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327部分

黄巾张狂-第327部分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军一乱,局势遂变得不可收拾。发现徐州军居然势如破竹的向自己杀过来,大惊之下的袁术,急忙带着几个心爱的宠妃先一步逃走了。
而主公袁术一逃,全军的士气立刻跌到了谷底。在谢逊四千人的打击下,袁术手下的一万大军,仅仅坚持了一个时辰,便全军崩溃了!
袁术中军一崩溃,纪灵的右路也不战自溃。见到战局的发展如此有利,谢逊果断挥军猛追,一直追着袁术冲到寿春城下。等袁术狼狈的逃入寿春城里,他这次用于出征的两万大军,跟着他成功逃回寿春的,只有两千左右。其余的近两万人马,一半被徐州军俘获和斩杀,一半溃逃到四周的乡野中,算是完全没有了再战的能力。
袁术大败而逃,被谢逊兵临寿春城下的消息,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投进一个小水塘里。由此所掀起的波浪,立即搅动了整个袁术治下。
还记得那个倒霉的雷薄吗?
对,就是那个只带了五千老弱。就被袁术派出去,被要求平定汝南刘辟、龚都之乱的家伙。
雷薄的兵力数量远远低于刘辟和龚都,在训练和装备水平上也只是略强。至于军中的士气情形,由于士卒们的待遇低下,整个袁术军都好不到哪里去。
在如此局势下,雷薄又不是什么能力过人的名将。理所当然的接连在龚都手下吃了败仗。好在他所面对的龚都,部下的实力倒也强不到哪里去,多为纠合不久的饥民,这才让雷薄在屡败之下,手中依然得以保留下了三千人马。
吃了败仗,完不成袁术布置的任务,雷薄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才能避免来自袁术的责罚。好在他的运气不坏,袁术还没有对他进行处分。便被谢逊打得全军崩溃,狼狈逃窜。
当袁术大败之下逃回寿春的消息传来以后,原本还对袁术有几分惧意的雷薄,终于放下了对袁术所剩不多的忠心。在袁术紧急派出使者,下令让他赶紧带兵前往寿春勤王的时候,雷薄对着来使的面一拍案几,大吼一声:
“老子不干了!”
伴随着一声怒吼,雷薄很干脆的带着三千残部逃回庐江一带。潜入灊山【又叫潜山;也叫天柱山】自立了。不光如此,在向东撤离的过程。他还拉拢了好友陈简,带着本部兵马千人一起入山。哪怕袁术日后成功解围而出,凭借着灊山一带的险要地势,雷薄也有信心在治军无方的袁术眼皮子底下坚持下来。
雷薄和陈简对袁术的果断背弃,犹如一个信号,拉开了袁术作为一方势力的崩溃过程。
困守孤城的袁术。可没有了几天前带着宠妃出征时的从容。他在寿春城中担惊受怕,疯狂的派出传令使者,让属下的各地郡国赶紧起兵勤王。
袁术为人骄奢无度,需索甚多,各地郡国多有为其所苦者。因此。各地大吏接到袁术的使者传令以后,对前往寿春救援之事都不太热心。
此时,雷薄公然带人入山自立,立刻给了郡国大吏们一个榜样。他们也许还不敢像雷薄那样公然背叛袁术,但是据地自守的心思还是有的。如此一来,袁术得到的回报当中,居然都是各种推脱字眼,不是这里闹山贼,就是那里被刘备军威胁,甚至有被大火烧掉辎重而无法出兵的说法。袁术困守寿春一个月,居然连一个积极起兵来援的家伙都没有等到。
这样的悲催结果,将袁术直接气了个半死。本来袁术的年纪就不算小了,此前又一直夜夜笙歌,荒淫无度,身子骨已经虚了。大军惨败的消息,便将袁术弄得病恹恹的腻在床上,再来一大堆属地纷纷自立,或拒绝来援的消息,直接就将袁术给打垮了。
带兵一直杀到寿春城下的谢逊,本来并没有攻城的打算。他的兵力有限,又要维持后路的通畅,可用之兵居然只有千余人,使得寿春城中的守军数量,其实还在徐州军之上。不过,就在谢逊挟大胜的威风,大胆的屯兵寿春城下,将前一战中俘获的俘虏和辎重收罗完毕,打算返回徐州的时候,寿春城内居然传出袁术暴病的消息……
袁术一重病,整个寿春都失去了主心骨。一些本来就立场不坚定的寿春守军,为了自己的退路考虑,干脆联系上了城外的谢逊,悄悄的打开城门,把寿春城给献了出去。
而袁术得知有人献城,徐州军已经杀入寿春城中的消息之后,惶恐羞愤交加,大叫一声,倒于地下,吐血斗余而死。
就这样,曾经搅动整个大汉的风云起伏的汝南袁氏一族,伴随着袁术的病亡,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挟着逼死袁术的威风,谢逊抓住时机,果断派兵南下西进,及时的将九江、庐江二郡收入怀中。而没有了袁术的抵挡,原本留守汝南,没能按约定北上的龚都,突然间也势力大涨,将大半个汝南都打了下来。
当郭嘉督促李傕南下的时候,东边就传来了袁术死去的消息。这让郭嘉所定下击破陈国的计划,又多出了几分胜算。
李傕虽然按着郭嘉的要求领兵南下了,心中却一直存着几分疑虑。陈国可不是软柿子,号称“兵精弩强”。他们这伙子骑兵,此时贸贸然的去进攻城防坚固的陈国,未免有些不合适。
机动骑兵毕竟只是骑兵,攻城并不在行。对上擅长使用强弩的陈王刘宠,李傕并不觉得己方能够打赢对方。但是,当李傕带着大队骑兵进入陈国地界的时候,迎面扑来的消息,却让他目瞪口呆。
那个消息便是:
陈王刘宠和陈国国相骆俊,居然一下子都死掉了!
这两个人是怎么死掉的呢?
当时由于时局混乱,陈国在国王和国相同时暴毙之后,又遭到北方赵**的入侵,陷入了巨大的动荡之中。而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的亲近人,也多死于这次兵乱。所以,两人的死因,就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谜团。
直到二十年以后,骆俊的儿子骆统在开封城中公然当街杀人复仇,世人才从被官府审讯的骆统口中,得知了刘宠和骆俊的真正死因。
刘宠和骆俊二人,是被当年曾任太平道密谍,因功被封为男爵的张开阳所毒杀!
张开阳是任城人,却很早就加入了太平道。初平二年【191年】,张开阳以流亡士人的身份来到陈国,接受了国相骆俊的救济。张开阳以此为契机,假意报恩,顺利的加入骆俊的属下,成为一名小吏。
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张开阳都兢兢业业的供职陈国国相府,为骆俊效力。这段时间里,他虽然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却凭借着老实肯干的性子,渐渐博得了骆俊和刘宠二人的信任。
就在郭嘉让李傕带兵南下的时候,张开阳也得到了潜伏多年后的第一个指令。于是,对太平道忠心不二的张开阳,在一次郡中的酒宴上,将赵国密谍送来的毒药下在酒里,献给刘宠和骆俊。对张开阳毫无半分怀疑的刘宠和骆俊,欣然接受张开阳的献酒,当众将毒酒一饮而尽,随后,就在当那天晚上,两人便都毒发身亡。
同时失去了两位首脑人物,陈国空有精兵两万余人,强弩数千张,却没有了能够指挥他们战斗的主将。一片惶恐和混乱当中,陈国的抵抗力量各行其是,在面对数以万计的敌人狂潮来袭时,充分展现了一番,什么叫做一盘散沙……
李傕事后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占领实力强大的陈国,简直是他这一生中最轻易获得的战果。而除掉两万多精兵之外,陈国府库中丰盈的粮草辎重,也让南下的机动骑兵,彻底放下了补给不足的顾虑,可以更加活跃的决定己方下一步攻击方向。
陈国的失陷,让整个战局骤然巨变。
袁术已死,九江、庐江还有汝南的大半都落入赵国【】军手中。再加上一个陈国,赵国【】军占领的地盘就成功的连成了一线,将整个兖州和小半个豫州都包围了起来。
也就是说,此时的曹操,将不得不面临腹背受敌的严峻考验。曹操此时唯一可以指望得上的援军,便是来自荆州的刘表军团能够尽快北上。
不过,人称一代奸雄的曹操,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千里之外的刘表身上吗?
求人不如求己。这个道理,曹操自是不会不明白。(未完待续。。)



第47节 越河袭粮道
张狂此时亲自统帅的“主力军团”,其实是一个空架子。曹操在发现张狂的主力大多是民夫在充数的时候,便可以自由调动己方的主力。张狂的主力军团已不足为惧,若非其依靠白马县城进行据守,曹操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击破张狂军的大营。
不过,一道城墙,让民夫与战兵之间的差距被拉小了很多。曹操哪怕再自信,也不可能强攻下人数占据优势,又有城墙依靠的张狂主力。
除去了张狂冒牌主力的威胁之后,曹操手中一下子便拥有一万大军,能够被抽掉出来自由使用。那么这支万人大军,是用于向东击退臧霸的袭扰,还是南下收复陈留比较好呢?
与荀攸好好的计较过一番以后,曹操发现这两条道路都行不通。
臧霸部不过是赵国【】军的一路偏师。哪怕能将其全歼,对兵力庞大的赵国【】军来说,都算不上是伤筋动骨。而且,击败臧霸不难,难的是消灭此僚。以臧霸十多年游击战打出来的经验,此僚跑路的功夫,堪称天下第一流。臧霸只需往某处山区一躲,曹操手下再多出一万人来,也未必捉得住他。
至于收复陈留?
这个提议差不多可以当做一个笑话。
之前孙坚一万多大军的强攻,都被赵国【】军从陈留城下逼退。曹操如果决定进攻陈留,哪怕算上之前由曹仁带出去的一万人,可用的总兵力也不过两万左右。面对敌方上万骑兵和数千精锐步兵的严阵以待。攻击难度只怕还在打下张狂的主营之上。
曹操如今需要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处处需要兵力支援,却又处处都难以一举扳回战局的情形。
就在这种一筹莫展的情形下。从袁谭那儿逃过来的谋士逢纪,给曹操献上了一个大胆的计策。
要说逢纪也是郁闷。他在袁绍手下颇受器重,可谓如鱼得水。可是张狂一个突袭,便将袁绍逼到败亡的边缘。当袁绍伤重而死之后,权柄皆归于田丰,逢纪这个颍川系的外人,自然便被排挤到一旁。
好在逢纪虽然失意。毕竟智略还在。张狂击灭袁谭的时候,逢纪见机不妙,果断逃离青州淄博。投奔曹操去了。而曹操正好也需要不少帮手,见逢纪来投,很高兴的接收了他的投效,任命他为一郡长吏。逢纪也由此再次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在郡中干的风生水起。
逢纪既对张狂怀着刻骨的痛恨。自身的发展又取决于曹操的兴亡,对付起张狂来,当然是竭尽全力。作为海内知名的才智之士,经过一番冥思苦想,还真就给逢纪想出了一条风险不小的翻盘之计。
正如赵**的一首军歌唱的那样,所谓“擒贼先擒王”。张狂征战多年,未尝一败,是赵国【】军的精神领袖。要对付赵国【】军。只要能够击败赵公张狂,便能重重挫动对方的锐气。
张狂据守白马县城。让曹操空有精锐的兵马,就是打不下来,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弱点。哪怕张狂麾下的“主力军团”多是以民夫充数,毕竟人数摆在那里。五万多人每日要消耗的粮草,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想要供应五万人的军粮,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屯粮地。要不然,每天都从遥远的后方运粮到前线,风险未免太大了些。
白马城是前线,不适合用来屯粮。根据之前潜伏在张狂地盘上的细作,冒死送出的线报,曹操知道张狂大军所需粮秣,都是来自距离白马一百多里地的黎阳。黎阳位于黄河以北,只要渡过黄河,便能够很方便的将军粮运送到白马城一带。
大约是由于黎阳与战场隔了一条黄河,张狂派驻在此地督粮的军队,为数只有四千出头,而且多为新兵。若是能够一把火烧掉黎阳的粮草,那白马的五万多人可就要断粮了。断粮的军队没有战斗力,曹操抓住机会,便可以趁机击溃张狂大营,将张狂赶回河北。
接下来,若是运气足够好,能够直接俘杀张狂本人,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就算这一点很难做到,向来有不败名声的张狂,被己方打的落荒而逃,也能够让整个赵国【】军士气大受影响。
这个计策若是成功,显然战略效果会很好。在击破张狂大营之后,曹操的主力便可以被抽掉出来,与孙坚夹击深入南方的赵国【】军,以扳回战略上的劣势。因此在经过仔细考量后,曹操和荀攸都肯定了此计的可行,哪怕风险有些大。
但是,有一个难题难住了大家。那就是,如何才能快速的跨越黄河天险,从侧翼进攻黎阳?
显然,如果没有想好渡河的方法,逢纪是不会贸贸然为曹操献计的。他十数年里多次来往于黄河两岸,又曾经专门研究过黄河的河工事宜,对黄河的水文变化可谓是了如指掌。至于逢纪所提出的渡河手段,其实也不新鲜。那种手段,叫做“浮桥”。
浮桥在中国运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文王时期。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