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

第76部分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第76部分

小说: 曾国藩的升迁之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国藩刚要接口,却见恒春步履蹒跚地踱了进来。    
    曾、倭二人急忙离座见礼。    
    恒春是满洲正白旗人,两榜出身,历任天津知府、陕西布政使、察哈尔都统。刑部尚书陈孚恩擅审大臣被咸丰帝勒令去职归籍,恒春于是由都统任上改授刑部尚书。    
    这是恒春到刑部尚书任上审理的第一个大案子,所以显得踌躇满志,很有一显身手的意思。    
    曾国藩知道恒春是个于大清律例不甚明白的人,也是个一贯不把汉官放在眼里的满员。恒春和大学士祁藻处得比较近,和杜受田、文庆、倭仁也不错。    
    不久,各部院尚书、侍郎陆续来到,刑部大堂两侧坐的满满的。人们互相交流着对广西“匪事”的看法,但对即将审理的琦善“番案”,却闭口不谈。    
    琦善非比寻常,既有爵位在身,又曾经位列将相,一言不慎,便给自己惹来祸事;大清的官员办事的能力不强,明哲保身的本领却个个不弱。    
    穆彰阿最后一个才走进大堂,众大臣们一齐站起来问安。    
    穆彰阿表情肃穆地挥了挥手,便在监审席当中坐下,冲恒春点点头,意思是开始吧。    
    恒春做作地挺了挺腰身,又干咳了一声,这才说一句:“传琦善到堂。”    
    刑部值事官押着琦善摇摇摆摆地走进来。    
    琦善时年已六十岁,留着长胡须,胖胖大大,一双鱼泡眼睛,骨碌碌转。    
    琦善先向穆彰阿深施一礼道:“琦善见过老中堂。”    
    穆彰阿点点头,没言语。    
    琦善便面向恒春,作了个平行礼道:“老夫见过大司寇。”    
    恒春却大喝一声:“琦善,你如何见了本官还不跪下。——你藐视公堂吗?”    
    琦善却眯起眼睛把那故作威严的恒春看了又看,道:“大司寇,老夫已向你请过安了,可你不仅不让老夫坐下,反倒让老夫跪下?你敢是糊涂了不成!”    
    恒春道:“琦善,你是革职的官员,你难道忘了吗?”    
    琦善大笑道:“老夫知道已被革职,但你别忘了,老夫还没被革掉一等侯爵!你恒春才仅是个刑部尚书,多大的能耐,敢和老夫这样讲话!”    
    恒春一愣,半天做声不得,大堂静得鸦雀无声。    
    琦善这时却一指恒春道:“恒春,你藐视国法吗?快搬张凳子来让本爵坐!”    
    恒春的头上冒出一层细麻麻的汗珠,他边掏出汗巾边冲外面气急败坏地喊一声:“来人,快给琦善侯爷搬张凳子过来!”    
    外面答应一声,飞快地给琦善搬了张凳子过来。    
    琦善两腿一劈,大模大样地便坐下去。    
    肃顺偷偷望一眼恒春,见恒春只顾擦汗,已窘迫得不行,而穆彰阿的脸上已明显露出得意之色。杜受田、文庆只是木木地坐着,事不关己的样子。花沙纳和穆彰阿一样面呈喜色。    
    曾国藩气得在下面牙关紧咬,他真想冲着恒春大吼一声:恒春,你窝囊!你这种胆小如鼠之人,如何配当大司寇!    
    琦善坐得不耐烦,忽然问:“恒春,老夫问你,你把老夫请到刑部大堂来就是来陪你坐着?”    
    恒春一下子清醒过来。    
    他清了清嗓子,小声对花沙纳道:“总宪大人,您老来问吧。”    
    花沙纳摇摇头道:“大司寇,这是刑部大堂,你是主我为次,皇上怪罪下来,我可吃罪不起。”    
    恒春无奈,只好壮起胆子道:“侯爷,萨迎阿参你滥杀无辜,征剿萨拉不力,治理地方无方,西藏乱民叛乱全因你一个激起,可是真的?”    
    琦善站起身,理直气壮道:“老夫受皇上指派,坐镇陕甘两年。保得外夷不侵、百姓平安!新疆、西藏乱民叛乱;全因萨迎阿不理军事,一味在府中饮酒行乐,他现在反诬老夫一身不是,老夫如何得服?——皇上听了他的鼓惑,就信以为真。老夫要同那萨迎阿老匹夫到皇上面前对质!”    
    恒春道:“侯爷,萨迎阿正在陕甘总督衙门护印,剿匪也正酣,他如何得脱!”    
    琦善道:“这个我不管!老夫几代精忠报国,尽管也有处置失当惹皇上生气的时候,可哪回不是很快就起用了。——恒春,老夫说的可对?”    
    恒春道:“侯爷说的不差,可谓句句是实!——可是侯爷,皇上今天交办的事怎么了结?——恒春也知你劳苦功高,但总得对上面有个交代不是?”    
    琦善道:“这是你大司寇的事,老夫管不着,老夫只要和萨迎阿对簿公堂!”    
    恒春小声问穆彰阿:“中堂大人,琦善说的也有些道理——”    
    穆彰阿想了想道:“依老夫看来,也不能全听萨迎阿一面之词。就算琦善滥杀无辜,他萨迎阿如何不阻止?”    
    恒春沉思了一下,大声道:“退堂,请琦侯爷暂在刑部大牢安歇,待本官禀告皇上,再作处理。”    
    琦善大摇大摆地跟着刑部值事官走出刑部大堂,对听审官员理也不理,如入无人之境。    
    琦善走出后,穆彰阿咳了一声道:“各位大人听得都很明白,琦善这件事,只能由皇上亲自处置了。”说毕,冲百官点了点头,当先走出去。    
    曾国藩哭笑不得,这哪叫三法司会审,分明是三法司受审!皇上要体现的是司法的公正,可偏偏暴露出大清律例的种种弊端。    
    大清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公、侯、伯均为超品,子为正一品,男为正二品。除非皇上,其他大臣根本无权审理公、侯。尽管爵位没有实际职务,只是官员身上的加衔,但自大清开国以来还没有哪个敢轻视爵位。    
    以往有爵位的官位犯了法,皇上须先下旨革掉该员的爵位,然后再革职。但这次不知是咸丰帝忽略了老例,还是有意这么做,琦善虽被革职,偏偏爵位尚在。    
    恒春这个一品的尚书,来审琦善这个超品的侯爷,如何能不出怪露丑呢?恒春的尴尬,自在情理之中。    
    第二天早朝,没待皇上问话,恒春就当先把一个折子递上去。    
    咸丰帝展开折子看了一遍,忽然问跪着候旨的恒春:“恒春哪,照你说来,琦善还是不服气。——不过,你让朕撤换主审大员,朕可不能答应,你是刑部尚书啊!”    
    恒春低头回答:“回皇上话,奴才近日头昏脑涨,实在不堪繁剧呀!”    
    咸丰帝把头往上抬了抬,忽然道:“穆彰阿呀,琦善这件事你看怎么办好啊?”    
    穆彰阿出班奏道:“回皇上话,奴才昨日监审,看琦善的样子,好像的确有些冤情。奴才以为,不召回萨迎阿,事情不能水落石出,请皇上明察。”    
    “嗯——”咸丰帝沉吟了许久,说一句,“你们两个先退下吧——”把两眼扫向众大臣们:“你们都是怎么看的呀,只能召回萨迎阿了?”见两班沉默不语,又加问一句:“你们怎么不讲话呀?”    
    曾国藩见王、大臣们都把头低下故作耳聋状,只好出班奏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千万不可召萨迎阿回朝!”    
    咸丰帝一愣,反问:“曾国藩哪,你说说,怎么不可以召萨迎阿回朝啊?”    
    曾国藩大声道:“皇上圣明,新疆事急,臣想那萨迎阿剿匪正酣,如此时被召回,不止前功尽弃,势必要酿成新疆大乱!广西的乱子已闹得够大了,新疆、宁夏、甘肃等偏远地区是不能再出乱子了!请皇上明察。”    
    咸丰帝点了点头,接着反问:“可琦善不认罪服法呀?萨迎阿已奉朕的旨意查明琦善确曾滥杀无辜,可琦善却一口咬定萨迎阿是栽赃陷害!”    
    曾国藩答道:“禀皇上,依微臣想来,押琦善进京的兵丁必然知道内情,问他们和召回萨迎阿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皇上明察。”    
    咸丰帝摆摆手:“你下去吧。杜师傅啊,你认为呢?”    
    杜受田出班奏道:“回皇上话,老臣以四书五经为主课,于刑律不甚精通,老臣不敢妄言。请皇上明察。”    
    几名大学士都开始捂嘴笑,杜受田答非所问。


第五部分 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第101节 得蒙召见

    穆彰阿一步抢出来奏道:“禀皇上,奴才深知,杜大人学贯古今!奴才向皇上举荐,琦善一案,非大德大才之人不能主审,杜大人做主审官最合适不过!请皇上恩准。”    
    杜受田急忙抬高音量,大叫:“皇上圣明,老臣昨夜思虑了许久,老臣以为琦善有爵位在身,由刑部主审不合情理,该由吏部主审。”吏部和户部是大学士穆彰阿的管理范围。    
    咸丰帝愣了半晌,问杜受田:“杜师傅,琦善已被革职你不知道吗?”    
    杜受田不敢言语。    
    穆彰阿这时却道:“启禀皇上,杜大人饱读诗书,却讲出如此不伦不类的浑话。    
    ——奴才恳求皇上,将满嘴胡言乱语的杜受田开缺回籍,永不叙用!”    
    咸丰帝却不耐烦地拦住话头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朕再斟酎斟酎。”    
    众大臣跪安,依次鱼贯退出。内阁学士肃顺却被当值太监召进御书房。    
    曾国藩回到礼部办事房不久,咸丰帝圣谕便下到礼部:“着曾国藩即日起兼署刑部右侍郎,望该侍郎忠诚为国,一心为公。钦此。”    
    曾国藩此时的职衔与署衔有:实授礼部右侍郎,署兵部侍郎,署工部侍郎,署刑部侍郎。    
    午后,曾国藩依老例到勤政殿具折谢恩,得蒙召见。    
    咸丰帝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殿里一瘸一拐地走来走去,几名当值的太监规规矩矩地在四周站着。    
    曾国藩谢恩毕。    
    咸丰帝叹一口气道:“曾国藩哪,朕让你兼署刑部侍郎,是想让你主审琦善。你说的有些道理,萨迎阿这个时节怎么能离开新疆呢?——曾国藩啊,明天就重新审琦善吧!”    
    曾国藩低头答道:“回皇上话,微臣不敢接旨!”    
    “怎么——”咸丰帝立住脚不动。    
    曾国藩道:“皇上圣明,琦善虽被革职,但爵位尚在。恒大人官居一品,琦善尚不把他放在眼里,微臣一介侍郎,如何审得了侯爷!”    
    咸丰帝怒道:“朕下特旨审他,如何就审不了他!他还敢造反不成?”    
    曾国藩道:“皇上圣明,按我大清官制,公、侯犯法,只能由皇上钦判——或革职,或流放,或杀头,请皇上明察。”    
    咸丰帝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刑部能管得民,就能管得官,就能管得公、侯!——曾国藩哪,你是先皇比较倚重的老臣,朕交办的事,你就办。”    
    曾国藩边磕头边道:“禀皇上,臣不敢抗旨不遵。但臣以为,皇上对琦善,完全可以依老例。如证据确凿,或革职、或充军,下道谕旨就行了,何必非要三法司会审不可呢?”    
    咸丰帝想了想道:“琦善祖辈有功于大清,琦善也是本朝的老臣。像他这种年纪又有爵位的人,早该回京享清福了!可琦善仍然替朕镇守着边关。——像这样的享大位有大功的人,只凭朕的一旨决断,不是太草率了吗?——你领旨谢恩吧。”    
    曾国藩大声道:“谢皇上!——微臣还有话说。”    
    咸丰帝道:“你讲吧。”    
    曾国藩道:“皇上让微臣审琦善,臣遵旨,但须请皇上格外开恩。明日微臣在刑部大堂主审琦善,请皇上赏恩,臣请借皇冠一用。只要皇冠供奉在大堂,就等于圣上在侧为微臣壮胆。请皇上明察。”    
    咸丰帝沉吟了一下道:“朕明日早朝过后,即着人将皇冠送到刑部大堂。——你跪安吧。”    
    曾国藩退出大殿,径直来到刑部。依老例,他要向恒春请安,要和刑部的侍郎以下官员见面。    
    恒春此时偏偏没在刑部,到军机处去找穆彰阿办私事去了。    
    曾国藩和刑部的官员见了礼,当值的官员热情地领着曾国藩到各办事房转了转。    
    在刑部侍郎办事房,曾国藩品了口当值郎中李文安端上来的茶水,忽然道:“李大人,琦善现押在刑部大牢,不知押解他的解差在哪里?”    
    李文安恭恭敬敬答道:“回大人话,押解琦善的解差共是十二名,现在兵部京师驿站歇息;拿到刑部回文,他们才能回转复命。”    
    曾国藩“嗯”了一声,沉思了一会儿道:“烦李大人开张火票去兵部驿站,传那十二名解差来刑部一趟,本部堂有几句话要问他们。”    
    李文安道:“下官这就去办,请大人稍候。”    
    过了两刻光景,李文安带着十二名解差依次走进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