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闪耀红星 >

第51部分

重生之闪耀红星-第51部分

小说: 重生之闪耀红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主席说道:“师资力量不够啊。”

程云说道:“倒是有不少老教书先生什么的,功底倒是不错,就是这出身……”

夏新生对这个事情最为反感,情绪激动的站起来说道:“您几位可是咱们党的领导,不能总把这挂在嘴上。要是老子是地主,儿子种出来的粮食就有毒是怎么地?大时代就是这样,能怪罪他们什么?只要他们能够改变思想,将自身改造为劳动者,哪还有什么出身问题呢?就是打三皇五帝起祖祖辈辈没有一个剥削阶级,自己剥削了那还能说出身好?

我们不应该把打倒放在首位,应该积极的去改变他们。我看只要是出身剥削阶级的人积极改造了,我们就应该给他们一个更加公正的称呼,不应该在叫什么地主出身,什么资本家出身。我觉得只要是愿意将自己改造为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都应该叫作新无产阶级或者是新农民阶级。

叫作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明确的告诉他们是自己人,冠以新字是为了鞭策他们改造自身思想,积极进步。也是为了方便在特殊任务和岗位进行政治甄别,最大的作用在于更利于团结最广大的力量和我们一道争取民族独立以及建设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

同时,我建议不要再出现什么知识分子这一个刺耳而又含混不清的词语,我看要不就是剥削者,要么就是脑力劳动者。要么就是分工不同,要么就是阶级不同。而且我们的发展总是离不开大量脑力劳动者的。在党内一定级别以上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是低于这个级别有很多都会将他们混淆起来。”

主席点了点头说道:“是啊,这些问题是应该解决,其实我们要全面开展了义务教育,加大扫盲力度之后大家不都是知识分子了?这个提议我看可以。出身问题我也觉得这样界定非常合适,毕竟现在国家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即使解决了这个矛盾,以后我们也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解决阶级矛盾和建设国家。这都要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你们觉得这样是不是可行?”

博古首先说道:“我觉得这样的提法很好,我也希望党能够将义务教育的工作交给我去办。百年大计我当仁不让!”

主席点了点头说道:“我看可以,不过这给天下人当老师可不那么容易哦,过几年要是没有合格的人才,咱们可要为你是问了。程云同志,我看这发展生产自力更生的任务怕是要落到你头上了。”

程云笑着说道:“没有问题,主席就等着吃我种出来的粮食吧!”

副主席说:“我看不如我们所有人都归到程云同志的麾下,咱们也可以屋前屋后种瓜种豆嘛,咱们多做一点,后勤压力就少一点,就能有更多的物力建立更多的军队。”

主席笑着说道:“我举双手赞同啊,回头记得给我也分点地,我也要吃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我看建立农垦兵团的事情就将长工同志调回来专门负责这个事情。由程云同志负责整个农村工作。”

夏新生想了想说道:“据我所知,有不少地方都有蝗灾,不知道离咱们这远不远?”

副主席沉重的说道:“关中平原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只分严重与不严重而已。应该说找不到没有蝗灾的地方哦。”

夏新生说道:“这蝗虫其实也是好东西啊!既可以用来吃,还可以入药,要是我记得不错的话它们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还有很多微量元素。还可以治疗破伤风等多种疾病。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现在都有不同程度的夜盲症,虽然不至于夜间完全看不到,可是对战斗力的影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咱们只要……”

主席笑道:“只要吃了蝗虫大部分都能好转?”

夏新生说:“是的,夜盲症大都是缺乏维生素A,这蝗虫里面就有很多嘛。其实我们不是生来就有这个病,是缺营养啊。我可没有听说有多少人专门收购这个的,对于咱们可是一个好机会呢。我们只用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买来很多的蝗虫,磨成粉补充咱们的食物。一来咱们吃的有了,还可以缓解灾情,也是一种变相的赈灾嘛。

不过我们自己要把好关,怕有人为了利益用毒药扑杀之后卖给我们。这要给人吃了会出大问题的。所以宁肯进度慢点,也要将不合格的东西剔除出来。”

副主席笑着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我们现在并没有那么缺钱,完全可以准备一部分,明年一开春就开始从幼虫收购。至于质量问题,现在一般的百姓是用不起毒药的,我们的收购价格不要太高了,这样让有些人失去投机倒把的机会,那么主要的问题就只会出现在敌对势力了,咱们将工作针对这方面展开应该能够极大的降低风险。”

第十四章,南面吃紧

等几人商量完事情出来,饭菜都热了几遍了,陈赓和凯丰等同志再一边边聊边等着。很快就开饭了,本来就是为了迎接夏新生出来,众人有心围着夏新生敬酒。夏新生解开了最大的心结之后,心情大好,只要有人找过来喝酒都来者不拒。本来也就二三两的酒量,兴致高了也干下了六七两。

夏新生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住处的,一直睡到中午开饭才忍着头疼起床。吃下午饭,在陈赓的提醒下着急忙慌的赶过去看了许超峰这个大才。五十多数的样子,说着朝鲜腔的汉语,跟他面对面互相看着交流完全没有问题。让夏新生只呼唇语的神奇。打心眼里也特别佩服像许超峰这样身残志坚的人,在一个完全无声的世界里要用眼睛去“听”别人说什么是多么的艰难啊。

像这样的人才红军中还有很多,像张铁军这个医学奇才,还有中医世家出身的王雷,特别是率领游击队作战的洪雪立和余益庵,那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才能够在战场上活下来,其实红军中还有聋哑人部队。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很难查到详细资料了。也许大多的聋哑人没有机会在正常人都难以存活的战场活下来吧。也许有很多人转入了秘密工作。

匆匆忙忙的将许超峰带到主席住所,推荐给中央之后,夏新生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侦查大队。夏新生心里是很想将支部队培养成为一支特战部队的,只可惜夏新生自己都不知道特战部队是怎么样一个玩法,后世的电影电视上太笼统了,哪怕是以特种部队为主体的影视剧也只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要真细想起来,他们办到的事情,哪怕是以侦查兵为主体来干,也是有可能办成的。

显然,世界各国绝对不会花费巨大力气就只培养出一群侦查能力强一些的侦查兵。所以夏新生也就只能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究竟如何去做估计也只能让刘猛子他们在战场中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了。当然现在要是牵强的说,这支部队也可以说成特种部队了,毕竟从定义上来说,只要是为了执行特殊任务而组件的部队都叫特种部队。你也就是说韩信玩十面埋伏的时候,让唱楚歌的那些人也是可以叫做特种部队的。

显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夏新生进到侦查大队营地,直接将干部们召集过来开会。逐个交流了解部队现在的情况。以及在训练中和实战上面遇到的困难。部队训练的确实不错,夏新生要求的很多东西都能做到不错了。基本功方面没有任何好说的了,如果只是要一群侦查兵的话,他们已经非常合格了。

但是限于目前的条件,什么驾驶,外语真的没有机会找到合适的教员。侦查大队的战力提升遇到了无法突破的瓶颈。为了不浪费时间,夏新生索性介绍了野外生存等科目。带着部队进山训练。亲自在训练中寻找可以提升的或者没有想到的科目。

另外将报告打到中央,要求支援一些语言教员,来教战士们日语,也不为能够说多地道的外国话,主要要求能够听得懂别人说了什么。再将从昆明的带来的各方面人才都要了一些过来当教官,无论是开汽车还是开飞机坦克,只要能找到教官,都先教下去,让战士们先学着,在必要的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拿命去用也比等死要好。

许超峰暂时没有事情,被夏新生拉着编写如何爆破建筑物的教程。特战玩的就是知识就是科学,一个小分队出去就那么几个人,除了必要的武器之外,根本带不了多少炸药,像一些关键桥梁什么的,没有专业知识想要彻底摧毁也不是不可能,只不过要耗费的炸药就海了去了。让一个小分队去干根本就不可能。这也是夏新生能够想到的一少部分内容。

在陈赓的提醒下,想起有苏进这么一个到RB留过学的大才,夏新生赶紧打报告将他调到侦擦大队当政委,和刘猛子一起带侦查大队,这样一来侦查大队的各项训练有了针对性。

夏新生刚刚抽出手来,中央的思想运动文件以及相关命令也下来了,关于大生产运动的任务也分配到了纵队。只是大家才刚开始着手准备对分下来的荒地开始大干一场的时候,大形势出了变故了。

本来对进攻红军根据地没有什么兴趣的东北军和西北军杨虎城部,在蒋界石的一再催促下,不得不全军压上来展开攻势。其中遵循统一政令的原因有之,可能更多的应该是不想落给忠央军口实,让胡宗南部进入自己地盘吧。

这时候西征部队已经度过黄河了,彭老总带着三万人跟胡宗南以及东北军西北军加起来近三十万部队对峙着,压力不可谓不大。早先西北军不出力的时候还好,他们一使上劲南边的战局就有些捉襟见肘了。更何况忠央军也派出了一个军三万多人向战场运动,企图参与到对红军的作战中来。南边的防御随时都有可能被三股大军突破。

中央的命令连夜传到红星纵队,要纵队即刻出发赶赴战场支援作战,全纵队受彭总节制。夏新生和陈赓,萧劲光立即派骑兵连,侦查大队优先开赴战场。同时向彭总发电询问战场情况和作战任务。根据中央的意见是要求在三股势力中优先打击东北军,因为从榆林桥等战役来看,东北军的战力并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很弱。如果说是老东北军,三军完整的话确实不得不避其锋芒。现在的东北军,武器装备还是冠绝全国,只可惜大多重型装备都已经被他们丢在了东北,武器弹药上面虽然比很多军阀以及红军都要好不少。可是一来士气不行了,二来,蒋界石给的军费也就一个师贰拾万元,只相当于忠央军一个师的三分之一。

所以,纵队得到的命令是赶到吴起镇和第十五军团一起参与对何柱国的骑兵军作战,力争全歼这个骑兵军。

第十五章,被请缨

要说这十五军团,其实也就是徐海东大将的红二十五军再加上陕北根据地的红二十七军合并组建的,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兼参谋长刘子丹、政治部主任高钢、副主任郭述申。下辖第七十五师第八十一师。全军团共7000余人。前几次将东北军打得连续损失四个师,让张学良踌躇不前。

只是让夏新生等人意外的是,从双方的通报来看连续几次作战战果都不错,只是十五军团的兵力不增反降。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采用即付即补的办法。而且两军作战无论如何必须有一个为主导。这就让夏新生他们很是不理解了,三人干脆让部队开始作各项出发前的准备,夏新生三人来到中央驻地,面见主席。

总司令已经将东部河防交给了刘伯承司令负责,自己早已赶回中央。夏新生三人通报获准之后,进得门来,之间三位伟人早已在会议室内等候。敬礼过后,大家也不废话直接进入主题。

主席说道:“任务都已经下达了,你们不带队出发过来见我们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困难?”

夏新生站起来说道:“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彭总正带着部队跟胡宗南的部队激战,我们的战场里那边很远。虽然彭总的指挥能力毋庸置疑,只是里战场太远了是不是能够及时的了解战场动态,我觉得很难。另外,我们跟十五军团的配合问题,他们打了那么大的胜仗,按说部队应该有很大规模的扩大,可是得到的消息却是部队减员严重。”

主席说道:“他们没有即付即补的经验,没有办法很好的利用好俘虏,另外中央之前的政策也是想团结东北军,所以只是将俘虏控制住,并没有要求展开下一步的行动。”

夏新生想了想说:“可是我们前线的指挥问题呢?我们是两支编制上独立的部队,必须要有统一的指挥才能配合好。纵有万贯家财,当家也只一人。什么事情都商量着来,这仗就没法打了。”

总司令哈哈笑着说:“还是让主席给猜到了,那就你看来谁来指挥合适?”

夏新生想了想说:“这,十五军团的人我都不熟悉。就我个人来看……”

副主席笑道:“我看不如就你自己请缨算了,你对即付即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