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束手 >

第383部分

束手-第383部分

小说: 束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青山学院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倒不是些才高八斗之人,更像是普通的学子。大部分的人都在嘲笑淳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淳歌却愣是没有回应。因为淳歌的冷处理,让青山书院淡淡地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一个极其平淡的日子,尘封许久的青山书院正是开院了,淳歌以及所有青山书院的讲师悉数到场。王公。夏之流。东南有些名气的人都为淳歌捧场,这声势是非一般的大。

而淳歌看着那一张张鲜活且年轻的脸,并没有格外地兴奋。保持着他一贯的云淡风轻。

林方将淳歌推到最高处,淳歌面朝众人,清浅一笑:“今日能与诸位相逢在青山,是我官淳歌的荣幸。”

简短的几句客套话之后,淳歌看着那些一脸茫然的学子,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在诸位之中有七八岁的稚子,以后束发的少年,零零总总越是五十余人,诸位或许不知,在最初足有千余人愿来我青山就读,而我青山独独招了诸位,这又是为何呢?”

淳歌这问题可是困恼了一众学子的大问题,他们也不是很清楚,若是比才华,那几个被青山拒之门外的人都是小有名气的才子,若是比家事,好些个达官显贵的子女被隔在这道高墙之外。他们还真就不知道自己有何德何能,竟入了这眼高于顶的院长的眼。

“先生,我也很好奇这个问题,和我一起报名的人,他的文章做得比我不知好上多少,可青山却招收了我?”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在静寂的人群中脱颖而出,说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是啊,世上的人千千万万,我怎么就看上了你们呢。”淳歌坐在轮椅上环顾众人,笑道:“但你们可知晓,书院可成就一个人的学识,却不能造就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于一个心性歹毒之人而言,学识是他手中杀人的利刃,一旦出鞘必然见血。”淳歌朝着那孩子和蔼一笑,道:“而我青山书院并不愿做这些人的磨刀之石。”

“凡我青山学子,绝不存害人之心,绝不行伤人之事。”淳歌环视众人,见许多学子的脸上露出了哂笑之意,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在如今这个世道,不伤人不害人的人,便是被人欺辱之人。

“然”淳歌双手紧握轮椅,借力而立,背手而战,坦然道:“我青山书院之人,并非软弱无能之辈,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故而,我青山所教之学子,不动则已,一动必惊人。”淳歌成功地看到了所有人惊讶的模样,接着道:“我青山所教的便是如何一鸣惊人,所愿传授之人,也必是心性德行较好之辈。”

淳歌的青山书院最重要的宗旨,便是德行的教育,重德而不重名声。淳歌就不行,他这满书院的大儒,还叫不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便是他选人选德的根本原因所在。

听了淳歌一席话,尤其是见到原本安静地坐着的淳歌,猛地站了起来,那种不怒自威的冲击,那种平静之下的波澜,一次又一次地敲击着所有人的心,他们第一次这么渴望成为淳歌口中的青山学子,第一次这么渴望成为淳歌所说的人。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十个人的眼睛,死死盯住淳歌,那一抹纤瘦得可以被一阵风吹走的人,这个人使他们的院长大人,也是当是最为惊艳才学的天才。

“见过院长。”众人同一动作,同一语言,同样得拜服于淳歌,行了一个晚辈之礼,这便意味这这些孩子已经成为了最早的一批青山的学院。

东南那些前来观礼的众人也是一惊,淳歌似乎就是有那种奇特的本事,不用做什么,也不用说什么豪言壮语,便能收服众人。瞧着底下那一位位年轻的面孔,他们总觉得东南的未来,甚至是有苏的未来,便在此处了。

淳歌这个院长说了几句之后,司马舒这个被淳歌抓来做苦力的副院长,便只能充当那个最为啰嗦的人物,将学院的一众规矩,一众理念,解释一番,而淳歌此时已经悄然退场。但却没有一个人发现,因为所有的人正沉浸在独一无二的青山书院的文化中,他们的眼前仿佛已然有了一个包罗万象的青山书院。(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一章 暗潮汹涌的三年

第五百七十一章暗潮汹涌的三年

南方因青山书院的落成轰动一时,而官淳歌这个名字好似也因为这一件事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然而热闹过去后所剩的便也只有一片冷清了,经此一事,有苏竟再也没有什么关于官淳歌这个人的消息了,那个曾经撑起有苏半壁江山,风华一时无二的男子,就这样安安分分地一院之长,再不理朝中的俗事了。

至于曾沉与慕容夜,在参加完青山书院的落成仪式后,便回了京城依旧做他们的京中官员,同一时间,官派也随着淳歌的离去,名存实亡。与这些事情相对的便是,世人称之为傻瓜太子苏佑君的崛起。此人雷霆之势先是肃清了大多数林派的残存势力,而后是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监国太子,自他握权的第一时间便于老牌的王爷北王,也就是有苏仅剩的一个藩王签订领地条例,每一桩每一件,无不显示着他惊人的天赋,于是太子党也应运而生。

太子党,它不似林相的与林派,不似淳歌的官派,而是有苏下一任天子的直属属下,若无意外这一批跟着苏佑君的人,将会使下一届的朝堂核心,无怪乎朝中众大臣争相投靠太子,丝毫没有一点儿的矜持可言。而那所谓的当今圣上,似乎有乐于见成,并不理会当今太子的结党营私,好似能有一个人为他扫清了长生不老的障碍,能让他再统治有苏千秋万载一般。故而太子一党在朝中那可算是一时风光无二啊。

面对朝中一边倒的局势,曾沉他们也只是让官派众人夹着尾巴做人,好在官派所吸收的人才,都不是些世俗之人,他们倒是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冷落,官淳歌的淡出官场而另觅它派。每每遇到忍无可忍之事,曾沉总是会轻描淡写地说出一个等字,大家伙心中便会燃起熊熊希望,仿佛那个曾经缔造过无数传奇的人物,在下一刻便会一如往常一般帮他们度过难关一样。

反正不管官派众人期盼的那家伙是否出现。太子一党前进的脚步是始终没有停歇。在太子的英明领导之下。战乱后的有苏正在有条不紊的恢复,尤其是太子身后的众官员更是被世人成为有苏的中兴力量,让太子殿下可谓是得意非凡。

与太子关系较好的定山王,不知为何近些年来与太子并不如以往那样兄友弟恭。还有那位神秘的三皇子。更是甚少出现在朝堂之上。不知不觉中。朝堂竟又分出了好几个派系。处在领导委实的自然是太子党,而朝堂中第二党派竟是以定山王老丈人高卿士不,现在应该称之为高相为首的为定山王效力一派。而第三种则是想曾沉慕容夜他们这般无门无派的官员,自打淳歌离了朝堂,官派一说便也为人取缔了,在朝中人眼中,曾沉慕容自然变成了“自由人”。

最初那年,这朝中两党还是相安无事的,但是后来相互扯皮的情况便也出现了,高相身为一国宰相,自是想要权势之人,而苏佑君他能放权,但绝不交权,一来二去这两人之间的争斗便也开始。最为难的应该是那个无心权位的定山王,不想开罪自己的泰山大人,又不想与自己的兄长争执,索性他什么都不管了。可世事又岂能尽如他所想,无论他愿不愿意,高相都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争也是争,不争也是争。

再说太子一手培养的太子党,在最初之时,仍是办实事的官员,一旦得到了权力的滋养,整个人便也显得不大一样了,良好的风评终于在第三年的时候悄然远去,天下乌鸦一般黑,苦的总是他们小老板姓。

比起如今的局势,许多人倒是怀念起了林相谋逆前的日子,话说林相最虽风评不佳,但在他与淳歌共同辅佐的朝堂上,有争斗却也不至于影响到百姓的生活。无奈怀念终归是怀念,林家一族如今在有苏可是个禁忌,那些姓林之人,恨不得改了自己祖上姓氏,也不愿与林家扯上半点关系。再说官淳歌这人,虽是糊里糊涂地辞了官,但从有苏皇帝的态度上看,苏见豫对淳歌可没有半分留恋,人家要走,皇上便放行了,因此天下人得出了一个理论,官淳歌怕是在皇上跟前失宠了。对于失宠之人,没人落井下石就已经是人品爆表了,更别说再提及此人了,于是乎淳歌这号人物在朝堂与百姓之中一点一点地被剥除了。

好在苏佑君还算是个仁义之君,在发现太子一党出现了蛀虫后,毫不留情地拔除了,也为他在百姓之中挽回点了名声。

这天,一心修道成仙的苏见豫竟召见了定山王,引得朝堂上是猜疑无数。

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情况,苏见豫反正是不知道了,他修炼一个周天之后,便将自己的二儿子找了进来,倒也不是为了什么特殊的事儿,不过是心血来潮罢了。

“阿启啊,朕闭关有多久了?”自打有了太子监国,定山王辅佐之后苏见豫就鲜少早朝,一心寻求长生之术,比起过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回父皇的话,有月余了。”苏佑启躬身回礼道。

兴许就连苏见豫自己也没有发现,曾经与他亲近的二儿子,而今对他也是恭敬由于,亲近不足。这样的情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或许是在重回京师之后,或许是在太子监国之时,又或许时间太长了,长得所有人都已经忘记了,当初是如何相处的。

“才是月余啊。”没有了秋神医为苏见豫调理身体,苏见豫的身子越发老迈,说话时的精气神似是被岁月给剥夺去了一般,总透着一股虚弱之气。

“可朕,怎么觉着过了大半年似的。”苏见豫这一回闭关,讲究的是辟谷,一个多月没吃什么主食,别说人瘦得跟皮包骨头,就是过往最犀利的眼神也都不见了。

苏见豫这般感叹若是从前的苏佑启,定会直言进谏,说什么别在修道之类的忠言逆耳,可经过这几年朝堂磨练的苏佑启早已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虽不能完全把握,但是什么时候该说话,他还是知道的,所以他选择了闭口不言。

约莫是饿得久了,苏见豫自己都忘了接下来该说些什么话了,长叹一口气,妥协道:“上膳,阿启便陪着朕一起吧。”

跟在苏见豫身旁的太监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苏见豫了不知道,因他这一次闭关,差点没将内监给折腾死,现在这位皇帝终于是愿意用膳了,大家伙的小心脏也总算可以安稳地放到肚子里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七十一章 暗潮汹涌的三年(修订增加)

第五百七十一章暗潮汹涌的三年(修订增加)

南方因青山书院的落成轰动一时,而官淳歌这个名字好似也因为这一件事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然而热闹过去后所剩的便也只有一片冷清了,经此一事,有苏竟再也没有什么关于官淳歌这个人的消息了,那个曾经撑起有苏半壁江山,风华一时无二的男子,就这样安安分分地一院之长,再不理朝中的俗事了。

至于曾沉与慕容夜,在参加完青山书院的落成仪式后,便回了京城依旧做他们的京中官员,同一时间,官派也随着淳歌的离去,名存实亡。与这些事情相对的便是,世人称之为傻瓜太子苏佑君的崛起。此人雷霆之势先是肃清了大多数林派的残存势力,而后是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监国太子,自他握权的第一时间便于老牌的王爷北王,也就是有苏仅剩的一个藩王签订领地条例,每一桩每一件,无不显示着他惊人的天赋,于是太子党也应运而生。

太子党,它不似林相的与林派,不似淳歌的官派,而是有苏下一任天子的直属属下,若无意外这一批跟着苏佑君的人,将会使下一届的朝堂核心,无怪乎朝中众大臣争相投靠太子,丝毫没有一点儿的矜持可言。而那所谓的当今圣上,似乎有乐于见成,并不理会当今太子的结党营私,好似能有一个人为他扫清了长生不老的障碍,能让他再统治有苏千秋万载一般。故而太子一党在朝中那可算是一时风光无二啊。

面对朝中一边倒的局势,曾沉他们也只是让官派众人夹着尾巴做人,好在官派所吸收的人才,都不是些世俗之人,他们倒是并没有因为皇帝的冷落,官淳歌的淡出官场而另觅它派。每每遇到忍无可忍之事,曾沉总是会轻描淡写地说出一个等字,大家伙心中便会燃起熊熊希望,仿佛那个曾经缔造过无数传奇的人物,在下一刻便会一如往常一般帮他们度过难关一样。

反正不管官派众人期盼的那家伙是否出现。太子一党前进的脚步是始终没有停歇。在太子的英明领导之下。战乱后的有苏正在有条不紊的恢复,尤其是太子身后的众官员更是被世人成为有苏的中兴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