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

第423部分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第423部分

小说: 宝宝娘的都市田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情郑卓然也不太清楚,顾爽白了他一眼,转眼看去,身边两个小家伙已经颇有些跃跃欲试的架势,特别是宝宝,那天在西关县政府大院里看过一次闹社火后,就喜欢上了这种热闹喜庆的传统表演,拉着郑卓然的手就往那边拽:“爸爸,看高台,看舞龙!”

小家伙对其他的记不清楚,但那色彩斑斓、翻转腾挪、身姿威武的两条长龙却是喜欢的紧。至于高台,估计是小家伙看那些和他一般大小的小演员的镇定和勇敢让他佩服和崇拜了。

顾爽连忙阻止:“咱们先去吃饭,回来再看!”

宝宝一听大急:“等吃完饭这边就完了。”

说着,还特别拉着小沙粒给他做助力:“沙粒,你也不饿是吧?”说着,还从口袋里翻出一包巧克力饼塞进沙粒手中,“我这包也给你,你饿了先吃这个。”

小沙粒本就乖巧,更何况宝宝连他自己的巧克力饼都让给了自己,于是连连点头。

宝宝仿佛得了尚方宝剑,得意地朝顾爽扬起一张笑脸:“妈妈,你看,我和沙粒都不饿,咱们先去看舞龙、高台,然后再吃饭……”

说着,再次拽着郑卓然往前就走。

郑卓然被宝宝拽着往前走了几步,回头朝着顾爽和周老太笑笑道:“既然孩子们喜欢,就先带他们去看看吧!”

顾爽嗔怪地瞪他一眼:“宝宝早晚会被你惯坏!”

虽如此说,顾爽心里却很是甜蜜。如今郑卓然和宝宝相处和谐自然,若非知道的,根本没人能够看得出这两人本没有血缘关系。继父能够做到郑卓然这样,已经无可挑剔,顾爽不但感动,更在心里有着一份没有说出口的感激。

过了街口,比较宽敞的广场上就是密密麻麻的人群了。顾爽干脆学着郑卓然的样子,把小沙粒抱了起来,尽量地让小沙粒高一些,让他可以从众多黑压压的人头上边看到里边的表演。而且,郑卓然也落后了一步,隐隐地将顾爽、周老太和俩娃都护在自己的面前。

人太多,两个娃娃因为有大人托着,还能看到里边的表演,郑卓然个子高,垫垫脚也能看到一些,顾爽和周老太就基本上只能看到一片后脑勺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顾爽,她放出探索功能,很快就看到了人群里边的情形。

果真是闹社火,但武市的社火与西关县的社火又有不同。西关县的社火是舞龙、高跷、秧歌、腰鼓、高台。而眼前的社火表演的确实几对威武雄壮、毛色艳丽的大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与高跷、舞龙等一样,也是一种传统的庆典表演,同样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因为,狮子的制作工艺、用材和表演方式不同,又分为‘南狮’和‘北狮’两种流派。

与其他传统表演类似,如今舞狮在南市乃至s省都已经很少见了。顾爽记忆最深刻的还是从电影《黄飞鸿》中见到的舞狮表演。此时,虽然‘亲眼’看到,也觉得很兴奋很震撼,同时,又发现了武城的舞狮与电影《黄飞鸿》中的狮子有些不同。这里的狮子没有电影中的那么精致华美,也少金丝银绣的奢华感,却浑身被满长长地鬃毛,头颈一周的鬃毛呈鲜艳的红色,身体和四肢则披着密集的黄色长毛,头颈部的鬃毛也罢,身体披的黄毛也罢,都蓬松密集,蓬蓬簇簇,散发出与西北这一块土地相同的粗犷豪迈的气息,恰如一只只雄狮辗转腾挪、威风凛凛!

“妈妈,是舞狮子欸!”坐在郑卓然肩头高高在上的宝宝已经开始向顾爽和周老太进行场内现场直播。不过,小家伙也像顾爽一样,只在电影中见过舞狮,不由疑惑道,“妈妈,这里的狮子和电影中的怎么不一样啊?欸,那边还有个好几个小狮子呢!”

宝宝清脆的童声,吸引了人群中好几个人的注意,就在他前边的以为花白头发的老人回过头来笑道:“小家伙还知道的不少呢!”

宝宝听到夸奖,也得意地在郑卓然肩头拔了拔小胸(禁词)脯,不过还没忘记基本的礼貌,一脸灿烂的笑着问候:“爷爷好!”

“嗳,嗳,小家伙好!”这小小子还挺有礼貌,老人笑眯眯地回应着,然后接着道,“小家伙啊,你在电影里看到的舞狮,应该是南狮。咱们这里的麻狮子应该属于北狮范畴,所以,两者有所不同。”

“南狮?北狮?那是什么?”宝宝听到完全新鲜的内容,也顾不得小得意了,很好奇地追问着。

老人家被宝宝追问,也来了兴致,干脆也不看舞狮了,而是笑眯眯地向宝宝解释开了:“南狮和北狮,说的是我们国家传统舞狮的两个流派,因为地域不同,南狮一般在长江以南多见,比如福建、广东、浙江一带,装饰华丽,金丝银绣,辅以毛皮装点,流金溢彩,华丽富贵,动作也多活泼灵动,技巧性较强,习惯称之为南狮;北狮说的是长江以北,特别是黄河流域和西北的舞狮,特别是咱们武市的舞狮,皮毛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装点,用的也不是动物毛皮,而是用的野生麻制作成麻布,再用麻纤维染制成金色、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做成鬃毛,故此又称麻狮子。麻狮子的特点就像咱们西北的汉子,豪迈粗犷,大气磅礴,舞动起来,也少了许多花活儿,却更能突显出雄狮的威武雄壮、气势不凡。看到没?现在狮子马上就要做高台舞狮了……”

宝宝刚刚听着老人讲解,也没注意场中的表演,听老人这么一提醒,赶忙转回头去看,看清场中的情形,小嘴儿登时张开成了o型,而且发出一声小小的惊呼:“哇,好高啊,狮子能爬上去吗?”

“嘿嘿,小家伙,你待会儿一看就知道了,你还是把那个‘吗’去掉吧。高台狮子,可是咱们麻狮子的绝活儿。不但能爬上去,还能做出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呢!”老人家说的很是自豪,红润的脸庞上光彩熠熠的,颇有些与有荣焉的模样。

听老人说的精彩,顾爽也探索过去,就见场中几个小伙子正用十几张最普通的长条木凳,垒砌成了一个十多米高的高台。

木凳子本身称重本就只有四条腿,见过长木凳的人都知道,凳子的四条腿并不是平平直直的,反而都朝着四个方向有一定的倾斜度,就把这样的长条木凳垒砌在一起,可想而至,这样的凳子高台是怎样的曲折,怎样的摇摇欲坠。

看了这样的高台,别说宝宝,就是顾爽也不免担心,两个人组成的舞狮,真的可以爬到凳子高台的顶端吗?还能像老人描述的那样,可以做出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

很快,顾爽心中的疑问,就被舞狮人高超精湛的舞狮技能给打消了。

舞狮不但能爬上长凳高台,而且每个高台上还同时有两只舞狮一起往上爬。众所周知,舞狮,不论是南狮还是北狮,基本上都是一前一后两个人一起表演的。如此飘摇不定、摇摇欲坠的长凳高台上同时爬上两只舞狮,那可就是四个成年男人往上爬。更让人瞠目的是,两只舞狮爬起长凳高台来,不但脚步灵活、如履平地、稳稳当当,而且,互相之间,还不时地做出一些你追我赶,你咬我一口,我挠你一爪的动作来,惹得本就摇摇欲坠的长凳高台更是随着他们的动作摇晃个不停。有几次,舞狮者眼看着好像就要掉下来了,引起观众们的一阵阵惊呼,可眨眼间,舞狮又再次往上爬去,仿佛刚刚那么惊险的瞬间只是众人眼花了一般。

很快,两头舞狮都爬到了长凳高台的顶端,狭窄的高台面,不过是两条长凳,两只体格庞大的舞狮挤在如此逼仄的高台之上,还挤挤挨挨的,好像努力要将对方给挤下去似的。如此惊险的场面,自然引起场中的一阵阵惊呼。

舞狮爬上高台之后,顾爽已经不用探索也能看到了,周老太在她身旁也看的不时惊呼着,那叫一个惊心动魄,高(禁词)潮迭起!

突然,一只舞狮似乎终于撑不住了,负责支撑狮尾的小伙子脚下一滑,从高台上跌落下来,场中大片惊呼声中,小伙子却仿佛猿猴一样,手脚并用地在攀住半路中一条长凳的一角,一扶一踩之下,身体借力跳下,落地之时,身体迅速地蜷成球形在地上打了个滚儿,然后一个鲤鱼打挺一跃而起,立刻活蹦乱跳地归到地面上的队伍中去了。

就在众人都暗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场中许多人又喊:“快看上边!”

顾爽几个人随着声音看去,就见本来在高台上的两头狮子,居然变成了一头,另一只只剩下狮头的狮子仿佛不翼而飞了。就在疑惑间,之间高台上的狮子突然狮头高高跃起,一只小狮子从它的身下翻了个滚儿钻了出来,稳稳地站在差点儿被狮头跳起的力量踹翻的长凳一端,摇头晃脑,扭胯摆尾的,将一只小小狮子憨态可掬、灵动可爱的一面表现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众人瞩目在小狮子身上的时候,高高跃起的狮头轻盈地落在高台之上,小狮子扭头摆尾地转回身来,在大狮子身上挤挤蹭蹭,就像一只小狮子在向母亲撒娇,大狮子也低着头蹭蹭小狮子,就如母亲宠溺地舔着自己的孩子,母爱之情、孺幕之意,在舞狮者的表演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生动鲜活起来。

场中猛地爆出一阵轰然的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在喝彩和掌声之中,刚刚那位给宝宝讲解的老人再次回过头来,笑呵呵地对宝宝道:“看到了吗,这叫做‘开档生仔’,是高台狮子最拿手的好戏之一。怎么样,好不好看?”

宝宝眼睛都不够使得了,根本舍不得离开场中的表演,只点着大脑袋连声应和着:“好看,好看!太好看,太厉害了!”

老人咪咪眼睛一笑,一脸荣光!

“小家伙啊,你今天还是来晚了啊,刚刚狮舞开场前还有一段趟场子,也好看着呐!”老人头发花白,脸上皱纹层叠,看上去足有六七十岁了。如果,每年都有舞狮表演,这位老人最少也得看了几十年的舞狮了,自然对表演的套路熟得不能再熟了。高台舞狮算是麻狮子表演的绝活儿,表演完了这个,也差不多意味着舞狮接近尾声了,所以,他也就不着急看场中的表演了,而是乐呵呵地又逗弄起宝宝小包子来。

果然,宝宝一听到新鲜名词儿,又再次被吸引了注意力,追问道:“趟场子,是什么?”

老人也不保留,笑眯眯地摸着下巴上稀疏的花白胡子道:“趟场子,就像原来大将出场前派出来清理场地的先锋官,用的都是武艺高强的男娃娃,表演的却是咱们武市的八步转、琵琶条子、定宋大刀,那可都是当年定番兵,驱鞑虏时上阵杀敌的真功夫,一趟子练下来,拳脚武艺、大刀长矛,那可是煞气森森、威风凛凛,足能够将人逼退。人退了,场子也就亮出来了,然后才能有地方舞狮啊……”

“哦哦,原来是这么个趟场子!”宝宝恍然大悟,闹明白了,就再次转头看向场中,却见舞狮已经从高台上下来,凳子搭建的高台也撤了,大大小小的舞狮奔腾着,舞蹈着,慢慢退出场地中央。

场中空置片刻,从人群一角,鱼贯走上来一队队黑衣劲装的汉子。汉子都是一身传统装扮的短打衣裤,黑衣黑裤,却是白色的盘扣,黑白对比鲜明,严谨。头上戴着顶黑色高帽,帽顶皆插长长地野雉尾,也就是野鸡尾羽,威风凛凛,气势飒飒。而在这些人腰前,都悬着一面长鼓。不过,这些人腰间的长鼓与那日在西关所见的腰鼓又有所不同。鼓身呈红色,两端鼓面黄白都画着阴阳太极图。

“呵呵,女娃娃也看出不同了?”花白须发的老者再次回头搭话。顾爽才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将心中的疑惑念叨出声了。

不懂并不丢人,顾爽也就大大方方地点点头,并问道:“老人家,这鼓难道也有什么讲究吗?”

老人抚髯点头:“这不是普通的腰鼓,这叫‘攻鼓子’。也是咱们武市的特色!说起来,因为咱们武市曾经是边关驻兵之地,时有征战,这里的很多传统都带着军风。比如这‘攻鼓子’,据说就是由当年军营中的将士们的军鼓演变而来。因为曾经是作为征战的讯号所用,所以,鼓风威武雄壮、粗犷豪放。而且,‘攻鼓子’讲究的是‘双手胸前划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就如我天朝将士威武雄壮,凛然威仪。比如像‘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动作,都带着军队将士的遗风,而且没有一定的武术底子根本做不出来。还有‘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阵势变化,则就是从古代战场阵法演变而来……呵呵,表演已经开始了,你们自己看看就知道了,会不会有一种如身临战场之感呐!”

听老人侃侃而谈,说出这么多来历演变来,不仅仅是宝宝听得津津有味,顾爽、郑卓然和周老太也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