情,以及十年内杨家的大事小事儿,也是知道个差不离的。
几个人说了一通,越发觉得这个杨俊达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那既然是决定了,咱们今儿就去和族长说说这个事情,你府上事情多,过两天就该回去了,等嗣子过继好了,你也就不用太担心了,我留下来照顾怀瑾一段时间。”姑太太笑眯眯的说道,反正她是儿女双全,年纪也不小了,家里婆婆还在,赵奎也不是个胡来的,索性就留在平州城照顾侄女儿一段时间。
舅太太虽然有些不好意思,却也没推辞,就像是姑太太说的,她事情比较忙。上面没公婆,虽然有时候是没麻烦了,但也有时候是很不方便的,就像是这时候,男人要出门,家里没个主子就不行,所以她也不能在平州城多停留。
让崔瀚去请了族长,姑太太和舅太太则是亲自去了杨俊达家,请了杨启正夫妻过来。开门见山的说了过继的事情:“怀瑾到底年纪小,俊达这年纪,正好能照顾怀瑾……”
族长摸着胡子笑道:“既然你们决定了,我这边是没意见的,俊达的父母也是通情达理的,早就知道这过继的事情,能将俊达过继给元正,他们也是很乐意的,我来之前,翻看了黄历,时间比较急,衙门来催了好几次,正好明天是好日子,这过继,不如就定在明天?”
双方都没有异议,于是族长就回去准备过继的事情了。其实也不用多准备什么,因为之前已经准备了一大半,只半天时间,祭告祖宗,给杨元正上香,跪拜行礼,然后改写族谱,这事情就算是完了。剩下的半天功夫,正好能让杨俊达搬过来。
因着之前不确定嗣子要选谁,所以这嗣子的孝服就没做。现下杨俊达搬过来,针线房就得熬夜将这孝服先做出来一套了,怎么也得让杨俊达第二天能穿上。
杨俊达带过来的东西只有两箱子衣服,剩下的十几个箱子,不是笔墨纸砚就是书本画卷,还有些玉石摆件和奇石古玩,大大小小的摆满了半个院子。
崔瀚这些天倒是和杨家的人相处不错,这会儿就蹲在院子里帮杨俊达看人收拾屋子:“你们族长是答应,一年孝期之后,就让怀瑾上京,到时候,你跟着去不?”
杨俊达一边示意人将摆件儿放在博古架上,一边慢吞吞的说道:“自然是要去的,怀瑾以后就是我亲妹妹了,她年岁小,自己上京我怎么能放心?再者,明年的秋闱我不参加了,下一次秋闱还得再有三年,我陪着怀瑾进京之后,还打算找个学院呆一段时间,京城的学院和我们杨家的族学肯定是不一样的。”
崔瀚点头:“这倒是真的,不过你要是去学院,还不如跟着我爹念书,我爹当年可是差点儿就考中了探花了。”
杨俊达嘴唇动了动,到底是没说出太打击崔瀚的话,这差点儿,实际上还不就是没考上吗?
“我说,到时候,你们家的三老太太,定然是想让你们住到杨家去的,你是个什么意思?”崔瀚站的有些累了,索性蹲在门口,杨俊达正要回答,就听门口小厮说道:“少爷,崔表少爷,姑太太和舅太太有请。族长这会儿也在,应当是有要事商量。”
两人对视了一眼,拍了拍身上的衣服,跟着小厮去了正院。
去了才发现,不光是族长,还有几位族老都在。两个人上前行礼,分别落座。
族长笑了一下说道:“叫你们过来,是说说元正留下的家产的事情,趁着舅太太和姑太太在,我们将账面分割清楚了,也省得日后你们兄妹生了龌龊,心里不高兴,影响感情。早些分了,也好早些让姑太太和舅太太放心。”
再加上还有衙门那边要登记打点,这个事情也确实是拖不得。
“今儿我们是先说说这分法,怀瑾,你们家的账本,你知道在谁手上吧?”族长侧头问道,杨怀瑾忙起身行礼:“族长伯父,怀瑾知道,我已经让人将账本都送到我的书房里了,铺子庄子还有房子,总共有五箱子账本,另外还有银子摆件什么的,共有四箱子账本,地契房契卖身契,共有一箱子,总共十个箱子。”
族长点点头:“按照咱们大庆朝的律法规定,过继俊达这事情,是你同意的,所以俊达是立继者,能得元正留下的家产的三分之二,你只得三分之一,你可知道?”
杨怀瑾点头,若非是这三分之一,怕是族里也不会非得等她同意了才决定嗣子是谁。
“既然你明白,那我明天就请了官府的人过来?”族长有些意外,原本他还以为,小姑娘不清楚这些事情,知道要分叉欲三分之二的财产,心里定然不高兴,到时候别闹出什么事情来才好,所以他才特意带了族老们过来,再请了姑太太和舅太太,到时候也好安慰劝说怀瑾,却没想到,怀瑾倒是挺干脆。
杨怀瑾点头应了:“好,不过我有个想法。”
族长点点头,这才对嘛,三分之二的家产,那可不是随随便便两块银子。
“给大哥的三分之二,多些铺子和庄子什么的,留给我的,多些古玩摆件和银钱房子。族长伯父也知道,明年我是要进京的,所以我想多要些京城那边的东西。”之前她让高平偷偷的变卖了一些财产,这些是没有记录在账本上的。高平是杨元正的心腹,自是能将这些事情做的神不知鬼不觉的。
族长原还以为杨怀瑾会提出多难的意见来,结果就这么几句,他脸上的表情也松了几分:“那是自然的,而且,你这嫁妆,按照咱们族里的规矩,是公中出一千两银子,剩下的你爹爹给你置办。明天在分家产之前,我们和先将你的嫁妆给分出来,剩下的再分。”
就是看在崔家和赵家的面子上,杨家都不会将事情做绝了。况且杨怀瑾不是官宦之女,这嫁妆,顶多了也就置办个一两万,既然杨怀瑾识趣,在这事情上爽爽快快的就答应了,他们也就愿意给杨怀瑾个好儿。
说着,族长转头看杨俊达,杨俊达忙点头:“这是应该的,妹妹的嫁妆先分出来,到妹妹出嫁的时候,我再为妹妹添三万两的嫁妆。”
这话说出来,不光是族长惊住了,就连姑太太和舅太太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三万两啊,像他们这样的官宦人家,一年的花销,也就一两千两银子!不过,再一想到杨元正的家产,众人就又释然了。但到底杨俊达这个态度还是很让人惊喜的,族长都忍不住摸着胡子赞道:“你有这个心,很好,也不亏族里教导你这么些年,日后怀瑾就是你亲妹妹了,你可要照顾好了她才对得起你爹的在天之灵。”
杨启正脸皮抽了抽,儿子的亲爹不是自己了,这个事实真让人有些小忧伤。


、第 14 章
有姑太太和舅太太在,还有崔瀚帮着看账本,这分家产的事情,进行的很是顺利。不过因着账本多,硬是花费了三天时间,才彻彻底底的粉妥当。族里到底还是厚道的,杨家这个宅子里原先的东西,包括库房,全都留给了杨怀瑾。
杨怀瑾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杨俊达现在已经是她的嗣兄了,不管是小怀瑾娘亲的嫁妆,还是杨元正留下的东西,杨俊达都是有份儿的,就是不全给,也要给一半儿做个念想才是,谁家的孩子没父母留下的东西?也不光是为了钱财,就是为了一番心意也得分一部分。
兄妹两个你推我让,倒是让族长和族老门都赞扬了一番,就是衙门派来的书吏,也都赞不绝口。文书立好,杨家这事情,就算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