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63部分

黄巾张狂-第263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此时的“十六雏鹰”,应该只剩下“十五雏鹰”了。带队追击的骑兵小将虽然与被颜良斩杀的小将关系普通,平时更是相互目为竞争对手,可毕竟都是曾经在一个锅里捞饭吃的同伴。此时,小将的心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
——斩杀颜良,为同伴报仇!
颜良的部下多为步卒,当然跑不赢四条腿的骑兵。好在颜良本人武技惊人,带着一百多剩下的骑兵,对追击者的几次试探性攻击都进行了有效反击。
追击的小将固然满腔复仇之念,毕竟接受过正统的汉军兵学教育。见到颜良一刀一个,如同切瓜砍菜般将十多名并州骑兵一一斩杀,小将也不敢逞一时之勇,去试一试颜良的刀锋到底有多么锋利。
于是,并州骑兵开始改变战术,取出马上专用的短弩,开始射箭。
——骑兵者,奇兵也。用步为正,用骑以奇。
在太行山上学习到的兵法,开始出现在追击小将的头脑中。小将将己方的骑兵分成四队,轮流出动,对撤退中的敌人进行游击。哪怕不能真正的对敌军步兵造成杀伤,只要能够让敌人疲惫,小将就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当然,最好是颜良这厮忍不住这种游击骚扰,自己冲上来驱赶我军骑兵主力……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小将会毫不犹豫的发动全部骑兵,以优势兵力对颜良进行全力围杀。哪怕这五百人全部交代在此处,只要能够斩杀颜良这个袁军主将,则下曲阳的上万袁军将士气大衰,而并州军气势更盛,此战就接近必胜了!
颜良是沙场老将,当然知道自己虽然号称“万人敌”,却也不可能真的以一敌万,就算是以一敌百都有些勉强。所以,他虽然对那些不时突上来,射上几箭的“苍蝇们”极为讨嫌,也丝毫没有带着部下一百多号骑兵,强行驱散敌人的打算。
没有步兵的支援,颜良那一百多号骑兵,完全不是数量占绝对优势敌人的对手。在当前的战局下,颜良不可能让步兵掉头去驱逐敌人的骑兵。如果这种被追逐的时间太长,颜良自然知道己方士卒很快就会崩溃。好在这个问题颜良早有考量,并不会让其发生。
双方这样僵持着,小将带着骑兵追出了十里地,就不得不接受无功而返的结果了。因为,颜良居然带着部队,撤着撤着,就躲进了一处道边的坞堡中……(未完待续。。)



第15节 文丑亦凶猛【上】
在当年的“黄巾之乱”中,冀州的豪强们为了抵御黄巾军的攻袭,保护自家的丁口、财货、粮食等等,纷纷在庄园中建设坚固的坞堡。当“黄巾之乱”平息,天下却并未随之而太平多少,所以豪强们的坞堡也是依然在不断修建中。特别是近年以来,随着袁绍与公孙瓒在冀州大打出手,兵荒马乱之下,豪强们的坞堡修筑的就更加坚固了。
只不过,巨鹿经历过黄巾之乱的洗礼后,人口大减,豪强的损失也居于全冀州之冠。没有足够的人手和资源,巨鹿郡内的大部分坞堡,也就是能够容纳几百号人的规模。像颜良撤退进入的那个坞堡,怕是能够容纳上千人丁居住,按照规模来说,整个巨鹿怕是也没有多少座。
小将记得,这个坞堡在“仁大师”所提供的地图上标注过,乃是巨鹿大族田氏所有。而巨鹿田氏目前的家主,正是在袁绍麾下担任刺史别驾的田丰、田元皓。
田丰是冀州知名的智者,又有“知兵”之称。小将不过粗略的看了看田氏的坞堡形制,发现田丰果然名不虚传,整座坞堡修建的极为合理,箭楼和马面比比皆是,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死角,防御力着实不低。
再说坞堡的外围,田氏坚壁清野的工作显然做得很彻底。除了西侧一字排开的几个简陋草垛子,附近两、三里中,都没有多少可以收集起来的物资……
——等等!
——草垛子?
看着颜良的步卒做出一副将要鱼贯进入坞堡的势态,被分了心的小将,突然反应过来。
田丰既然号称“知兵”,又能够将坞堡修筑到这等严密的程度,又怎么可能在坞堡大门前,留下如此一个明显的破绽呢?
——有诈!
小心提防中的小将。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处破绽,但也没有对此视而不见。
可惜,当小将反应过来的时候,敌军已经发动了。
从那一排低矮的草垛子后方,无声的冲出一队骑兵,为数不多。大约两百出头。即使相隔尚远,小将也能够从最前边的那名带兵大将身上,感受到一股冲天的杀气!
小将是个自信的人,从来不喜欢妄自菲薄。在并州军中,除了那些成名已久的“万人敌”强者,小将从来不曾对其他武将服输。然而,当他第一眼看到敌方埋伏骑兵的首领时,小将就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绝对不是那人的对手。
没办法。谁让那员头戴面具的敌将,周身的青气弥漫,几乎有给人以正在熊熊燃烧的感觉?
不光小将看出来了,不少并州军老卒也认出来了。在下曲阳附近,除了颜良之外,能够拥有这等实力的冀州武将,只有一个。那就是:
——“河北四庭柱”之,文丑!
“良丑二将”中的文丑。长得其实并不丑,反而是相貌堂堂的一条昂扬大汉。他这个“丑”。是“子丑寅卯”中的“丑”。由于文丑与颜良都是字“子美”,又都是冀州少有的猛将,两人从很早以前就相互认识。
多年的切磋较量下,两人从相互竞争,到相互欣赏,慢慢的就成了生死之交。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在“良丑二将”的身上,却是行不通的。
文丑的年龄比颜良略小,自从两人订交以来,文丑向来都是以兄长之礼对待颜良。在世人眼中,虽然两人总是并称在一起。可文丑的名声到底比颜良要差上一些。却不知,如果不论对军队的统率力,文丑的武力尚在颜良之上!
——就算是文丑,又如何?
小将毕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面对着文丑的突击,依然毫无惧色。在他想来,文丑的武力固然高过自己,可自己总是能够顶过几十回合的。部下有着优势的骑兵协助,大不了自己且战且退。
君不见,名声尚在文丑之上的颜良,尚且花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才杀死了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另一员小将?难道文丑还能几招就干掉自己不成?
于是,小将虽慌不乱,大吼一声,果断的带着部下骑兵,迎着文丑来袭的方向发动反击!
这个决定,是小将此生最不后悔的一个决定。
因为,他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小将举起长刀,迎着带上铁面具的文丑当头斩落。两把大刀在两颗马头中间猛然相遇,发出的声音,差点儿将这两匹训练有素的优良战马,当场刺激得发狂!
淡青,是文丑木属性“战炁”的颜色;紫红,是小将火属性“战炁”的颜色。双方的“战炁”属性并无相克,可是就在两刀相遇的那一瞬间,淡青色猛然暴涨,其气势至少超过紫红色“战炁”的十倍!
小将的武器显然质量不错,居然没有被文丑当场斩断。不过,巨大的反震力,让小将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兵器。反震回来的大刀,刀脊重重的撞击在小将腰间,差点把小将的肠子给打断了。
不过,小将根本没有来得及感受腰间的痛楚。他的头颅在下一刻,已经猛然拔高,飞上了天际。在彻底失去意识的前一刻,小将的感触居然是:
——原来飞翔的感觉是如此奇妙……
有着“河北四庭柱”称号的猛将文丑,只一刀,便将胆敢与他主动对攻的并州“十六雏鹰”之一,阵斩!
随着小将的战死,他统帅的五百多并州骑兵立刻失去了有效指挥。随后,群龙无首之下,并州骑兵的战斗意志急剧下降,在颜良和文丑两大强将的夹击下迅速开始溃逃。而张狂麾下的“十五雏鹰”,则再次缩水为“十四雏鹰”。
不得不说,有了来自草原的良马和胡人骑手加入,并州骑兵的骑术,就是比冀州骑兵要好。即使颜良、文丑全力追杀,大部分并州骑兵依然成功的逃脱了冀州军的堵截。除了几十个没有选对方向的倒霉蛋,颜良和文丑的收获并不是太大。
当然,这也和颜良与文丑没有穷追有关。
只追杀了两里地,两位猛将便并肩的返回田氏坞堡。但是,此时的田氏坞堡里,主持事务的人却不是家主田丰。田丰正远在南方的斥丘县组织反攻邺城的事项,现在根本就回不来。替代田丰在坞堡内部署指挥战斗的人,是田丰的好友,另一位冀州名士沮授。
沮授是广平大族沮氏的家主,可是举过“茂才”的知名人士,无论是韩馥还是袁绍,都对其敬重有加。韩馥任命他做自己的别驾,后来更是升迁为骑都尉。而在袁绍占据冀州以后,沮授更是受到重用,被袁绍任命为“奋威将军”,安排在颜良、文丑所部中担任监军。
颜良、文丑都是冀州顶尖的悍将,性情高傲,等闲人物根本压制不住他们两位。袁绍手下,也只有麹义、田丰、沮授等寥寥几人,能够被两人敬重,其余如淳于琼、许攸之流,也都不被颜良、文丑放在心里。
作为当世猛将,颜良和文丑的战斗力自然无需多说。但是,大概是练武练得太过头了,这两位的脑子并不算太灵光,在面对一些小小的诡计时,往往会一头栽进去。沮授这个监军,一方面是督查颜良和文丑不得乱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颜良、文丑在战场上出谋划策。
沮授是个性情低调的人,喜欢做了不说。他此次前往下曲阳,还是在袁绍与公孙瓒开战之前的几天里。兵贵机密,为了避免公孙瓒军探知沮授的所在,沮授此行更是极为隐蔽,连巨鹿太守董昭都瞒过了。
若公孙瓒在不知道沮授存在的情况下,想要分兵攻击颜良、文丑所部,则沮授必然能够让公孙瓒军吃上一个大亏。
当然,谁都没有料到,最后的结果居然是:
——公孙军没来,来的却是并州军!(未完待续。。)
ps:  端午快乐!
今儿字数有些少,抱歉了。



第16节 文丑亦凶猛【下】
田氏坞堡之中。一间客室之内。
一个中年文士端坐席上。此人宽额长须,二目神采慑人,颇有不怒自威的感觉。在文士的对面,卸去了衣甲的颜良和文丑端坐于此。这位能够在颜良和文丑面前,依然占据主动的文士,自然便是在士人中有着“冀州人才之冠”评价的沮授。
打了一个小胜仗,阵斩了张狂军两员“千人破”偏将,沮授的表情却依然不见高兴。他在听完颜良的简短回报以后,皱了皱眉头,郑重的对颜良和文丑说道:
“此战虽胜,我军局势却不见好转。二位将军,于今之计,上策当为丢弃辎重,全速东撤,期待与麹将军汇合,再图反击!”
沮授的话,让文丑有些不满,他低着嗓音问道:
“先生,我军既然都胜过一场,何必又急着撤退?再说,我军若是撤退,田别驾一家老小,却又如何处置?以某家兄弟二人之力,张狂就是亲来,某也不怕,何必如此仓惶东撤?”
文丑因为刚才一战胜得轻松,感觉并州军除了逃得快些,与其他军队也没有什么不同。可是颜良在突袭于禁之时,真切的感受到了于禁所部的强大战斗力,想法自然不会和文丑一样。他不等沮授开口,便劝说文丑:
“贤弟,张狂虽然是个黄巾余孽,却颇能练兵。当年他以一支孤军,就能横扫北胡,抵定并州。岂会是浪得虚名之辈?某今日依照先生之计,突袭张狂军先锋,可是真切的感受到了。单论阵战而言,那张狂的先锋军,实力怕是不在麹将军所部之下!”
此话一出,听者都是一阵吃惊。麹义是冀州公认最能练兵和用兵的大将,颜良、文丑都自叹不如。若于禁的部下能够与麹义部下精兵相比较,那可就足以正面击败颜良和文丑所部了。
文丑只是狂傲些,并不是傻子。他对颜良极为敬服,听了颜良的话。立刻失声叫道:
“居然如此强悍?那我军岂不是没有几分胜算?”
听了颜良对敌人的评价。沮授的表情越发的阴沉。思考片刻,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对颜良和文丑说道:
“若张狂贼军当真强悍若斯,那我军反而撤不得了!”
听了沮授的判断。颜良和文丑都是一呆。
“先生。刚才说是要快撤的是你。如今说是撤不得的又是你,你这变化未免也太快了些?”
文丑嘴快,毫不顾忌的数落了沮授一番。沮授心中苦笑。脸上倒没什么反应。他清了清嗓子,为颜良文丑二人解释起来:
“并州多骑兵,向来与凉州、幽州并称。若是张狂贼军能将步卒练至麹将军麾下的程度,则其骑兵必然不会差。以并州骑兵之数量,再加上战力惊人,我军以步卒为主,怎么能摆脱得了贼军骑兵衔尾追击呢?”
“若被贼军骑兵咬住,我军除非放弃主力,只以轻骑走脱,否则便是一个全军覆没之局。”
颜良听到这里,问了一句:
“麹将军可否来救?”
沮授答道:
“难。麹将军北却公孙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