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325部分

黄巾张狂-第325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俗约旱那巴荆匀蛔鍪录袅ΑF嫦铝舻募撇撸闶浅鹿米约憾猿铝舻氖煜ぁO蛘趴袼乇鹣咨系摹
按照几位强力谋士的策划,张狂在曹操的正面聚集大军,其实只是一个虚招。于天下诸侯的瞩目当中,张狂想要成功的攻克其他州郡。关键在于一个“快”字。青州和徐州的占领过程,便说明了这一点。
若是战事延绵日久,等到其他诸侯们反应过来,所派出的增援陆续到达,接下来的战事便会陷入僵持消耗当中,很难达成张狂在计划中要求达成的战略目的。
不过,以曹操对兖州的经营,还有兖州豪强对赵公国的敌视态度,想要如同对付发生内讧的袁谭,根基不稳的吕布那样。快速拿下兖州,可能性实在是有点儿小。惟其如此,张狂干脆就不去直接强攻曹操,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方法来对付南方诸侯。那就是:
——围点打援。
别看张狂在曹操的正面,做出一副不断聚兵的架势。其实在张狂身边的四、五万大军里,,除了不到七千人算得上是正规的战兵,其余多是用县兵和民夫充数。
说白了,张狂这是在虚张声势,好吸引曹操的主力,为其他战线的突破创造条件。
此外。茬平和临邑方向上的万余赵国大军,军中的构成也大致是如此。别看那支大军打着猛将吕布的旗号,其实精锐部队只有三千多人,其余全是训练不足的县兵和民夫。
不过,有吕布带着他那支天下无双的骑射亲卫在,哪怕临邑的淳于琼发现了什么。也不可能在野战中讨得什么好处。千人左右的战斗,可是吕布胜率最高的战场。
那么,吕布会不会乘机反叛张狂呢?
对此,张狂可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只要吕布重视的那些妻妾和女儿还乖乖的呆在巨鹿城中,吕布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反叛行动。张狂算是将他看透了。这厮又不是刘大耳,他对女人的兴趣,可比对权势的兴趣要大。
更何况,张狂也没有在名位上亏待他。并且茬平方向上的区区三千战兵,让吕布即便发动反叛,也只是无关大局的小乱子。
用数量不多的精锐作为掩护,再以为数不少的县兵和民夫扩张声势,张狂便成功的牵制住了曹操的主力精兵。当天下其余诸侯纷纷北上救援曹操的时候,张狂便会使用出他精心隐藏起来的主力军团,于突然间发动致命一击,将那些南方诸侯的援军一网打尽!
曹操在张狂大军发动之时所作出的种种举措,其实尽在郭嘉和陈宫的预料之中。以曹操一州之力,是完全不可能对抗兵多将广的张狂的。
所以,曹操的盟友们肯定会快速出兵,帮助曹操坚守兖州,以免曹操步上袁谭和吕布的后尘,成为第三个陷落的大州。真要闹到曹操也被击败的地步,那天下就不再有谁能够抵挡,占据了半壁天下的张狂了。
不过,反过来想的话,若是曹操的援军全都被击败了,那曹操还有实力,有信心继续坚守兖州吗?
其实,要击败曹操的援军,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困难。
有可能援助曹操的诸侯中,首先是孙坚肯定会出兵。陈王刘宠虽然对曹操、刘表等人私自称公称王很是不满,考虑到唇亡齿寒的道理,也肯定会出动。荆州的刘表已经平定了持续多年的荆南四郡“张羡之乱”,出兵的可能性也相当大。
至于袁术,鉴于这家伙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出不出兵都不是太重要。还有远在益州的刘璋和被打残了的马腾,显然不太可能出兵。最后那位占据了半个江东的刘备嘛,听说这厮与严白虎、祖郎等地方宗帅正在交战,短期内很难脱离南方战局,差不多也可以排除在外。
如此算下来,天下与曹操同盟的诸侯看似不少,可是真正有实力、有兴趣支援曹操的,不过孙坚、刘宠和刘表三人。
而且,对于救援别人的举动,总不会将自家的主力都完全派出去。所以,张狂计划中需要消灭的援军,数量还真不见得会太多。
当然,三家的援军若是加起来,至少也有四、五万人。不过,三家毕竟不是同一个势力,出兵的时间肯定是有早有晚,不可能同时出动。如此一来,赵国军便有了各个击破的可能性。
更何况,拥有韦笑、郭嘉、陈宫这等谍报和谋略高手的赵国一方,自然还有些暗中的手段可以用。
只不过,在赵国军的后手还没有出动的情况下,张狂却不得不先面对曹操的主动进攻。
本来按理来说,以张狂本部所拉开来的架势,那总共五万多人的兵马,看起来足足有近十万大军。而曹操固然成功集结了他的主力军团,兵力不过是三万左右。两者之间的巨大兵力差距,显得曹操出兵挑战之事,绝对不是一个什么好主意。
但是,曹操偏偏就拥有主动出战的勇气。哪怕他面前的,是张狂这个号称“百战百胜”的“天师”。
勇气不等于莽撞。曹操也不是那种一头撞去,死了拉倒的莽夫。他之所以胆敢在张狂的优势兵力面前主动出战,一是对自己一手训练出来的军团,有着足够的信任;二是对张狂大军的底细,有着很大的怀疑。
曹操多疑,这一点后世对三国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张狂统帅主力渡过黄河之后,并没有立刻进军,而是反常的在白马一带逗留下来。这在研究过张狂多次出兵过程的曹操眼里,显然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
虽然由于张狂的插手,曹操麾下的谋士中,少掉了程昱和郭嘉这两位第一流的谋士,却依然有毫不逊色于前两位的荀彧和荀攸在。荀彧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内政上,可荀攸却是一心扑在军事上的第一流谋士,号称有“良平之才”的。
在智者荀攸和已经病死的前任谋臣戏衷、戏志才的发展下,曹操手下的谍报系统虽然比不得赵公国,却也不是吃素的。两年前曹操对冀州的成功奇袭,便是有着荀攸等人的大量心血在内。
张狂手下那么多的人,难免会有被曹操收买的。哪怕张狂修炼《遁甲天书》已经接近大成,只要花费些精力,便能够看出一个人对自己是否忠心。可是他部下那么多的人,张狂岂能一个一个都去检查一遍?
支持曹操这次大举出动的一个重要理由,便是一个潜伏在张狂军中,担任计粮吏的暗谍,发现在领取粮草的记录当中,支出的粮草标准,基本上都是低等级的辅兵口粮和民夫口粮。而需要支付出去的精锐战兵口粮,数量却只有数千而已。
这是什么意思呢?
又意味着什么呢?
按照张狂制定下的军中惯例,地位不同的兵将,后勤需要供应的补给也是不一样的。
具体来说,如民夫这种最低级的存在,只需要粗粮管饱便可,连蔬菜都很少配给。辅兵的地位高一些,除了粮食,还要定期提供大量的蔬菜,不时还需要少量的肉食。
至于战兵,那是战斗的主力,自然要吃的更好,至少每天都要沾点儿荤腥。要不然,天天吃着猪食狗粮,谁会愿意去主动给人卖命厮杀?
那名计粮吏间谍所发现的破绽,便在于肉食的供应分量上。



第44节 胜负难明言
按照赵**定下的标准来计算,每天从后方运往前线的肉食,包括香肠、熏肉、活禽、活畜在内,也只够五千人份的战兵标准。而考虑到张狂就在军中,以张狂对军队的控制力,显然不会有哪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胆敢在张狂的眼皮子底下,克扣前线军士的口粮补给。
在确定过这份谍报的可靠性以后,荀攸果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他认为,屯兵白马一带,迟迟没有动静的张狂,这是在虚张声势。此僚以民夫充数,来制造大军云集的假象,好在正面拖住曹操军的主力。而赵**的真正精锐,则会在其他地点出现,给予缺少防备的诸侯联军以重重的一击。
虽然荀攸的推测并不保险,曹操却很有几分相信。但是,他也不能就此贸贸然的将兵力抽调到其他方向上去。于是,曹操干脆来一个直接的,调集全军主力,直接向张狂挑战。他有这等自信,即使张狂用出了比己方更加庞大的军队,自己也能带着部下全身而退。
听到曹操大举出动的消息,张狂捻着颌下的长须,喃喃自语道:
“看来是被识破了……”
按照后世人的习惯,张狂本来是不喜欢蓄须的。毕竟,那些长长的胡须,会让人的很多活动,比如吃饭、喝水之类,变得不太方便。
可惜考虑到所谓的入乡随俗,张狂若不蓄须,在汉时人的眼中,便会显得跳脱而缺乏威严。为此,张狂不得不忍受着长须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便,在入主冀州之后,再也没有剪过胡须了。
被曹操识破了己方的虚张声势。张狂却没有什么惊慌的意思。识破便识破,反正张狂的大营里,战兵固然不多,辅兵加民夫却足足有四、五万人。这些战斗力不强的辅兵和民夫,用于野战或者进攻,也许没什么作用。可是在防御的状态下。张狂可不相信己方拥有两倍的人数,还会守不住大营。
“那……主公,是否出战?”
一名部将跃跃欲试的询问着张狂,看起来对出战很感兴趣。
由于这次战役的涉及范围极广,张狂将自己部下能够抽调的将领几乎都派出去了。如今在张狂麾下直辖的部将里,除了典韦这个铁杆护卫将领,也就是亲自领兵攻下白马的彭琏可以拿得出手。当然,后起一辈中能力出类拔萃的郭淮,现在也在张狂身边拱卫。只是。光是以典韦、彭琏和郭淮三个人的实力,显然不可能对付得了曹操亲自统帅的兖州精兵。
“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吩咐下去,谨守营寨,小心戒备,看曹操敢不敢来攻。”
如今的对手,与张狂使用空城计的时候截然不同。所以,张狂的对敌态度。也展示出截然不同的表现。
曹操和曹豹虽然都姓曹,差距却有如奥迪和奥拓之间。既然曹操胆敢大举出兵挑战。也就说明他心中至少有八成把握,认为张狂是在虚张声势。因此,张狂若是率兵出战,不出意料的会被曹操狠狠的攻击一番。
至于是不是搞些什么计中计、谜中谜什么的,来和曹操玩一玩智力游戏?
好,张狂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没有一位第一流谋士的辅佐。却敢去与曹操这等计略高手斗智,那是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张狂意料之外的直接选择坚守不出,虽然让曹操肯定了自己的猜测,却并没有让曹操放下心来。很明显,张狂不会没事浪费军队。而赵**的主力不在张狂身边。却意味着他们可以出现在好几个地方。
是徐州?是司隶?还是……豫州?
在曹操紧急抽调一万人马,让曹仁带着返回兖州南部,好支援可能遭遇赵**主力攻击的地方时,战局终于明朗起来。只是这种明朗,却让曹操高兴不起来。
且将视线转移到陈留城下。
在曹操的请求下,孙坚为了顾全“抗张”大局,不得不亲自统帅一万五千人的大军,来到这座被赵国【】军奇袭得手的城池下,准备发动攻城战。
此时的陈留城中,只有四千余守军存在。骑兵大将太史慈带着殷罡,引着本部兵马三千余人,在攻克陈留城不久以后,便快速出城北上,去袭扰兖州黄河防线的后方了。
若非如此,孙坚也未必敢于强攻有着坚固城墙的陈留。毕竟,一万五比四千,与一万五比八千,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攻方比守方只多一倍的兵力,基本上没有强攻下城的可能。
不过,徐晃既然胆敢任由太史慈、殷罡离开,只带着高顺和本部人马,就据守陈留城,显然也是有恃无恐的。
且不说陈留城防坚固,物资储备充足,就算有四倍数量的敌军围攻,依然有足够的防御能力。光说一条,孙坚军由于地处南方,军中缺少战马,故而骑兵的数量不多。如果徐晃觉得这城守不住了,大可通知在外围游荡的太史慈负责接应,然后率军直接撤退,量孙坚也追不上来。
再说了,徐晃对本部兵马和高顺的陷阵营,都有着足够的信心。哪怕孙坚再强悍,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休想踏上陈留城头一步。
孙坚到底没能踏上陈留城头一步。
这并不是说孙坚攻城不利,被徐晃给打得大败。事实上,孙坚的攻城行动只持续了一天,就草草结束了。而那试探性的一天攻城,双方的死伤人数都没有上百。
让孙坚放弃攻城的原因,来自于两封情报。
一封是曹操快马送出的,张狂虚张声势,主力所在方向并不明确的消息。另一封情报,则来自守备酸枣的曹操部将史涣。在那封染着血迹的情报中,史涣通知孙坚,有为数众多的赵国骑兵利用北贼太史慈袭扰防线的机会,两面夹击,蜂拥般的突破黄河防线,正在大举南下。
酸枣守将史涣是曹操部下的老人,从曹操刚起兵反董的时候,便追随在曹操身边。他在遭到敌人大举突袭的时候,还能够想到通知作为盟军的孙坚,显然也是个临危不乱,心思慎密的人。好在史涣的情报中,告诉孙坚他固然挡不住南下的赵国突骑,可酸枣短期之内应该无恙,让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