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道门秘术 >

第146部分

道门秘术-第146部分

小说: 道门秘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的丁立头皮发麻,叫道:“不好,刚出鬼堡又见树妖,莫不是我们穿越到了聊斋的世界?要不然怎么会这么的邪门!”

云哥忙说:“别怕,别怕。这是漆树,我们当地叫做漆树包,不是什么妖怪。那树身上流出来的都是漆树汁液,就是古代拿来做涂料油漆用的!”

话刚刚说到这里,就看见天地间忽然一亮,一跳巨大的白色闪电划亮了天空。落在了石堡之中,顿时间石堡整个一震,简直像是挨了炸弹一样。轰隆隆的回音响个不住,那石堡里面的气场好像一下子被破掉了,所有的薄雾也都消失不见。石堡静悄悄的,宛如死物。

丁立忽然想起来一个故事,虽然和眼前这一幕扯不上什么关系。说是古代有几个商人赶路遇到了雷霆大雨,结果这些人都躲进了一个小庙里躲雨,哪里知道闪电就一直在庙的屋顶徘徊,好像随时都要轰下来一样。

当时一个年长老成的就说:“我们这里肯定有人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了,谁做的自己出去,不要连累我们这么多人!”

结果当然没有人承认,眼看那雷霆越来越厉害,那人就说:“我们每个人轮流出去走一圈。看看老天爷到底是要收谁?”结果每一个人都出去,在暴雨里面走一圈,一点事情都没有。只有一个面貌猥琐的不肯出去,全身发抖。

其他几个人就心里有数,知道肯定是这家伙了。于是使了个眼色,一起抬起来把那家伙扔了出去。却在这时,一道雷霆落下,那那庙给劈垮了。除了那个被扔出去的以外,其他人都被

砸死。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百二十八章山中

时间:201210238:43:42本章字数:3009

第一百二十八章山中

似乎这个故事和眼前的情况扯不上什么关系,一起听日你讲这故事的时候更类似于一个流传的很广的笑话。说是牧师请上帝劈死一个亵渎者,结果牧师被劈死了。因为上帝失手劈错了人!

但是丁立自从洗练道法以来,却知道这故事不会有这么简单。如果这故事是真的话!因为老天爷不会因为人的善恶而降下雷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根本不是那种人格化的神灵。所以呢,只会劈妖孽,或者是像秦家那种身上背负着孽气的家伙。

这更像是一种自然现象,因为那些畜生修仙或者鬼之类的身上大多数都是阴性气场,包括中山装无极老母那些神也是一般。而雷霆为至刚至阳,阴阳相吸,少不得要吸引来雷霆。说不得那庙里肯定是里面供奉的鬼神成了气候,惹得雷霆落下。偏偏那几个动手催死的鬼,还非要在小庙里不肯出来……

眼前这个石堡本来是按照高人用兵家阵图来建造的。千百年来,人没有了,但是那气机还在运转,气场依旧还在。不知道束缚了多少战死的或者日后误入的鬼魂。那自然是一个强大之极的阴气场了,惹来雷霆劈也是再正常不过!

“小心,不要靠近漆树!”云哥看余伟似乎又要靠近的架势,连忙叫了一声。

“怎么了?”余伟说:“你不是说这树不是妖怪么?”丁立也记得余伟拿过来石堡的照片的时候,似乎有这么一棵树。

“这树虽然不是妖怪,但是比妖怪还要可怕,有毒的!”

“有毒?”余伟吓一跳,脸色难看起来,想起来拍照那个倒霉鬼就是因为身上不知道沾了什么植物汁液,回到了美国治了几个月没治好。最后受不了痛苦而自杀!

“是有毒的,凡是靠近漆树十米的地方据说就会染上可怕的漆树粉,然后浑身烂出大大小小的疮。当年我大姑家的儿子就染上过,我还将结好的痂壳扣掉,轻轻一技,流出很多白色的浓汁。后来听我奶奶说的用三十多年以上的苦莲子树的树皮熬成水,洗了半个多月,才慢慢好转。从此以后我见了漆树就躲远远地。”

靠,那个美国佬死的真冤枉!余伟心里为那个倒霉蛋默哀了半秒钟,马上就抛到脑后了。

这下子,丁立和余伟根本都不敢靠近这漆树,离的几十米外,就绕道走。

又走了半天,这次是顺着河谷走。河谷对面只见一座大山状如劈开,显出一片笔直的崖壁来。但是其上被开凿出大大小小的洞窟不下上百,远远望去恰似一个蜂窝一般,绝壁之下就是奔腾的清河水,形成绿油油的深潭。

“要游泳过去,这里叫做龙潭。相传水底曾经居住了一条神龙,后来被凡人欺骗,一怒之下,降雨三天惩罚,降雨过后,将半壁山炸塌,形成一个巨大的悬崖,飞升离去。你们看最下面的一个大洞没有?据说这个大洞以前在水底下淹着,是龙居住修行的地方。后来山体倒塌,水位下降,洞窟才露出水面!”

丁立余伟又对视了一眼,内容不言自明,又是和龙有关啊!

“要看崖葬只能游过去了!过去之后攀上杂草灌木便可到达最下端三四米处的一个洞内,洞口虽小也就一平方米左右,但洞里很宽阔,也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

丁立问:“老云,你过去过没有?”

“去过,以前好奇。我一个人游过去看过,洞里面全都是淤泥,淤泥里面却都是人骨头可能是涨水的时候冲进去的。”

“靠,这么邪门!”丁立呸了一声,从湘西回来,丁立就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了一种古怪的洞穴恐惧症。是一辈子也不想钻什么山洞了,尤其是那种深的,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的山洞。

“那上面的崖葬是什么样的?”余伟估计和丁立也差不多,是一点也不想往那洞里去看的。

云哥这时候已经开始脱衣服了:“你们不是来看崖葬的吗,自己来看看就知道了!”说着当先跳入了水中。

丁立咕哝了一声,这初春的天气,水还是冰冷刺骨的,说实话,丁立还真不想下水。但是人家带路的导游都下去了,虽然不情不愿的,还是脱了衣服,学者云哥的样子,举在手中,泅渡过去。

那面悬崖说起来颇为陡峭,好在生满了藤蔓植物,倒也不难上去。跟着云哥进了一个崖葬墓穴,看起来颇为简陋,也没有照片那些明代的崖居看起来整齐。就孤零零的放着一个棺材,不知道那一代的盗墓贼来过,棺盖已经被撬开了,看得出这棺材倒是急结实,没有什么腐朽的痕迹,但是棺材的主人却是完完全全的枯朽的尸骨一具了。

旁边还有很粗糙的陶制器皿,已经碎成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盗墓贼辛辛苦苦的游泳然后爬上悬崖,结果撬开棺材盖一看,都是些穷光蛋,气的把这些土陶罐子都给砸碎了!

说不定在专业的考古人员眼中,这些土陶罐子是无价之宝,代表了往昔消失的灿烂文明。但是在那些盗墓贼也好,丁立这些人眼中也好,都是些粗糙的破瓦罐子。

“娘的,来这里本来还以为会有什么发现,哪里会想到全都是这些东西!对了,云哥,你们当地没有传说这些崖墓是什么时代的东西?”

“好像是东周时候的,”云哥不大肯定:“我们祖上也是清初的时候迁徙过来的,祖籍在河南!不过宗祠在那个年代已经被砸了,没有族谱传承,我们现在也说不准!”

丁立默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人口大迁徙,明初清初那时候也是很重要的几次。

本来居然丁立家祖上是山西的,也就是很有名的山西大槐树下的人。很多朋友都听过这个传说,身上也都有这个传说的证据!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百二十九章山中2

时间:201210248:23:10本章字数:2833

在丁立的老家,一直有个说法,说他们老家是来自山西大槐树下{///书友上传}说是当年张献忠屠四川,伏尸几百万后来,就从山西那些地方把人给迁徙到了四川

当然这个民间传说是一个误传,大体的东西都对了,就是把时间给搞错了其实山西大槐树的传说比这要早上好几百年,是明代初期的事情

元朝鞑子占领中国,对外连年对外用兵,对内欺凌汉人,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终于激起连绵十余年的红巾军起义

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战乱的创伤未及医治,明初“靖难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蒙古地主武装察罕贴木儿父子统治的“表里山河”——山西,却是另外一种景象,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明朝灭亡元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泡*书*(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所以背井离乡的移民,连籍贯出处都忘记了,只有山西大槐树下海记得清清楚楚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还听老师讲过传说说是当年老百姓都不愿意迁徙,当时的官府就哄骗人说朝廷开恩,不想去的人在大槐树下登记预期没有登记的,就是想要迁徙的结果这般一来,老百姓纷纷上当一来登记,当场就被绳子一捆带上就走

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人小趾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趾甲都是复形两瓣“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当时,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押解着移民上路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后“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词

像是丁立,小脚趾都是两瓣的当时老师问谁是这样的?整个班级有一般人举手,可见小县城大部分也都是迁徙来的

后来丁立交往的天南海北的人多了就是四川云南那边也有类似的说法,都说自己祖先在山西大槐树下

丁立估摸着云哥的情况却也差不多只是不知道是明末还是明初的时候,迁徙当年张献忠四川大屠杀也是确有其事,传说当年张献忠写过一首诗,题在一个石碑上那首诗写着:“天生万物以育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据说这事情在四九年以前是老幼妇孺,人人皆知

但是现在的考古发现的所谓“七杀碑”上并无一“杀”字,与传闻截然不同,实为张献忠“圣谕碑”:“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可见“七杀碑”实为满鞑子统治者为诬蔑张献忠而散布的流言,并且,此流言影响之大

实际上,屠杀是有的据考证,清初四川人口只剩下50来万,重庆城现朝天门到七星岗通远门一带只剩下数百家人,重庆所辖的州县内,有的只剩下十几家人这些人当是满鞑子屠杀的,为了掩人耳目,不再传出像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的不利于统治的事情所以把一脑袋屎都给扣到了老张头上反正老张已经挂了,也不会站出来跟他们对质

总之到康熙朝的时候,又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这次是从东南诸省迁徙人口到的四川

云哥既然说不清楚,那么也搞不明白到底他们祖上是那一次迁徙过来的?不过这里这么多传说和明代有关,比如那崖居是明代修的躲匪洞,刚才上去的石堡又传说是明末为了对抗李自成而修的堡垒,那么估计还是明初的时候,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的

“嘿嘿,来这里是找什么的?那么考古啊,这是”余伟很不满意了

丁立加不满意:“千里迢迢的,你不会就带着我来看这些破东西?你说的那些时刻在什么地方?”

余伟也不理他问云哥:“这要是东周的,起码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棺材怎么还好好的?”

“这是我们当地才有的梳子木,结实的很”云哥说了一句,忽然想到了什么,说:“你们要看时刻,那倒是有不过,估计你们也看不懂上面都是些天书”

丁立顿时大喜:“走,走,带我们先去看看再说”

石刻就在悬崖的一个洞中,想是因为为了隐蔽的关系石刻并没有刻在悬崖外的岩石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