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颜氏女 >

第13部分

颜氏女-第13部分

小说: 颜氏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氏想了想:“那倒是个好的。”顿了顿,又说“就先照着你说的办吧,有空找孙婆子留意几个干净的小丫头子,明年开春买进府调教两年,大些的都能放出去,免得到时青黄不接。”孙婆子是颜府常用的人牙子,是个稳妥的妇人,徐氏很是放心。

周嬷嬷答应着记下了。

***

昨夜下了一场大雨,今早推开窗时,窗外还飘着细细的雨丝,风吹在身上有些凉。院子里两树才开的玉兰,几株月季,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地面上尽是残缺的花瓣,飘落的叶子,倒像是秋天般的光景。

缀幽收了伞,进了屋,便看见颜秉初穿着鹅黄色对襟衣衫,扎着袖子坐在屋左边的红木窗楹踏脚书桌前临着字。

这两日徐氏免了他们姐弟二人的晨昏定省,颜秉初只专心的待在疏柳居默那篇家训,顺便练一练她写得绵软无力的毛笔字。

缀幽弯腰拿帕子擦了擦有些湿了的裙裾,转身去桌前倒了一杯茶送给正在临字的颜秉初。见颜秉初头也不抬,不禁道:“姑娘要不要歇一歇?从早起就一直在写字,右手还跌破了。好歹喝口水吧,用功又不是在这一天两天。”

闻言,颜秉初抬头无辜道:“这不是早上文杏墨磨得太多些了么?不把它全写光了,她又该嚷嚷我哄她了。”

缀幽没好气地嗔了她一眼,要看她的右手。颜秉初乖乖放下笔,伸出手,一面道:“不妨事,好很多了。那膏药真管用。”

缀幽不理她,仔细地瞅了瞅,见伤口收敛结疤了,方放心了些,又将她扎起的袖子放下。

“姑娘手腕凉凉的,今天天冷,我还是拿件褙子给姑娘套上吧。”

颜秉初点点头。缀幽便进了里屋,拿出一件月白色的长袖褙子给她套上,又收了桌上的笔墨,归拢了颜秉初临字的纸张。

捧着热茶,颜秉初拈了块藕粉糖糕,自坐倚在榻上,翻前几天看了一半的《天朝志》。

中午,只听见外面风呼呼地穿过院子,雨点打着瓦片噼里啪啦地响。颜秉初透过窗户看向外面,雨水顺着屋檐挂起了一副水帘。

缀幽领了饭回来,裙裾湿了一大片,连头发也有些湿,几缕黏在脸上。颜秉初急忙催她去换了衣裳。缀幽笑着将食盒里的饭菜都摆了出来。

“不急,奴婢先把菜摆了,等映月换了衣裳来伺候姑娘用饭,奴婢再去换。”

四菜一汤,颜秉初瞅了瞅,都是些素菜,汤是火腿鲜笋汤。

缀幽道:“菜是夫人特意嘱咐厨房的,姑娘手上还有伤,只能吃些清淡的,姑娘家的手留疤太不好看了。”

颜秉初点点头,一时映月进了屋来,缀幽便回屋换衣裳了。

***

千里之外,京都洛阳。

难得的雨天。大雨如注,倾泻在地上,溅起朵朵雨花。城中长街上人迹寥寥。洛阳城外,漫天雨幕中,三骑快马向城中奔来。当先马上之人穿着蓑衣,带着雨帽,帽檐压得低低的。

这人在燕国公府前下了马,丢了缰绳,拍了拍府门。守门的王安开了门,一见来人惊呼一声。

“世子爷回来了”一旁已有小厮立刻往府里报信去了。

谢诩将手中的马鞭扔给他,问道:“国公爷在不在府里?”

王安答道:“一早就出去了,中午也没回来。”

谢诩点点头,自己大步向府里走去。福宝和福安在身后卸着行礼。

老太君和国公夫人宋氏早遣了丫鬟撑着伞在二门等着。碧凡一见谢诩,连忙上前帮他打着伞,一旁的迎彤便上前接谢诩接下的蓑衣。

谢诩将蓑衣递给她,一把拿过她手上的伞道:“你们二人合打一把。”说着径自朝宁善堂走去。

只留下两个丫鬟原地面面相觑。

宁善堂内,谢太君和宋夫人都有些坐不住,不住地扭头朝外看。谢诩这一出京,出了四月有余,早晚看不见他来请安,老太君感觉心里都空旷旷地没个着落,刚刚和过来看她的媳妇闲聊着,听见帘外有人报世子回来了,这心一下子落到实处,忙忙遣了身边大丫头迎彤去接,宋氏也让跟着的碧凡一块去了。

这会儿,老太君不住地念叨着:“怎么还没到?”

宋夫人心里也急,面上却笑着安慰老太太:“这才一会儿呢,雨天走得慢些……”

话未说完,帘子一把被掀开,随着小丫头“世子来了”的回禀声中,跨进来一个人。

老太君一下子站起来,急急忙忙上前,一把搂住正要下拜的谢诩“心儿肝儿”地叫着。

 第二十章 做针线

第二十章 做针线

谢诩颇为尴尬地被老太君抱在怀里。他轻轻地拍了拍老太君道:“奶奶,孙儿回来了。身上有些湿,别弄脏了奶奶的衣服。”

老太君松开他,闻言道:“不妨事。”又连连擦着眼角的泪道:“回来好,回来好。”

谢诩又向站在一旁神情激动的宋夫人磕下头去,被宋夫人一把拉住,满脸喜意地仔细打量着他。

“高了些,也瘦了些。”宋夫人哽咽着。

老太君口中称是,一迭连声地吩咐厨房做些谢诩爱吃的菜好好给他补补。

谢诩笑盈盈地任由祖母和母亲打量着,问什么答什么,又向她们细细讲述出京一路上的风情事故。

到了晚间,燕国公谢毅回府,召了谢诩在外书房说话。

“你一个人回的京?”

“公主队伍走到宛城。儿子先赶回来,避免和公主一同进京,造成风言风语。”

燕国公点点头,又问了几句,便摆手让他退了,早点休息。

谢诩回了自己的院子,福平早垂着手在院门口候着了,他上前问了安。

谢诩笑道:“可见着你弟弟了?”原来这福平是谢诩身边第一得用的小厮,今年刚进府的福宝却是他的弟弟,谢诩年后就带着福宝出了京,留下福平看着院子。

福平满脸笑容的弯下腰,恭敬的答道:“见着了,托世子的福,长高了不少,看着也懂事些了。”

说着撩起帘子,让谢诩进了屋。

谢诩在桌前坐下,屋里的大丫鬟映平替他倒了一杯热茶。福平便立在一边向他回禀出京四个月京里的动静。

“……走后没多久三皇子被封了泰王,因还在国子监念着书,那位便让在京城开了府邸,暂不去封地……御史台陈大人弹劾柱国公纵子当街行凶,家风不严……”

“你明日去街市上看看有没有好看的盒子。”

“盒子?”福平以为自己听错了。

“嗯。”谢诩不再多言,摆摆手让他退下。

福平只得满腹疑惑地告了退。

映平打了热水来,低头蹲在世子身边准备伺候着烫脚,半晌不见世子有动静,抬头却见世子静静地捏着手里一对银花出神,眼角眉梢都带着温和的笑意,不禁愕然。

***

一大早,颜秉初就带着默写的二十遍家训去向徐氏请安。

徐氏今天有些起迟了。颜秉初便进了里屋,坐在一边看着周嬷嬷给徐氏梳头。

颜秉初艳羡地看着徐氏一头浓密的黑发,道:“娘的头发真好看。”

周嬷嬷看了看颜秉初,笑道:“姑娘的头发倒没随了夫人。”

徐氏伸手招了颜秉初近前来,摸了摸她的发辫也笑道:“都说女儿肖父,初儿的头发随了老爷,倒是又细又软的。”

周嬷嬷将玉梳轻轻插入徐氏盘好的发髻。

“头发细软的人脾气都好,我们姑娘一看就是好脾气的。”

颜秉初也笑。

徐氏突然想起来周嬷嬷说的事,便同颜秉初道:“从今天之后,你就上半天学,下午的时间就空出来。”

见颜秉初不解地望向她,徐氏顿了顿道:“娘替你请了一位针线师傅,功夫很好,你年纪也大了,也该学学针线了。”

做针线?她都忘了是古代女子的必修课。她都七岁了,比起从会走动就开始拈针线的闺秀们来说确实是晚了。

“是从今天就开始学么?”

“那位师傅还没有到。”徐氏看着女儿有些稚气的小脸,慢慢说道“娘想着,你的奶嬷嬷被遣到庄子上去了,屋里还缺个嬷嬷,以后那位针线师傅就当你屋里的管事嬷嬷好不好?”

颜秉初点点头。

从临安府到福州走了不到一星期,来得也太快了些。颜秉初一面偷偷抬眼打量那个做得一手好针线的林嬷嬷,一边内心有点感伤地想,从今天开始就得过捻针搭线的日子了。

林嬷嬷是个三四十岁的妇人,满头黑发用一支银簪子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有些宽的额头,一双眼睛眼睛大大的,大约是做多了针线的缘故,看人不自觉会微微眯着,倒显得她有些和善。

徐氏拉过颜秉初“还不见过林嬷嬷。”

颜秉初乖顺地福了福,唤了声“林嬷嬷”。

林嬷嬷口里说道:“承姑娘的礼了”微微欠了欠身。

徐氏感慨万分地拉着颜秉初的手道:“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还望林嬷嬷辛苦些,多多照看着。”

回到疏柳居,缀幽带着几个丫头与林嬷嬷见了,又是一阵子互相介绍的话。

吃了午饭,颜秉初便乖乖坐在椅子上看着林嬷嬷。林嬷嬷见小姑娘微微严肃着一张小脸,一本正经地坐在凳子上,一双白嫩的小手规规矩矩地搁在腿上,黑亮的杏眼眨也不眨地看着自己,眼睛里微不可见地闪过一丝笑意,冲她点点头道:“姑娘沿着院子回廊走一圈,再去睡两刻钟。时辰到了,嬷嬷唤你。”

原来还讲究养生之道啊颜秉初有些惊讶,仍是乖乖跳下椅子,依着林嬷嬷的话走廊子去了。

果然,当颜秉初慢慢要滑向梦境深处时,被林嬷嬷唤醒了。缀幽伺候着净了面,通了头。

东厢里屋,颜秉初一下床就看见了榻上满是徐氏中午遣人送来的大小花绷子,各色的绣线,专用的翘头剪子、刀子、银针,还有一副绣架。颜秉初满眼惊讶地翻看着,心里有了些微的激动。

林嬷嬷在一旁也不说话,只看着小姑娘把东西尽看了一遍,才缓缓道:“姑娘虽说不靠着绣活儿吃饭,但也得有副好手艺,将来说人家也有底气,婆家也会看重。”

颜秉初听得满头黑线,见林嬷嬷神色认真地看着她,还是使劲儿点了几下头。

林嬷嬷方满意地笑了笑,拉过小姑娘的手,仔细打量着。

“做绣活的,最重要的就是一双手,手心不可粗糙,手指要纤细灵活。”颜秉初的小手白嫩柔滑,五个指甲剪得秃秃的,手背上还有五个小肉窝。“姑娘的小手指甲要留留长,分线的时候才便宜。”

颜秉初一一答应记下了。

林嬷嬷便让她开始学分线,先将一股绣线慢慢分成两股。颜秉初听话地坐到一边练习分线。

只一会儿,颜秉初便觉得有些累了。她以为分线很简单,只捏着两头左右一分就好了,谁知她分断了好几根丝线。

“分线的时候要掌握好力度,先慢慢地,要轻柔。”林嬷嬷在一旁盯着她。

“嬷嬷,直接绣不成吗?我看那线没有多粗啊?”颜秉初放下丝线,捏了捏有点酸的肩膀。

林嬷嬷正色道:“针绣的绣线越细越能绣出神韵。有时候还需将一股丝线分成十六股,称之为绒,用绒止一二丝,绣出来的风景就会有远近之分,花鸟鱼虫才会有逼真之态。”

十六股颜秉初伤感地看着手中的丝线,分成两股她就有些头疼了。

林嬷嬷摸摸她的脑袋,柔声道:“嬷嬷知道姑娘聪明的很,可是这针线活那,不是光靠聪明就行,是要花功夫的。姑娘也莫急,天天练,日子久了,姑娘就练出来了。”

颜秉初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约莫又练了一个时辰的分线,颜秉初已能很速度快而熟练地分成三股丝了。林嬷嬷第一次露出明媚的笑意,一双大眼睛不住地从那三股丝再看到颜秉初。

“嬷嬷就说姑娘聪明,这不到一个下午呢,就能分成三股了,比嬷嬷当年强多了”

林嬷嬷收起了针线,将那三股丝仔细地绕在在一块碎布头上,笑道:“嬷嬷要拿给夫人和你周嬷嬷看看,我们姑娘这么聪明,这线分得真好”

颜秉初揪着手“嘿嘿”地笑着,被夸得很高兴。缀幽在一旁瞅着她直笑。

接着一直到吃晚饭前,林嬷嬷一直教颜秉初如何打样,嘱咐每日必须练一个时辰的字,空了就要学画画。

“这可都是做绣活的基本功”

疏柳居有了林嬷嬷,颜秉初的日子开始有规律起来,每日早起去徐氏院子请了安,就同颜秉君去上学,中午吃了饭,沿着廊子走两圈,睡上两刻钟——林嬷嬷不准她多睡,无论怎么赖皮都得起来。下午就跟着林嬷嬷做针线,练字和画画。晚上不准做针线,林嬷嬷怕她伤了眼睛,便在灯下看上一会儿闲书,很快就困了,缀幽便哄着上床睡了。

林嬷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话也越来越多,逢人就爱掏出身上颜秉初最近干的活儿夸耀几番,最开始是分成股数越来越多的丝线,慢慢的是一副打得极好的花样子,一方刺得歪歪扭扭的手帕子,到现在是已经能掏出一个荷包来了。

阖府上下,只要一见到林嬷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