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无上皇途 >

第198部分

无上皇途-第198部分

小说: 无上皇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天兆打开文书一看,双目陡地一瞪,尔后狠狠将文书丢在地上,怒斥道:“好个苍漠国,狼子野心,竟妄图趁火打劫!”

赵中崇从地上拾起文书,打开来一看,豁然脸色也是一变,这文书上以苍漠国皇帝的口吻,说青岚国已经派使者请求结盟,一旦结盟,两国即成一家,同进同退,宛如兄弟。但苍漠国皇帝仁德大义,考虑到和霸州国乃是近邻,因此便提出,若然霸州国肯割让北部四郡之地,纳入其国土,便不会插手两国间的战事。

一看完这文书,赵中崇便也气得火冒三丈,这苍漠国皇帝当真老奸巨滑,耍着两面手段,竟然趁机会提出如此要求。

这文书上所写的四郡皆是北部堪称经济枢纽的重郡,若然割让给苍漠国,必助其国力大增,更重要的则是会让霸州国颜面扫地。

但是,现在霸州国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就是最怕他国横插一脚,一旦苍漠国插足,周边其他各国必定也会伺机而动,但若然是割地给了苍漠国,其他各国也会依葫芦画瓢来索取割地。

朱天兆一掌拍在桌子上,一字一句的冷冷说道:“宁愿与诸国为战,朕也绝不会割让一寸之土!”

赵中崇便知道,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而青岚国仍然如同山中之雾般,让人摸不清楚深浅。

在祭庙府呆了数日之后,这日上午,终于得到了文太后即将抵达的消息。

祭庙府中有宗庙堂,地阔殿高,其中放置着青岚国历代皇帝的铜像,披以衣冠,宛如真人,这里乃是皇家重地,因此连太后的贴身宫女也都留在堂外之地,仅由梁仲同行。

五十来岁的文太后保养极佳,看起来不过三十岁的样子,容貌亦堪称绝色,身着彩凤宫袍,显出非凡的气质来。

走进堂中,看着诸代皇帝,文太后便慨叹一声道:“此番皇儿执意征兵五十万,要派往前线,本宫一想到这些年轻人就要战死沙场,便由不得忧肠挂肚,唯有来这里,拜见列祖列宗,祈我朝安康,切莫要重蹈六百年前的惨剧。”

梁仲说道:“太后仁心仁德,万民景仰,亦会感动神明护佑我国。”

“所谓神明,又岂会真正听凡人之事呢?不过,寻个寄托罢了。”文太后苦笑了一声,继续朝前走去。

梁仲此时便道:“下官斗胆有一个请求,请太后见一个人。”

“梁大人想要本宫见什么人?”文太后略些有不解。

这时,沈辰便从一尊铜像后走了出来,微微一欠身,说道:“草民拜见太后。”

文太后见有人在,也未有惊讶的表情,镇定得很,反倒认真看了这少年几眼,见他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倒不由一笑道:“好俊俏的少年,莫不成是梁大人的亲戚?”

文太后显然误会了梁仲的意思,以为他是想为自家亲戚求个官位之类,所以特地安排了这事情。这种事情自也极为正常,毕竟文太后虽不管事,但毕竟是皇帝的母亲,她一句话能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

梁仲立刻回道:“禀太后,这位少年乃是清微宗楚宗主的关门弟子。”

“什么,楚宗主的弟子?”文太后这才惊讶起来,又认真看了看少年,果见气质和普通人确有几分不俗,仿佛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灵气。

她便轻赞道:“不愧是道宗弟子,出身宝山,果地和我们凡人不一样呢,说起来,本宫也有一整年未去宝山了,楚宗主可好?”

沈辰立刻答道:“禀太后,师傅安好,临行前还曾叮嘱草民,给太后娘娘问安。”

文太后微微颔首,说道:“有劳楚宗主惦记了,我说梁大人,即是楚宗主的弟子,何必如此遮遮掩掩的介绍,你大可直接带到宫内来即可,也没人敢说三道四的。”

梁仲便道:“太后有所不知,此番楚宗主派弟子过来,乃是带有能够影响我国命运的重大情报。”

“喔,什么重大情报?”文太后神色肃然起来。

梁仲便说道:“太后当知数百年前,我国尚在中土时,有邪道名为黑天教,凶残可怕,而据楚宗主所言,几十年前,黑天教便发现了我青岚国所在之地,并且潜伏了进来。如今在国土之上设有分坛数十座,行逆天之事,而国师施天算很可能被邪道操纵,甚至说就是邪道伪装而成。”

“什么,有这种事情?小道士,你师傅当真是如此说的?”文太后大吃一惊,连忙朝着沈辰询问。

沈辰正色说道:“梁大人所言皆是事实,此番师傅派我过来,便是想让梁大人协助草民调查清楚邪道作乱,尤其是国师身份之事。因此,为了保密起见,才出此下策,在这里求见太后。”

文太后略略点头,却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自言自语的说道:“是了,这战事之事本就由施天算占卜国运而起,身为国师,纵然占卜到这样的事情,也理应斟酌再三,按理说,也该和本宫先行商量,他明知道我皇儿血气方刚,一身抱负,这当面说出来,那岂会点不燃他重回中土之心?”

梁仲也说道:“臣也是如此想,施天算能够成为国师,当年可是太后您钦点的,如此大事他不先询问您的意见,直接就做了主,实为不妥当之举,以他的身份和聪慧而言,都是大为不改之事,但,若然背后有邪道在操纵,那反倒正常了。”

文太后思虑一阵,说道:“楚宗主乃世外高人,清微宗也一直庇护着我国,其实,本宫一直以来都想促成我儿立清微宗为国教,只是碍于国师在,确实也没有个恰当的时机。如今楚宗主派你过来,说明如此大事,实在本宫深感惭愧呀。”

沈辰含笑道:“太后且莫自责,名声地位于本宗不过浮云,眼下最重要的是铲除邪道,不能让他们挟持国家,让无辜性命成为他们的垫脚石。”

文太后点点头,正色说道:“梁大人你的意思该如何行事?”

梁仲便道:“如今敌情不清,首要是找出国师身上的秘密,但普通人自然没有办法,只有沈贤侄才适合。如此,便要让沈贤侄有在宫中自由出入的权力,但又不能引起国师的怀疑。”

文太后略略深思一阵,嘀咕道:“要想在宫中自由行走,就需要相当的权力,而且又不能引起国师怀疑,便只有我皇亲贵族……”

话到这里,她陡然将目光落到沈辰身上,朝着梁仲说道:“你看这小道士是不是有点象怜妃的儿子?”

梁仲眼一亮,惊奇道:“太后这么一说,还真八九分象呢。”

他似怕沈辰不明白,便解释道:“怜妃是先帝的一个宠妃,是太后娘娘关系极好,以姐妹相称,当年育有一子,只是后来皇子十几岁时意外掉入宫中深井中,重伤不治而亡,后来怜妃每日以泪洗面,后来因这心病也归了天。”

287章 私会文太后(完)

第288章 文太后之策

文太后轻叹一声道:“这些年来,每每秋日之时,我便会想起怜妃,这宫中勾心斗角,唯有这妹子心地单纯,和我极有话聊,只可惜红颜薄命。”

话到这里,她便说道:“你即长得象怜妃之子,我倒有个主意,不若就索性收你做义子,这样一来,要想在宫中行走那就是件简单事情了。”

听到文太后这么一说,沈辰自是心头一动,虽然说这是权宜之计,当不得真,但如此一来,却确实能够给予极大的方便,而且,他也看得出文太后并无战争之心,再加上自己是清微宗门人,便等于背后有了一个后盾。

梁仲则是大声说道:“太后英明,但是这事情一则要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二则事情重大,难免陛下会有异议呀。”

文太后又一想道:“对了,那祈福塔的塔顶上不是有着一顶大钟么?年久失修,每逢大风之日,总是晃动不稳,上次梁大人提起,可曾派人去修理过?”

“最近正要着手此事。”梁仲回道。

文太后便道:“那便好,若然本宫走到这走到祈福塔下,这大钟突然掉下,由小道士接下这大钟,便算是救了本宫的性命。再加上他相貌几近怜妃之子,本宫欲收起为义子,也显得理所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皇儿和怜妃之子情同兄弟,当日怜妃之子过世后,也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如此这件事情若本宫坚持,他便不会多加反对。”

梁仲大吃一惊,连忙说道:“太后凤体金躯,怎能如此冒险?”

文太后淡淡说道:“如今事情紧急,大病需用重药。我那皇儿虽然性格执拗,但却是个重情重义之人,之所以听从国师之话,最重要的便是因为那师徒关系,若然小道士救了我,他也会感激不已呢,这样子对小道士的行动也更有利。”

沈辰暗道这文太后果然非同一般,立刻正色说道:“请梁伯伯放心,别说是区区一顶大钟,就算是那祈福塔倒下来,晚辈也必定不会让太后受半点伤害。”

见少年信心十足,文太后含笑道:“梁大人你是多虑了,小道士能够被楚宗主收为弟子,来处理这邪道之事,岂会没有点能耐?只是这大钟之事若追究起责任来,只怕梁大人要受点委屈。”

“只要能够铲除奸邪,下臣就是搭上这性命也再所不惜,受点委屈又有什么?”梁仲义正严词的答道。

于是,粗略商议一阵之后,沈辰便先行离开,赶往祈福塔,对顶上的大钟进行破坏,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梁仲便陪着文太后朝皇陵赶去。

因为是在宫中,所以文太后身边只有一群宫女跟着,而这祭庙府也没什么侍卫在。

待来到祈福塔的时候,突然间塔顶大钟一下子掉落下来,这大钟足有数百斤重,掉下来声势十足,众宫女直吓得脸色大变,只怕下一秒就要被砸成肉酱,虽有护主之心,此时却没有救文太后的能力。

就在此时,沈辰从侧殿那边飞窜而出,在半空中抓住大钟,使劲一甩,将这大钟甩出十数丈远,落地时砸出一个大坑来。

众人大松了一口气,文太后仿佛受了些惊吓,在宫女挽着坐在一边的台阶上,有宫女立刻赶回宫中报信。

未过多久,便见一行人马飞速赶来,领头者乃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相貌上透着几分年少时的清秀,同时又有着一身威武霸气,他身着皇袍,脚踏龙靴,正是青岚国现任皇帝季君然。

待过来之后,拜见母亲,文太后故作一副余惊未定的样子,他便沉声呵斥道:“梁大人,这大钟怎么会突然掉下来?你身为祭庙府宗事,莫非连这一口大钟都管不好?”

梁仲自是早有心理准备,连忙跪地,俯身不起,颤声叫道:“下臣自知罪不可赦,愧对陛下。”

“哼,你当真是罪不可赦,来人,把他给我打入天牢!”季君然一脸怒意,手下侍卫立刻便要动手。

文太后突而轻唤了一声:“皇儿。”

季君然连忙朝着母亲问道:“母后可好了些?我这就催人去叫太医,给你把把脉。”

文太后摆摆手道:“罢了,只是受了点惊吓而已,我看这事情和梁大人也没什么关系,近日风大雨急,这建筑几百年了,难免出了些事情。本来梁大人是让我走在大道上,倒是我喜欢走些门廊,这才遇到危险。”

“母后仁心,天下皆知,但这宗庙府本就归梁仲所管,就算不是母后,其他人若然走在这里,被这大钟砸到,岂不也是一条人命?”季君然说道。

沈辰一听,倒觉得这青岚国皇帝倒还颇为仁德,其实说起来,他只是和季君然的立场不同,身为霸州国,自然要为霸州国着想,但站在季君然的立场上,让青岚国重回中土,讨还当年血债,却也是理所当然。

文太后劝道:“梁大人也说起最近就要对周边建筑进行维护,已上报给了工部那边,足见有心有责,只是本宫执意要走这门廊才引起这事情,而且,梁家世代掌管祭庙府,何曾出过问题?皇儿你因为这事情便要把他打入天牢,岂不是令众臣寒心?”

“这……”季君然皱了皱眉头,显然也觉得这处罚确实有些重了。

文太后此时把目光落到沈辰身上,含笑道:“你就是刚才救了本宫的人?”

沈辰连忙躬身,应了声是,文太后又说道:“这大钟有数百斤重,你竟然能够将它半路截住,这一身力气可不小啊。”

这一说,季君然倒都不由多看了这少年一眼,塔高十丈,如此巨钟掉下来,能够半路截住,并且抛出那么远,这力气非普通人能所能为,而这少年浑身气息浑厚,修为远超同龄人。

“太后过奖了,草民只是一点蛮力。”沈辰答道。

文太后一笑,又说道:“我看你年纪轻轻,穿着便服,不似这宫中任职者,莫不是哪位世家子弟?”

梁仲连忙答道:“禀太后,他乃是下臣的远房侄子,名叫梁辰。”

这名字和身份是三人早就商议好了的,毕竟要想让沈辰以合理的理由出现在这里,便需要一个合适的身份。

文太后朝着儿子说道:“皇儿,人说赏罚分明,你刚才认为梁大人之过便要处罚于他,那这少年救了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