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第2部府库龙骨 >

第26部分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第2部府库龙骨-第26部分

小说: 我在新郑当守陵人第2部府库龙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老钟第一次给我讲的那个故事是有所保留的,中间的一些重要环节,他貌似给忘记了,导致我逻辑上的失误。

第二十八章  天字工物图

原来,当年那个得罪督军,被逼着三九天唱戏的梨园名伶,就是老钟的老姑奶奶,也就是老钟的长辈,而我太爷爷就是因为救她,才巧施妙手做了一具人偶,来代替她为督军献唱。这才导致督军发现“黄河活鲁班”的真实身份,从而扣留太爷爷在督军府,一扣就是九年。

怪不得老钟对当年的那个故事那么熟悉,感情,这事儿就是围绕他家发生的啊。

那个梨园名伶本身也是个奇女子,当年享誉一方的时候也是被众星捧月,太爷爷跟追星一样追了好几年,那个扇坠自然是一个粉丝献给巨星的一个生日礼物。

老钟姑奶奶也是一个有担当的奇女子,当年为了平息祸事敢独身闯督军府,就足可以看出其人胆识过人。

我们家老太爷被扣留之后,这个老姑奶奶一直感恩戴德,让自己的兄弟钟万山暗中打听我家太爷爷的下落。

此外,钟家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也是促使钟万山想尽快的找到我太爷爷,以便取回藏在地下的某件东西。钟万山和舒天成都是东陵守卫,也就是俗称的守陵人。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入关第一帝顺治,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文武兼备的十全老人乾隆,辅佐圣、世二祖的杰出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老妖后慈禧,给人以扑朔迷离的香妃,还有咸丰、同治……这些曾在清王朝政治舞台上扮演极为重要角色的人物,如今都长眠于东陵。

曾几何时,除了紫禁城,皇家陵区可称得上是第一禁区。清朝未亡的时候,清东陵是何等森严、神圣之地。驻扎在东陵的清八旗军和守陵人员超过3万人。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之后,根据优待条件中的有关条款,清东陵的护陵人员、机构仍然承袭清制。然而清朝已垮,昔日的神圣禁地再也难维持那份尊严。守陵人员薪饷无着,落魄求生。

跟钟万山不一样,舒天成是满人,是八旗里响当当的镶黄旗哈拉珠子,他原来的身份尊贵,并不是守陵人。雍正年间家境破败以后就世代以捕快为业,传到他这一代也算是响当当的名捕了。当年祖上为了追查一桩古玩失窃案,一路追踪到了东陵,久为破案,只好投奔身为东陵守陵人的钟家。

1928年夏初,孙殿英率部驻扎蓟县马伸桥。只有一山之隔的清东陵成了这个军阀头子唾手可得的一大宝藏。7月,孙殿英的部队盗掘了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陵寝。

这次盗墓案被披露后,举国哗然、海外震惊。当时的国民政府成立了特别调查委员会和军事法庭,大张旗鼓地追查。然而孙殿英用他盗墓所得的奇珍异宝上下打点,不但秋毫未损,居然还官运亨通,继续着他的军阀人生。

在这期间,东陵一帮守陵人或被分化,或转作他业,或干脆监守自盗成了盗墓贼,只有一小部分人,仍然矢志不渝,坚守在陵寝旁边。

几十年前那场泼天大案,一下子击溃了很多守陵人的道德底线,望着陵墓里挖出的万千宝贝,许多衣食无着的守陵人开始动起了心思。

钟家恪守祖训,努力过河不沾水,饶是如此,一些宝贝也辗转过了钟家之手,钟家老太爷除了吩咐各自子孙不准沾染宝贝,把文物送到相关衙门。他坚信终有一天会拨云见日,得见晴空,这些天杀的盗墓贼一定会得到惩处。

就在孙殿英洗劫东陵之后,钟家守陵人默默进了东陵,恢复棺椁,重置祭品,收拾那些被人遗失的不值钱的散落宝贝。

就在这个过程中,钟家捡拾到一箱,乃是慈禧太后的随身葬品,打开之后,都是一些名贵书画,和一些珍贵的文书,在箱底发现一个匣子。这个匣子里装了一份宋时的工物图绘,这是一份宫殿的设计图纸,但仅仅是设计图纸的一部分,根据图的结构和标注的文字,这份图纸应该是天玄地黄四份,分别装在寝陵四角的四个箱子里,由于是宋代旧物,许多格物的标尺比例已经无人能够看懂,而且上面所标示的一些当时的术语,也不为人所知

所以这份图纸更多是被当成一份古物一直被皇家所保存。

传说这样的工物图是沾染过历代大匠的灵气和智慧的,存放在宫廷之中能够保宫殿安宁不遭水火之灾。慈禧老妖后死后生怕自己的陵寝遭遇点什么不幸,一改往日把这些东西传给下一个小皇帝的规矩,而是命令当时修造自己陵墓的匠人把这象征宫室坚不可破的四分工物图一起陪葬。

这份天字号工物图一共108卷,暗合了天罡地煞之数,从面上看只是一处普通的宫殿设计图而已,可是在钟老爷子揣摩了很多天之后,突然悟出了其中的机关,老爷子紧急召集所有的家族子弟,告诉他们无论使用何种办法一定要找齐天玄地黄四件工物图。

就在钟家人四散而出的时候,一直迷恋梨园跟着戏班走南闯北的老姑奶奶回来了,容颜枯槁,形容憔悴,回来就把督军如何逼迫自己三九天唱戏,娄师父如何仗义相救,那督军又如何扣人造墓等等事情一讲。钟老爷子一拍大腿,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这督军当年就曾经跟着孙殿英一起炸开过东陵,据说此人最爱附庸风雅,以儒将自诩,孙殿英就把陵墓里的所有卷轴文书图画一古脑儿全给了他。

这督军倒也有趣,拿着这些东西美得屁颠屁颠就回去了,回去就开始找能工巧匠给自己老爹修一座大墓,顺便把自己搜刮的宝贝葬进去。

钟万山得了老爷子的命令,要想办法救出我太爷爷,无奈督军防卫严密,数次都没有得手,后来听说督军父亲的陵墓已经完成。

钟万山心中一痛,心想:完了,这肯定被灭口了。赶忙赶到我家里想要拜祭一番,那知到了地方却人去楼空,不见踪影,也没见有灵幡纸钱飞出,钟万山心里有数,一定是逃过了督军的毒手。

无奈之下,钟万山只好和表弟四处查探,不久发现也有一伙人在四处打探娄家的下落,尾随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督军手下一个副官派出的人,偷听他们谈话才知道,这个副官知道娄老爷子没死,要胁迫娄老爷子一起去盗督军的墓。

钟万山是什么人,守陵人啊,最恨盗墓贼了,恰逢乱世,当晚这几个家伙在梦里就提前去了他们的目的地。而钟万山也确定了娄老爷子的大致下落。

钟万山和舒天成准备去拜访娄老爷子的头天晚上,在客栈里听到了一个对付外乡人的计划,一个当地的无赖和一个假冒的南方佬两人要联手算计一个用赌术侍奉重伤师父的外乡年轻人。听了半天才明白,感情就是算计我太爷爷的那个半瓶子赌圣徒弟呢。

于是两个人便将计就计,巧使手腕,不仅赢了他们一千两银子还正面接触到了我太爷爷。

见了扇坠,一切都好说了,钟万山和舒天成见到了我们家老太爷,向转达了钟家上下的感念之情,并告诉他,现在那个副官也正在满世界找他。

我们家老太爷说早料到了,当初跟那个副官有个换命协议,他交给副官如何进墓的捷径,那个副官在枪杀这些匠人的时候留我爷爷一命。

果然,就在大墓落成的当天,督军决定在晚饭里下毒,解决这些参与造墓的匠人,而我太爷爷与副官约好,晚饭前时候,两人装作争吵口角,副官一怒之下开枪打中了我太爷爷。

督军亲眼所见太爷爷被打死了,倒也不当回事,反正他觉得早死晚死都是死,吩咐下面人偷偷拖出去,莫叫其他的匠人看见。

就这样,在副官的巧妙安排下,我太爷爷逃脱了督军的毒害,可是身上那是扎扎实实中了枪,虽然都不在要害部位,但是连夜辗转几百里,加上医治不及时,伤势反而越来越严重。

我太爷爷深知,这副官也没安什么好心,也是冲着督军墓里如山的珍宝而去的,将来肯定还要来寻找自己的下落,难保就不起见财害命的心思,因此就吩咐全家人连夜启程躲避。

可躲来躲去还是被人家找到了,虽然这次幸运,被钟家的人给解决了。可是保不准下次人家就又找上门了。

如今之计,就是要彻底铲除心存贪念的人,经过连夜商谈之后,太爷爷和钟万山决定在督军墓那里设局全歼这帮盗墓贼。

随后,钟万山拿出了那张宋朝天字号工物图的手绘图,太爷爷一见这东西大惊失色,挣扎着要从床上坐起来。

老头儿是啥人啊,半辈子都与木匠建筑打交道,深谙这其中的门道。一看这东西就说破了钟老爷子揣摩了快半年的东西:“这是地下宫殿啊!”

钟万山知道老爷子是行家,赶紧请教,老头儿一言不发,拿着图细细的看了半晌,长叹一声:“真是巧夺天工啊,想我在这上面也下了一辈子功夫,却不及千年前的古人,我们这些后辈可是真真的惭愧啊。”老头儿长吁短叹了一番抬头问:“还有三幅图呢?玄字号、地字号、黄字号呢?”

“不瞒老爷子说,剩下三幅图,极有可能就在您参与修造的那个督军大墓里面。”钟万山细细的把督军跟随孙殿英炸开东陵掠夺宝藏的事又说了一遍,然后把自己这几年来如何调查剩余三份工物图的过程讲了一遍,说从手头上掌握的情况料来看,其余的三份工物图一定是藏在这督军墓里,被督军当成镇陵宝贝藏进去了。

老头儿听完半晌无语,随后叹口气说自己现在已经是个废人了,如果还有九年前的锐气,肯定会动动心思,现在只希望全家人平平安安的过日子。

在反复摩挲着那份工物图半晌之后,老头儿好像下定了决心,把爷爷和钟晚上都支开,只让自己的那个弟子张公子进去。师徒俩嘀嘀咕咕的絮叨了半宿,直到第二天鸡鸣五更,张公子才红着眼睛从里屋里出来。

随后,老爷子就宣布,从即日起,张公子与他脱离师徒关系,不再有任何牵扯,太奶奶当时大吃一惊,我爷爷当时虽然还未成年但是也十分敬重这位大师兄,猛一闻听这个决定也是错愕不已。

随后,太爷爷以平辈人的身份央求张公子帮最后一个忙,就是配合钟万山再去一趟督军墓,布最后一个机关陷阱。然后拿出一对阴阳鱼错,作为信物一分二,一份给了我爷爷,另一份则给了据说可以单独开宗立派的张公子。

就这样,张公子含着泪,拜别了师傅随着钟万山离开了娄家,而爷爷则在懵懂之中接受了木甲术的学习。

随后这几年里,爷爷学到一身能工巧匠的本领,同时太爷爷还教了他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东西,比如说一些机关暗器的制作,水银朱砂丹汞的使用,还有地下土木建筑的构造,还拿出一本八卦图让爷爷反复地记忆一些位置,并画了一幅图,要爷爷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爷爷知道,老爷子把自己毕生所学传给了两个人,一个是远走他乡的大弟子,专修机关术,走的是轻灵精巧的路子。另一个就是自己,专修木甲术,走的是稳健刚猛的路子。就像武术一样,路数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匠心独运的东西。

随后的故事,我已经听老钟跟我讲过了,几年以后,太爷爷溘然长逝,一代大匠、建筑与木艺方面的大师、机关术与木甲术的双料传人、专业票友、业余见义勇为英雄娄老太爷终于走完他传奇曲折而又稍微不平凡的一声。

是年,娄家上下悲恸欲绝,低调而平静的送走了这位可敬又可爱的老人。如老爷子所料,在发送完老爷子没多久,该来的祸事终于来了,那个寻觅了娄家若干年的副官终于找到了家里,他倒也没多废话,带走了爷爷。

爷爷就依照当年太爷爷的交代,无比顺从的跟着他们走了。头脚刚走,太奶奶后脚就出门了。

当夜,住在街尾一家姓钟的棺材铺老板连同他的伙计也一道出了远门。

再后来,爷爷一个人回家了,某处传来消息,有人炸山走火,炸死了几十人,而在盗墓圈里,一个大墓的传说开始被传的神乎其神,一些传奇世家开始聚拢到了那个曾经的大墓周围。那年,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头一年。

我静静的看着吹着茶水慢慢讲述往事的老人,心里一阵感动。那么传奇的故事,这个当年亲历的老人现在讲起来竟然一点都没有渲染,仿佛只是在讲别人的故事。老头儿黑白相间的短发依然根根直立,缕缕精神,可依然不能掩盖他是一个老人的事实。我心里暗自叹了口气,以后不能让老爷子再为我操心了。

刚想到这里,突然老钟头儿一个箭步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