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匹夫的逆袭 >

第483部分

匹夫的逆袭-第483部分

小说: 匹夫的逆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里的透明人,快四十岁的人了,连个高级教师也没评上。

沉重的家庭负担让石国英无法存下钱来,更别提买房子结婚了,城里的姑娘要求高,他又不想找个没文化的村姑,再三考虑之下,决定退而求其次把目标定位在离异丧偶的中年知识女性身上,在见梅姐之前,他连续见了几个女人,对方都没看上他,这对于他的自信心又是一次很大的打击。

梅姐是干什么营生的,石国英有所耳闻,总之不是上得了台面的工作,但是话又说回来,谁没有过去呢,应该给别人一个机会不是。

梅姐的本名其实不叫梅若华,她小时候叫梅玲,上学的时候自己改名叫梅若华,后来知道这是梅超风的名字,再改也来不及了,将错就错就这么叫了,两人是高中同学,也算青梅竹马了,只是当年大家都忙着高考,顾不上谈对象,但有这个基础,发展起来就便利多了。

到了中午,石国英出去吃饭,忽然手机响了,他摸出黑白屏的诺基亚手机接了,听筒里传来梅姐的声音:“石老师,晚上来家吃饭吧,我买了肘子。”

“就不去了吧,怪麻烦的。”石老师客气道,其实一颗心砰砰跳,他对普罗旺斯花园向往之极,有同事在那买了房子,他曾经去参观过,如果人间有天堂,莫过于普罗旺斯花园了。

“你跟我客气啥,不来不行,我把具体地址发给你。”梅姐不容置疑道,挂了电话,发来地址信息。

石国英一下午都在忐忑中度过,刚过五点就离开了学校,现在菜市场买了二斤苹果,想了想又去超市买了一些包装袋很大但是价钱便宜的膨化食品,还找了个理发店花二十块钱剃了个头,这是他第一次进城里的理发店,以前都是回乡下让村口的大爷帮他剃头。

六点差五分,石国英来到普罗旺斯花园门口,岗亭里挺立的保安让这儿有种高尚社区的感觉,进进出出的居民也都打扮的很体面,不像乡下人那样邋遢随意。

小区建成不过四年,设施还未老化,最近在评比省级卫生城,所以地面还算整洁,石国英拎着东西慢慢走着,想象自己是这儿的居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自豪感。

来到楼下,石国英给梅姐打了个电话,梅姐说你上来敲门就行,我正做菜呢就不下去接你了。

石老师上了楼,敲门,门开了,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站在门口,脆生生回头喊道:“妈妈,客人来了。”

厨房里传来梅姐的声音:“给你叔叔拿拖鞋。”

小女孩从鞋柜里拿了一双棉拖鞋,是崭新的男式拖鞋,还带着标签。

石国英扫视屋里,客厅铺着复合地板,摆着布艺沙发和玻璃茶几,墙上挂着五十二寸液晶电视,墙角的柜式空调吹着暖风,梦想中的一切在这里都得到了实现。

“叔叔,换拖鞋。”小女孩说。

“谢谢谢谢。”石国英从幻觉中醒来,脱下棉皮鞋,换上拖鞋,他的袜子破了几个洞,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小女孩完全不在意,又跑回去看动画片了。

梅姐端着菜从厨房出来,她穿着紧身毛衣和围裙,很有点家庭主妇的样子,石国英要帮忙,被她谢绝:“你坐着吧,老师哪能干这个,我来就行。”

不大工夫,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俱全,可见梅姐为了这顿饭做足了准备,桌上还有一瓶剑南春,超市里卖二百多块钱的好酒哩。

“抽烟么,别客气。”梅姐从围裙兜里摸出一盒苏烟递过来,“以后别抽那些便宜烟,对身体不好。”

“以后打算戒烟了。”石国英,但还是接了这包烟。

“洗洗手吃饭。”梅姐解了围裙,坐在餐桌旁,石国英去洗了手,坐在了梅姐对面,中间是梅姐的女儿小燕儿,俨然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三口。

第二十二章出租车司机之死

梅姐的手艺不错,开洗头房的时候要管手下两三个小姐的吃喝,为了省钱就亲自买菜做饭,各种家常小炒做的有滋有味,她不停给石国英碗里夹菜,让他多吃点,对自己女儿倒是不大照顾,小燕儿懂事,自己拿着端着碗吃饭喝汤,一点声音都没有。

“石头,你多吃点,看你瘦的。”梅姐将一块肘子夹过来,满脸关切,柔和的灯光下,她眼角的鱼尾纹都消失不见,老实说年轻时候的梅若华还是颇有几分姿色的,要不然当年南下深圳也不会当上某夜总会的头牌,只是这一行太过操劳,不到四十岁就熬尽了青春的资本,她看起来还算健康,其实身上病痛不少。

石国英看着梅姐,不由得痴了,他仿佛置身于幻梦中,已经和这对母女共度了多年时光,成为家庭中的一员。

“看啥呢,傻样。”梅姐嗔道,一瞬间宛如少女般娇羞。

“哦,走神了,想着评职称的事情。”石国英赶紧把心猿意马拉回来。

“说说你在学校的事情吧。”梅姐主动找话题,在社会上混了那么久,什么样的客人她都见识过,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和任何阶层的人都能聊的融洽。

提到学校,石国英就不大舒服,他是农村调上来的,在单位里受人排挤,过的很不如意,但是在家乡父老面前总是装的志得意满的样子,同理,在梅姐面前也得装一下。

“就说说我带的那个班吧,学生们挺有意思的。”石老师侃侃而谈,避重就轻,将学校里、班级里的趣事说了一下,逗得梅姐咯咯笑,小燕儿也听的神往。

“你闺女也该上学了,给安排一下吧。”梅姐摸着女儿的脑袋说道。

石国英的心猛然一沉,他开始怀疑梅若华请自己吃饭的动机,莫不是为了女儿上学的问题,要知道自己就职的实验小学可是重点学校,入学名额有限,非本辖区的儿童入学是要找关系递条子的,就这样还得交几万块的赞助费,这活儿可不好接。

“是你闺女,可不是我闺女。”石老师借着酒劲回了一句。

“可不就是你闺女么,看这眉眼,和你多像。”梅姐笑道,见石老师表情不对,赶紧补了一句“闺女,喊干爹。”

小燕儿撅着嘴,不喊。

石国英松了一口气,开始讲入学的困难程度,梅姐很善解人意,说我们不用进实验小学,就近找个学校上就行,你是教育系统的人,帮着参谋参谋就是。

“红旗路小学就不错,离家近,教学质量也好……”石国英滔滔不绝起来,口若悬河,听的梅姐托着腮帮子入神,眼神流露出对知识分子的崇拜来。

不知不觉,一瓶酒喝完了,石老师却丝毫不觉醉意,目光瞥向茶几上的几罐啤酒,他意犹未尽,很想就这么醉过去,才好名正言顺的睡在这里。

梅姐道:“吃饱了吧,我收拾收拾,你陪小燕儿看电视吧。”

石国英脸皮薄,以为梅姐下逐客令了,站起来道:”时候不早了,要不我先回去了。“梅姐说:“等等,你来一下。”把他带进了卧室。

卧室里有一张一米八乘两米的大床,一面墙的衣柜,梳妆台,卧室连着阳台,收拾的干干净净,还有一股温馨的味道,是女人的味道,石老师深深的吸了几口,这味道比酒还醉人。

梅姐从衣柜里拿出件羊绒衫来,放在石国英胸前比划着:“我估摸着正好,要不你试试吧,不行明天拿去换。”

“不试了吧。”石国英有些不好意思。

“怕啥,试试。”梅姐将羊绒衫塞给他,转身出门,却留了一道门缝。

石国英脱下身上的毛衣,露出里面的棉毛衫来,这还是五年前买的三枪内衣,都穿的发黄了,袖口磨损的开线,还有几块补丁。

梅姐看见,不由得眼睛发酸,悄悄关上了门。

石国英穿上羊绒衫,果然正好,羊绒衫的保暖效果不是盖的,身上暖,心里更暖。

梅姐推门进来,嘻嘻笑道:“别脱了,穿走吧,旧毛衣留下我帮你洗洗。”

饭也吃了,衣服也穿了,石老师没有继续留下的理由,只能告辞离开,梅姐要收拾桌子洗碗,就没送他下楼,站在门口送别。

“常来玩啊。”梅姐说。

“嗯。”石老师点头。

门关上了,楼道里一片黑暗,如同一个世界关上了门。

梅姐这一招欲擒故纵使的极有效果,整个春节石国英都过的魂不守舍,回家过年的时候,他对父母说不再接济弟弟妹妹了,因为自己也要结婚了,父母听了半天没说话。

大年初四,邻村的张媒婆领来一个女的,三十多岁,长得粗壮朴实,据说老公是开大货车的,前年车祸死了,留下两个孩子,日子过得艰难,就想给石老师撮合一下。

这是父母帮儿子安排的相亲对象,却让石国英的心拔凉拔凉的,在家里人眼里,自己就配找这样的对象,这个妇女论相貌论条件,哪一点也比不过梅若华啊。

相亲自然是无疾而终,但却更加坚定了石老师的信念,他要追求梅若华。

……

近江,铁渣街,街上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每个人都知道,这片棚户区即将拆迁,所有村民都会成为百万元户,花得意和火联合不遗余力的做动员工作,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带动大家支持拆迁,实际上如果是别的开发公司来搞这个项目,花得意和火联合将会是最大的两个钉子户,他俩带头,其余村民更不用说。

房子产是暴利行业,火花村的地皮有多金贵,谁都能算出这笔账,现在市里把这一块利润让出来,只收地价,等于把一座金山送给大家,谁敢阻挠,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就能把他淹了。

当然了,利润也不会是花火村独吞,这家名为花火的开发公司股本构成里,至诚置业占了一部分,黄花科技占了一部分,而黄花科技里又有郑佳一的股份,如果有心人刨根问底的话,会发现这个项目来头极大,志在必得。

街上的门面店不再续约,村里到处用红油漆写上大大的拆字,村民们开始找房子搬家,进展之顺利,让周文愕然,不过很快就理解了,其实拆迁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不公的问题,当你不再与民争利,把分配权交给对方的话,一切烦恼迎刃而解。

黄花科技也初具规模,这是一家以高新能源能发展方向的企业,得到了市政府的政策扶持,不过在刘飞眼里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夏家丫头毛还没长齐就杀气腾腾的回来,摆出要和青石高科对着干的架势,这不是作死么。

青石高科现在已经完全改头换面,成为一家挂着国企名义的海外私企,背后掌控人就是刘飞和他的两位兄弟,企业在市委的大力扶持下,产能提升,销量猛增,成为近江市乃至江东省的纳税大户,科技龙头企业。

而青石高科创造的利润,被刘飞手下的能人们通过各种地下渠道输送到香港,再从香港输送到美国、日本,欧洲,澳洲,购买房产、田产、酒庄、股票债券等,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是刘飞的人生信条,财产太多也是个麻烦事儿。

平头老百姓就没这种麻烦,淮江出租车公司的老司机张爱民的全部财产,用一辆福田卡车就装下了,他在忙着搬家,铁渣街的出租屋不能住了,虽然买卖不破租赁,距离真正的拆迁还有至少几个月的时间,但是事到临头再找房子搬家就晚了。

张爱民已经找好了地方,正把家里的细软往出租车的后备箱里放,一辆奔驰车停在面前,车里下来几个衣冠楚楚的体面人,其中一人招呼他:“老张。”

“你是?”张爱民拿不准这个人是谁。

“我是刘汉东啊,整过容了。”刘汉东指着自己这张脸,遇到老熟人总得解释一番,看样子是得再去韩国一趟,把脸整回来了。

“哦,我说嘛,差点没认出来。”张爱民恍然大悟,看看奔驰车,再看看刘汉东,知道对方混得不错,替他高兴:“挺好,都开上奔驰了。”

刘汉东说:“你咋样,儿子毕业了吧。”

张爱民自豪道:“大四了,马上毕业,正考虑是继续读研还是找工作。”

刘汉东说:“读研吧,现在本科学历拿不出手,他学物理的是吧,等将来研究生毕业,工作包在我身上。”说着将一张名片双手奉上。

张爱民接过名片:“黄花科技执行总裁,呵呵,刘总。”

张炜抱着一包东西从楼上下来,张爱民招呼儿子:“你刘叔来了。”

“刘叔好。”张炜个子似乎又长高了一些,嘴唇上一层绒毛,戴着眼镜,骨瘦嶙峋的,对刘汉东相貌的变化似乎并不在意。

“你刘叔也说要考研,听见么,继续上吧,你老爸我能供得起你。”张爱民拍着儿子的肩膀说。

张炜嗯了一声就钻进了车里。

“这孩子,读书都读傻了。”张爱民不满道,从兜里摸出烟来,想了想还是递给刘汉东一支:“我这个烟孬,凑合抽一支。”

这是五块钱一盒的普通淮江香烟,刘汉东接过来,摸出打火机先帮张爱民点上,自己才点上,两人又说了一阵闲话,这才散去。

出租车上,张爱民在教育儿子:“现在本科学历不值钱了,怎么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