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不死穿越变形男 >

第139部分

不死穿越变形男-第139部分

小说: 不死穿越变形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老头并无恶意,小佛嘻嘻一笑,端起酒杯闻了闻,赞道:“好酒,至少是二十年的女儿红,老伯可真够奢侈的,一顿普通的家宴竟然用如此美酒,看来,老伯不是普通人也。”
见他一闻便知此酒的年份,张衡不由欣喜地看着他:“好见识,这确是二十年的女儿红,乃是我老友前些年送我的一坛,今天死而复生,当用此酒来庆祝一下,也无不可,来,先干一杯再说。”
小佛见张菲也举起酒杯,不由晒道:“女儿家还是别喝酒的好,不然,再发起疯来,老子可受不了。”
张菲本来也无意喝酒,只不过是想用酒遮遮脸上的红晕而已,此时见小佛讥笑于她,不由心中恼怒,怒瞪了他一眼,一抬手,张开红润小嘴,一口将杯中酒饮下,呛的连声呵道:“坏家伙,这是我家的酒,我想喝便喝,干你屁事。”
张老头一听太不象话了,连使眼色训到:“女儿家也要有个女儿家的样子,别说粗话,让人笑话。”
无形中倒似站在了小佛一边,气的张菲又是一阵连呵,脸色红的象猴子屁股一样,一怒之下,站起身来,指着小佛的鼻子叫道:“别以为你救了我的父亲我就会包庇你,父亲,这坏小子趁我换衣之时,闯进来看见了女儿的身子,这算不算是君子行径?”
小佛一听那还了得,这不是颠倒黑白么,连忙起身辩道:“张老伯,莫要听她胡说,是因为一只仓鼠吓的她尖叫,我才推门进去,无意见到了令女的……的……”
张衡本要发怒,忽然听到小佛说的也是在情在理,突然间,竟然笑了:“哈哈哈,我明白了,你们听我说说对不对,你,小佛见到了我女儿的身子,是因为一只仓鼠,而你却非因仓鼠而见到了我女儿的身子,对也不对?”
两人一时间有点迷糊,这句话有些绕人,什么叫因为一只仓鼠却又非因仓鼠而见到她的身子,一时间无言以对。
见两人怔住了,张衡得意地解释到:“我的意思是你闯进来应该直接赶走仓鼠,而不应该看到她的身子,而你看到她的身子,就不再是一只仓鼠的问题了,你明白吗?”
小佛有一点明白,却仍然不解地问道:“这有什么区别吗?我闯进去赶走了仓鼠,顺便看了她的身子,有什么不对吗?”
张衡见他反驳的有趣,站起来,指着张菲看着小佛说道:“仓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的身子被你看到了,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一只仓鼠可以解决的问题了,你还不明白吗?”
小佛不明白可张菲儿突然明白了,脸一红,什么话也不说,捂着脸转身进了内间,这让小佛更加的摸不住头脑。
张衡却看着小佛一脸的阴谋得逞的笑容,坐下,喝了一口酒,夹起一块肉脯让道:“来,先吃点东西,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可以解决的,吃饱了我们再接着聊。”
小佛也不是个笨人,隐隐觉得又要着了这老头的道,不过,肚子实在是饿的不行了,便二话不说,大吃起来,这酒菜丰富至极,让小佛这个吃遍天下的美食家也赞叹不绝,只顾低头猛吃,却没看到张衡脸上流露出来的那股特殊的表情。
吃罢饭,两人来到八仙桌前品着新沏的龙井茶,小佛突然想起,这张衡不就是传说中的科圣吗?再转过头细瞧瞧他的模样,怎么也跟传说中那个科学狂人对上号来,不由好奇地问道:“张老伯,你是不是传说中的那个发明地动仪的老伯吗?”张衡听了一怔:“坏小子,你怎知我发明过这东西,这地动仪乃是我最新研制的成果,连菲儿也不知道,你是从何处得知的呢?”
小佛一听,没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科圣,不由起坐行礼道:“张圣人,在下郭凡佛,这里有礼了,我对您老是久仰大名,今日得以一见,实在是三生有幸,请受在下一拜。”
张衡听后哈哈大笑,这小子拍的马屁真象屁股上挂水壶,有一定的水平呀,不过,自己不知为何,就是觉得那么受用,上前拉起行礼的小佛:“好,没想到我这些被人称为奇技淫巧的雕虫小技,竟然被你说的神乎其神,老夫终遇知音也,快起来,小佛,来来来,我带你去看看这世人从未见过的侯风地动仪去。”
说罢,便拉着小佛来到西院的一个大房子里,一进门,就见到了那传说中的一个高达三米的侯风地动仪,不由叹道:“好大一只酒樽哦,老伯造这么大一个酒壶做甚?”
张衡听后又气笑了,点着小佛的额头说道:“小子,你看清楚,这可不是酒壶,这就是你说的传说中的侯风地动仪,来来来,让我来介绍一下,我来给你讲解一下。”
来到近前,张衡抚摸着巨大的动动仪的外壳,动情地拍了拍那厚实的铜壁,一颗铜珠从附在外边的巨龙嘴里掉落下来,落到地上的蛤蟆嘴里,当的一声,清脆悦耳。
“小佛,候风地动仪全体用精铜制成,直径近三米,高近六米,你说的象酒壶也不为过,它的外形确实像一个巨型酒樽。这里面的结构非常复杂,主要的机关就是中间的都柱,简单说吧,就象一种倒立型的震摆还有它周围的八组机械装置构成震动感应,在樽的外面我设置了8条口含小铜珠的龙,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如果发生较强的地震,都柱因受到震动而失去平衡,这样就会触动八道中的一道,使相应的龙口张开,小铜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知道地震发生的时间和方向。刚才我这一拍,龙嘴中的小珠便掉落下来,感觉非常的灵敏。怎么样,这可是我十数年的心血,正准备献给和帝,为天下苍生服务,没想到,你倒是第一个欣赏它的人,你自豪吧。”抚着精美的龙头,张衡心中充满了激动,历时数载,终于建成了第一个侯风地动仪,这几乎耗尽了他的家财,怎不为之自豪。
小佛上前一步,仔细观察着这传说中的神物,不由充满了敬佩:“张老伯,小生对你老的敬佩之情无以言表,请受小佛三拜。”说完就跪在地上,澎澎澎叩了三个响头,张衡感动的泪流满面,双手将他扶起,老泪纵横,一把抱住小佛,泣不成声。
两人互相吹捧着回到前厅,天色已晚,张衡叫来刘明汉给小佛安排了一间最豪华的客房,依依不舍地送走小房,回到自己的书房,把多年来的心血一一摆在案上,不停地唏嘘欣赏着,准备明天给小佛一个更大的惊喜。


第247章 科圣难道也是穿越者
更新时间2012112 10:23:31  字数:2639

 次日一早,小佛便被张衡从被窝里叫了起来,拉着便往右院走去,一路上,张衡兴奋地给小佛讲解着自己的奇思妙想。
到得右院,便是一个由一溜平房构成的大院子,院内的木马牛车比比皆是,指着一辆木马车,张衡得意地说道:“小佛,你来看,这乃是我前些年制作的鼓车,你来,我演示给你看。”
说罢,把马车拉到一个空地上,锁上机关,把木马上一维妙维肖的木兵放正,把木兵手中的鼓槌放在一张蛇皮鼓上,然后让小佛拉着车辕,高呼一声启动,小佛拉着木马车就在院内跑了起来,不到一分钟,鼓槌就梆的一声,敲了一下,张衡则兴奋地站在中央叫道:“已过一里,继续前行。”
小佛心里那个憋屈哦,象匹劣马一样撩着蹄子又狂奔起来,不到一分钟,木兵又敲了一下,小佛赶紧叫了起来:“已过两里,军营到,停车~”
张衡急匆匆跑过来:“小佛,怎么不跑了,再跑几圈如何?”
“行了行了,张老伯,这鼓车已让小生佩服的五体投地,不用再跑了,我们还是看看你其他的物事吧。”偷偷白了这老头一眼,不就是个破记步器吗,值得这么兴奋,不过,脸上可不敢露出来,一脸真诚的笑容。
张衡又带着小佛来到一间平房里,这里面是一个巨大的仪器,一些青铜圈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刻度,组合在一起,下面四条盘龙顶着中间的地平圈,由一些齿轮驱动,不知使用的什么动力,正在极缓慢的转动,小佛走近想要推动一下转圈,被张衡喝止到:“莫动,莫乱了天仪时序。”
走上前来,张衡握着小佛的手,指着这架仪器介绍到:“小佛,你猜,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小佛看了看,不明所以,只是觉得这个东西非常象小时候玩的一种藤球,却不知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指着这个仪器,张衡自豪地说道:“这,就是我历时两年研制的浑天仪呀!它代表的便是整个宇宙中最奇妙的变化!”
宇宙,难道东汉便知道宇宙的奥秘了吗?小佛从内心里感到的震撼,不由问道:“宇宙?张公知道宇宙是什么意思吗?”
鄙夷地看了小佛一眼,张衡转过头,望向窗外的苍穹:“宇宙古往今来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而我,则通过对大地和天空以及夜空中的繁星进行多年的观察后得出这样的解释:所谓宇宙者,要从它最起始的来源考究,我把宇宙分为三个阶段,形象地说就象一棵果树,分为树根发芽、长出树干和结出果实三个阶段。起初是溟滓期,天地一片混沌,无有形状,有了道根便产生了道干,这时的天地由我称之为太素的气体组成,这是个很长的阶段,我称之为庞鸿”。
听他解释到这里,小佛若有所思地思考着,确实,宇宙星体最初都是由气体凝结而成,没想到张衡竟然一语道破了宇宙星体的起源,没想到,在东汉时,便能有此见地,不简单啊。
听他继续讲到:“有了道干以后,开始产生物体。这时,'元气剖判,刚柔始分,清浊异位,天成于外,地定于内'。天地配合,产生万物。这一阶段我称之为太玄,也就是道之实。这便是我们所居之地之来源,天地万物莫不由太素结成,《道德经》里也曾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我所说也是据此而来,这便是我所主张清气所成的天在外,浊气所成的地在内的浑天之说。你以为如何?”
听他讲完,小佛突然感到张衡被称为科圣的原因了,这天地之说非大智慧的人不能思考,这一片混沌不可捉摸的天地竟然可以用如此浅显的道理来解释,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也。
“张公,您老真乃古往今来第一位让我感到有高山仰止感觉的天文大家,我虽不懂天文,不知地理,却知道您老所说乃是天地之正解,我对您老的佩服如……”虽是马屁之语,却无马屁之嫌,张衡淡然受之,笑而不语,头一次受到人家这般的夸奖,大大满足了他那内心中曲高合寡的寂寞灵心。
见小佛那求知的眼神仍然望着自己,张衡再次解释到:“所谓宇宙,古已有定论,战国的《尸子》中论到'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但争论颇多,不足为证。西汉扬雄却认为'阖天为宇,辟宇为宙',却说在空间上是有限的,在时间上是有起点的。我却不以为然,我所著《灵宪》文中则认为人目所见的天地是大小有限的,但是,超出这个范围,人们就'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也就是说宇宙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虽然同样是虚无之论,却更合常理,于未知之物不可盲测,怎可论及起点与已知,是以,我自以为,我述更合道义,你以为如何?”
“在空间上没有边界,在时间上没有起点?对呀,这才是宇宙的本质,宇宙本就是无限大,无始无终的,我同意老伯的说法,宇是空间,宙是时间没错,但要强行给它定出个起点和边界未免就有些超出人力所为了,既然未知,便是未知,不可假装已知,这才是道学之极致态度,张老伯真乃达人也。”听过张衡的讲解,小佛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听小佛一语道破了自己的见解真谛,张衡感动的泪花涌动,紧紧拥住小佛道:“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哈哈哈,没想到小佛年纪轻轻,竟能有如此缜密之思维,看来,我之求知路上,不再寂寞矣!”
接下来张衡又说了起来:“天乃是星辰所在之地,它应是一个近圆形的椭球所谓八极之维,径二亿三万二千三百里。南北稍短千里,东西增广千里。通而度之,则是浑已。天上有一个北极,乃是枢星所在位置,日、月、五星都绕它而旋转。天还有个南极,是在你我足下,人不可见。人目所见之地应是平的,正在天之中央,所谓自地至天,半于八极,则地之深亦如之也。是以,我以为我们足下之地应是个半球。这乃是我臆测之论,不知小佛以为如何?”
小佛沉吟不语,看着求知若渴的张衡,他真想拿出一本自然科学的课本给他,但这无疑会动荡历史的进程,绝不可为,于是,思考良久才回复到:“天地之形,你我皆不可知,是以,我也无法判断对错,但,天地星辰绕大地而转,我以为,大地应为圆球状,在围绕着某个轴心而转,不知张老伯认同否?”
听小佛不赞同自己的观点,张衡并未生气,却转过头看着天上的蓝天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