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

第47部分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第47部分

小说: 穿越之幸福农家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放下了。
“娘您放心这次已经把事情差不多都谈好了,就算是明年再去也不会像今年这样待这么长时间的,几天也就回来了。”胡国栋说道。明年如果再去就是去看机器和请大师傅了,不过这个他和赵强心里也都有了底,也就是最后再去确认一下罢了。
“那就行。”崔荣梅一听胡国栋这么说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女婿是个出息的,虽然她担心但是也不能困住人家孩子的手脚不是。
吴红儿见他俩谈的这么开心也是一笑,说起来自从结婚之后崔荣梅对胡国栋这个女婿比对她这个嫡亲的女儿还要好上很多,才开始吴红儿还有些酸溜溜的吃醋倒是被崔荣梅点着她的脑袋说了一顿:“你这个傻孩子我为啥对国栋这么好,还不是想让他看在我对你这么好的份儿上多看重你几分罢了。”说起来这也是一分慈母心。
胡国栋和吴红儿只是在吴家待的时间并不长,毕竟今天已经腊月二十七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不管是谁家都忙乱的很,因此虽然崔荣梅极力留他俩在这吃午饭,但是胡国栋和吴红儿还是没吃午饭就走了。至于给孩子和哥嫂的东西便都留在了老两口这里让他们转交,现在大家都忙,吴红儿俩人也顾不得一家家的给送过去了。
俩人走的倒是轻松,殊不知因为俩人没说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是属于谁的,吴家三个儿媳妇儿还起了一番矛盾呢。虽然大人们的东西都差不多但是还有个样式差别呢,而且几个孩子的手表玩具也不是一个样式的,陈香枝又是个惯会掐尖的,就是给几个大侄子买的文具盒他也看着喜欢,毕竟他家孩子也开始上育红班儿了,谁也不能说这东西不是给她家孩子的不是。
不过这件事儿谁也没跟吴红儿提过了,让崔荣梅骂了三个儿媳妇一顿才消停了。毕竟太丢人了不是,女婿好心好意的给拿过那么多新鲜东西过来,这几个没出息的还就把这点子东西看在眼里拔不出来了。
吴红儿和胡国栋回到家,胡桃儿已经在家里坐着了,正和李桂兰翻腾着胡国栋买回来的衣服呢。胡桃儿也是整天惦记着弟弟,现在一听说弟弟回来了马上就过来了。虽然扑了个空,但是只要知道他俩啥事儿没有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现在看见胡国栋拿回来这么多新鲜玩意儿正看得兴致勃勃呢。
胡桃儿见弟弟弟妹回来也不客气,提着一件枣红色的衣服就说道:“国栋我看中这件衣服了啊,今天我就拿走了。”胡桃儿明年春天就要当婆婆了正愁着穿啥衣服呢,没想到瞌睡了弟弟就给送来了枕头,这衣服不管是眼色还是样式都合适的很,正正好儿子办喜事儿的时候穿。
胡国栋可是她一手拉拔大的,小时候光尿布就不知道给他换了多少,所以虽然胡桃儿从来不占娘家的大便宜,但是这一件衣服却没啥。而且看这样式一看就是给她买的,另外几个妹妹都年轻,杏儿也不爱穿这样的衣服就,只有她穿着最合适不过了。
“拿走吧,这就是给大姐你买的。”见胡桃儿美滋滋的试着衣服,胡国栋也忍不住佩服赵强,这些衣服啊啥的除了买给吴红儿的都是赵强给挑的,现在看看都还挺和大家的心意。他可没这份本事。赵强毕竟在供销社这么多年,看人准的很,就连大小都差不到哪里去,最多也就是大点儿,这也没啥,农村人买衣服宁愿大点儿也不愿意小了,大了可以往小的方向改,小了可就没办法改了。
“大姐我跟二姐夫还给聪聪挑了身儿衣服,还买了一大块儿大红布料给外甥媳妇儿,正好让他们结婚的时候穿,不过回来的时候东西太多就放在二姐那了,下午我再过去拿一趟。”胡国栋说道。王聪是第一个结婚的外甥,所以胡国栋便偏心的给外甥多买了一身儿衣服,看着南方的红布好看他们也买了一些,不过东西实在太多了他便把一个包袱放在胡杏儿家了。那里面除了给王聪买的一身儿衣服,就都是布料。除了给新娘子买的还有给家里人的,都包在一起呢。
“没事儿,也不着急,初二让杏儿她们再给拿回来也行。”胡桃儿毫不客气的说道。“娘,看看这当大的就是沾光吧,我们家王聪连新衣服都不用买了。”可不是当大的沾光,第一个小辈儿结婚大家都还新鲜呢,不光是娘家这边,婆家那边也是格外看重。等以后王聪生了孩子,这孩子又是小辈儿里的头一个也显眼的很。也许是长子马上就要结婚明年或许就能抱上大孙子的原因,胡桃儿看着格外的春风得意。
“大的沾光咋了,等我们蛋蛋和二蛋结婚的时候聪聪这当哥哥的还不是要掏钱,你算算我们蛋蛋光省压岁钱就得省多少。”李桂兰说道。农村里有讲究,只要是没结婚的不管大小,结婚、生孩子、压岁钱统统不用给。相反只要你结婚了,就算是当弟弟的,哥哥姐姐结婚生子的时候你也得上份儿礼钱。
“可不是这么一算我们家还吃大亏了呢。”胡桃儿假装十分肉疼的说道,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第71章 热火朝天

胡国栋到底没去成胡杏儿家;今天上午本来天看着就不太好;吃完午饭后便下起雪来;才开始还是不大的雪粒,但是下了一会儿非但不嫌小反倒越发的大了起来。
胡国栋倒是没什么;不过李桂兰娘几个却怎么也不放心他过去了,毕竟摩托车也不是那么安稳的。前段时间隔壁村一个小子就因为喝醉了酒一不小心开到沟里去了,摔的一脑袋的血。现在又下了雪,还是好好地在家里待着吧;反正那东西放在也不会丢了。
倒是吴红儿庆幸的很;幸亏胡国栋他们回来的及时要不然下着雪在路上可得受大罪了,虽然大部分路程都有车坐,但是走的路程也有一部分。冒着大雪走跟冬天普通的冷可不一样。胡国栋那双脚本来就有些冻到了;要是再下了雪恐怕就要受大罪了。
之后的几天就是过年的准备;过年无非就是煮猪肉,炸丸子,炸豆腐;炸山药,做八大碗儿之类的,胡家猪肉现成,别的东西准备起来就简单多了,至于卤猪肉啥的更是每天都得做,家里的卤水都现成,只要多做一点就行。
胡国栋他们没回来的时候,李桂兰整天担心的恨不得在家里转圈圈,也只有忙着的时候才能暂时的不东想西想,因此家里的东西早早的都准备好了,剩下的几天也就是做一下简单的大扫除而已。
新年很快就来了,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从腊月二十七下雪开始到年三十儿这天儿就没怎么好好的晴过,好不容易雪停了过不了半天又下了起来。好在到了大年初一老天爷倒是给了个好脸,露出了笑脸。
但是俗话说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年初一连拜年大家也仅仅是转了几家便缩在家里不出门了。下午大家倒是都出来了,男人们找个地方玩个牌,女人们就坐在一起说说家长里短,正月是农民一年里最清闲的时候。一般不把正月过完大家是不会开工的。
正月初二,胡家的几个女儿都回来了。从结婚第三年开始胡杏儿就改了回娘家的时间,改成了正月初四。这样跟胡家五姐妹不冲突跟吴家的三个嫂子也不冲突,因此今天吴红儿和胡国栋都留在家里招待亲戚。
每年来来回来其实也没啥,无非就是吃吃喝喝罢了。倒是胡国栋和赵强买回来的东西惹得大家稀罕的很。不光是胡国栋,赵强也给胡家姐妹几个家买了些东西回来,他都记得提醒胡国栋给老丈人家买东西,当然不会忘了自己。说起做人来,赵强能远远甩出胡国栋三大条街。
女人们吃完饭便开始闲聊,主题不过就是即将办喜事儿的胡桃儿家和即将搬到镇上去的胡家。至于男人呢谈论的话题就要高深一些,都是胡国栋他们这次出去的见闻以及明年春天要办厂的打算。
胡家的几个女婿都是踏实肯干的类型,就连胡梅儿前段时间跟婆家闹腾的厉害也不得不说他女婿是个好的。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或许能把日子过好,但是却没多大的魄力,一辈子也就是这样了。李振梁年轻的时候受了磋磨,现在两口子除了种地之外也算是有了个营生,不过也仅仅是小富,虽然吃喝不愁但是发大财却是不可能的。胡桃儿家有个拖拉机平时也能挣个零花钱,至于剩下的老四、老五纯粹就是土地里刨食儿了。
见胡国栋他们商量这个,老四和老五两个女婿也支楞着耳朵听,他们也想从里面找出个生钱的道道来。王立现在岁数大了没了那个劲头,但是他们年纪都还小呢,现在正是干的时候。眼看着小舅子和二姐夫弄得风生水起的,他们也眼馋啊。再老实的汉子也有发财梦。
胡老屠虽然不喜欢把自家的生意跟几个女婿搅和在一起,但是现在已经跟二丫头家弄到一起怎么也绕不开了,因此他倒是放开了几分。也想着给几个女婿想几个挣钱的法子。要赵强说如果这俩连襟脑子再灵活一点儿大可以去南方那边大干一场,在那边只要脑子灵活也肯吃苦可以说在哪里都能赚到钱。实在不行来回做倒爷也是好的。但是他这两个连襟不是他说丧气话,干活倒是行,但是要做生意还真差点儿。
对胡老屠这个老丈人赵强也是醉了,女婿挑的个顶个的老实能干,女儿却教的个顶个的泼辣爽利,明显就是为了不让自家女儿受委屈的。当初要不是出了他这个变数,恐怕胡家五个女婿得一样样的。至于胡杏儿这颗小辣椒恐怕也会更加泼辣的。
商量来商量去饶是赵强一肚子心眼也没给两个连襟找到可以干的活儿。最后大家只能笼统的商定到时候都过来帮忙,以后胡家摊子大了尤其是开了工厂怎么也得有几个自家人在里面,这几个女婿就是最好的人选了。虽然胡国栋堂兄堂弟一大堆,但是哪有亲姐夫亲呢。
初二招待了女儿女婿,初三给家里的老人烧了纸,初四吴红儿回了趟娘家,之后又是七大姑八大姨的串了几天亲戚,正月就过了一大半儿。平时都是要满满的歇一整个正月才开始忙的,但是今年刚刚过了十五,胡国栋他们就忙活上了。
办厂子首先要干的就是盖厂房,找一块儿合适的地点才是正理。胡国栋他们没把厂房选在安平村,因为安平村虽然是他们的大本营,但是交通毕竟不是那么方便离镇上也有那么一小段距离。
他们把工厂选在了一个大马路边上,这里正好在他们村和镇上的中间不管是去村里还是镇上都方便的很。不过选地方容易,但是拿下这块地方却难,好在赵强家里有熟人,再加上现在上面的政策就是鼓励创业,因此费了一番功夫之后到底是拿下来了。不过不管是胡国栋还是赵强都感觉自己的腿都跑细了不少。
搞定了地方,天一暖和厂房就热火朝天的盖起来了。这次不比去年盖房子的时候仅仅是两处楼房,这次的规模大的很,因此胡国栋也就没在像去年那样找亲戚或者堂兄弟过来而是专门请的手艺好的人,论天算钱,中午饭也不管了,一起算在了工资里。当然了熟人里面有人想过来当小工,他们也欢迎。监工和算工钱的事儿就王立和吴新会一起来。王立老成持重吴新会有些小精明俩人搭伴儿是最好不过的了。
家里盖着厂房,胡国栋和赵强却为另一件事情犯了愁。虽然两家平时都不差钱,但是现在一扑腾摊子手里的钱却怎么也不够了。现在盖厂房以后还得买机器、雇工人。再说家里的养猪场也得扩大规模。胡家现在用的那个猪场还是以前村里集体养猪的地方,虽然不小,但是养上五六十头猪也就顶天了,再扩大数量根本养不下。因此这养猪场也得重新盖。甚至再过一段时间还得再买一批小猪,家里虽然也有母猪但是根本不够,就算是以前到了春天也都是要再买一批的。猪的数量多了,收购的粮食也得跟得上,要不然买了也没用。
这么一算哪哪都需要用钱,尽管胡家在安平村能称得上是首富,但是在这个万元户都十分稀罕的年代。他们家就算是再有钱能有多少呢。胡家老两口的棺材本儿甚至吴红儿的私房钱都加在一起也不过将将三万而已。
至于赵强那里,为了凑钱他连当年非要娶胡杏儿对着她娘撒泼打滚的本事都使出来了,再加上他辞职供销社给的一次性补偿款,他们夫妻俩攒了这么多年的俩儿子老婆本儿满打满算凑了两万。赵强倒是想去哥哥弟弟那里试试,但是却被胡杏儿泼了冷水。
赵强他爹娘把养老钱拿出来已经让两个妯娌咬牙切齿了,如果赵强再去借钱恐怕家里得打起来。说实话赵家老两口要不是只有大宝和二宝两个孙子,赵强又一口一个为了儿子钱,老两口怎么也不会把钱都拿出的。别看只有五千块钱,但是老两口却攒了一辈子,现在五千块钱的购买力是十分惊人的,都能在镇上买两处不小的房子了。
两家加起来也就只有五万块钱,虽然能解决很多事情了,但是差的还是不少。其实两家本来还能再多凑一点儿。但是去年都新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