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束手 >

第23部分

束手-第23部分

小说: 束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的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脉搏四或五至,且应指有力,乃是常脉。”秋大夫也是照实回答,淳歌这脉象不仅没病还十分健康呢。

“常脉,我把自个的脉时也是常脉,不过这病不会隐于体内而后发吗?”。淳歌在看过方伯的尸体后自己也是把过脉的,但他一无所获他的身体在朱叔那儿被养得极好,但他就怕这玩意会跟他躲着玩。

“不会,初染病的人脉象异于常人你定不会得病的,不过你见到的病尸是何种样子。”秋大夫半个月前就在一处流民去发现这种瘟疫,这病很是奇怪,若是不死能活上许久,若是死片刻便可要命,他至今也没有想出解决之法。

“死状,方伯的死状,眼周发黑,口吐白沫,颈间似有青筋暴起,尸体有臭气,死后便毫无生机像是死去几日似的。”淳歌回忆得很清楚,方伯那样子确是可怕。

“口吐白沫,你确定?”淳歌说得真的很符合得这病死的人,唯独这口吐白沫这项,所以秋大夫才有此一问。

“是啊。”淳歌瞧着秋大夫这反应,方伯的死另有原因?

“先前那些人未曾口吐白沫,照你这么说,是这病异变了,你带我去看看。”说话间秋大夫便要拉着淳歌到方伯那儿。

淳歌倒是不信这病已经病变了,若是当真变异他们岂会不得这病呢,那么方伯的死又作何解释,问题想藤蔓一样将淳歌缠得很牢,淳歌不动也不说就这么站着呆想。一心要走的秋大夫感觉拉不动淳歌这才回头,见淳歌若有所思,转念一想也就不打扰了。

呆滞许久的淳歌忽然一叫:“我记起来了,方伯有心疾,想是发病是心疾也发作,这才口吐白沫,怪不得他房内的味儿这么奇怪,现在想想可不就是他平日里吃的药混上他身上的味。”

“你的判断我倒是相信,那我们就不去看了,你随我进入那园子,你可愿意?”秋大夫从淳歌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淳歌对病症的把握是准确的,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将时间浪费在这些上面,而且从刚才他为淳歌把脉是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能强忍到此刻已是不容易。

“愿意。“淳歌自是不是道秋大夫的打算,他来这本来就是为了进去,既然秋大夫叫他了,他岂有不去之理。

得到淳歌回答的秋大夫和那兵头交代了几句便和淳歌一道进了园子。

刚进园子秋大夫就把淳歌拉到了一个较为隐秘的地方:“小兄弟,咱么先不急着看病,我有事和你聊聊。”

“您说。”淳歌以为这位大叔是要告诉他一些注意事项,倒也不怎么在意他的表情,也没往细了想。

“你叫什么?”秋大夫是打定主意要将淳歌看透。

“秋歌。”淳歌随意答道。

“你是男孩儿?”秋大夫试探问道。

秋大夫这么一问淳歌精神刹那间就回来了,他母亲交给他的一套独门方法能隐住他真是的性别,他母亲说这法子是她家传的,一般人绝对不知道。这大夫竟会问起这事儿,说明他发现了。淳歌看着秋大夫,猛然想起,这个大夫他姓秋,而且那兵头的样儿明显说明此人身份非凡,若是这秋大夫是他母亲家中之人,医学世家出来的大夫,这一切便清晰了。

“你既把出来了,又何必问呢?”淳歌也不惊慌,这人能将他叫到这来就说明并无恶意。

“看来你也是我秋家之人,怎会呆在流民区?”秋大夫不解,秋家是个大家族而淳歌又是个聪明的孩子不可能会呆在这种地方啊,而且淳歌这年纪绝对不会是被派来看病的,秋大夫如是想道。

“我母亲是秋家人,照理说我和秋家只是素未蒙面亲戚,至于我为何呆在流民区,这事儿我不想说。”淳歌的话里有一丝冷淡,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淳歌的母亲同淳歌的父亲一样都被家族赶出来了,因为这事儿淳歌母亲连自己的姓名也不敢同人说心中十分委屈。

“瞧你这话,好像不太喜欢我们秋家啊。”秋大夫自然听出了淳歌话中的别样,奈何他真的不认识这孩子,也无从知道。

“作为被秋家赶出之人的孩子,你觉得我会喜欢秋家?”淳歌似有深意地反问道。

“你,你是官鹏的女儿!”

第七十二章 认亲

第七十二章认亲

“你,你是官鹏的女儿!”秋大夫仿佛是见鬼了,他们秋家唯一赶出家门的就是他的小妹,而他小妹嫁的就是当世大儒官鹏。

“怎么,你很惊讶?”淳歌不解,就算他是官鹏的女儿,那秋大夫何必像见鬼?

“当年小妹离家之时已服绝子丸,怎能生出你,可是秋家的隐性之法只能用于秋家人。”秋大夫当年是亲眼见他小妹吃下那药,要也是他爹亲自配的不可能出错啊。

“绝子丸。”淳歌哂笑道:“你们倒是用心啊。”

“你这话说的,我就不爱听。”淳歌的态度是秋大夫很不满,先不论尊卑且说淳歌字自知道自己是秋家人后,就没给过他好脸色:“秋家祖训,不得与权势之家来往,违者必禁其一生。小妹家的可是官鹏啊,秋家没禁她还成全她已是极限了。”

淳歌瞧着秋大夫那样也不像说假的,细细想来他母亲是遗憾被逐出家门,可却不曾怨过,这次倒是自己情绪化了:“秋大夫,淳歌得罪了。”

见淳歌赔礼,那秋大夫也不多做纠缠:“你也不知道,没事儿。”

淳歌却是意外,秋大夫是个大度之人而自己反显得小气。这是一种什么情绪呢,淳歌开始思考。当人在面对反感许久的事上面,很容易泄露真实的想法。淳歌因为母亲所以不喜欢秋家,因而带出了很多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臆断上,这样一来判断就会错。就秋家对他母亲的惩罚怕是最轻的,想必淳歌母亲心里明白这才对被逐出家门耿耿于怀,可淳歌的理解却是他母亲与父亲因爱而合,却因此被逐出,他母亲是因为不甘,淳歌此时才知道自己错了。原来他不懂得真心,真心待你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已经将对你的伤害降到最低,就如母亲曾仗打淳歌只因为淳歌的顽劣成性,淳歌起先觉得他的母亲过分了,他只是爱玩,也未有大错,可经他父亲一说淳歌这才知道他的母亲是怕慈母多败儿,这才打在儿身痛在娘心,这就是真意相待对你很好的人。而假意相待的人,他的出发点就是无限扩大你的痛苦,赵贤就是这类人。淳歌悟了,真真是人心隔肚皮,可路遥知马力日久总会见人心的,与其一开始就将态度表明倒不如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适当的撕破脸皮才能出其不意,胜算更大。

“秋大夫,您虽不计较,但淳歌真真是对不住,只愿接下来的日子里淳歌能助您一臂之力。”淳歌想通了自然就恢复到初见时的样子。

秋大夫瞅着淳歌又变回去了,就也不多想:“你叫淳歌啊。”

“是。”淳歌已经完全变为一个小辈,仿佛方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

“那你为什么要扮作男孩啊。”这个问题字秋大夫帮淳歌把脉时就一直在秋大夫的脑海里打转。

“淳歌自是有不得已的理由,还望秋大夫能为淳歌保密勿将此时告知第三人。”淳歌随着请求深行鞠躬礼。

秋大夫病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沉思一会儿才说道:“若有人问起,我酌情而定,你看如何。”

秋大夫的这个回答显然不是淳歌要的,不过淳歌也不多嘱咐,只是最后为难似的说了一句:“我也不好为难秋大夫,只是此时事关淳歌生死,只求秋大夫慎之。”

若是此时面对淳歌的是林洎那样的官场中人,就算是官大爷,也能看出淳歌这是以退为进。果然秋大夫心中更加倾向于帮淳歌保密,甚至有瞒着秋老太爷的念头,淳歌看似不敢左右秋大夫其实淳歌这招退一步海阔天空已经达到实效了。

“你若不让我说,那你就是个男娃子。”秋大夫回答得很郑重。

“多谢。”淳歌这句谢是真心的,他虽耍了些手段但前提是护着自己,谁也说不得他,毕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但淳歌仍是以真意待人的。

“我应该的,对了你爹娘呢?”这会儿秋大夫才想起淳歌是孤身一人。

“已故去许久。”淳歌的眉间有一份追忆,淳歌早已改变自己的父母的怀念,太正常反会显得不正常,倒不如催了他的心。

“孩子,难道这些年你一人流落在外?”秋大夫看着淳歌的眼神带上了怜惜,找他的想象,淳歌一个孩子一人在世上无父也无母,父家归不得,母家去不了,最后只能和这帮流民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不得不感叹秋大夫的想象力,不过淳歌仍未秋大夫能关心自己而高兴,原来秋家和官家一样不是都排斥自己的,原来只要他想他还是能有根的,等将来一切结束他还有机会找个地方叶落给根的。

“怎么了,怎么了,怎么就哭了。”秋大夫手忙脚乱的帮淳歌擦着眼泪。

是的,这是淳歌在经过青山一事后第一次让泪流出眼眶,许是命运可怜他,能让他在意外中遇见一个亲人,让他真真实实的体会到,他的命里,不是只有恨,还有许多爱,官二伯一家的,甚至是刚见的秋大夫。

“淳歌是高兴,这命里还有惊喜。”淳歌抹着眼泪笑着说。

“你这孩子说的,这些年一定受了不少苦。”淳歌的泪止了反倒是秋大夫自个想着淳歌的遭遇掉起泪来。

愣了,淳歌瞬间因为秋大夫的感性被风化了,七尺男儿啊,搁这流起泪来,那架势可比淳歌这个当事人更苦,貌似淳歌也没说自个是为日子过得苦而有泪,好吧淳歌等了一会儿,很肯定秋大夫是不会主动停了,也罢那他就费些口舌:“我这些年不苦,我二伯还是很疼我的,只是我见二伯近来为练兵之事而烦躁,便偷溜出来,为他探探行情。”

不知为什么,淳歌不想说全说真话,倒不是信不过秋大夫,而是不想秋大夫为他担心,况且也不都是假话嘛。

“你待你二伯真好。”秋大夫小小的羡慕了一下。

“我也会待你那么好的。”淳歌在合适的时候添了句甜言。

“真的?”秋大夫反问

“是啊是啊,秋大夫我们还是赶紧看病吧。”淳歌算是明白了他母亲为何为偶尔极品一下,感情这东西还是基因遗传。

“是大舅,大舅。”秋大舅在得到承认后自然是马上申请福利喽。

“是,是,大舅,大舅。好大舅赶紧的……”

第七十三章 方姨

第七十三章方姨

“秋大夫,怎么样了。”正被秋大舅把脉的中年****,算是染病人中较轻的,可此刻她还是十分担忧。

秋大舅故意驱散他不自觉皱起的眉头,换上一副大喜的样子:“你自个好好休息,配上我的药,不会不好的。”

那****一听,又是鞠躬又是道谢的,领了药心满意足的回了。

秋大舅诊病期间淳歌是比柱子还要安静,自己默默地在一旁配药,秋大舅就当他是在学习也不出言打扰,这会见病人都回了,才开口问道:“你觉得这次疫病如何。”

“我不看病人光看你就知道,这次的病情不容小觑。”淳歌的观察已是如火纯青,秋大舅在诊脉过程中皱了几次眉淳歌是一清二楚,秋大舅对病人说得只是安慰,怕是现在仍找不出什么好药。

“跟你爹一个德行。”秋大舅是见过官鹏的,淳歌说话的语气和官鹏是如出一辙。

“那当然,大舅可又什么计划?”淳歌知道秋大舅是想舒缓一下气氛,可这时谁又能真的开心起来呢。

“看来我得再回去查查书,看看书上有什么好方法。”这次疫病的棘手,有点超出秋大舅的想像,现在他也是毫无头绪,只能寄托前人能给他指引方向。

“一来一回,颇为费时,我倒是能将一些关于疫病的古籍背出来。”淳歌的记忆力是相当可观的,虽还不能号称过目不忘但也相差无几,尤其是他母亲生前常将一些医学古籍默出供他学习,他的阅读量自是惊人。

“倒忘了小妹当年是本活书,你怎会差,也好咱么就一点一点背吧。”秋大舅还是很羡慕淳歌以及他母亲的记忆,他就不行。

“我曾记得瘟疫最初的记载是在《周礼·天官·冢宰》,里面说‘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此疠疾应指瘟疫,而《吕氏春秋·季春纪》也说‘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可见疫病存于四时,其因可是时令之气不正。《黄帝内经》的《素问》中亦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此乃刺法论,本能病亦有提出‘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倒是与此次疫病颇为相像,其因亦可归为时气不正,可解病之法纯属瞎扯,正气于心便可避病,那还要大夫作甚。”淳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